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鬣狗 出现

为什么鬣狗之间很少出现内斗?非洲鬣狗和非洲野狗哪一个更加厉害一点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15 12:57:20 浏览1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鬣狗之间很少出现内斗

表面上看,鬣狗群成员间非常的团结,它们围攻落单的狮子、花豹,抢夺它们的猎物然后一通分享,正是因为这样,它们才有了“非洲二哥”的称号。那么,鬣狗之间真的很团结吗?答案是否定的。鬣狗是内斗最严重的群居性肉食动物,它们从出生就开始内斗,并且一直会持续到成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群居食肉动物,通常是一种合作关系,比如狮群、狼群,其中,狼群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而且以家庭为核心而建立的狼群更加有凝聚力和执行力,而狮群虽然等级制度不明显,但是社会分工很明确:母狮狩猎、雄狮巡视领地,这种明确的社会分工,也让狮子之间相处的非常的融洽。

但是同样作为群居食肉动物的鬣狗却不是如此的,虽然它们表面上和谐团结,实际上私下却“剑拔弩张”,我们先从鬣狗幼年期的“内卷”说起。

幼年鬣狗的“内卷”

鬣狗其实是鬣狗科下四种动物的统称,但是我们常说的鬣狗一般就是指身上布满了黑色斑点的斑鬣狗,这是因为它在非洲野生动物纪录片中的出场率最高,而且数量最多,生态位也最高,因此我们还是以斑鬣狗为例,说一下它们幼年期的“内卷”。

斑鬣狗是以雌性为首领的群居动物,这是因为斑鬣狗的雌性要比雄性体型大出了约30%,而且雌性斑鬣狗从小体内的雄性激素就很旺盛,这甚至让它们拥有了雄性生殖器的特点。正是因为这样,雌性斑鬣狗是最强的。(下图为雌性斑鬣狗,马赛克象征着文明~)

虽然雌性斑鬣狗是首领,但是它在生育完成后依然是独自抚养后代的,雄性是不会管的。小鬣狗们通常是生活在领地中心的巢穴中,因为即使生产完的雌性也需要外出一起狩猎,这样才有足够的乳汁来喂养小鬣狗。值得一提是,斑鬣狗的乳汁是哺乳动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占比14.9%(人类的乳汁蛋白质占比仅有5%)。除了蛋白质,其乳汁中脂肪含量排名第二,占比14.1%,仅次于北极熊(高达60%,这是小北极熊抗寒的“法宝”)。

正是因为斑鬣狗的乳汁营养价值高,所以其产量也很低,此时一胎两只幼崽必然会存在竞争。刚出生的小斑鬣狗就已经生长出了牙齿,所以它们会趁着母亲外出时,互相撕咬。根据动物学家的观察发现:有超过25%的斑鬣狗幼崽是因为互相撕咬死亡的。

这就是斑鬣狗幼崽为了更好的存活而发生的内斗,这在哺乳动物中是极为罕见的。(鸟类中比较常见)

成年斑鬣狗的内斗

作为典型的群居动物,斑鬣狗群通常是一致对外的,但是内斗也从未停止,由于斑鬣狗群既不像狼群那样以家庭为单位组成的,也不像狮群那样只有一头成年雄性,所以,在它们的族群中是一个大杂烩,有多头成年雄性和雌性。

而且鬣狗“女王”是通过决斗得来的,这就让它的地位非常的不稳定,因为一旦有成员觉得自己有实力挑战就会直接开战,这样“鬣狗女王”的更替是非常频繁的,这是雌性之间的“首领”之争。

雄性斑鬣狗并不会因为争夺交配权而大大出手,因为在性选择上,雄性斑鬣狗是被动的,是由雌性挑选的,而且雌性在挑选时,并不会选择好斗的雄性,而是选择相对安静的雄性,所以这就避免了因为繁殖而内斗的问题。

但是,在鬣狗群中,雄性斑鬣狗们的地位最低(最高是鬣狗女王,其次是幼崽,第三是其他雌性),所以在进食时,它们是最后进食的,这就导致了食物不充足,此时就会发生雄性之间的争斗(雄性不敢去挑战雌性)。

最后就是不同鬣狗群之间的冲突了。作为群居的食肉动物,每一个鬣狗群都有着自己的领地范围,它们互相之间领地不重合。除了被鬣狗群赶出的雄性斑鬣狗(2岁后雄性斑鬣狗会被赶出原族群)可以进入其他鬣狗的领地外,一旦是不同的族群相遇,它们是会爆发大战的,尤其是在有猎物时,它们必须要争夺归属权。

总结

鬣狗群看起来很团结,实际上它们是最不团结的群居动物,它们从小就会为了争夺更好的乳汁“手足相残”,长大后,雌性会为了首领之位爆发大战,雄性会为了获取更多的食物与同族群的成员拼个你死我活,不同鬣狗群的摩擦更不用说了。

因此,从群居的结构来看,最团结的群居动物是狼,其次是狮子,最不团结是鬣狗。

非洲鬣狗和非洲野狗哪一个更加厉害一点

在非洲大草原上,斑鬣狗被称为“非洲二哥”,而非洲野犬被称为“非洲三哥”,这两种食肉动物有着非常接近的生态位,再加上分布又有较大的重合,所以,它们在非洲大草原上竞争作为激励的两种食肉动物。那么,这两种动物究竟哪一种更加厉害呢?我们从个体和“团战”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对比一下个体

食肉动物的个体战斗力与体型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然在体型相近的情况下,还有考虑咬合力、犬齿长度、攻击方式等因素。下面我们先来对比一下斑鬣狗与非洲野犬的体型。

01 斑鬣狗

斑鬣狗也就是斑点鬣狗,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上布满了黑色的斑点。作为鬣狗科下的动物,斑鬣狗因为其长相,经常被人误认为是犬科动物,但其实从基因的角度看,鬣狗与猫科的关系要比犬科更近,正是因为这样,鬣狗科与猫科同属猫型总科(原猫型亚目)。

斑鬣狗是鬣狗科下体型最大的成员,而且斑鬣狗的雌性比雄性平均要大30%,因此,斑鬣狗群的首领是最大的雌性,被称为“鬣狗女王”。斑鬣狗广泛的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由于分布较广,所以不同地区的斑鬣狗体型有一定的差异,比如生活在塞伦盖蒂大草原上的成年雄性斑鬣狗的体重平均在48公斤左右,雌性的平均体重在55公斤左右,而生活在赞比亚地区的斑鬣狗雌雄体型差异较小,其中成年雄性斑鬣狗的平均体重则达到了67.6公斤,雌性达到了平均70公斤左右。

最后说一下斑鬣狗的咬合力问题。斑鬣狗被称为“陆地上咬合力最强的食肉动物”,其咬合力高达1300磅(约合590公斤)。但其实,这个数据是测试裂齿得出的,由于斑鬣狗食腐的习性,它经常会咬碎骨头来获取骨髓中的营养,所以它的裂齿咬合力确实足以把骨头咬碎,这也是它“碎骨者”名字的由来的。但是,在捕杀猎物时,犬齿的咬合力才是真正的具有杀伤力的,而一般情况下,对于食肉动物来说,裂齿咬合力通常是犬齿咬合力的1.5-1.8倍,按照这个比例,虽然没有斑鬣狗犬齿的实测数据,但是也可以推算出其犬齿咬合力在327-393公斤之间。这个咬合力是比狮虎要小的。因此,斑鬣狗的最强咬合力仅限于裂齿,而不是犬齿,而猎杀靠的是犬齿。

02 非洲野犬

提到野犬,许多小伙伴会想到澳洲野犬,不过澳洲野犬与非洲野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因为澳洲野犬是家犬在澳洲再次野化形成的,而非洲野犬是一种原本就有的物种,在犬科中,属于单独的一个属非洲野犬属。非洲野犬的特征也非常明显,它们身上有着明显的黑色、黄色或者白色的斑块,而且没有两只非洲野犬的斑块是完全相同的。

非洲野犬之所以被称为“三哥”就是因为在体型上吃了亏。从体型上看,成年的非洲野犬平均体重在27公斤左右,与我们常见的瘦弱一下的家犬差不多。虽然非洲野犬体型不大,但是它们与斑鬣狗有两个共同点:群居和掏肛。群居的习性让原本可以坐“三哥宝座”的花豹和猎豹只能想想了,而掏肛的习性,让它们能够轻松的猎杀猎物。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非洲野犬的生态位比较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们的数量在逐年的减少,现在的野生数量在3000只左右,是斑鬣狗数量的1/10左右(2.7万-4.7只头之间),已经达到了濒危的保护等级。

因此,从体型上看,非洲野犬只有不足斑鬣狗一半,而且在攻击方式相似的情况下,非洲野犬单挑显然不是斑鬣狗的对手。

其次是“团战”

许多小伙伴说:个体战斗力不足,又都是群居动物,团战,非洲野犬当然也不是对手了,为何要单独说一下呢?这个有一个因素:族群数量。

都是群居的食肉动物,如果数量相近,团战必然是斑鬣狗赢,毕竟在团队配合相似的情况下,个体战斗力强弱就决定了团队战斗力的强弱。但是,不同的群居动物,它们的集群数量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下非洲野犬是否有翻盘的机会。

在非洲,现在有27000-47000只斑鬣狗,但是非洲野犬只有3000只左右,从整体数量上看,斑鬣狗是非洲野犬的10倍,甚至还要多。但是,这并不代表,非洲野犬群成员数量比斑鬣狗多。虽然斑鬣狗的整体数量多,但是它们分布比较分散,因此通常一个鬣狗群的成员数量在20只左右(目前观测到的最大的鬣狗群成员为90只)。

而非洲野犬目前只分布在非洲东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分布较为集中,集群也比较大。在如今,非洲野犬大约有25个大群,每一个群的群成员可达100多只。也就是说非洲野犬群成员数量约是斑鬣狗群成员的5倍左右。

在现实中,二者相遇,显然1只斑鬣狗无法与5只非洲野犬相抗衡。因此,如果是考虑现实情况的团战的话,非洲野犬是更厉害的,因为它们群数量占优。

既然团战占优,为何非洲野犬的数量逐渐递减?

从竞争关系上看,非洲野犬其实不输斑鬣狗,只不过是个体战斗力受体型限制处于劣势而已。那么,为何斑鬣狗的数量趋于稳定,而相近生态位的非洲野犬却从1997年到2012年15年间数量减少了15%,这是为何呢?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人为猎杀。由于非洲野犬的分布于人的栖息地相对靠近,所以在它们的食谱中有一部分是家畜,这遭到了许多人报复性的猎杀。

第二:家犬。狗是人类的好帮手,这在农耕或者放牧比较集中的地区是最容易体现的,因为狗可以帮人看门、守护财产。但是,同时家犬也是犬瘟热、狂犬病的主要宿主。根据科学家们在南非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内,有大量的非洲野犬由于与携带犬瘟热和狂犬病的家犬接触,导致感染死亡的现象。再加上非洲野犬本身就有着高度的群居性。所以,一旦有成员感染,对于族群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

总结

食肉动物的战斗力强弱体型起到了决定性因素,所以体型比斑鬣狗整整小一倍还要多的非洲野犬,必然不是斑鬣狗的对手(单挑)。但是,非洲野犬群成员数量相比斑鬣狗群有绝对的优势,所以群战非洲野犬是有取胜的可能的。

不过,尽管这样,非洲野犬也会主动地避免与斑鬣狗群发生冲突,因为目前非洲野犬已经濒危,它们的族群已经大不如以前了。如果再去发生这种高风险的冲突,会加速灭绝。

鬣狗究竟是怎样捕获猎物的

鬣狗有着“非洲二哥”之称,它之所以拿到了非洲陆地食肉动物的第二把交椅,除了体型大、群居外,最关键的就是捕猎手段了,鬣狗因为喜欢“掏肛”的捕猎手段,也被称为“掏肛二哥”。

具体的操作方法也很简单:前后夹击猎物,让猎物无法首尾兼顾,然后尾部的鬣狗趁机用利牙撕开猎物的肛门,最终猎物的消化道都能被扯出来。在非洲大草原上,曾经有两只鬣狗撂倒一头成年非洲水牛的案例,靠的就是“掏肛”。

但是,鬣狗并不是只有一种,我们说的擅长“掏肛”的鬣狗其实是斑鬣狗,而且即使是斑鬣狗,它们也不是只有掏肛一个捕猎手段。那么,鬣狗们都是如何捕猎的呢?除了掏肛, 斑鬣狗还会使用什么“绝技”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鬣狗这种“像狗但不是狗”的动物。

鬣狗掏肛犀牛

鬣狗不止一种

我们常说的鬣狗一般都是单指斑鬣狗,因为它们是野生动物纪录片中出场率最高的,也是非洲数量最多的鬣狗。但其实,鬣狗是鬣狗科下四种动物的统称

鬣狗科下的动物虽然与犬科动物长得有些相似,但其实它们与猫科的关系更为接近,在食肉目下有两个亚目:猫型亚目和犬型亚目,其中犬科、熊科以及鳍足类动物都在犬型亚目下,而猫科、鼬科、鬣狗科等都在猫型亚目下,所以,从基因上说,鬣狗与猫科动物更为接近。

不过,鬣狗科不是猫科,它与獴科、食蚁狸科共同组成了獴超科,而猫科在猫超科下。

现存的鬣狗科分为两个亚科:鬣狗亚科与土狼亚科,其中土狼亚科下只有土狼(也称鬣狗)一种动物,而鬣狗亚科下有三种:斑鬣狗、棕鬣狗以及条纹鬣狗。这四种鬣狗的差异也很明显,其中以土狼体型最小,它们的平均体长在65厘米左右,体重平均11公斤左右,要不是腿细长,它还不如平头哥蜜獾大呢。

而剩下的三种鬣狗仅从身上的斑纹就能分辨出来了,斑鬣狗的身上布满了黑色的斑点,条纹鬣狗身上有着纵向的条纹,棕鬣狗身上则没有斑纹和斑点(腿部有斑纹),毛发是棕色的。

鬣狗们的捕猎方式

既然鬣狗有四种,那我们就来一一地说一下它们的捕猎方式:

第一种:土狼

土狼是鬣狗科下战斗力最“弱鸡”的动物,这与它们的体型较小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小小的体型想要在猛兽横行的非洲东部和南部草原生存,就必须要减少与其他食肉动物的冲突,因为,土狼成为了最不像食肉动物的食肉动物。

因为,土狼的食物构成分为两个部分:腐肉和白蚁。其中腐肉在其食谱中占比较小,属于遇到就吃,不主动寻觅的食物,而白蚁占据了土狼食物的超过98%,正是因为这样,土狼仅活跃在非洲东部和南部有白蚁出现的草原地带。

为了更高效地捕猎白蚁,土狼的吻部演化得比较尖长,舌头也比其他鬣狗更长,这有助于土狼将嘴巴伸入蚁巢,然后用舌头舔食白蚁。

因此,土狼的捕猎方式很简单:用舌头舔

第二种:棕鬣狗

棕鬣狗身披棕色长毛,腿部带有圆环状斑纹,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西南的荒漠地区,体长平均1.2米,体重平均45公斤左右。虽然棕鬣狗的体型很大,也是群居动物,但是它们的食物也相对容易获取。

棕鬣狗属于杂食性动物,它们荤素都是来者不拒的,不过在它们的食谱中,肉食比例占比较大,但是它们的肉食通常是捡食动物的腐肉,腐肉至少占棕鬣狗肉食总量的80%以上,因此,最能吃腐肉的鬣狗其实是棕鬣狗。

除了腐肉外,它们也会捕猎一些小型的动物,在植物性食物方面,棕鬣狗比较喜欢吃一些瓜果、蔬菜。

因此,棕鬣狗的主要获取猎物方式就是搜寻动物尸体,包括陆地上的动物尸体以及海岸线附近的海洋生物尸体。

第三:条纹鬣狗

条纹鬣狗又称缟鬣狗,它们并非非洲独有的物种,而是在亚洲的西南部也有野生种群分布。从体型上看,条纹鬣狗略小于棕鬣狗,平均体重在40公斤左右,它们有着浅灰色的毛发并且带有明显的黑褐色垂直条纹,背部有厚长的鬃毛,遇到危险时, 可以竖立起来,辨识度比较高。

条纹鬣狗偏独居和成对出现,即使偶尔的集群也不超过7只,而且它们喜欢活跃在人类居住地附近,只不过,它们的数量比较少,而且尽量的避免与大型动物冲突,所以在动物纪录片中很少有露脸的机会。

条纹鬣狗是机会主义者,它们对食物没有任何的挑剔,无论是腐肉、树叶,还是昆虫、果实,它们统统是来者不拒的。在咬合力方面,条纹鬣狗仅次于斑鬣狗,其裂齿咬合力高达460公斤,这使得它们能够轻松咬碎猎物的骨头,所以,它们也会直接捕猎中小型的哺乳动物,甚至能咬碎龟壳。

由于条纹鬣狗食性杂,捕猎的猎物体型也比较小,所以它们的捕猎方式主要是靠爆发力以及速度追上猎物,然后一口咬死。

第四:斑鬣狗

斑鬣狗是群居性最强、体型最大的鬣狗,它们雄性的平均体重在50公斤左右,雌性的平均体重更是达到了65公斤左右,目前最大的雌性斑鬣狗体重达到了90公斤,比大个体的花豹都要大,正是因为这样的体型,斑鬣狗才敢与花豹叫嚣。

受一些纪录片的影响,许多人认为斑鬣狗是食腐动物,但其实根据动物学家们对斑鬣狗的长期观察发现,腐肉只是斑鬣狗遇到会吃的一种食物,并非主食,它们主要的猎物还是活物。

斑鬣狗的活物食物来源由两部分构成:抢夺其他动物的猎物和自己捕猎。其中抢夺占一半以上,这也是斑鬣狗被称为“强盗”的原因,它们主要的抢夺对象就是猎豹和花豹,猎豹和花豹虽然是大猫,但是一只斑鬣狗的体型都与花豹差不多了,况且斑鬣狗还是群居动物,再加上斑鬣狗总是在对方捕猎完成消耗了大量体力后才出现,这大大增加了抢夺的成功率。

除了抢夺外,斑鬣狗自己捕猎的能力也很强,除了常见的掏肛外,斑鬣狗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追逐。斑鬣狗群在狩猎斑马等大型动物时,通常会以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连续追击3公里左右,然后在猎物体力消耗差不多时,一拥而上,此时就没有攻击手段了,所有的鬣狗用自己尖利的牙齿直接开始撕咬猎物,最终猎物被活活吃掉。

总结一下

鬣狗有四种,它们的生态位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土狼甚至沦落到了吃白蚁的地步,它们靠的是自己尖长的吻部和舌头来“捕猎”,而棕鬣狗是“食腐者”,腐肉的高占比让它们很少会去主动捕猎,条纹鬣狗也差不多,它们也是见什么吃什么,至于捕猎,由于它们的目标是小型动物,所以简单暴力。

最后是斑鬣狗,它们不但会用“掏肛”来捕猎,还会用以多欺少抢夺其他食肉动物的猎物来获取猎物,当然作为一种实力强横的动物,斑鬣狗也会像狼群那样用长距离的奔袭来捕猎。

谁说说鬣狗伤人都有哪些案例

鬣狗是非洲大草原上最臭名昭著的动物,这是因为它们的标签大与“猥琐”、“掏肛”、“以多欺少”有关,再加上鬣狗的长相确实也不讨喜。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鬣狗凭借着这些“手段”成功地坐上了“非洲二哥”的“宝座”,并且敢于非洲食物链最顶端的食肉动物狮子叫板。

除了对野生动物外,鬣狗对人的主动攻击性也很强,在非洲,少数的“艺高人胆大”的土著会饲养鬣狗,但也是在戴着铁制的嘴套的前提之下。那么,鬣狗有没有伤人的案例呢?它们对人为什么有如此强的攻击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两个问题。

鬣狗伤人

01 “无危”的斑鬣狗

鬣狗其实是鬣狗科下四种动物的统称,包括斑鬣狗、条纹鬣狗、棕鬣狗以及土狼,不过,由于斑鬣狗是这四种动物中体型最大、分布最广、上镜率最高(野生动物纪录片中的鬣狗基本上都是斑鬣狗,因为只有它们与其他食肉动物的冲突最多)的存在,因此,说到鬣狗,通常就是指身体布满了斑点的斑鬣狗。

斑鬣狗仅在非洲有分布,它们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是目前非洲大草原上唯一一种无危的食肉动物。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统计,在非洲约有2.7-4.7万只斑鬣狗,是野生非洲狮数量的3-6倍(野生非洲狮的数量约为8200头),正是因为斑鬣狗有数倍于非洲狮的数量,所以也就有了与狮子叫板的实力,同时由于斑鬣狗的数量较多,而且它们也会出现在人类的居住地附近,所以,斑鬣狗袭人的事件也是在所难免的,下面我们来介绍几次发生在南非的斑鬣狗袭人记录。

02 鬣狗袭人

2011年,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德班市,一名13岁的少年在野外露营时,夜晚遭到了外出觅食的斑鬣狗的偷袭,斑鬣狗咬伤了该少年的头部和脸部,幸好被同行的人及时的赶走才避免了更大的悲剧的发生,最终该少年伤势较重被送医。

2012年非洲肯尼亚,一家8口外出露营,同样是在夜晚遭到了鬣狗群的围攻,虽然该家庭的成年人奋力的反抗,但是最终还是有两个孩子命丧鬣狗之口,并且其余6人均有了不同程度的重伤。

2016年6月26日,据《每日邮报》报道,在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中,一名15岁的少年露营,半夜遭到了一只鬣狗的偷袭,鬣狗先是咬伤了它的脸部,然后咬住其衣服将其拖出了帐篷。幸好同行的家人及时发现,将鬣狗赶走,最后少年也因为脸部被撕咬严重被送医。事后,该少年表示:鬣狗在咬自己的脸时,他清晰地听到了骨头碎裂的声音。

当然,斑鬣狗袭人的事件并非只有这几件,在非洲,斑鬣狗袭击人是时有发生的,而且大都是发生在人在野外露营的晚上。(下图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只“温顺”的斑鬣狗,但这只斑鬣狗是被喂饱之后的状态)

鬣狗为什么会攻击人?

虽然鬣狗是食肉动物,但其实食肉动物对人有主动攻击性的并不是很多,大多数的食肉动物见到人都会转身离开,即使有偶发性的猛兽袭人,也大都是因为人进入了猛兽的领地或者让其感受到了威胁。根据2015年的一项统计数据看,每年杀死人类最多的动物前十名中,被认为对人类有极大威胁的食肉动物老虎、狮子、狼分别杀死了50人、100人和10人,比起蚊子、蝎子、蛇对人的威胁简直不值一提。

那么,既然食肉动物很少会主动攻击人,为什么鬣狗在人熟睡时(排除了人主动惹怒的因素)会偷袭人呢?

猛兽很少袭击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因为人类不在任何食肉动物的食谱之上,而野生食肉动物都有着自己相对固定的食谱,所以食肉动物很少处于食物的原因攻击人。第二,人直立行走让许多食肉动物对人是惧怕的,因为在动物的眼中,高度与体型成正比,而人虽然体型不大,但是直立行走后,在野生动物眼中并不好惹。

但是,鬣狗之所以会主动地进人类的宿营地偷猎,与它的习性有着很大的关系。鬣狗是机会主义者,它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吃肉的机会,哪怕面前是一堆高度腐烂的肉,它们依然会大快朵颐。

正是因为这种习性,在鬣狗的活动范围内,一切的动物都有可能被它当成食物,在鬣狗活动范围附近露营的人也不例外,而这也是鬣狗袭人大都发生在人类露营时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它们会铤而走险的抢夺狮子、花豹等大猫猎物的主要原因。

其次,斑鬣狗虽然是无危动物,但是在人类的扩张和猎杀下,它们与其他食肉动物一样都面临着栖息地和猎物减少的情况,为此,许多鬣狗徘徊在人类的居住区附近,偷猎人的家畜,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南非、津巴布韦以及纳米比亚等地区。

除了偷猎家畜外,徘徊在人类居住地附近,鬣狗自然对人也有威胁,据统计,在整个非洲,受鬣狗的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是非洲东南部的马拉维共和国,在这个地区,鬣狗趁着夜色闯入居民家中偷袭的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鬣狗主动袭击人与它们的“机会主义者”的习性以及栖息地和猎物减少有很大的关系。

总结

相比较其他的食肉动物,鬣狗攻击人算是比较多的,不过大部分的鬣狗袭人事件发生在野外人露营时,少部分的鬣狗会直接闯入人的家中偷袭(主要发生在马拉维)。而它们之所以对人有主动攻击性,主要是因为它们“不挑食”的习性导致了它们可能把人类也当做猎物。

鬣狗与野狗哪个厉害

鬣狗是被称为非洲二哥的存在,当然要强于野狗。有的人说鬣狗和野狗在非洲大草原上声名狼藉,这一点没有办法反驳,无论是鬣狗还是野狗都会成群结对的抢夺别人的胜利果实。当它们自己捕猎的时候只采用掏肛绝技,让人更难以接受的是它们通常都是活吃猎物。一般像狮子、老虎、花豹等捕猎都是在猎物彻底窒息死亡后才进食,鬣狗和野狗兄弟就不是了,放倒就吃。是不是一点都不人道?当然了动物的本能就是填饱肚子。
鬣狗活跃在非洲大草原上属于单独的鬣狗科,在其下还分为四属四种:斑鬣狗、缟鬣狗、棕鬣狗、土狼。其中土狼自不必说,是一种特化的动物,专门吃白蚁生性胆小。在这里就以斑鬣狗为例来说明,斑鬣狗的形象是大多数人心中典型的鬣狗形象,在动物世界中经常出现它们的身影在与狮子纠缠,还有它们那似哭又似笑的叫声深入人心。

斑鬣狗是鬣狗中体型最大的,成年斑鬣狗体长在95-160厘米,尾长在25-36厘米,体重40-86千克,斑鬣狗家族中是雌鬣狗掌权,它们的体型会大于雄鬣狗。在鬣狗群中身份等级制度森严,雌鬣狗排在首位,新出生的鬣狗排在第二位,成年雄鬣狗地位最低。大型的鬣狗群成员数量可以达到80只,小型鬣狗群也有十多个成员。

而野狗属于犬科动物下灰狼的亚种,所有家里养的宠物狗例如金毛、德牧等也是灰狼的亚种。野狗的体型就像对较小,在非洲大草原上也是难缠的角色。成年非洲野狗体重为18-34千克,身长85–141厘米,尾长30-45厘米,雄性野狗体重稍大于雌性野狗。野狗群的平均成员大约是40多只,由一对成年野狗统领,曾记录最多的野狗群数量达到了100只。
无论野狗还是鬣狗都是比较聪明的动物,大家一般看到的野狗和鬣狗对抗大多数都是多对少甚至多对一的情况。如果是1v1的情况下鬣狗从体重、咬合度等都强于野狗的条件下,鬣狗是可以打败野狗的。

鬣狗明明叫狗,长得也像狗,为什么不是犬科

鬣狗因为其长相,确实经常被人误以为是犬科动物,但其实鬣狗并非犬科动物,相反的它与犬科的关系还没有猫科近。而且鬣狗的叫声其实与犬科相差也很远,因为鬣狗的叫声不同于任何的动物,它们通常会发出类似于人类笑声一样的声音。那么,鬣狗为什么长的像犬科动物,而不是犬科动物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下鬣狗为什么长的像犬科动物?

首先我们简单地来了解一下鬣狗

鬣狗是食肉目鬣狗科下的动物,在鬣狗科下,一共有两个亚科:鬣狗亚科和土狼亚科,其中鬣狗亚科下有三种动物:斑鬣狗、条纹鬣狗和棕鬣狗,而土狼亚科下仅有一种动物-土狼。在这四种鬣狗中,以土狼的体型最小且最弱,它们成年后的平均体长仅有70厘米左右,体重平均在10公斤左右,最关键的是土狼的牙齿高度退化,只能以昆虫为食(尤其是以白蚁为主)。

其他三种鬣狗,均为凶猛的群居型食肉动物,它们的名字也显示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其中条纹鬣狗身上明显的黑色条纹,棕鬣狗身上没有任何的杂色,均以棕色的毛发为主,斑鬣狗则是身上布满了黑色的斑点。

在非洲的野生动物纪录片中,最经常出现的就是斑鬣狗了,它们抢夺落单狮子、花豹的猎物,吃腐肉,被称为“非洲二哥”。

从上面四种鬣狗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鬣狗科下的动物确实与犬科动物长相有些相似,尤其是形态和尾巴。既然我们说鬣狗科与犬科相差甚远,为什么它们会如此的像呢?问题就出在趋同演化上。

趋同演化是指两种不具备近缘关系的生物长期处于同一生态位下,因为生存需求所演化出同功器官的现象。举个例子,蝙蝠和鸟类同样具有翅膀,但是蝙蝠是哺乳纲下的动物,鸟类是鸟纲下的动物,二者并非同源,再比如鲸类也属于哺乳纲,鱼是鱼纲下的成员,但是二者也拥有相近的外观和器官,这就是趋同演化的表现。鬣狗科与犬科相似的外表其实也是趋同演化的结果。

那么,鬣狗科与犬科为什么是相同生态位的动物呢?

生态位是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鬣狗科虽然与犬科相差甚远,但是二者的生态位几乎是一致的。下面我们分别从生存环境以及习性来说一下,二者的相同之处,为了更加直观,我们选斑鬣狗和狼来对比一下。

首先是生存环境。鬣狗和狼虽然一个生活在热带,一个生活在温带和亚寒带地区,但是它们都喜欢在开阔的地带生存,而且在各自的生境中,虽然二者都是食物链上层的动物,但是鬣狗有狮子的压制,而狼有老虎、熊等动物的压制,都是属于食物链顶端次级动物。

其次是习性。鬣狗和狼都是食肉动物,而且都是群居动物,它们都有着复杂的社会结构,只不过鬣狗群的首领为雌性,而狼群的首领为一对成年狼夫妇而已。除此之外,狼群和鬣狗群狩猎的方式都是以消耗战为主,因此这两种动物的耐力都比较的强,而且一旦有机会,两种动物都有抢夺其他食肉动物猎物的习惯。

因此,正是相近的习性和生存环境(生态位),才造成了鬣狗与狼(犬科)这两种没有任何交集的动物在形态上有了一定的相似度。

鬣狗为什么不是犬科动物?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从3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就可以了:

首先是基因。以前人们对于动物的分类通常靠“以貌取人”,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分子生物学、基因测序等科学手段的完善,让我们对动物有了更精确的划分。目前,科学家们通过基因测序已经对整个食肉目下的动物完成了分类。从基因上看,整个食肉目都有着共同的祖先,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食肉目演化出了犬型亚目和猫型亚目,而鬣狗科就在猫型亚目之中,属于獴超科,从基因上看,它们与獴科(毒蛇的克星蛇獴就是獴科成员)的关系是最为接近的,其次是灵猫科,而犬科是犬型亚目下的一个科。因此,从基因上看,鬣狗科也与犬科相差甚远。

其次是骨骼形态。虽然从外观上,鬣狗与犬科动物有些相似,但是除去“外套”之后,看骨骼二者的差异就比较大了。首先,犬科动物的脖子虽然比猫科要长一些,但是比鬣狗的要短且细一些,而且其吻部也比较突出,比较扁长,而鬣狗就不同了,吻部没有犬科那样突出,比较的高且短。正是因为这种结构,让斑鬣狗具备了超过体型的强大的裂齿和犬齿咬合力,在同体型下,鬣狗的咬合力是任何一种犬科动物都没法比的。其次,犬科动物的四肢几乎是等长的,但是鬣狗的腿明显的前腿比后腿要长一些。(紫色标注的位置为吻部)

第三是舌头差异。许多食肉动物的舌头上都有“倒刺”,这些倒刺是由舌头上的皮角质化形成的,对于拥有这样的舌头的动物来说,它们能够舔下猎物骨头上的碎肉。而鬣狗科动物虽然具有强大的咬合力,能够咬碎骨头,但是它们的舌头依然是有“倒刺”的,而所有的犬科动物的舌头上均是光滑的。

因此,无论是从基因上看,还是从骨骼形态上看,鬣狗都与犬科有着明显的区别,反而它的一些特征与猫科、獴科更为接近,但是由于鬣狗的许多特征(比如前后肢不等长、雌性有着“假的雄性生殖器”等等)与任何动物都不相同,因此,它完全满足独成一科的要求。

总结

鬣狗虽然名字里带“狗”,但它并不是犬科动物,而且根据基因测序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它与犬科的关系甚至没有猫科近。至于它为什么名字里有“狗”是因为它们与犬科动物的生态位最为接近,趋同演化造成的。所以,鬣狗是鬣狗科动物,属于猫型亚目,并非犬型亚目下的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