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小说中的武当派和全真教是什么关系
- 金庸小说里的武当七侠最终谁接替张三丰,掌管了武当派
- 张三丰是武当的鼻祖吗
- 武当派里,俞莲舟冲虚愚茶武功相比,谁强谁弱,理由是什么
- 古代皇帝真的会允许这些门派存在吗,类似武当派峨嵋派
小说中的武当派和全真教是什么关系
谢邀@悟空问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在小说中,武当派和全真教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是困扰着很多人的一个问题,因为在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都有全真教的身影,而在《倚天屠龙记》中,全真教再没有出现,反而是武当派强势崛起,成为了比肩少林寺的武林名门正派,那么,全真教和武当派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小哥详细分析。
武侠小说中,全真教的发展历史
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全真教被誉为“天下第一教”,和丐帮“天下第一帮”遥相呼应,那个时代少林寺闭门谢客,很少在江湖走动,因此天下门派以全真教和丐帮为首,全真七子名满江湖。
在《射雕英雄传》中,全真教是江湖中的顶尖存在,当年掌教王重阳真人为了平息由《九阴真经》引起的江湖浩劫,亲自出马,通过华山论剑告诉世人,《九阴真经》在全真教,自此之后江湖中因《九阴真经》引起的骚乱才被平息,因为没人敢去全真教放肆。
到了《神雕侠侣》时期,王重阳早已仙逝,全真七子只剩六位,相比于风云变测的江湖,全真教在江湖中的地位开始衰落,纵观全真教,除了丘处机六人武功稍微高强外,三代弟子赵志敬、尹志平之类都是不值一提,而周伯通孩子心性,游山玩水,根本不在乎全真教的盛衰。
全真教的没落已经是在所难免。
武当派发展历史
武当派出现在《倚天屠龙记》,由张三丰真人所创,张三丰真人离开少林寺后,听从郭襄的建议准备前往襄阳城,祝郭靖镇守襄阳,但是他经过武当山的时候受田间劳作的一对夫妻点悟,决定自力更生,自己开宗立派,所以他在武当派结庐而居,最终以九阳神功和少林罗汉拳为基础,在通过自己的感悟,创出了武当拳法、武当剑法、武当轻功等等,前后收宋远桥、俞莲舟等七人为徒,开枝散叶,终成江湖一大派,宋远桥七人行走江湖、行侠仗义,荣获“武当七侠”美誉,武当派也成为比肩少林寺的存在。
全真教和武当派的联系
在《倚天屠龙记》开头,金庸先生也讲过全真教,因为郭襄曾经和无色禅师以武赌斗,无色禅师认为他十招之内可以猜出郭襄的家世,郭襄在比斗中有使用过全真教剑法,仅此而已。
《倚天屠龙记》虽然也被加入“射雕系列”,但是很明显,倚天和神雕之间间隔了很多年,形成了一个断代,在神雕结尾,张三丰真人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童,而《倚天屠龙记》故事正式开始的时候,张三丰真人已经要过九十大大寿了,时间流逝如白驹过隙,如此大的时间间隔期间发生了多少事,我们不得而知。
因此,在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全真教和武当派没有一点点关系。
谢谢大家。
金庸小说里的武当七侠最终谁接替张三丰,掌管了武当派
谢谢邀请!
金庸先生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最终继承张三丰衣钵,接任武当派掌门人之位的人,是武当七侠中的老二俞莲舟。
没看过原著小说的朋友,可能对俞莲舟这人不太熟悉,因为几乎所有的影视剧中,他都没有什么存在感。
实际上,在小说中,俞莲舟的戏份不少,而且让人印象很深刻。他性格刚毅,沉默寡言,但是为人非常正直,且重感情,在师兄弟中很有威严,同时练功最为勤奋,武功也是师兄弟中最高的。
此外,他独特的特点,就是遇事决断快,不拖泥带水,且明辨是非,骨子里有股子狠辣劲。
如果综合来看,俞莲舟毫无疑问是张三丰的最佳继承人之一。
不过,在张三丰的心目中,继承人选,俞莲舟只能排在第三。
张三丰武功盖世,学究天人,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同时他还是武当派的创派祖师,自创了一派武功,是古往今来最具影响力的大宗师之一。
他门下有七位弟子,合称“武当七侠”,分别是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
武当七侠之间,年龄相差很大,因此老大宋远桥,在师兄弟中,既像兄长又像父亲,师弟们对他都很尊敬。他是首徒,正常情况下,是掌门人继承者的不二人选,但实际上,他还得排在张翠山之后。
没错,张三丰最器重、最中意的弟子,其实是主人公张无忌的父亲张翠山。
按照小说中的描述,张三丰一直视张翠山为衣钵传人,对他最是器重,因为他是师兄弟中天赋最高,文武全才的人,日后能达到的成就,会比其他师兄弟高。只可惜张翠山没有那个命。
张翠山自尽后,宋远桥便成了掌门人继承者的不儿人选。他的天赋虽然不如张翠山,也略逊于俞莲舟,但为人稳重、正直,在师兄弟中很有威望,且还是张三丰首徒。
按照小说中的描述,自张翠山失踪后,张三丰便不再管门派中的事情了,一切都教给了宋远桥管理。当时的宋远桥,虽然不是名义上的掌门人,但却是掌门弟子(类似于全真派的首席弟子,特殊情况下可以代行掌门职权)。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宋远桥毫无疑问会成为真正名义上的武当掌门人。
但是,他有一个坑爹的儿子宋青书,鬼迷心窍害死了老七莫声谷。因为教子无方,他的掌门弟子之位被张三丰革除,由俞莲舟接任。
所以,最终继承张三丰衣钵,掌管武当派的人,是老二俞莲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黄老邪,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张三丰是武当的鼻祖吗
张三丰,名君宝,又名全一,道号三丰,也是武当派始祖、内家拳始祖、太极拳始祖、武学泰山北斗、龙行书法始祖。
当然,许多人了解张三丰,更多的是从许多武侠小说之中,或是因为太极拳的缘故,却不知,其最大的贡献,则应为道教方面。
其一、三丰何意?
常有人对于三丰之名做出解释,世间又有各种传说,如有言张三丰入道教之后,游历太华、长白、宝鸡等地,学习“气纳”之术,“奇走”之功。因在宝鸡见一山并列三峰,挺秀苍润,遂自号“三峰”。后人以谐音呼为“三丰居士”。
但是,却不知道三丰一名,断非其独用,道教之中,沿袭发展了阴阳学说,亦有《易》学,称之为道教易学,其中三代表阳,对照八卦中的乾卦,而丰则是三中间被一竖打断了,化作六横,乾卦变成了坤卦,代表阴,因此“三丰”代表乾坤合一、阴阳变化。在道家之中常有人用,故而此或许才为其道号真的用意。
其二、三丰与崂山道士
作为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道教“隐仙”,张三丰能够取得震古烁今的道学成就,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四处参访道山,不懈地学道修炼。据历史文献和方志记载,张三丰身为全真龙门派的道士,曾多次来崂山修炼、传道,与崂山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张三丰被《太清宫志》称为崂山道教祖师之一。他修身养生的理论和实践对崂山全真派道教有很大影响。
其三、三丰派与内丹
根据《张三丰全集》以及相关史书的记载可知,张三丰入终南山拜火龙真人为师,学长生之道。而后,则有一脉传承,便是隐仙派,其又名三丰派,至今张三丰也是其六祖之一。
而张三丰之所以在内家拳方面享有盛誉,也是因为他勤奋学习和钻研道教传统的内丹理论,并将此等理论应用于武术的习练与创新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探讨武当山的内丹理论,既是深入了解道教武当内家拳奥秘的基础,也是认识与发掘道教内丹文化。
其四、理论与著作
筑基培元。一向是张三丰内丹学说的重点与特点。“筑基”就是筑丹基,即在开始炼丹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如同建房子之前须打地基一样。“培元”就是通过内在的心性的调理,而使耗损的元气得到培补。
而这,也在其对于道教发展起了巨大影响的众多著作之中有所体现,如《玄机直讲》、《打坐歌》、《玄要篇》等许多为后代奉道者所推崇的经典。
不过,张三丰的杰作仍旧是《无根树》此一丹词。可为修真之奇书!
其五、帝王亦崇拜
明朝的帝王们对张三丰尊崇备至,太祖朱元璋曾下诏征张三丰入朝,张真人不赴,遂又下诏命沈万三敦请张三丰,亦不赴,又命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访求张三丰,亦不获其踪迹。
而明成祖仰慕张三丰仙迹,久觅不得,曾题赠:“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并盛赞“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体合自然,神妙莫测”。
不止如此,历朝历代更是对于三丰加称尊号,以表尊敬,如元惠宗敕封“忠孝神仙”;明成祖敕封“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明熹宗封号“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总而言之,明、清很多皇帝都寻找他,希望得到他的真传,但是却难觅真迹。
武当派里,俞莲舟冲虚愚茶武功相比,谁强谁弱,理由是什么
俞莲舟,冲虚,愚茶,
1.俞莲舟
a.俞莲舟宋远桥的袖风虚劲
先说俞莲舟,俞莲舟比他大师兄宋远桥功夫更为精深,而宋远桥衣袖一拂就凭虚劲扫荡桌上茶杯茶壶……
袍袖一拂,一股疾风随着这一拂之势卷出,祁天彪、云鹤、宫九佳三人身前茶几上的三只茶碗突然被风卷起,落在宋远桥身前的茶几之上。三只茶碗缓缓卷起,轻轻落下,落到茶几上时只托托几响,竟不溅出半点茶水。
宋远桥衣袖挥出之时,被这一股看似柔和、实则力道强劲之极的袖风压在胸口,登时呼吸闭塞,喘不过气来,三人急运内功相抗,但那股袖风倏然而来,倏然而去,三人胸口重压陡消,波波三声巨响,都大声的喷了一口气出来。三人这一惊非同小可,心知宋远桥只须左手袖子跟着一挥,第二股袖风乘虚而入,自己所运的内息被逼得逆行倒冲,就算不立毙当场,也须身受重伤,内功损折大半。
b.还有,俞莲舟用武当太极柔劲接住了峨眉派的霹雳雷火弹……
突然间嗖嗖两响,破空声甚厉,两枚“霹雳雷火弹”向俞莲舟胸口急射过去。
张无忌大叫一声“啊哟!”待要扑将上去抢救,但那雷火弹来得实在太快,说到便到,他事先又丝毫没想到峨嵋派竟会蓦然偷袭,他身法再快,也已不及赶到。
这一下俞莲舟也是颇出意外,倘若侧身急避,那雷火弹飞将过去,势必作了不少丐帮弟子。他想这雷火弹是对付自己而来,为的是要杀人灭口,以免当众暴露宋青书犯上叛父的罪行,要是自己闪身避难,不免害死无辜。就这么心念如电的一闪,两枚雷火弹已先后射到,俞莲舟双掌一翻,使出太极拳中一招“云手”,双掌柔到了极处,空明若虚,将两枚霹雳雷火弹射来的急劲尽数化去,轻轻的托在掌心。只见他双掌向天,平托胸前,两枚雷火弹在他掌心快速无伦的滴溜溜乱转。
群雄一齐站起,数千道目光齐集于他两只手心,每个人的心似乎都停了跳动,生怕这两枚活物一般的雷火弹随时都会炸将开来。
这太极拳中的柔劲乃天下武学中至柔的功夫,真所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由粘而虚,随曲就伸,以“耄耋御众之形”,而致“英雄所向无敌”。俞莲舟近年来勤修苦练,已深得张三丰的真传,适才见到司徒千钟和夏胄先后在此弹下丧命,知道此弹触物即炸,厉害无比,无可奈何之中,只得冒险以平生绝学一挡,果然柔能克刚,两枚雷火弹被他掌心的柔劲制住,就似钻入了一片粘稠之物中间一般,只是急速旋转,却不爆炸。
2.冲虚
冲虚可以用任我行来做媒介,任我行能够用掌力洞穿砖墙,已经是杨过和欧阳锋的水平了。疯癫的欧阳锋使用蛤蟆功,双掌推出,厚厚的土墙轰然倒塌,灰尘弥漫。后期的杨过也是大树厚墙,一掌而推。
《笑傲》里面众人都认为冲虚武功之高,与任我行在伯仲之间,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意思摆在那里。任我行也认为冲虚的太极剑法很高,但自己却不弱于他。
冲虚的短处不是输给令狐冲的独孤九剑,而是在方证的狮子吼功一吼之下,险险抵御不住。看来冲虚的长处在于剑招和柔劲,刚劲却要稍逊于任我行。
《笑傲》里面也没有用凌空掌力指力交手的记录。
由此得出,冲虚的综合实力比不上俞莲舟。
3.愚茶
愚茶的武功可能稍弱于谢烟客和白自在。
a.谢烟客的凌空袖风,丈许外摔了花万紫一跤。
花万紫踏上一步,柔声道:“小兄弟,你是个好孩子。这位老伯伯最爱杀人,你快求他从今以后,再也别杀……”一句话没说完,突觉一股劲风扑面而至,下面“一个人”三字登时咽入了腹中,再也说不出口。
原来花万紫知道谢烟客言出必践,自己适才挺剑向他脸上刺去,他说记下这笔帐,以后随时讨债,总有一日要被他在自己脸颊刺上一剑,何况六个师兄中,除王万仞外,谁都欠了他一剑,这笔债还起来,非有人送命不可。因此她干冒奇险,不惜触谢烟客之怒,要那小叫化求他此后不可再杀一人。只须小丐说了这句话,谢烟客不得不从,自己与五位师兄的性命便都能保全了。不料谢烟客识破她的用意,袍袖拂出,劲风逼得她难以毕辞。只听他大声怒喝:“要你这丫头罗嗦什么?”又是一股劲风扑至,花万紫立足不定,便即摔倒。
花万紫背脊一着地,立即跃起,想再叫嚷时,却见谢烟客早已拉着小丐之手,转入了前面小巷之中,显然他不欲那小丐再听到旁人的教唆言语。
众人见谢烟客在丈许外只衣袖一拂,便将花万紫摔了一交,尽皆骇然,又有谁敢再追上去罗唣?
b.谢烟客的碧针清掌,用凌虚掌力将千千万万枚松针任意组成形状。
其时晨露未干,林中一片清气,谢烟客深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将出来,突然间左掌向前一探,右掌倏地拍出,身随掌行,在十余株大松树间穿插回移,越奔越快,双掌挥击,只听得擦擦轻响,双掌不住在树干上拍打,脚下奔行愈速,也掌却是愈缓。
脚下加快而出手渐慢,疾而不显急剧,舒而不减狠辣,那便是武功中的上乘境界。谢烟客打到兴发,蓦地里一声清啸,拍拍两掌,都击在松树干上,跟着便听得簌簌声响,松针如雨而落。他展开掌法,将成千成万枚松针反击上天,树上松针不断落下,他所鼓荡的掌风始终不让松针落下地来。松针尖细沉实,不如寻常树叶之能受风,他竟能以掌力带得千万松针随风而舞,内力虽非有形有质,却也已隐隐有凝聚意。
但见千千万万枚松针化成一团绿影,将他一个盘旋飞舞的人影裹在其中。
白自在的内力稍胜愚茶一筹,估计和谢烟客差不多。
那么谢烟客可以击人于丈许外,愚茶应该也行,只不过力道稍弱而已。
3.结论
俞莲舟和愚茶都具备凌空掌力,宋远桥劲托茶杯比起谢烟客掌运松针,宋远桥更强,俞莲舟强于宋远桥,而谢烟客强过愚茶。冲虚没有凌空功力,最弱。
由此推论,俞莲舟最强,愚茶次之,冲虚最弱。
古代皇帝真的会允许这些门派存在吗,类似武当派峨嵋派
当然了。传统六大门派:全真教、少林派、武当派、昆仑派、青城派、峨眉派,都是真实存在的。
古代皇帝,从他的本心来说,估计未必喜欢武林门派的存在。但是,这些门派不仅代表武林,也代表着政治势力。甚至有些皇帝就是靠这些势力来扶持的。
全真教。
王重阳以“会”作为全真教的基层单位,于文登(在今山东东部)建立“三教七室会”,于宁海建立“三教金莲会”,于福山(今属山东)建立“三教三光会”,于登州(今属山东蓬莱)建立“三教玉华会”,于莱州(今属山东)建立“三教平等会”,信众无数。
他之所以能够得到金、元统治者的承认,是因为,如果你不承认他,你还得再打一次山东。这种以省为规模的大战役,打起来劳民伤财旷日持久,而且夜长梦多,哪个皇帝都不愿意打。与其打这么大的战役,还不如承认有这么一个武林门派,并且给他特权,让他约束其他武林门派,那多省事。
少林派。
北周建德三年,武帝禁佛,到了隋,皇帝信佛,大兴佛教。唐代,十三棍僧救唐王,谁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得益于少林派的支持,干嘛不允许少林派存在?
五代时,福居大师是连续4个朝代的御用教习,少林武僧就相当于皇帝的特种部队。
宋太祖赵匡胤算是出身于少林。到了元代皇庆元年,元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封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他也是把少林派当成统治武林的工具。
明代,先后有八位皇子在少林出家,少林派是什么?等同于皇族的兵力。
清代,真的不允许少林存在了,火烧少林寺,所以又搞出南少林,这个时候,就算皇帝也禁不住了。
武当派。
武当住持,也多是受皇封,很多代住持都是敕命为尊。
再比如汉代,阴长生是刘秀的皇后阴丽华的族人,汉、晋两代,有无数皇族投身武当。隋唐两代,武当势衰,但是到了宋代,陈抟的出现,又成了皇族的势力。元代崇道,到了明代,武当对明朝政权的兴起功不可没。
清代势力虽衰而未亡,也是因为皇帝也管不住他们了。
昆仑派。
不是99年才建立的新昆仑派,而是古代昆仑派。古代昆仑派代表的是回族势力,哪个朝代敢轻视?哪个朝代不上赶着安抚这帮穆斯林,还敢管人家立派?还嫌他们造反造得少啊?
青城派。
青城自古以来,分为道家、佛家、侠家三大支系,历朝历代,都必有一个支系与朝廷有关,永远有一个支系是受皇封的,包括清朝。他们就是皇帝在民间的特种部队,留不留?
青城派的势力之强横,碾压所有门派,基本与少林武当持平。像《笑傲江湖》里那样,什么狗屁华山派、五岳剑派就敢惹青城派,那是不可能的。
明代,朱元璋在位时,大内亲军都督府里有一半是青城派弟子。历年来,出身青城派,在朝廷被封了“X品将军”的人,共171人。后来的东厂西厂锦衣卫,你都可以认为几乎就是青城派的内斗,它的势力之大,跟朝廷的关系之密切,是其他所有门派都望尘莫及的。若真有一个《笑傲江湖》里那样华山派,用不了俩月,别说华山派鸡犬不留,华山都能被削成平地。
峨眉派。
峨眉也是同时拥有佛道两家势力。峨嵋派是真正的宗教性质,条令森严。外出的峨眉派弟子,只以“峨眉弟子”自称,不能够乱报师门。峨嵋派是老师进行所谓的“代神授徒”,自称为大师兄,只让徒弟拜神位,奉行“道门修道,佛门修佛,千古共一师”的遗训。
峨眉山为道教“第七洞天”,只不过在晋代佛教正式进入峨眉以后,道教地位弱化。
峨眉,跟皇族一般没什么关系,但是历朝历代想打峨眉,也没打赢。比如说,清代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他的“记室”何崇政就是峨眉弟子。公元1863年,石达开兵败越厅紫打地,清军追杀何崇政到了峨眉,想对峨眉下毒手,但死活就是打不赢,那就没办法了,眼看着何崇政在峨眉山落发为僧,法号湛然,恨死了,但打不赢那也没辙了。
总之,武林中这些门派,的确是存在的。有一些门派,皇帝需要他们存在,所以他们存在;有一些门派,皇帝倒是希望干掉他们,可是干不掉,那就别怪人家开宗立派了。不是说了么,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却又干不掉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