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
- 心态不好,怎样改善心态问题怎样调整心态
- 普门品有何功德
- 有些人会把“知行合一”中“知”理解成“良知,而不是“知识”的含义,你怎么看
- 学佛如何树立正知正见
- 佛教、佛学和学佛,三者有何区别
“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
谈谈知行合一
一万个人对知行合一有一万个想法。合并同类项,理解有好多种吧。
学而时习之,或为原始的一种。学礼是知,复礼为行,孔子及忠诚者,两千年就是为一个稳定的仁者爱人的公则悦的社会秧序,也为他们自己的正当利益努力的。春秋时因不合潮流,其学说成为无用的高大上,孔子也成了丧家狗,但他的知行合一却是真诚的。
孔孟学说虽为地主阶级服务,但也主张限制极端分化,求一个稳定。真能仁者爱人,与民同乐,在那个生产力落后的自然经济时代,人民也会幸福的。问题在于执政者的欲望无限膨胀,官逼民反天下大乱,其重要原因就是知行不合一,读孔孟又背叛孔孟。
他们有的不知孔孟,有的未必不知孔孟,他们是不能抑制私欲,对孔孟知而不行。为拯救官心,王阳明发展孟子等心学观点,才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破心中贼,再破山中贼。但在私利面前,它们肯退步?所以王阳明也是说废话。
真能致良知,知行合一,明清何以崩溃?孔孟朱王不是小人,理论也不是没有一点根据,但不能道法自然,只有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实践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仅仅是工具,科学世界观才是灵魂。
王阳明所言知行合一的说法,一切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等甚至企业家,乃至无人不晓,所以,不必迷信。真能信法,守法,执法,以生活说,遵从书法、拳法、一切现行规则等而行之,就是最需要的知行合一。
是不是知行合一,自有公论,及时提醒比坐而论道好!这个知行合一太通俗,太常见了,除伪装者,几乎人人知行合一。问题在知什么?行什么?合一于什么?
心态不好,怎样改善心态问题怎样调整心态
⊙2019.01.21
谢谢邀请作答。
不开心,想开心,心怎么开,就要打开“心扉”。只有打开心扉,才会开心。
只所以你不开心,是负能量的情绪沉“封”了你的心扉,你处在烦闷,愁苦,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的状态中。分析起来,这是心被负能量的情绪阴影遮挡了,没了阳光,失去温暖,心变冷了。
什么是开心?开心是指心情快乐舒畅,怎样能开心?要开心就要打开被封闭的心扉,让沉封的那些烦闷,愁苦,抑郁,焦虑,恐惧等负能量情绪施放出来。
这些负能量的情绪其实是一种消沉的心气,这种消沉的心气为阴气,死气。 一旦被这样的阴气,死气包围,人的心里就会阴冷,漆黑,失去生机。
用“开”来克“封”,用“升”来克“沉”。请你乘座“热气球”来开“封”来上“升”吧。 这个热气球叫养气场, 用的是正能量的热气,如美气、善气、英气、雅气、大气、豪气、骨气、勇气、慧气、福气等。
打开了心扉,放飞了“热气球”,融入了自然,沐浴了阳光,尽览风景,一定会让人开心的。
谢谢,顺颂安康!
一一《养气场》
普门品有何功德
信受奉行《普门品》功德不可思议。闻佛所说之教,能解教中之理,即法喜充满也。信受奉行者,既深解实相之理,则疑断信生,受持无失,蹑解起行,奉为指南,力行不倦。闻佛所说,即闻慧;皆大欢喜,即思慧;信受奉行,即修慧;闻思修三慧具足,何难疾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是经义即般若离相无住妙义,非语言分别之所能及,故不可思议;果报指持经之人当得无上菩提,登究竟涅槃彼岸,三身毕具,万德圆融,故亦不可思议。
圆瑛法师在《妙法莲华经观士音菩萨普门品讲义》中云:按悲华经,过去善持劫中,宝藏佛世,有无量净转轮王,第一太子,三月供佛斋僧,发菩提心,若有众生,受三途等苦恼,凡能念我称我名字,为我天眼天耳闻见,不免苦者,我终不成菩提。宝藏佛云:汝观一切众生,欲断众苦,故今字汝,为观世音。楞严经:菩萨自陈圆通文云: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成就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彼佛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又大悲经云:此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生无量劫中作佛,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安众生,故现为菩萨耳,倒驾慈航,入于苦海,随缘赴感,无处不周。此菩萨现为弥陀左辅,与娑婆世界众生最有缘,凡闻名见相,咸生欢喜之心,礼念供养,甲于一切菩萨,皆由此菩萨,不思议愿行之力所感,故得如是。观世音三字,具境智能所,观字去声,非眼观之观,乃智观之观。菩萨六根封境,一一无非智照现前,观为能观之智,世音即所观之境。
普门品,普是周遍义,门是通达义,菩萨行弥法界,无所不周曰普,福备众生,自在无碍曰门,随机应化,恒沙妙用,无不从此普门示现,观世音菩萨是人,普门是法,合人与法而立品题,以此品有两番问答,依前问答,论观世音人,依后问答,论普门法,故以人法而立品题,品者,别以类聚,以观世音人若法,类为一品,适当本经之第二十五品。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首句承上起下,上云须常念,此嘱于念念之中,切勿生疑,以为念之无益,当知观世音,已断一切烦恼染故,是为净圣,视大地众生,犹如一子,常在苦恼死厄怖畏之中,如父如母,可作依怙。具一切功德者,观音证真实圆通体,具恒沙称性功德,自在成就,一双慈眼,等视众生,观音久修诸度,福聚无量,喻如大海,上叹具德集福,下劝敬礼,此一颂与长行,文异义同,长行显感供,此迷具德,正以具德,故能感供也。长行劝愍受,此表慈视,正以慈视,乃愍受也。长行彰供佛,此明福聚,正以供佛,故福聚也。以是之故,常应礼拜,礼拜虽是身业,亦必意业恭敬。二偈颂合显竟。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持地菩萨,由持平地之行,蒙平心之教,楞严自叙圆通,我念往昔,平填道路,至毗舍浮佛,现在世时,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开,是因平地,而证圆通,故名持地。今闻观音妙行,起座赞扬,谓若有众生,闻此品所述,观音自在不思议之业,普门示视,神妙圆通之力用者,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方能得闻,是为功德不少。
又普门示现,普者,体备众德,门者,用所由现,神通力,即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力,自在业用,众生得闻,或欢喜赞叹,或称名忆念,是人功德不少,当为菩萨之所护念。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说是品,会众得益,发无上心,学观音行。无等等者,无有何等之法,可与齐等也。阿耨多罗,译无上。三藐,译正等。三菩提,译正觉。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即最胜之佛心,八万四千众生,发是心,则继起有人,普门之风,当不坠地也。
有些人会把“知行合一”中“知”理解成“良知,而不是“知识”的含义,你怎么看
王阳明说的这个知不是良知也不是知识,而是知觉的意思。当你没有知觉的时候,就不可能起心动念,只要你对某种事物产生了知觉,一定会产生一个念头,产生念头就是一种行。
比如男生遇见美女,有了美的知觉,目光自然会投向那个美女,当她离开了,男生甚至还会回头。当你对她没有一点知觉,她对于你来说,如同无物,所以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比如行孝之事,很多人嘴上说得头头是道,文章写得天花乱坠,却没有任何行动,不能说他无知,只能说他对孝这件事情毫无知觉。就像某些人讲大道理,逻辑推理严密,但他就是不按道理做事,不能说他没有知识,只能说他没有知觉。
阳明心学就是要解决光说不做,光学不练这个问题的,所以他提倡事上磨。
再举个例子,有的学生做试卷得高分,动起手来老是出差错。你不能说他没有知识。
阳明心学就是教大家修练心性的。
学佛如何树立正知正见
学佛树立正知正见,首先需认识佛法的真谛。萃辰天心书院印竹、印安老师的《如是我说》曾有过这样的探讨:
印安说:佛法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六祖坛经»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星云大师也开示我们:“凡有助于幸福人生增进的教法,都是人间佛教。”印竹说
“人间佛教”的含义:就是从山林走向社会,从寺庙走入家庭,从僧众走到信众,从谈玄说妙走向生命砺练!
说到“人间佛教”这个话题,借此跟大家分享星云大师是如何来阐释人间佛教的。
星云大师说:释迦牟尼佛,是我们人间的佛陀。他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度化众生还是在人间,一切都以人间为主。佛陀为什么不在其它五道成佛呢?为什么不在十法界中,其它的法界成道呢?而是降世在人间?再深入来看,佛陀为什么不在过去时间、未来时间成道?而是在我们现世的娑婆世界成道?也就是说,佛陀他是以提倡人间为主的。人间的佛陀,他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下面六个特性:
一、人间性
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佛陀是具有人间的性格。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而在人间的生活中,他表现出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二、生活性
佛陀所发展的佛教,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卧,处处都有教导,处处都有指示。甚至对于家庭、眷属的关系,参与社会、国家的活动,都有明确的指示。
三、利他性
佛陀降生到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利他而来,是为了教化众生,“示教利喜”,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的。
四、喜乐性
佛教是个给人欢喜的宗教,佛陀的慈悲教义,就是为了要解决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快乐。
五、时代性
佛陀因一大事因缘,降诞于世,特别与我们这个世间结缘。虽然佛陀出生在2500年前,并且已经证入涅槃,但是佛陀对于我们世世代代的众生,都给予了得度的因缘。所以,到今天,我们还是以佛陀的思想、教法,作为我们的榜样。
六、普济性
佛陀的一生很有普济性。时间上,佛教虽然讲过去、现在、未来,但是重在现世、重在当下。空间上,佛教虽然有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但他还是更加重视娑婆世界的普济。佛教讲到众生,虽然有十法界众生,但还是重在人类的普济。
《法华经》中曾以“人身难得”的譬喻,来赞叹生而为人的可贵。经上说:“黑夜里有一只盲龟,想要上岸求救。茫茫大海,暗黑无边,只有一根木头,这根木头有一个孔,这只瞎了眼睛的乌龟,在百年一浮一沉的刹那,找到那个孔,才能找到得救之道。”得人身,就是如此困难、稀有。《阿含经》中也说到:“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这些都是意谓人生难得,人间可贵。
那么如何过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呢?今天的社会、人间,我们每个人的负担沉重,对于家庭、事业、亲人的种种责任,紧紧地压迫着我们。假如我们现在拥有了人间佛教,就拥有了整个宇宙大地,处处都能幸福安乐,就如无门禅师所说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能够拥有了心内的世界,不一定要求心外的世界如何大,如何扩大我们心内的世界,人间所有一切众生,所有一切世界,大概都离开不了我们的心。如何建立我们内心广大无比的世界?唯有不断的修行实践,这才是人间佛教的真正精神所在。
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
《如是我说》是萃辰天心书院两位极具智慧的老师的对谈,从中能让我们学习更多人生智慧,丰富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您可以到喜马拉雅关注“印竹”老师,收听音频,也可以关注萃辰天心书院官方订阅号“萃辰天心国学传播”(cctxgxcb),收听完整图文、音频哦~
佛教、佛学和学佛,三者有何区别
准确的定义应该是:佛教,佛学,佛法。
千百年来,人们把三者混为一谈。其实,这三者有严格的区别。把三者搞清楚了,有利于佛家的发扬光大。
佛教——纯属精神信仰。人们塑造出一位或多位神灵进行崇拜。得到精神安慰或精神寄托。
佛学——是研究佛家的发展史。如:佛法是什么时间传入中国的。是怎么传承的。都有谁参与翻译工作的!这座寺庙是什么时间建造的。历代主持都有那些人。等等!
佛法——这是真正的生命科学。是根据佛法践行生命实修。通过实修最终得到生命的解脱。也就是说,最终明心见性。洞察宇宙真相和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