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核

地核的组成部分是什么人类可否利用地核的”能源”服务于地球上的人类?什么是地核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16 12:34:57 浏览3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地核的组成部分是什么人类可否利用地核的”能源”服务于地球上的人类

人类的探测器可以抵达火星等星球探测地球外的世界,而天文望远镜则可以观测百亿光年外的宇宙,但是对于我们脚下的地球内部情况,目前除了地震波等简单的探测手段之外,基本还只能靠理论推测。

简单来说,地球的构造从外向内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层面,这并非科学家们主观的臆测,而是科学探测的结果,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契在1910年就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约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于是他推测也是地壳的底层,下面应该是和地球不同的物质,而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下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这里被确认为地幔的上边界,地质学上称之为“莫霍面”。

到了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又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也存在着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确认那里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地质学上称之为“古登堡面”,而这两个地质层面就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了。

地壳的厚度平均达17公里,其中海洋部分地壳厚度大部分在10公里以内,而大陆地壳厚度平均达33公里,最厚的地方在我国青藏高原的中心部分,地壳厚度可达70公里左右,但是相对于地球的整体厚度,它还比不上蛋壳对比鸡蛋的厚度比例。

地壳的下面就是地幔了,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最上端为岩石圈,下面为软流层,它的厚度约为2800公里,是地球分层构造中质量最大的部分。

地幔下面就是地核了,地核平均厚度约为3400公里,又分为外核、过渡层和内核,这里是地球的中心,也是地球热量最高的地方,外地核厚度约2080公里,一般认为是可流动的液态物质,地震的横波不能在这里传播,过渡层的厚度约140公里,而内地核是一个半径为1250公里的球心,一般认为这里的物质是固态的。

地核主要由铁、镍、铅、金、银、铀、钨等金属元素构成,以黄金为例,地球上99%的黄金都集中在这里,这是由于地球刚形成的时期是一颗熔岩星球,重金属元素更容易下沉,而较轻的元素只是浮在表面上,时间长了之后,大部分的重金属元素都集中到了地核及其附近,就拿地球上的黄金来说,地质学家们认为地表上的可开采黄金量不足地球黄金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而如果能将地核部位的黄金拿出来的话,那么地球上每个人将可以分到1000吨黄金。

地核部位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这里的物质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3克,平均温度在5000℃左右,核心温度约6600℃,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要高上1000℃左右。

什么是地核

地核指的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 km,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高密度,地核物质的平均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7克。温度非常高,有4000~6800℃。

地核的质量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 5%,体积占整个地球体积的16. 2%。根据地震波的变化情况,发现地核也有外核、内核之别。内、外核的分界面,大约在5155千米处。因地震波的横波不能穿过外核,所以一般推测外核是由铁、镍、硅等物质构成的熔融态或近于液态的物质组成。液态外核会缓慢流动,故有人推测地球磁场的形成可能与它有关。由于横波在内核存在,所以内核是固态的。

地核的构成:

地球的结构同其他类地行星相似,是层状的,而这些层可以通过它们的化学特性和流变学特性确定。地球拥有一个富含硅的地壳,一个非常粘稠的地幔,一个液体的外核和一个固体的内核。这些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物理学证据和一些推断,这些证据包括火山喷出的物质和地震波。地球内部从古登堡面起,一直到地球中心,称之为地核。

关于内核的物质构成,学术界有不少争议,许多人认为,主要是由铁和镍组成。但究竟是何物,这一切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证明。此外,内外核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地核的密度很大,即使最坚硬的金刚石,在这里也会被压成黄油那样软。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地核又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外地核的物质为液态,内地核科学家认为是固态结构。外地核深2900km至5000km,内地核深5100km至6371km。此外在内外核之间,还存在一个不大不小的“过渡层”,深度在地下4980~5120公里之间。

从下地幔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地球核心部位,距离约为3473千米。据科学观测分析,地核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个层次。外地核的厚度为1742千米,平均密度约10.5克/立方厘米,物质呈液态。过渡层的厚度只有100多千米,物质处于由液态向固态过渡状态。内地核厚度1 216千米,平均密度增至12.9克/立方厘米,主要成分是以铁、镍为主的重金属,所以又称铁镍核。

地核温度高达6000摄氏度,为何没有传到地表

答:因为地球太厚,地核的热量传到地面时,温度已经很低了。


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其中地核中心温度高达6000摄氏度,地表平均温度为15℃;地核的热量是可以传到地面的,比如火山口的高温热量,就是从地球内部传出来的。

地球内部的热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在45.5亿年前地球形成时,余留下来的热量;二是地球内部元素衰变时,释放的能量。


地球结构从外向内,温度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高:

(1)地壳:大陆平均厚度17公里,温度从0℃左右上升到200℃,物质基本为固态;

(2)地幔:厚度2900公里,温度从数百摄氏度上升到3000℃,物质部分为固态,部分为熔融态岩浆;

(3)地核:半径3400公里,温度从3000℃上升到6000℃,主要由铁和镍等等重元素组成,并处于超高压下,物质呈可塑性固态;

从地球结构分布看,地核的高温传到地面时,温度已经降低了很多;太空温度低至-270℃,行星在太空中会散失热量,同时正对太阳一面又会吸收太阳热量,只有当距离太阳合适距离时,行星表面温度才能维持在生命适居范围。


而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由太阳辐射提供,地核热量虽然能传递到地面,但始终是非常微弱的;如果太阳突然消失,那么地球表面温度也将在数个月内,降至零下200摄氏度。


好啦!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