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1582年10月为什么凭空少了10天
历史上的1582年10月(中国明万历十年)在西元纪年上发生了一个影响比较大的事件,就是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革历法,将之前一直沿用的儒略历改革,更精确的体现纪年,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一直沿用到现在的公元纪年。
在以公元纪年的1582年10月(万历年间)中10月5日至10月14日这个时间标志段是没有的,人为的删去了,1582年10月4日的第二天是1582年10月15日,1582年10月15日是格里高利历开始的第一天。(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画像)
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为什么改革历法?
一、儒略历。西方世界纪年,在格里高利没有改革之前,一直沿用的是儒略历。儒略历是以公元前45年儒略.凯撒(就是著名的罗马执政官盖乌斯.尤利西斯.凯撒)的名字命名,当时凯撒是采用罗马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计算下,在公安前45年1月1日开始纪年。(尤里乌斯.凯撒雕像)
儒略历计算的平均年长为365.25日,每4年有一闰年,一年12个月,大小月轮流更替,闰年则在2月增加一天的闰日,和我们现在用的公历差不多。不过平均年长不够精确,每经历128年就会产生1天的误差,这样随着纪年的增加,儒略历的纪年误差会越来越大,儒略历在历史上也有不少的小变动的。
二、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革历法。由于纪年误差越来越大,1582年3月21日的春分日在儒略历中纪年是1582年3月11日,相差了10天。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决定对儒略历进行改革,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进行实际操作,1582年颁布施行,为了弥补儒略历的10天差距,1582年10月4日的第二天为1582年10月15日,将之前的误差一次弥补过来了。(改革历法图)
新的的历法平均年长为365.2425日,和正常的平均回归年长度相差无几,正常的平均回归年年长是365.242199074日,两者差生的误差表现在纪年上大概3300年才产生1日的误差。经过科技的发展,对地球平均年的计算越来越精确了。
格里高利历并不是一开始全世界都在使用的,我们中国在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才采用公历,以前一直采用农历、皇帝年号等多种方式纪年。
1582年10月的万历年间少了10天吗?
其实1582年10月没有少了10天,是因为更改纪年的原因。如果有人说1582年10月5日——1582年10月14日发生了什么事,那纯粹是子虚乌有了,因为人为去掉了这10天的纪年,也就是不存在的时间。
中国万历年间的1582年10月的其他纪年方式是没有断开的,比如:
中国农历纪年就没有断层。1582年10月4日是农历4280年9月18日,1582年10月15日是农历4280年9月19日,中国农历是以黄帝来纪年的,根本没有错开时间的。(中国农历24节气图)
其他如佛历、回回历以及其他的纪年方法都没有断层。
1987年农历10月初九那年阳历是几月几号
1987年农历10月初九那年阳历是11月29号:
拓展知识:
1、农历:
农历是以阴历(夏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农历在阴历(夏历)基础上融合了阳历的成分,吸收了干支历(阳历)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来符合回归年。由于吸收了干支历二十四节气,可以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业等事。
所以,农历既有阴历又有阳历的成分。农历是阴阳合历,指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朔望月之间的天数,于是产生了阴阳历,即农历。
方法是在历法中加入二十四节气以及“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农历闰年多一个闰月,因此一年平均有383.8978天,而农历平年平均有354.3672天。)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因此这种历法既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
2、阴历:
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
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殷历“、“古历“、汉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阴历”又名“太阴历”,系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再配合地球绕日一周之时数为一年,我国在民国元年前采用此历,为与现行之历相对称,故名之曰“旧历”。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
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扩展资料:
阴历的算法:
以太阴圆缺一周为一月,历时29日12小时44分2.8秒,太阴圆缺十二周为一年,历时354日8小时48分33.6秒。每一年的12个月中,6个单数月份(即1、3、5、7、9、11月)为“大建”,每月为30天; 6个双数月份(2、4、6、8、10、12月)为“小建”,每月为29天;
在逢闰之年,将12月改大月为30天。该历以30年为一周期,每一周期里的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共11年为闰年, 不设置闰月,而在12月末置一闰日,闰年为355日,另19年为平年,每年354日。故平均每年为354日8小时48分。
按该历全年实际天数计算,比回归年约少10日21小时1分,积2.7回归年相差一月,积32.6回归年相差一年。该历对昼夜的计算,以日落为一天之始,到次日日落为一日,通常称为夜行前,即黑夜在前,白昼在后,构成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