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噶伦

你怎么评价《西藏秘密》中的土登格勒?为什么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没有将西藏实现郡县化,这有什么危害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14 07:21:02 浏览10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你怎么评价《西藏秘密》中的土登格勒

《西藏秘密》虽然有些不完全是历史真实故事,但确实是西藏解放前的社会现象。

剧中土登格勒从刚开始出现,发现汪丹和洛丹,从仁钦府逃出来,没有立即去抓,就表现出他不是一个正直的警察,因为他跟仁钦嘎伦不和。他还巴不得仁钦府被人陷害。

他发现扎西是假的其美杰布没有揭穿,说明他圆滑,他多次帮德勒一家,不是他有多好,他知道亲戚相互扶持,是为了自己的家族更稳固。

到后来,他为了家族的不倒,几家的争斗,他在看不清该站哪边时,他就不排队。他跟扎西对政治的产生分歧时,用尽各种手段,甚至把阿觉接回来,把自己的老婆让出去,让扎西他们父子反目,再不行,要杀了扎西。

为了让曾经帮过自己的热振活佛,相信自己,让哥哥去告诉热振等在寺里,他好成功抓住活佛,欺骗了老实的哥哥,导致哥哥死亡。

足以说明,土登格勒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昔背叛信任他的人,杀害口口声声的姐夫。

他杀了仁钦府的傻儿子,霸占了仁钦府的媳妇和女儿,侵吞了仁钦家的财产。

仁钦府,雍丹府两家的大大小小的女奴,都被他凌辱过。

他又是个好色之徒。

综上所述,土登格勒不愿西藏解放,希望他永远都是贵族老爷。他是个心狠手辣,做事果断,圆滑世故,头脑清晰又贪得无厌的大贪官,同时,他又是个贪财,好色,霸道充满贵族气息的逃兵。

为什么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没有将西藏实现郡县化,这有什么危害

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将西藏实现郡县制,原因是。

第一 西藏的发展历史记载应该从唐朝时候,唐初,中原极盛的时候,西藏也正是往极盛的方向走,喜欢武力扩张,后因为文成公主和亲而暂时和平了一段时间。等到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应该说军事上并没有力压西藏,西藏还是强力扩张之态,持续的和唐朝的战争为了争夺陇右和安西地区,唐军勉强维持。可见西藏那时候军事强悍,但是社会结构还是奴隶社会。到唐朝安史之乱以后,由于中原维持西部陇右地区和西域的兵力回撤,导致西部空虚,而西藏正式大举吞并中原许多地区,致使像西部的敦煌等城市基本被他控制200年左右。此时吐蕃的疆域已经远远超过的唐朝,包括新疆大部,青海,甘肃大部四川云南部分,今尼泊尔等,西域国家,所以唐朝既没有能力设立郡县,更谈不上有效管理。

第二 宋 唐直接到宋啊,因为分裂的中原一段时间根本是无力西顾,自己人打的不可开交的,西藏不打过来就算好的了。宋朝,众所周知,经济和文化是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但是它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武力值在所有大一统的王朝里面最弱,宋朝对于西藏本土的控制力几乎为零。对于边境地区交错地区,对于藏民它有一种特殊的不同汉民的政策,大体也是安抚之类的。所以宋朝也就没有设立郡县制。

第三 元朝 元朝的武力值是最高的,它震慑西藏各区域,后忽必烈即位后,他让自己的宗教导师八思巴全权统慑西藏,从此开始,西藏正式从名义上纳入中原政府的管辖范围内,西藏在元朝一代是高度自治,应该是政教一体治理体系,因为啥呢,他们管理阶层,一般是一家人掌握最高教权的时候,他的兄弟或者同宗就会掌握世俗的行政大权,这样政教高度团结。大体是不同教区划分势力范围,所以应该也不存在郡县制。

第四,明朝对西藏情况,说实在的,明朝大一统的时候,他也并没有对西藏进行有效的控制,西藏又开始脱离中原政权,明朝最大的敌人就是退出中原的蒙古残部。所以可想而知,西藏也没有郡县制可能。

第五 清朝,清初由于新的国家稳定花了一段时间,顾到西藏已经是康熙中后期了,他才腾出手来,管理西藏,西藏至此重新纳入中原版图。实现的应该也是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但是权力没有元朝大,中央设有驻藏大臣。到雍正时期,有郡王制管理了近20年,主要是郡王波罗鼐和班禅六世直接管理。到乾隆以后,设立噶伦制,相当于外国的议会制,有一个大噶伦,几个噶伦一同管理,应该还有清政府大臣。宗教领袖就是作为宗教事务的领袖,不参与实际管理,这个制度延续到新中国。

新中国解放西藏以后,废除噶伦制,正式设立郡县制。开国将军中,西藏的将军还有出生噶伦的。

雍正初年,罗卜藏丹津究竟为什么要造反

清军入关的时候,藏区有一个和硕特汗国,臣服于清朝。和硕特汗国的创始人是固始汗,固始汗的祖先是成吉思汗的弟弟。

固始汗的第十个儿子名叫达什巴图尔,他的名气并不大,可达什巴图尔的儿子罗卜藏丹津,却成了清朝耳熟能详的大人物。为啥?因为他反了!

好好地跟着清朝混,难道不香吗?罗卜藏丹津,有什么想不开的,非要跟清朝叫板呢?就他那个小身子骨,真的可以跟清朝较量吗?这事儿还要从和硕特汗国灭亡开始说起。

一、罗卜藏丹津希望恢复和硕特汗国。

固始汗建立和硕特汗国以后,统领着全部藏区的地盘。可惜汗位传承到了他的曾孙拉藏汗以后,就出了差错。

1717年,准噶尔汗国在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的带领下,异常强大,他们带兵杀入拉萨,斩杀拉藏汗,灭掉了和硕特汗国。

当年康熙消灭噶尔丹以后,并没有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此时的大汗正是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当年策妄阿拉布坦,为了夺回汗位,曾经背叛叔叔噶尔丹,投靠了清朝。如今又为了夺取藏区的控制权,再次背叛清朝,选择灭亡和硕特汗国。

面对策妄阿拉布坦的猖獗,康熙勃然大怒。但是这个时候康熙年纪已经很大了,他再也经不起一次平定准噶尔的战争了,因此只好派遣自己的十四子胤禵代替自己出征,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大将军王。

胤禵平定准噶尔的途中,得到了罗卜藏丹津的支持。此时的罗卜藏丹津,已经继承了父亲的亲王爵位,这是青海蒙古和硕特部贵族当时最高的爵位,相当于青海地区的诸侯王。

可是罗卜藏丹津还是不满足于此,因为固始汗的直系传承人拉藏汗被斩杀,和硕特汗国灭亡了。因此罗卜藏丹津向大将军王胤禵申请:要不让我恢复建立和硕特汗国吧?

当年和硕特汗国在的时候,本身就是清朝的眼中钉。如今正好被消灭了,人家清朝压根就不可能答应这件事,因此胤禵果断否定了这一提议。

二、清廷的多次威逼,让罗卜藏丹津觉得很丢脸。

关于罗卜藏丹津的反叛,我认为有这么6个原因:

  1. 第一,恢复王庭的建议被拒绝了以后,罗卜藏丹津本身就很不高兴了。毕竟自己在平定准噶尔的时候,有做向导的功劳。而且罗卜藏丹津也是跟着攻入拉萨的,是有战功的。
  2. 第二,他越想越气,可不等他气消了,新的问题又来了。为了掣肘罗卜藏丹津,雍正皇帝居然将固始汗的另一个曾孙察罕丹津封为黄河南亲王,和罗卜藏丹津一起领导青海和硕特部。本来罗卜藏丹津就觉得地盘小,如今又被清廷分走了一块,他心里能爽吗?
  3. 第三,这还不够,当初清军平定西藏的策妄阿拉布坦以后,罗卜藏丹津在格桑加措的坐床典礼上,遭遇到了冷落,显然是没什么面子的。
  4. 第四,罗卜藏丹津自认为自己有功,所以就主动请求胤禵,希望能够放过昔日投靠准噶尔的第巴(总管)达孜瓦,结果被胤禵无情拒绝。
  5. 第五,其他人都得到了爵位上的提升,可罗卜藏丹津却只有200两白银的俸禄,和5匹缎子,这简直跟打发叫花子有得一比。
  6. 第六,康熙皇帝去世了,一直压制罗卜藏丹津的皇十四子胤禵,不得不选择回去奔丧。因此西藏前线的军务群龙无首,简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总体来看,清廷对罗卜藏丹津的待遇的确很差,甚至有过河拆桥的嫌疑。虽然罗卜藏丹津的功劳不是很大,可好歹也做了向导。就赏赐那么点东西,未免太说不过去了。

此外清廷对罗卜藏丹津的防备实在是太明显了,不仅没有因为功劳而扩大罗卜藏丹津的地盘,反而加封其他人去瓜分罗卜藏丹津的地盘,你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那还用说嘛!反他丫的,欺人太甚了!

三、胳膊拧不过大腿,罗卜藏丹津哪里是雍正的对手呢?

说起来这事儿还得怪雍正,因为康熙去世以后,雍正没有第一时间派人去接替胤禵的工作,而是直接召胤禵回来。

至于藏区的烂摊子,雍正短时间内也不想考虑。他更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皇位不能让兄弟们给抢了。

结果麻烦来了,罗卜藏丹津看出了清军群龙无首,因此果断出兵反叛。

  1. 首先,罗卜藏丹津召集青海厄鲁特蒙古各台吉会盟,下令恢复和硕特汗国的威名,同时恢复各台吉们昔日的称号,放弃清廷赐予他们的封号,以此收买人心,同时逼着他们与清廷划分界限。
  2. 其次,罗卜藏丹津带兵先后攻打了拒绝反叛清朝的左翼郡王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和右翼亲王察罕丹津,他们俩都是归顺清廷的受益者,傻子才要反叛呢!
  3. 再者,罗卜藏丹津对藏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洗劫,但凡不支持自己,反而支持清廷的部落,都会被罗卜藏丹津给吞并。
  4. 最后,罗卜藏丹津拉拢了实力强悍的察罕诺门汗,这哥们威望甚高,瞬间为罗卜藏丹津拉起了一支人数多达20万之众的队伍。

好家伙,这实力的确不可小觑,西宁城岌岌可危。这个时候雍正皇帝派遣了川陕总督年羹尧以抚远大将军的身份前来平叛,吓得那些贵族们纷纷逃窜,不愿再支持罗卜藏丹津。

此后岳钟琪又以奋威将军的身份带领3路大军西征。在哈喇河畔击败了罗卜藏丹津,此后又在柴达木擒获了罗卜藏丹津的母亲。

罗卜藏丹津彻底失败,只好无奈地逃到了准噶尔境内。一直到乾隆二十年,清军平定准噶尔,攻占伊犁城后,这才抓住了罗卜藏丹津,此后将其幽禁于京城。

总结:罗卜藏丹津的反叛,对清朝来说未必是坏事。

因为罗卜藏丹津一心想恢复和硕特汗国,如果一直憋着,早晚他会发作,还不如直接发作出来,趁着清朝强大的时候,一举将其消灭。

同时清廷通过多次对藏区用兵,瓦解了藏区贵族对地方的统治,使得该地区更融洽地接受清廷的直接指挥领导。此后雍正设立了西宁办事大臣,并且重新设立了行政规划。使得清廷对藏区的管辖更加直接。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