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建安时期,存诗最多成就最高的曹植为何被誉为建安之杰
建安诗人中,曹植留下的作品最多,有80多首诗歌,40多篇文章。无论从数量、作品影响上看,曹植堪称魁首,因此后世已经习惯于称他“建安之杰”。
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评价曹植时说过:“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陈思就是做过陈王的曹植,去世以后谥号是“思”,所以人们把曹植又称为陈思王。
汉献帝建安时代,人才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比如曹操、曹丕、曹植、蔡文姬、邯郸淳等等人物,一时间,诗歌创作犹如旋风般刮来。他们关注日渐荒芜式微的社会现实,纷纷拿起手中的笔,抒写心中块垒,追寻人生出口,希望建功立业,渴望美好生活。
当时三曹父子,孔融、陈琳、徐干、王粲、阮瑀、刘桢、应玚等“建安七子”的文学成就似乎一座山峰,让后人仰望。
而曹操父子中,曹植的诗文成就堪称老大。生于乱世、长在军中的曹植对当时社会的凄风苦雨有着超出常人的敏感。年少时曹植有产生了“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的理想。因为熟读《诗经》《论语》和两汉歌赋,曹植具有神来之笔。十六岁时,在跟随曹操征战的过程中,就写出了《白马篇》。在这首乐府歌辞中,英雄为国捐躯,何等感人。“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借以自比,那种不战沙场誓不休的气概和豪情立了起来。
率性、真实是曹植做人的特点。董卓之乱,洛阳一片狼藉,“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二十岁的曹植送别朋友,看到昔日繁华的洛阳街头一片凄凉,不禁悲从中来。
作为一个青年,一个出身豪门的子弟,曹植把自己的情感和江山社稷捆绑到了一起。这和父亲曹操的“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有了神助一般的巧合。
或许一个太过感性的人无法成就帝业。曹植虽然深得曹操喜欢,但是他的文人气节终于把他阻挡在帝业之外。因为喜欢纵情饮酒,曹操外出期间,曹植酒后坐上王室车马,在禁道上游乐驰骋,忘记了父亲对他自持发奋的要求。
曹操大怒,曹丕成为太子,曹植的人生走向了下坡路。
曹丕继位后,29岁的曹植被怀疑、被挤压、被流放。曾经高昂的士气化为充满悲意的哀叹。“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一腔悲苦、满纸凄凉,曹植的笔下全是无可奈何。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朋友被害,曹植悲愤不已,曾经满怀善意,一旦遭受恶劣的世风,他怎么能忍得了呢?
充满善意的人往往不大相信眼前的阴暗,在被封为鄄城王之后,曹植在《洛神赋》中虚构了一个美丽柔情的女神形象,把自己残破的理想托付给了心中的女神。
十年后,曹植在忧郁中离世。
清初著名文学家王士祯评价汉魏以来的诗人,他说称得上“仙才”的,二千年来,只有曹植、李白、苏轼等三个人。
建安之杰的诗人是谁
在中国文学史上,“建安之杰”指三国时期诗人曹植,出自钟嵘《诗品》:“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