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与朱元思书》仅144字,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独绝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被称为“天下独绝“,关于这种说法,笔者暂时还未找到相关出处。但作者在此文中描述富春江的山水时用了“天下独绝“一词,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不胜收、无与伦比的富春江山水图,仅仅144个字,便将此景描绘地淋漓尽致,令人心驰神往。附上原文: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是作者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篇书信,他大胆突破了以往书信的行文惯例,不叙说具体事务与繁冗之语,直接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奇山异水。文章叙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一路所见的优美风景,即富春江的山水之美,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反映出避世退隐的高洁情操。全文采用总分结构,先勾勒全景,再分镜头逐一描绘。
1.天下独绝的全貌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开篇即给人一种清新纯净而又无比壮阔之感,作者乘船肆意飘荡,不问东西,一路美景尽收眼底,令人惊叹,自然道出“天下独绝“之语。
2.变幻多姿的江水
作者以巧妙精炼的语言把富春江水的静态美与动态美描绘出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江水青白一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江水清澈平静。第三句写出江水的动态美,随地势起伏而动,运用两个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江水的气势不凡。一动一静,收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令人激情澎湃,心胸壮阔。
3.峻峭秀丽的奇山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岸崇山峻岭,直插云霄、紧逼江流,作者视线由近到远、由低到高,雄奇壮异之景令人感情激越。随后又把目光转向山间的景物,泉水、山石、飞鸟、鸣蝉,山猿,树木,它们发出的声音各异,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特点,表现出了不同的实感,山间汇成了一曲悦耳的山林交响曲。此时的作者面对此景,心生感慨,于是道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作者“望峰“、“窥谷“的主观感受,透露出心中的隐逸思想与对黑暗官场的鄙视之情,同时衬托出大自然的奇异力量。文章写到这里似乎便可以结束,然而作者又写出四句以作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既照应前文,又给山水增加了一层色彩,令读者遐想无尽,流连忘返。同时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完美。
清拔有古气的“吴均体“
吴均是南朝梁代的一位文学家,善为文、工写景,代表作品除了《与朱元思书》外,还有《与顾章书》等。史称其“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梁书》本传)。“清拔“即清俊脱俗,得山水神韵,在这些描写中,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扑面而来,清空秀雅,自然飘逸,几令人应接不暇。由于其辞笔工丽而不拘忌的特点,江南山水的清秀之美得到传神的写照。像这样在书信中以描摹山水为归趣的作品,前代也不多见。“吴均体“的古气,是对齐梁翰藻的一种变化,和对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文学的一种回应。这是时代的产物,即在借鉴、熟习吴声、西曲,声律运用较为普遍,以及隐逸之风盛行下的必然结果。
湖州有哪些历史名人故事
列写三位浙江省湖州的名人,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鲁坚,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32年出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处秘书,中共中央华东局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室秘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办公室秘书,司法部办公厅副主任、主任,司法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8月22日15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人。194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硕士学位。火箭总体设计专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四老之一。曾任中国航空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国际宇航联合会教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宇航学会第一、第二届理事,第三届至第六届名誉理事长。2012年12月1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5岁。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作集有《缶庐集》。1927年11月29日逝于上海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