×

干支纪日

干支法纪年、月、日、时,是怎么推算的?天干地支是怎么算出来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16 20:23:55 浏览13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干支法纪年、月、日、时,是怎么推算的

现在时间☞ 2022年正月20日17点22分,换算成古老干支纪时☞ 壬寅年,壬寅月,甲辰日,癸酉时。怎么推算呢?

祖先把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配,用来纪年月日时,刚好都是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干支纪年是以立春算起的。

干支纪年是老祖宗的纪年历法,虽然平时不常用,但了解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小编尽量用大白话说清楚。


关于干支纪法


10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首先干支顺序得清楚,干支纪法讲究一一对应匹配原则,甲子、乙丑……癸酉,一对一、二对二,按顺序依次排列。到了“癸酉“问题就来了,天干排完了,地支还剩下戌、亥。

比如,今年为壬寅年,可推去年为辛丑年,明年为癸卯年。回看干支表,发现它们都错开了。或许这是很多人开始凌乱的地方。


1.干支纪年:


从甲子开始算,干支一对一,二对二,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丁卯年……癸酉年。

癸酉年时,天干用完了,地支还剩戌和亥没配对怎么办?那就循环,天干从头开始,接着与剩下的戌和亥匹配,甲戌、乙亥……


12地支一轮完了,再往下就从头开始轮;此时天干已重复了甲和乙,再配就轮到丙。丙子年、丁丑……挨个按顺序,一个不落下。

后面会有很多组合,无一重复,直到天干最后一个配上地支最后一个☞癸亥年,刚好完成一个周期60年。进入下一年又从甲子年开始,所谓一个甲子60年轮回,循环记录。


2.干支纪月:


从寅月开始。正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十二月为丑。这是固定顺序。

加上天干,同样按干支对应顺序和原则,正月为丙寅,二月为丁卯,三月为戊辰……十二月为丁丑。十个天干轮完,从头开始。

最后轮到癸亥月时完成一个周期,这需60个月,即5年一个轮回。


3.干支纪日:

从子日开始排序,加上天干就是甲子日开始,乙丑日、丙寅日……原则同上,最后一个天干癸轮完,就从头开始,甲配戌,乙配亥……

等到癸亥日完成一个周期,刚好60天。


4.干支纪时:

从子时开始,一天12个时辰,加上天干就是从甲子时算起,方法和规则同月。

同样轮到癸亥时完成一周期,为60个时辰。


结束语


天干为10个,地支为12个,按顺序匹配,地支多出两个,所以干支会出现一对一、二对二……十对十,也会出现一对十一,二对十二、三对一、四对二……就是这样循环不止。

尽管干支形式上会错开,但也都是按固定顺序错开的,其实原则很简单。嗨哈了嘛?


可见,就算了解了规则,也不是一下就能换算出干支纪法,所以说“推算“干支。

至于12生肖,分别一一对应12地支。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十二生肖,大家慢慢研究吧……

天干地支是怎么算出来的

先回答题主的问题。百度一下就有。

干指十天干: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

支指十二地支: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公元年数-3)/10的余数为干;

(公元年数-3)/12的余数为支。

举例:今年是什么年。

(2018-3)/10,余数是5,对应天干的戊;

(2018-3)/12,余数是11,对应地址的戌。

所以2018是戊戌年。


普及一下天干地支。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叫做天干地支?

先说天地。

天地其实是指时空。

时间和空间是近代的概念,估计是日本人明治维新之后创造的汉语词汇。

古人不说时间,而说“立天之道”。古人不说空间,而说“立地之道”。

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抽象的,就像时间和空间。

天和地是“象”,对应八卦中的乾和坤。

乾和坤是卦,是抽象的,为了好理解,古人用天和地来取象关联。

八卦的其他六卦是兑离震巽坎艮,都是抽象的,也不好理解,古人用泽火雷风水山表示。

乾是阳卦,下面带着兑离震,即“天”下面带着“泽火雷”。天就像能量,泽火雷则是水力火力电力这三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坤是阴卦,下面带着巽坎艮,地就像质量,风水山则是气体液体固体这三种不同形式的质量。

时间和能量有关,空间和质量有关。

天对阳,地对阴,古人说阴阳不能独居,天地是一体的,如同爱因斯坦说的时空一体。

天在上,地在下,上下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下也没有上。

阴阳也是相对而言的。君为阳,臣为阴,臣回家后相对老婆而言则是阳,因为夫为阳,妇为阴。

再说干支。

干就像树干,支就像树枝。

干就像时间轴,即立天之道。

支就像时间轴上的一个切面(即所谓现在)上的很多点(即所谓这里),即立地之道。

干支交汇就是“现在”“这里”的“自我”,即意识,即立人之道。

占卜的卜字有两个构件,一个是中间的一竖,这一竖就是干,另外一个是侧边的一横,这一横就是支。卜就是干支。

古人将植物大致分为:艸木竹;将动物大致分为鱼禽兽。

干支中最明显的是竹,一节就是一世,每一世都有一个干和很多个支。干就像长子,长子即位取代父进入下一世。树木也是这样,一节一节的长高,一棵树就像一个朝代。

干支之间是相。

相就是木眼,树枝跌落后留下的伤口愈合之后形成的树眼就是相。

大致理解一下即可,展开说要很长篇幅。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先说十二地支。

我们背诵十二地支的时候往往都是四个一组分三组的背,这是有原因的。

因为十二地支其实是古人的三维坐标系,十二地支对应三才六合。

什么是合?阴阳交汇就是合。古代天文学上将日月和地球三者同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太阳月亮在同一边时叫做合,如果地球在中间日月分居两侧就叫做冲。

十二地支分为六个阳和六个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所以十二地支对应六合,什么是六合?六合就是上下左右前后。

什么是三才,三才就是天地人。就是立天之道(时间)立地之道(空间)和立人之道(意识)。

三维坐标系可以描绘物质空间,也可以描绘精神空间。

古人的Self-concept非常精细,心是天地人三才交汇的产物。

予是过去的自己,余是将来的自己。过去将来说的是时间,即立天之道。

自是在内的私我,我是在外的公我,内外说的是空间,即立地之道。

己是本我,意是超我,意对己说是記,己对意说是憶,记忆说的是意识,即立人之道。

西游记中的三头六臂三街六市等都是对三才六合的隐喻。

十二地支可以纪时,纪月。

为什么地支有十二个?因为空间是三维的,四个支确定一维,所以有十二个。

子丑寅卯是xy平面,辰巳午未是xz平面,申酉戌亥是yz平面。

再说十天干。

空间是三维的,3x4=12,好理解,那时间不是一维的吗?怎么需要十个天干来表示?

这得先说说十天干是怎么来的?

其实是2x5,或者说5x2。

5是指五行,2是指阴阳。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各分阴阳,所以有天干十个。

甲:阳木;乙:阴木。

丙:阳火;丁:阴火。

戊:阳土;己:阴土。

庚:阳金;辛:阴金。

壬:阳水;癸:阴水。

这都啥玩意,阴呀阳呀的。

耐心听我解释。

时间是啥玩意?看不见摸不着的。

时间是根据参考事件来认知的。尤其是具有一定稳定周期反复出现的事件,比如日出日落,比如刻漏上的水滴,比如机械钟表的秒针,比如铯原子的跃迁等等。

时间是根据运动和变化来丈量的。

没有能量变化就没有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参考事件,从而就没有时间,或者说时间失去意义。

其实时间的本质是能量变化。

古人不说能量变化,而说阴阳。

阴阳相互转化,其实就是能质转化。

阴是能量转化为质量,阳是质量转化为能量。

古人不说能量,而说气。

气分阴阳。阴气是指过去的气,也就是能量转化成了质量;阳气是指将来的气,也就是质量转化成了能量。

阴阳是相对而言的,一个能量流动过程,阳为施,阴为受。

说一个人阴气重,就是说你和他在一起,他会吸收你的能量,或者说他会释放负能量。说一个人很阳光,就是说他会释放正能量。

物体对外界释放能量的同时也可能吸收外界的能量。

释放的速度比吸收的快就是木。

吸收的速度比释放的快就是金。

吸收和释放的速度均衡就是土。

只吸收不释放就是水。

只释放不吸收就是火。

五行其实就是指物体与外界自己的能量流通的五种形式或状态。即气的五种流动状态。

那为什么五行要分阴阳?、

运动是相对的,比如物体只向外界释放能量的这种运动,即火行,对物体而言是阳火,对外界而言则是阴火。因为这种过程中物体是能量流通的源头是施者,而外界是能量流通的目的地是受者。

前面说过,施为阳,受为阴。就像君臣父子夫妇这三种关系中,君是施臣是受,所以君是阳,臣是阴,所以说君是天,臣是地。父子夫妇亦然。

还是不太明白这些和时间有什么关系?

咱说一下天文学。一个大家都懂的天文学现象。

太阳每天由东往西划出一道弧线,中午时分到达空中最高点,然而每天到达的最高点位置略有不同,夏至这一天最高,冬至这一天最低。春分秋分在夏至和冬至的中间。

古人怎么观察到的?圭表。

圭表有便携式的可民用的,有大型土建的官方使用的。

其原理就是立地见影。但关键是要在地平面上找准南北朝向。如上图是明代建筑的圭台。

圭表分为两部分,圭就是垒土为台,表就是地平面上南北朝向的刻度。每天正午时分,太阳投射下来的阴影恰好在南北朝向,夏至这天日影最短,冬至这天日影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长度居中。这四个点也叫四正,即罡字。天罡的罡。古人除了观察日影,还可以通过观察北斗的指向来确认四季,北斗春分指向正东,夏至指向正南,秋分指向正西,冬至指向正北。

五行为什么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如上图箭头指向所示。

木生火,其实是阳木生阴火;

火生土,其实是阳火生阴土;

土生金,其实是阳土生阴金;

金生水,其实是阳金生阴水。

那五行如何相克?其实就像奶奶克孙女。

比如:木生火,火生土。木是奶奶,火是妈妈,土是孙女。

木克土就像奶奶克孙女,因为妈妈为了照顾奶奶,顾不上孙女。

阳木生阴火,阴火盛,则阳火弱,从而难以生阴土。


第三个问题:天干地支为什么要结合

天干地支有六十个组合,统称为甲子。

天干有阴阳,地支有阴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阴配阴,阳配阳。所以不是120种组合,而是60种组合。

但这是结果,不是原因。

原因和古代天文学有关。

古人常说天旋地转,天覆地载,天罗地网。其实这些都是古人的宇宙和时空观念。

往简单处说就是古人对太阳相对地球的运动模型的描述。

古人从来没说太阳绕着地球转,这是西方人说的。

古人说天旋地转。

这是对日行迹现象的解释。

日行迹现象是近代西方天文学的命名。

即每天在固定地点固定时刻观察太阳的位置,一年下来,这些位置点将形成一个数字8的形状。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两个主要因素。

其一:赤黄夹角。即地球自转的轴心与公转所在平面形成一个夹角。

其二:公转轨迹为离心非正圆。

这两个因素古人总结为天旋地转。

上图中蓝色虚线为天旋因素,紫色虚线为地转因素,红色曲线为两者的综合,即天文学中的均时差曲线。

均时差曲线即太上老君的幌金绳,即太阳每天到达最高点时刻相对当地正午时的偏差。其成因和日行迹一样,但日行迹描述的是固定时刻太阳的角度偏差。

日行迹现象古人通过甲骨文的玄字记录了下来。

日行迹就是太上老君的红葫芦。

八卦的起源也和天干地支有关。

先说什么是卦。

卦字有两个构件,一个是圭,一个是卜。

圭就是垒土为台。

卜就是圭表中的表。卜字中间一竖就是地平面上南北朝向的时间轴,侧面一横对应其中的刻度。攴就是用手指向刻度。

卦就是利用圭表确认日子。

八卦就是八个特别的日子。

乾卦=午+戊

坤卦=丑+己

兑卦=未+乙

离卦=申+庚

震卦=辰+壬

巽卦=酉+甲

坎卦=亥+辛

艮卦=戌+癸

八卦是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古人用天地泽火雷风水山来表示,似乎直观了一下,其实还是很难理解。其实八卦对应意识思维的八个不可细分的原子思维。

乾:知

坎:识

兑:感

巽:觉

艮:思

离:想

坤:理

震:念

这八种原子思维过程在佛教中称为八正道,或八圣道。

属性阴阳八卦的读者可能发现,还有两个组合

阴=卯+丁(八卦阴阳图中的阴鱼)

阳=寅+丙(八卦阴阳图中的阳鱼)

阴阳对应性情,性对阳,情对阴。

十二地支多出的两个是什么呢?

阴中阳:子 (阴鱼的黑眼睛)

阳中阴:巳(阳鱼的白眼睛)

子对应意,即超我;

巳对应己,即本我。

所谓超我,所谓意,其实就像中枢神经,就是心;所谓本我,所谓己,其实就像运动神经,就是身。

身心,性情,八原思。这便是阴阳八卦。

天干地支为什么要这样组合,配搭出八卦来?

紫色虚线上地支按月份分布,这个好理解。

蓝色虚线上分为两段。

一段是上坡,分布为丁壬戊乙庚。其实是火水土木金,后者克前者的关系。

另一段是下坡,分布为甲癸辛己丙。其实是木水金土火,后者生前者的关系。

现代科技文明日新月异,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仔细品味。

古人的天地观无处不在。

更改,这两个字好像意思差不多,其实古人分的很清。两个字里都有相同的部件攴,更=丙+攴;改=己+攴。

丙为阳,己为阴,更对应时间上的变化,改对应空间上的变化。

限于篇幅,零零散散随意说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抛砖引玉。

错漏疑惑之处,欢迎交流指正。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是谁发明的起源是什么

十天干十二地支的起源已经无法考证了,只能说是自古有之。一开始应该是计数或者计时的工具,现在出土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有所记载。在汉朝时正式确了六十甲子记年,廷用到今,个人认为它比现在的公元纪年有内涵。

也是在汉朝,因为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给十天干十二地支赋于了更加具像的概念,特别是刘子平所创的子平术。让天干地支在命理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天干地支开始搭配阴阳五行形成了生、克、制、化、刑、冲、破、害一套完整的命理循环,具体的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具像。如天干甲乙木的不同,地支丙丁火的区别,这应该也是一种独特的辨证法的应用,体现了古人伟大的智慧。

请问干支纪法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

“天干地支”这二十二个字其实是早就创造出来了,在甲骨文当中已经有所辨识,也是用以表达序列,比如一些帝王的名讳便是如此,像商朝就有盘庚、帝乙、帝辛等等名号。

需要知道的是,用干支来纪月、纪日是很早就有的传统,无法确定起于何时,但用于纪年的做法却要晚得多,起码在西汉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规制。

根据现有典籍的纪年称谓变化可以肯定,干支纪年以国家政令来推行的时期是东汉元和二年,而其实际上的普遍应用应该还要更早一些,但最早不能早于西汉。

西汉时期,干支纪年和“星岁纪年”是混杂的

一种新规则的诞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有一个过渡的阶段。

所以,如果要探究干支纪法的源头,那么只需要找到原有纪年方式和干支纪年方式混用的一个时期就可以了,而这个时期就是西汉。

在“干支纪年”之前,我国古代除了用君主谥号的方式纪年之外,最通用的纪年方式就是“星岁纪年”,分为“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两个阶段。

“岁星”纪年,顾名思义,就是以“岁星”为参照物的纪年方式。

“岁星”也就是木星,古人早就观测到,以地球为不动点来算,木星绕地一周的时间为十二年。同样的道理,古人认为,太阳是围绕地球旋转的,在地球上的投影就被称为黄道平面。

西方有“黄道十二宫”,分为十二个星座,中国也同样如此,将黄道平面进行了十二等分,叫做“十二次”或“十二星次”,并且为之取了一些专有名称。由西向东依次为:

星纪、玄枵(xiāo)、诹訾(zōu’zī)、降娄、大梁、实沈(chén)、鹑首(chūn’shǒu)、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xī’mù)

如果木星运行到某一个区位之间,这一年就纪为“岁在XX”。比如木星运行在“星纪”这一区域,就纪为“岁在星纪”。

这样的描述在古籍中非常常见,比如:

《国语》: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

不仅如此,因为同样都是“十二”这一数字,古人就将十二星次名称和十二地支一一对应起来:

通过这个表格能看出来,木星由西向东运动,和十二地支的次序正好相反,这样就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就假想了一个和木星运动方向相反的虚拟天体,被称为“太岁”。

于是,“星岁纪年”就从“岁星纪年”阶段发展到了“太岁纪年”。

十二太岁年和十二星次一样,都有自己专有的名称:

摄提格、单阏(chán’yuān)、执徐、大荒落、敦牂(dù’zāng)、协洽、涒滩(tūn’tān)、作噩、阉茂(yǎn’mào)、大渊献、困敦、赤奋若

这些名称很拗口,但也能在典籍当中见到。

比如屈原《离骚》当中: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摄提”就是指“摄提格”,是太岁纪年的表达方式。

同样,十二太岁年和十二地支也一一对应起来:

这样一来,纪年就方便多了,岁星运行到“星纪”这一区域,那么相应的太岁就对应着“析木”,析木对应的十二地支为“寅”,所以被纪为“太岁在寅”,也就是“摄提格”这一年。

而这一纪年方式还是不完善,所以在西汉时期还在发展,就出现了与天干对应的“十岁阳”之说,并且和“十天干”一一对应:

于是,我们在古籍当中就看到了用十岁阳和十二太岁年连在一起纪年的表达方式,并且在后来干支为主的纪年中,有些史家依然会用这样的表达。

比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起阏逢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

那么,既然“十岁阳”和“十二太岁年”可以连在一起,那么直接将其所对应的“天干”和“地支”对应起来不就更方便了吗?

所以,司马光的那一条记载,翻译过来其实就是甲辰到戊申一共五年时间。

那么,既然“十岁阳”的诞生是在西汉时期,那么天干与十岁阳的对应关系自然就是在这一时期了。

于是自然可以推断,将天干地支连起来用于纪年的方法最早也不能早于西汉。这在西汉流传下来的一些典籍当中也能得到印证,这一阶段当中的史书里,有很多都是干支纪年和“星岁纪年”混用的。

值得注意的是后世当中以干支纪年来叙述西汉历史的典籍,其用法是根据十岁阳和十二太岁年与天干地支的对应关系推断而出的。

又因为天体运行的时间是一个约数,和人为划分的时间有所出入,那就导致了十岁阳和十二太岁年和后来的干支纪年在起止时间上并不是完美对应的。

所以对于西汉年代用干支纪年表示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些微的差异。

天干地支在纪月与纪日中的应用

古人也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在先秦古籍中曾经出现的“十三月”或者“十四月”都是闰月,最初只是直接加在年尾,但并不常见。

而“十二”这个数字,正好是月份和地支相对应的,所以只用一个地支就能充分表达,这也就是古代的“月建”制度。

在用地支来表示月份之前,古人也曾经给十二月取不同的名称,比如春夏秋冬四季和孟仲季三个排行联系起来,就出现了孟春、仲春等等称呼,正好是十二个。

《楚辞·哀郢》当中: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仲春”其实就是指夏历当中的“二月”。

除此之外,古人还曾经给每一个月起一个不同的名称,在《尔雅》当中有记载:

就像我们提到过的《离骚》示例: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摄提”是指“摄提格”,而“孟陬”就是指正月而言的。

基于此理,人们将十二月和十二地支相对应,用地支的名称来表示月份。

在古代传统当中,“冬至”这一节日是非常重要的,至今南方依然有“冬至大如年”的风俗,所以就将冬至所在的那一个月作为一年的开始,用“子”来代称。

冬至一般在一年中的第十一月,所以就被纪为“建子之月”。以此类推,正月其实就是“建寅之月”。

屈原《离骚》中的那句话,其实就是在说其出生的时间为寅年、寅月、寅日。

十二个月份往往只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因为正好可以循环使用,不存在缺少或冗余的现象,而一日之内的十二时辰也是同样的道理,也只用一个地支名称来表示。

至于说用干支来计算月份和时辰的说法,其实只是用于生辰八字的推算,并没有流行开来。

而已“干支”纪日是比较常见的手法,和干支纪年的方法是一样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结合,形成六十对组合,以“甲子”开始,以“癸亥”为终结,循环往复,所以说“六十年一甲子”。

值得注意的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组合,一共是一百二十组,那为什么会只用“六十”这一数字呢?

那是因为,配对的方式只能为奇数与奇数组合,偶数与偶数组合。

比如说,有“甲子”,但不会有“甲丑”;有“乙丑”,但不会有“乙寅”。以此类推,正好六十个组合。

以“干支”纪日的方式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盛行了。

比如《左传》当中:

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

至于说“辛丑“换算成公元纪年纪日的方式到底是哪一天,这个只能依靠后人推断出的春秋长历了,是鲁隐公元年的五月二十三日,为公元前722年5月23日。

总结一下:

干支纪法里,纪月和纪时都只是用了干支中的十二地支,并没有流行出干支共用的形式。

纪日的起源非常早,不能确定具体时代,干支纪年方式的应用是不会早于西汉的,大规模推行是在东汉时期。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中国干支纪年始于何时阴历的来源是什么

感谢和大家分享。

  • 01干支起源于炎黄时期

仓颉造字,中华文化方得有载可为后人考证。天干地支的形成始于何时,记载多有差异。依据《史记.历法》的《索引》等资料,综其所述,干支起源于炎黄时期,当下无疑。在殷墟商代考古中,还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 02干支纪年当在汉代

干支纪日出现的很早,而连续纪日,目前可考证至春秋时期。但是干支纪年,虽然文献记载很早,但从考古资料来看,目前发现其下限当在汉代。

西汉之前,以太岁纪年为主。主要是依据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对应了天干纪年法中的一个纪轮。西汉时期,干支纪年与太岁纪年并存,据记载转换有些混乱。

东汉之后,干支纪年由国家政府统一发布使用。从此,干支纪年被固定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