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瞻基简介

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明宣宗朱瞻基简介,朱瞻基怎么死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14 04:37:13 浏览4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

公元1435年,大年初三这一天,乾清宫内,35岁的明宣宗朱瞻基,躺在床上。他双眼无神,神情倦怠,气若游丝。

床前,乌压压跪了一地的人,个个强忍悲声,双眼红肿,六神无主。

朱瞻基强撑着一口气,十分吃力地说完了遗诏,吩咐人即刻颁发,随后便怀着无尽的不甘咽了气。

大太监含着哭腔尖声尖气地叫道:“皇上驾崩啦!”

顿时,承乾宫内响起震天动地的哭声。

要说朱瞻基的死,实在是来得突然又诡异。

13天前,朱瞻基还是个身强体健的男人,他的强壮程度堪比一个营中士兵,亲自上阵杀敌都不在话下。

然而这样健康的他,在腊月二十一这天突然就病了, 而且病势发展极快,太医们也都说不清楚他到底患的是什么病,用尽毕生所学为他治疗,可病情丝毫没有好转。

到了大年初一,朱瞻基已经病得无法上朝了,只能在文华殿召见大臣们,并交代了后事,立9岁的皇子朱祁镇为太子。

大年初二,他回光返照,强撑病体处理了一些政事。

大年初三,他在乾清宫留下遗诏,撒手人寰。

《明史·本纪第九·宣宗》上记载:

十年春正月癸酉朔,不视朝,命群臣谒皇太子于文华殿。甲戌,大渐。罢采买、营造诸使。乙亥,崩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八。

虽然史书上记载,朱瞻基享年38岁,可实际上,这是按照中国传统,天一岁地一岁,是在逝者实际年龄的基础上虚了两岁。

朱瞻基生于1399年3月16日,逝于1435年1月31日,死的时候还没过生日,实际上只有35周岁而已。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明宣宗,就在35岁的人生黄金年龄,毫无征兆地去了,留下幼子寡母,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他的死,被世人议论了600多年。

那么,朱瞻基英年早逝的真相是什么呢?

一.传奇又完美的明宣宗朱瞻基

在说朱瞻基的死因之前,奇韵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位明朝第五位皇帝。

1.带着使命出生的“好圣孙”

朱瞻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重孙子,是明成祖朱棣的孙子,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

朱瞻基的命特别好,他是嫡长子,这在帝王家,是无比尊贵的身份。

除此之外,朱瞻基的出生还和某些美好的愿望联系在了一起。

《明史·本纪第九·宣宗》上记载:

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弥月,成祖见之曰:“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比长,嗜书,智识杰出。

朱瞻基出生之前,他爷爷朱棣(当时还是燕王)做了个梦,梦见已经过世的朱元璋,递给他一片大圭,并说道:“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所谓“大圭”,也叫玉圭,是皇帝手里所执的玉质手板。

它属于一种礼器,代表的是等级身份以及权力,皇帝的玉圭,也就意味着皇权。

朱棣梦见父亲将玉圭授予自己,还说了那句话,自然而然联想到了“继承大统”。

正当他在琢磨这个梦的时候,下人来报,说朱高炽的正妻张氏生下一个男孩,这便是朱瞻基。

朱棣听了大喜。

朱棣觉得这孩子和自己真像,眉宇之间泛着英气,这不就是梦里边,朱元璋提到的那个“传世之孙”嘛!

从此之后,朱棣对这个大孙另眼相看,倾尽全力来培养他。

甚至有一种说法,说朱棣下决心谋反推翻朱允炆,就是因为这个梦,因为这个孙子。

朱瞻基在这种特殊的关爱下长大,他身体健硕,长相俊朗,在外形上比自己那个又胖又瘸的老爸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不仅如此,他还天资聪颖,悟性绝佳,学什么是什么。

朱棣给他安排了各方面的老师,文化、武术、军事、治国、书法、美术,朱瞻基全都学得有模有样,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等到朱瞻基十几岁时,朱棣出兵征战会特意带上他,耳濡目染之下,朱瞻基年纪轻轻就能征善战。

其实,朱棣就是按未来皇帝接班人的标准来培养朱瞻基的。

朱瞻基12周岁,爷爷朱棣就将他立为皇太孙。

要知道,历史上立太子的不胜枚举,立太孙的可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朱棣对他的偏爱。

事实证明,朱棣的眼光不错,而且这番培养很成功。

2.完美的大明接班人

明成祖朱棣过世后,朱高炽继位,可他当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就病逝了,于是25岁的朱瞻基接过重任,成了大明第五位皇帝。

他刚一继位,就面临野心二叔朱高煦的谋反。可他丝毫不慌,慢条斯理地制定策略,御驾亲征,轻轻松松就把二叔摆平了。

此后,朱瞻基励精图治,一心治理国家。

朱瞻基在治国上,实行的是仁政。

他喜欢乔装,在民间查访,因此很了解百姓疾苦,很爱民。

他在位时减赋税,给老百姓实惠。他还修改律法,废除掉了很多过于残忍的刑罚,增加了很多劝诫教化犯人的办法。

对外关系上,朱瞻基是尽力搞好外交,增加经济往来,避免武力冲突。这样一来对外征战减少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在朱瞻基的一系列举措下,大明的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

以至于后世将朱高炽和朱瞻基的统治时期称作是“仁宣之治”,以示赞美。

二.英年早逝,死因成谜

朱瞻基病的突然,死得蹊跷,死因不明确,即便在史书上,也没有明确记载真实死因。

因此,后世不少人都在议论他的死因。

600年来,关于明宣宗朱瞻基的死因,大体有以下6种,1.服食丹药中毒说;2.个人嗜好导致中毒说;3.纵欲致死;4.过劳死;5.居住环境中毒说;6.遗传病

其实这6种说法,只有一种比较靠谱,其余纯属无稽之谈。

下面奇韵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几种说法。

1.服食丹药中毒说

古代有不少帝王以及名人,都迷恋服食丹药,谋求长生不老,因此而中毒。

服丹过量去世的名人也不少,比较知名的,比如秦始皇嬴政,比如唐穆宗李恒,比如明光宗朱常洛。

服丹中毒是因为丹药里的成分。古代炼丹的原料有朱砂、铜、硫磺、黄金、各种石头等,这些东西经过高温会产生汞、砷,以及重金属这些有毒物质,人要是服用,会导致慢性中毒,时间长了,那就一命呜呼了。

而明朝皇帝迷恋炼丹服丹并因此中毒的都不止一个,坊间便流传出朱瞻基英年早逝也是因为服丹中毒一说。

实际上,历史上的朱瞻基是不屑于服丹的。

一方面,史书上没有朱瞻基服丹的记载;

另一方面,朱瞻基是一个对生死看得比较开的皇帝。

《明实录》记载了朱瞻基的遗诏:

朕以菲薄获嗣祖宗大位,兢兢夕惕惧,弗克负荷。盖今十有一年矣,而德泽未洽于天下,心恒愧之。比者,遘疾日臻弥留,夫死生常理,修短定数。

“夫死生常理,修短定数”,说明了他对生死的看法。

这样一个人是不屑于服丹药求长生的。

2.个人嗜好导致中毒说

朱瞻基有两大个人嗜好,一是斗蛐蛐,二是把玩香炉。

而这两个嗜好,就引发了一种猜测,那就是铅中毒致死。

朱瞻基在位时,曾因为这两大喜好,特意下旨,命匠人为自己烧制了特殊的蛐蛐罐和香炉,他下令烧制的这批香炉,便是赫赫有名的宣德炉。

然而不论是蛐蛐罐,还是宣德炉,却都是含铅的,因为里面有一种原料叫“倭源白水铅”,名字虽花哨,实质上就是铅。

人体摄入过量的铅是会中毒致死的,因此有人猜测,天天抱着蛐蛐罐、把玩宣德炉的朱瞻基,长此以往就铅中毒了。

不过奇韵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说法是胡扯。

确实,人体摄入过量的铅会中毒致死,奇韵还特意查询了资料,这个致死量是50克。

但铅中毒是有条件的,导致人体铅中毒的途经有两个,一是呼吸道,二是消化道。

先说呼吸道,铅这种东西在稳定状态下是不挥发的,也就没办法通过呼吸道吸入,只有那种铅冶炼行业,或是现代的蓄电池生产、还有喷涂行业,才有机会将空气中的铅元素吸入。

再说消化道,这个就简单了,说白了就是吃进去,古代炼制的丹药或是某些中药,含铅,长期服用会导致铅中毒。

而皮肤直接接触固体铅,是不易中毒的,拿手摸铅块,更易发生的是皮肤瘙痒蜕皮。

所以说,朱瞻基就算是24小时抱着蛐蛐罐和宣德炉把玩,也不会引发铅中毒的,毕竟只是把玩而已,又不是拿蛐蛐罐或者宣德炉泡茶喝。

3.纵欲致死说

这种传言大约是来自野史,以及朱瞻基死后妃嫔殉葬的名录。

野史云,朱瞻基曾服用过有助于那方面的丹药。

野史认为,朱瞻基喜欢娱乐活动,爱玩的人自然也喜美色。

还有朱瞻基驾崩后,安排的殉葬嫔妃就有10名之多,这也成了他好色的证据之一。

再加上朱瞻基的老爸,明仁宗朱高炽就好美色、纵欲,难免就会让人编排,朱瞻基是遗传老爸、效仿老爸。

而实际上,朱瞻基就算再爱玩,也和纵欲沾不上关系。

首先,正史上一丁点关于朱瞻基纵欲的记载都没有。

其次,我们有一个误区,实际上,朱瞻基的后宫配置十分简单。

我们看正史上的记载,朱瞻基真正的后宫妃嫔,实际上只有4人。

一是原配胡善祥,胡皇后;

二是毕生挚爱孙皇后(最初是妃,后来胡皇后被废,孙氏被封皇后);

三是吴贤妃,宫女出身,有幸被朱瞻基看中,之后便被藏在宫外,因为朱瞻基怕被真爱孙皇后发现,影响夫妻感情,一直到朱瞻基临终前才正式接进宫。

四是国嫔郭爱,郭爱本来是个有名的才女,因为名气大,被选进宫,可是进宫没多久就病死了,嫔这个身份还是死后追封的。

朱瞻基共有2个儿子,3个女儿,是胡皇后、孙皇后、吴贤妃这三人所生。也就是说朱瞻基真正的妻妾就只有这三位而已。

至于为他死后殉葬的10名妃子,原本都是宫女,是为了给皇帝殉葬,临时封的妃子充数而已。

朱瞻基这个人的确喜欢娱乐活动,但是他对女色方面确实需求不高,喜欢玩乐不代表就喜欢美色,实际上他是一个更看重男女感情的人。

所以说,纵欲致死之说就是无稽之谈。

4.过劳死说

这种说法认为,明太祖朱元璋,自从废除丞相制度之后,皇权达到前所未有的专制集中,皇帝需要直接处理的政务也是直线上升,工作量巨大。

在这种制度下,只要是想好好工作的皇帝,就不得不超负荷工作。

朱元璋在位时,是“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也就是说连续30年,基本都没休息过。据史料记载,朱元璋一天处理的政务能达到好几百件。

到了朱棣在位时,依然是劳心劳力,日理万机,而且还要御驾亲征。

所以有人就认为,到了朱瞻基这儿,工作量依然巨大,每天超负荷地工作,积劳成疾,以至英年早逝。

可实际上,朱瞻基可比自己的太爷爷、爷爷幸福多了。

虽然到了朱瞻基这儿依然没有丞相,但是当时的内阁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了,内阁制度是明朝创立的,替皇帝分担工作量的一个设置。

而且除了内阁,朱瞻基还想了一个办法,他在宫里办了个“内书堂”,挑选一些聪慧的太监在内书堂读书,再选优秀的出来,帮自己办公。

这些小太监替朱瞻基抄写文件,减少了他不少的工作量。

后来朱瞻基甚至设立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

朱瞻基不仅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好皇帝,也是一个脑子很灵活的人,他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他会不断地去摸索,去创新。

朱瞻基这种性格,是把个人生活看得比较重的,要他像太爷爷那样,为了事业放弃其他,做一个工作狂,那是不可能的。

朱瞻基留下来的宣德炉、蛐蛐罐和那些精美的书画作品,便是有力证明。

他在当上皇帝之后,依然有精力设计宣德炉的样式,陶腾蛐蛐、斗蛐蛐,写书法画画送人,这些都能说明,朱瞻基是一个能够合理安排自己工作生活、劳逸结合的皇帝。

再者,朱瞻基在位时,整个大明的政局也比明初那会好多了。

明初,北元以及周围外族虎视眈眈,时不时搞事情,皇帝除了搞经济发展,还得想办法御敌。

等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国力也强大起来了,大明整体的局势也稳定多了。

汉王谋反算是朱瞻基时期的一件大事,但是汉王的谋反水平很低,朱瞻基没费什么力气就把他给治了。

也就是说,朱瞻基在位时,工作量本来就比以前少,而且朱瞻基还会给自己减负,他是不可能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的。

5.居住环境中毒说

现代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朱瞻基是死于甲醛中毒。

理由是,朱瞻基1425年继位,搬进皇宫居住,这个时间恰好是北京紫禁城全部建成不久。

紫禁城,从1406年开始修建,一直到1420年建成使用。

这种观点认为,朱瞻基搬进去住的时候,宫殿还在大量释放甲醛,他在这种环境住久了,就甲醛中毒了。

这种观点一眼看去似乎有点道理,但禁不住推敲。如果让了解古代建筑的人看了,那得笑掉大牙。

一方面,古代木质建筑材料单一,都是榫卯结构,并不需要多少胶水粘合;

另一方面,当时用胶,用的也是鱼鳔胶,用的漆,是由十几种植物熬制成的一种油状物,都是安全环保的。

因此,古代建筑装修,即使建完立刻住人都是没问题的。

甲醛中毒说,纯属是现代人以今论古。

6.遗传病说

遗传病说,是6种说法中最靠谱的。

你可能会有疑问,朱元璋、朱棣不都是身强体健嘛,能上阵杀敌,而且寿命不算短,能有什么遗传病?至于朱瞻基的老爸朱高炽身体不好,是因为贪吃不爱动。

朱元璋、朱棣,确实寿命不算短,一个活了71岁,一个活了64岁,这在平均寿命比较低的古代,已经算是高寿了。

但实际上,我们看看明朝所有皇帝的寿命,16个皇帝,朱元璋、朱棣算是里面寿命最长的。

16个皇帝中,刨除去失踪的朱允炆和自尽的朱由检不说,14个人中,只有4人寿命在50岁以上,20多岁、30多岁英年早逝的竟然有10个。

由此可见,明朝皇帝大多短命,似乎遗传基因可不太好。

而且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先来看看朱元璋的儿子们。

朱元璋一共26个儿子,除了6个夭折和意外身亡的,20个儿子里,活到50岁以上的有12个,40岁之前早亡的有5个。

整体看来,寿命还是可以的,毕竟古代医疗条件差,50岁就算不错。

朱棣的儿子共3个,其中老二和老三都因为谋反非正常死亡,就不说了。长子朱高炽体胖(据有关史料,有300多斤),贪吃,患有一系列肥胖引起的慢性病(指心脑血管病),身体不好,后来47岁时暴毙(一说是心脏病发作逝世)。

我们看看朱棣长子朱高炽这一支的情况。

朱高炽一共生了10个儿子,虽然他身体不好,但还是比较能生的,其中活到50岁以上的只有1个,40岁之前就早亡的有7个,这整体寿命也太差了点。

到了朱瞻基这一支,干脆只生了两个儿子,朱祁镇和朱祁钰,而且这哥俩都不长寿,都是30多岁就没了。

由此可见,其实朱元璋的儿子们整体看来,在寿命和身体健康方面还是可以的,主要是到了朱高炽之后,后代们短命的多了很多。

很可能是在朱高炽这里,他身体患有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将这些遗传给了后代,后代们的基因越来越差。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病是有遗传风险的。

朱瞻基从发病到去世,只有十几天,这种病势发展,很像是心脑血管疾病爆发。

朱瞻基从小习武,给人的感觉很健康,但基因里还是带着遗传病的。

也正因为如此,他发病暴毙,让人们很难接受。

其实,皇室遗传病,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比较典型的,唐朝皇室遗传“风疾”(按现代话说,属于脑血栓、脑梗塞一类),唐朝诸多皇帝以及皇室成员都患有风疾,李唐皇室成员年轻时没什么,大多都是中年后发病,然后导致早亡。

在正史中,明确记载患有风疾的皇帝,就有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顺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七人,可见其遗传性之强。

三.结语

综上,导致朱瞻基壮年意外离世的原因,最可能的便是遗传病。

明宣宗的突然离世,是明朝的一大损失。

明宣宗朱瞻基太过完美,太过优秀,他的接班人朱祁镇,与之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朱瞻基的意外离世,9岁小皇帝仓促接班,大明江山处境艰难。

每每说起耻辱的土木堡之变,时常有历史爱好者感慨道:如果朱瞻基多活20年,明朝的历史将会改写,甚至可以多续命100年。

然而,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假设,没有如果。

明宣宗朱瞻基简介,朱瞻基怎么死的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宣德帝在短期患病后于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1435年1月31日)意外地死去,终年38岁。他在位只有10年。他被尊为章皇帝,庙号宣宗。他留下二子二女及原配废后胡氏(死于1443年)、继后孙氏(死于1462年)和他母亲张太后(死于1442年)。在临终时,宣德帝指定已在1428年2月20日被定为皇太子的8岁的朱祁镇为他的继 明宣宗《武侯高卧图》承人:这名儿童作为英宗进行统治。张太皇太后领导一个摄政团,它一直统治到1442年她死去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