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魏征
- 房玄龄、杜如晦与魏征,他们三个在唐太宗心里的地位,谁较高
- 唐太宗李世民以善纳谏而成明君,为什么有一次气得大喊会须杀此田舍翁当时发生了什么
- 魏征和房玄龄,谁才是唐代贞观之治的最大功臣
- 当年魏征为什么敢直谏李世民
- 《西游记》中泾河龙王是龙,为何还是被魏征斩首了呢,你怎么看
- 如果当年魏征没有进谏,会怎样
- 魏征是太子的人,李世民为什么要重用他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魏征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魏征,说的应该是玄武门之变后的事情。李世民杀了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之后,虽然以李渊的名义下旨不涉及他们之外的人员,但对一些关键人物进行一番询问审查应该还是有的。
魏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带去见李世民的。因为李世民对是知道魏征的,因为作为太子的谋士,魏征曾经建议李建成先下手为强,杀了李世民以绝后患,但李建成并没有采纳魏征的建议,否则,无论李建成是否能够杀得了李世民,大唐的历史走向肯定会受影响。
不杀魏征,既是李世民施政的需要
《旧唐书·魏徵传》:徵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素器之,引为詹事主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李世民责问魏征为什么离间他们兄弟感情的时候,魏征的回答不卑不亢,太子要是早听了我的话,那会有今天的祸害。你看看,魏征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是个忠心耿耿的人。而这也正是李世民所看重和需要的,事实上,魏征也名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为李世民提了许多谏言与建议,为贞观之治的开辟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杀魏征,是收拢人心的需要
彼时玄武门之变刚刚发生,太子门生与齐王府上人心惶惶,他们的追随者一样处于张惶与观望状态,如何尽快稳定人心、确保局势平稳过渡,是李世民优先考虑的问题。这个连功臣都舍不得杀的李世民,也不会因为他们以前的太子和齐王的人就滥杀无辜,这不是明君所为,李世民还要树立自己的形象,为自己继位后顺利开展工作做准备,这就需要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人物去彰显自己的意志,这件事情让以前跟随他的人员去做,只会事半功倍,而魏征这个原太子阵营的骨干人物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魏征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在出使安抚的过程中,处事公正,办事果断,一下子就收复了那些处于观望状态的原太子与齐王的人马,为李世民稳定天下局势做出了巨大贡献。
至于魏征敢于直谏李世民的事迹,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这里就不再赘述,。
总之,李世民不杀魏征,好处很多,前述几个方面只是有助于帮助李世民解决在当时最需要处理的急迫问题。有了魏征,李世民一代明君的地位就牢不可破了。
房玄龄、杜如晦与魏征,他们三个在唐太宗心里的地位,谁较高
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三个人都是帮助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盛世的名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房玄龄善于谋划大事,杜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两个人是黄金搭档。但两个人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远不及一代名相魏征。在历代名相中,魏征的地位能进前五位。
魏征(公元580一643年),字玄成,巨鹿曲阳人(晋州市)。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以直言敢谏闻名,一生谏二百多次,数十万言,全部被李世民采纳,称为一代名相。
魏征年轻的时候在瓦岗寨混过,后来,做了太子李建成的太子洗马,礼遇甚厚。魏征见秦王李世民的风头太盛,劝李建成亲自带兵灭了刘黑挞,捞去了政治资本。李建成沒有采纳魏征的建议,导至玄武门之祸。
事后,李世民秋后算帐的时候质问魏征:为什么挑拨我和太子的关糸?魏征面无惧色,坦然答曰:假如太子采纳我的意见,杀了你,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祸患时去!李世民欣赏他说化率真,也是想拉扰太子一糸的势力,于是留下魏征重用。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决心干一番事业,积极吸取各方面意见。魏征以敢于直言面谏闻名,当音文武大臣的面指出李世民的过失,一点面子都不给。李世民有时躺在床上召见魏征商讨国家大事,君臣关糸相当的铁。
有一次,李世民正在宫中玩进贡的鸟,见魏征远处走来,急忙把鸟藏在掖下袍子中。魏征假装没看见,同李世民谈了朝中大事后,顾意东拉西扯说了很长一段时间。魏征告辞以后,李世民发现,鸟以经捂死啦!
魏征前后谏言二百多次,数十万言全被采纳。魏征一生,著述颇丰,除了政府方面的谏书外,还有史学方面的著述,写了《梁书》,《齐书》,《陈书》、《北齐书》等书的总论部分,是一个出色的史学家。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一代名相郑国么魏征积劳成疾病逝,年63岁。李世民废朝五日安葬魏征。李世民后来常想起魏征,有一次朝会中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魏征就是一面镜子啊!李世民征高句丽时,重创了敌人,斩首数万,得民五万迁到内地,获物资无数。唐军损失二千士兵,马八千匹。李世民痛心不矣,认为此战得不偿失。李世民曰: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请问,谁能代替魏征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呢!
唐太宗李世民以善纳谏而成明君,为什么有一次气得大喊会须杀此田舍翁当时发生了什么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唐太宗亦如此,尽管他英明果断,成功地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雷厉风行精简了臃肿宏大的政府机构,又顺应形势的发展,改革了三省六部;还联手朝臣,励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但也是食人间的凡人,也不完美,也有暴跳如雷的时候。
李世民能成为一代贤明君主,主要在于他有“水可载舟亦可覆”的重民思想,又善于延揽人才和广纳谏言。魏征最闪光的行动就是向太宗上奏了《十渐疏》,在这份奏疏里他秉持正义,犯颜直谏:要求太宗收骄逸之心成图治之实。李世民不计前嫌,采纳了他的谏言,在以后的帝王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过皇上是凌驾于万人之上的天子,他需要尊严以维护自己驾驶群臣的地位,对于大臣动辄在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罗列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很是讨厌的。
有一次,李世民想在长安之外修建一座行宫,地方官上书指出大兴土木是劳民伤财之举,要求太宗停止这项工程;当是,凭自己的文治武功,李世民 使大唐各方面的建设都上了一个台阶,相对于其它帝王,在自己功成名就之日,建一座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他正在踌躇满志的的状态,不料,这个地方官员竟然唱出了这样一曲戏,他觉得很没有面子,便要杀了这位不开眼的地方官以泄心头之恨。
魏征知道了太宗的意思,就出言直谏:他认为,地方官是为民生考虑,才有此直谏举动,这是忠心为国的表现,太宗不应该对这样的官员怀恨在心,等等、等等,说得李世民哑口无言,威风扫地。
李世民感觉没了颜面,很是愤怒,已憋了一肚子火,只是在朝臣面前不好发作罢了;回到后宫,他终于忍不住了,便拔出佩剑大声咆哮道:“会须杀此田舍翁”。意思是:“有机会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弄明太宗振怒的来龙去脉后,对魏征的忠勇行为从心底表示了赞赏,为安慰李世民,她又换上的朝服,以皇后的身份劝谏李世民道:“臣妾特来恭喜陛下“。李世民懵圈了,惊问:“朕都要被魏征气死了,这喜从何来?“。长孙皇从容答道:“我听说只有君主贤明,臣子才敢大胆进言。现在魏征敢于大胆进谏,这不正说明了陛下您的贤明吗?“。
李世民认为这话比较中听,便没有接茬,让长孙皇后继续说下去,长孙氏不愧是一代贤后,又字斟句酌地说道:”明君得遇良臣,实乃国家之幸,臣妾怎能不为陛下感到高兴呢?“。一席话,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太宗沉吟了半晌,认为很有道理,于是转怒为喜,打消了杀死魏征的想法。
皇帝明智,皇后贤惠,大臣忠正,才有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才有了“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箴言;魏征是幸运的,遇上了史上胸怀宽广的帝王,还有深明大义的皇后,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还终于与一代英明的帝王和贤惠的皇后一起彪炳史册;他死后,身为皇帝的李世民目送他绕城而走的灵枢,悲痛万分,恸哭不已。
魏征和房玄龄,谁才是唐代贞观之治的最大功臣
房玄龄和魏征性质不同,一个是给李世民做加法,一个是做减法,说不上谁是贞观之治的最大功臣,他俩都是成就李世民、成就贞观之治的大功臣。
房玄龄的加法。
房玄龄是贞观年间仅次于长孙无忌的重臣。
当年,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是李世民最重要的文官班底和心腹参谋,房谋杜断不是白说的,任何情况下房玄龄都能拿出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让李世民进行决策。
说到长孙无忌,听说过会叫的狗不咬人这句话么?长孙无忌就是那个躲在幕后不出一声做事情的人。
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方面继续了国家大事与李世民深入讨论后才进行决策,一方面帮李世民选拔人才补充干部队伍,另外还在律法制定、治国理念完善方面做了大量基础、细致、有效的工作。
由于这些工作影响力巨大,后人在评论贞观名相的时候只说房玄龄、杜如晦,不提长孙无忌,虽然是对长孙无忌的不公,但也说明了房玄龄在大唐初创期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魏征的减法。
首先要明确,魏征原来是李建成的部下,李世民更多的从收拢人心的角度考虑才任用魏征,给了魏征这个机会,否则李世民账下人才济济,魏征根本没有机会出头。
魏征的特点是特别懂政治,虽然战略眼光或者赌性说不强,37岁才选了隋朝地方官元宝藏,之后选了李密,再当了窦建德部下,最后投奔大唐,却成了李建成的部下。
实事求是讲,按一般人的选择,无论是李密还是窦建德,包括李建成,都是有王者之相的,说魏征没有看人的眼光是有所偏颇的。但真正的真命天子是李世民,魏征这方面失了分,就要从其他方面进行弥补。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特点比较接近,是那种思维缜密、考虑周到的谋士型人才,而杜如晦与他们相比,就是善于用直觉或者叫感应来下决心,而且往往是正确的。
魏征加入李世民团队后,如果和长孙无忌、房玄龄争高下,相当于几人都在用最擅长的一面去竞争,这方面魏征虽然不弱,但没有胜出的绝对把握。于是,魏征调整了自己的人设,下决心让李世民不舒服,这方面无论长孙还是房玄龄由于性格原因和感情因素都说不出口,只能转几个圈来影响李世民。而当上了皇帝的李世民需要一个能当面提出自己错误的高人,之前是杜如晦,但杜如晦早死,就给了魏征这么一个机会。
如果不是杜如晦早死,魏征绝无出头的可能,杜如晦是房谋杜断中的断,是个非常有执行力的管理者,而有执行力的前提就是敢说、敢做、敢拍板。
魏征把杜如晦的断字分成两部分,侧重在敢说方面,当然为李世民安抚山东门阀也是魏征的工作之一,这方面历史记录不显,但魏征媳妇是河东裴氏出身,要说魏征与那边没联系就是在骗鬼。
敢说这方面,魏征的基本原则是你李世民怎么不舒服我怎么来,于是,逼李世民弄死了自己的鸟,逼李世民控制自己女儿出嫁的彩礼,逼李世民杜绝骄傲自满心理,逼李世民克制暴虐情绪,就是一直在给李世民添堵。
这方面还要表扬一下李世民,这人真正了不起,身为皇帝能和大臣讲道理,能真正听从大臣的劝谏,这是中国历史上五六百个皇帝中非常少见的。
所以,我个人一直认为,魏征是成就了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功臣之一,而李世民是成就魏征一世名声的明主。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也是如此,他们为贞观之治这个时代做出了贡献,这个时代也永远留下了他们的烙印。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当年魏征为什么敢直谏李世民
魏征,唐代著名的贤相,直言敢谏的诤臣,因功封郑国公。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曾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名言。这些名言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 借鉴和利用。魏征为盛唐(贞观之治),作出了重要贡献。魏征犯颜直谏唐太宗。魏征作为唐太宗十分器重的股肱大臣,以自己过人的洞察力,总结历史经验,以隋亡为鉴,为国家,为民族呕心沥血,犯颜直谏,不愧为千秋金鉴,但晚年的李世民,己被,苟全爵禄谀臣的歌德至纵情傲物,渐生骄奢之心,猜忌之心而听不进反对意见。这是封建专制皇帝的客观使然。犹能说明问题的是,对魏征本人太宗也是由信任而至猜忌,再至停婚推碑磨字。后虽有深悔之意,但据近代研究认为这是史家的,曲笔,能客观论述此事,宋,欧阳修留下了几句话,可作佐证,赞曰:君臣之际,顾不难哉,以征之忠,而太宗之睿,身殁未己,猜潜遂行。始征之谏,累数十万言至君子,小人未尝不反复为帝言之。以佞邪之乱,忠也久,故曰:皓皓者易污,峣峣者难全,自古所叹。云唐柳芳称:征死,知不知若不惧惜,以为三代遗直,谅哉。 《谏太宗十思疏》即《再论时政疏》,这篇奏章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年),四月写给唐太宗的。疏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先证说,后反说。他的正反论述,突出了魏征从总结历史经验着眼,语重心长,虽然没有一下子点透太宗,纵情傲物,但明显是针对太宗渐生骄奢而投下的一剂苦口良药。作为政治家、历史学家的贞观名相魏征,在繁忙的政治活动中,除尽心事主,呕心历血为贞观朝勤政外,还撰写了大量奏疏,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朝章国典,同时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和诗词,这些奏疏、史论、名文、诗词中的精华,充分显示了魏征的思想光辉和他的惊世才能。由此论之,贞观盛世乃是唐太宗全面应用魏征文化之硕果并非过誉。有联为证:屡触逆鳞,直陈忠谏,贤相楷模民永忆;频筹良策,力佐大唐,明君业绩鉴长存。???
《西游记》中泾河龙王是龙,为何还是被魏征斩首了呢,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相信很多人第一次看《西游记》,无论是电视剧也好,原著也罢,开始的时候可能都会有个困惑,为啥西游里面的龙如此菜呢,一句话,小龙遍地走,龙王不如狗。而在我们传统认知里,龙是十分厉害的存在,皇帝是真龙天子,龙王需要顶礼膜拜,甚至我们自己都自诩是龙的传人,西游记是咋回事呢,如此贬低龙族?
《西游记》为何贬低龙族这里不提,但是西游贬龙真的是随处可见,泾河龙王还算不错的。比如乌鸡国那一节,一个井里都有一个井龙王;比如车迟国,羊力大仙,也就是只羊精,他自己都可以修炼一条冷龙。可以看出来,龙在西游世界里不比一个牛羊牲畜强多少。就连龙族的老大四海龙王,面对孙悟空这样刚刚修炼好的妖仙,都吓得战战兢兢,这样悲催的地位又有几个神仙畏惧。实际上,龙王虽然掌管水族,但是他们并没有太多话语权,遇到厉害人物就称小仙,天庭里有点地位的神仙对他们毫不在意。
在西游里,讲究的是轮回转世,比如唐僧就是如来二弟子金蝉子转世,也就是说,凡人里面的厉害人物,都是上天的厉害角色转世。比如李世民是真龙天子,他手下很多官员都是上天的厉害人物下凡,魏征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他是天上人曹官,相当于沟通人间天上的特使,比一般转世神仙厉害的地方还在于他保留了在上天时候的能力和权力,如此厉害的人物他在天上的时候就不怕什么四海龙王,何况一个小小的泾河龙王呢。斩了泾河龙王以后,却给李世民惹了一场大祸。原来这龙王触犯天条,理应被魏征斩杀,所以他就跑去找李世民求情,李世民答应了。然而谁也没想到魏征居然做个梦把龙王杀了,泾河龙王不敢找魏征麻烦,反而跑来怪罪李世民,化作厉鬼把李世民吓地狱里去了,因此李世民才派唐僧去西天取经。
当然了,有人说这是佛家下的一场大棋,就想了这么个计策逼迫李世民信佛,好让他派人去西天取经。这个推测确实有几分道理,但是想让李世民派人去西天,其实有很多方法,为何要拉泾河龙王这龙垫背呢。其实看看这事,要怪也只能怪这龙平日里太嘚瑟了,不知道天高地厚,他是活该有此难啊。
首先来说,泾河龙王有点自我定位不清楚,有点嚣张。袁守城给渔夫算命打渔,谅一个渔夫能打几多鱼,他听了以后就要去杀袁守城,这袁守城有此本事,一定不是凡人,他都不了解一下人家的出身背景就要直接杀过去,简直太鲁莽了,后来还是他手下给出了个赌赛的主意。这其实也是个昏招,如果他足够聪明,就应该不去理睬或者直接找袁守城聊聊,让他不要去给打渔的算,相信袁守城也会给他面子的。
后来赌赛算降雨,结果泾河龙王一败涂地,这时候他更应该觉悟袁守城绝非一般人物,但他却自作聪明,私自篡改玉帝旨意。这里看的出来,这泾河龙王一向是目无法纪,以前还不知干了多少违法乱纪的事呢。
结果很快报应就来了,他私自改下雨的点数等事败露了,判了死刑,其实这时候说什么也已经晚了,袁守城对这条蠢龙也已经失去了耐心,但是泾河龙王苦苦哀求,袁守城直接给他指了一条死路。其实魏征那个角色相当于刽子手,一个人犯了死罪,如果要求请那应该找审判官,从来就没听说要找刽子手求情的。就这样,泾河龙王送了性命。
想想看,唐僧的几个徒弟,八戒沙僧小白龙,他们也是犯了天条,如何保全性命?那都是有观音,赤脚大仙等上界大仙求情才得以保全。而泾河龙王只是一条业龙,比之小白龙都远远不如,也就没有保护唐僧取经的资格,只能丧命。不要说魏征身兼人间天上两职,就算是唐太宗手下一个只管人间事务的大臣,也不是他这个小龙敢开罪的。
至于说西游记作者为何如此贬低龙的存在,我个人认为也许作者是借此表达自己对朝廷的不满情绪吧。皇帝不是动不动就说自己是真龙天子嘛,那在书里就故意贬低龙,把他们描写的卑微渺小一些,自己也正好出口恶气吧。
如果当年魏征没有进谏,会怎样
首先要知道魏征此人有大才,主张行王道,施行仁政,历史上魏征以犯颜直谏闻名于世,但实际上魏征不像愣头青一样为了反对而反对。
历史记载魏征一生谏言多达“数十余万言”,这些谏言都是基于当时的历史形势以及施政需要给出的治国之策,再加上李世民确是为明君,才有了君臣相惜的名誉。
如果当时魏征没有犯颜直谏,那么魏征在大唐初期凭靠自己的才能也能成为一名治世能臣,但是历史上的名声就没有响了。
觉得我说得好就点个赞吧,觉得我说得不好就留言,欢迎点评。
最重要的是关注我,好看到我下一次精彩的发言啊。感谢!
魏征是太子的人,李世民为什么要重用他
“魏徵是靠骂唐太宗李世民而名垂青史”的说法不妥。我们说,魏徵作为历史上著名的辅君之臣,一生开的都是人品和智慧。
我简单说魏徵的上位以及他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关系。
魏徵因为给李密献策被看好,而他提出的解困瓦岗军的谋略不被使用,魏徵一走进隋末的乱世就坐的是冷板凳。618年大唐立国之后,乱象环生,四处战事不断。唐武德二年(619年),王世充干掉了李密的队伍,李密投靠了李渊,魏徵跟着一起归顺了唐军。而黎阳一战,魏徵却成了窦建德的阶下囚。世事有时候反着转,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援助王世充的窦建德,魏徵二度归唐。听说过魏徵的宏才,太子李建成被魏徵收入自己的麾下,并且还给了不错的待遇——太子洗马。这时候起,魏徵一心辅佐太子弄事。看到了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之间的缝隙,为了让太子能够打出一些战功,魏徵力谏太子平定刘黑闼之乱,增加了太子集团的权重。
而改变大唐历史细节的玄武门之变(626年)中,秦王李世民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后,质问太子身边的重要人物魏徵,“听说你经常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这时候的魏徵直言快语:“如果太子能够听进去我的话,恐怕就没有现在的灾难了。”看到了魏徵的耿直,李世民赦免了他,并给了詹事主簿的差事。
我们说,李世民是一个很有些胸怀的皇帝。在上位之后,就让魏徵当了尚书左丞。他多次私下召见魏徵征询意见,每遇到这种情况,魏徵便实话实说,坦陈看法。他前后建议的二百多项事务,太宗李世民悉数接受。特别是在李世民处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旧部的问题上,魏徵为李世民赢得了人心。贞观三年(629年),做了秘书监的魏徵步入了人生的辉煌期——参预朝政。在长乐公主的婚嫁上,魏徵坚守礼制;在处理贞观积案上,魏徵唯实秉公;在处理陕县丞毁谤皇帝一事上,魏徵以古喻今,打动了李世民等。
李世民曾经说过:在贞观对我尽心尽力、直言献策、利民安国的人就是魏徵了。他甚至把自己的佩刀赐给了魏徵和房玄龄。
特别是魏徵梳理了贞观以来的弊端,在贞观十三年,给李世民上奏《十渐不克终疏》,指出了贞观一朝的疏漏和皇帝的骄纵,提醒李世民坚守初心。李世民看完奏章,心悦诚服,表示“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
643年,魏徵病故,李世民废朝五日。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就是他和魏徵君臣关系的写照。
所以,魏徵是以直谏、忠义、尽言而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