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安徽有可能发生大型地震吗为什么
安徽是含有两大地震带区域,分别为华南地震区,华北地震区,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只是不大。并且在历史上的大小地震都有,我们看下数据就明白了,所以严格的来说,只要存在地震带的区域都可能发生大小不一样的地震,这里面就跟地震活动情况存在关系,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安徽的地震说明,看看为何说,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
安徽主要的地震带
上面我们也说了,安徽主要是位于华南地震区和华北地震区的交界部位,在这种较大的地震带之下,还存在一些小地震带,而科学界将这些小地震带主要又分层了四个相对较为活跃的地震带,分别为扬州—铜陵地震带,麻城—常德地震带,郯城—营口地震带、许昌—淮南地震带。所以从这四个地震带的情况来看,跨越的区域还是不少。
当然这里我们得说明下,就算是位于地震带上的区域,如果没有任何的变动情况之下,也是不会发生地震的,所以地震带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该地区就会发生地震,稳定性的地震带是不具有极大的影响,这两者没有绝对性的关系。就如全球范围之内,每天都有大小不一样的地震,只要板块或者断层带,地震带的活跃程度不高,那么地震也不会发生,或者只会出现极小的地震,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发生了地震。
安徽有可能发生大型地震吗?为什么?
我们上面也说了,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只是不大,因为在历史上,我们看到了分出来的4个地震相对较为活跃的区域,出现过比较强的地震。
扬州—铜陵地震带,该地震带是一个比较长的地震带,并且是横跨过个省份,包含了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根据科学记载数据显示,自公元 999 年以来,能够明显记录到的数据是有25 次强震,其中6级以上地震 11 次,所以这个地震带的活跃程度还是不低,而最大的一次地震是6.75级,影响最大的是江苏溧阳地区紧邻安徽的区域,1979年又发生6级地震,所以这个版块较为活跃。
麻城—常德地震带,这个地震带总计来说,要缓和一些,其中在安徽霍山—六安及合肥地区是该带中地震较多的地区,历史上共发生8次5级以上地震,最大的为1917年霍山 6.25 级地震。
郯城—营口地震带,是我国东部活动最强的地震带之一,这个地震带上出现过3次7级-7.9级的地震,还有1次8.5级地震,不过这次地震是发生在临沂,在安徽地带是不具有这么强的,所以相对于安徽来说,郯城—营口地震带的影响不大,但是4级左右的地震还是出现过。
许昌—淮南地震带,这个地震带活跃程度不高,近几十年来,基本上都没有任何的地震发生,相对较近的也就是1979年该带中的固镇又发生5级地震,这就是4个地震带的主要记载情况。
总结
整体上来说,安徽的位置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只是不大,历史上还是出现过相对较大的地震。但是近几十年来,较大的地震也就基本没有了,所以这说明了这些地震带的活跃程度降低了不少。当然一般来说,在某个区域出现较大地震之后,都会长时间处于平静状态,因为主要的板块区域或者断层带已经处于几乎稳定的模式,所以小地震可以看到,但是大地震并不太可能有。
包括在1月的时候,安徽广德市新杭镇境内出现了一次3.3级地震,不少人也在担心大的地震,中国地震局也说明了,广德发生的地震以孤立性为主,这一次是断裂带——次级断裂带,所以不会发生大的地震,这就是安徽的基本情况。
安徽哪几个城市位于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此外,“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两天通报三起地震,沈阳、营口怎么了,有没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
据辽宁台网测定:
06月03日14时28分53.7秒在辽宁营口市盖州市(北纬40.50度,东经122.38度)发生M2.0级地震,震源深度6Km。
6月3日01时42分39.2秒在辽宁沈阳市沈北新区(北纬41.93度,东经123.54度)发生M2.0级地震,震源深度6KM。
06月02日20时18分24.9秒在辽宁营口市盖州市(北纬40.51度,东经122.38度)发生M2.0级地震,震源深度7Km。
上图,6月2日~6月3日,二天辽宁省发生了三次地震,昨天凌晨沈阳城北发生了一次2.0级地震,这三次地震共同特点是:震源深度较浅,大约在6~7公里左右,震级都是2.0级。只是分布不同,一次是在沈阳,二次渤海湾边的盖州市,分属于两个不同区域。
这两个区域相距170多公里,从震源深度来看,同属于构造地震,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呢,有没有大地震发生的可能?
上图这是辽宁省地质构造简图,从大的地质构造上来看,辽宁省主要位于郯庐断裂带上,这条断裂带非常复杂,并不是我们想象中一个断层,它是由不同年代,不同性质的多组断层构成。从不同年代来看,主要是新生代构造运动期间形成,图中只是标出更新世和全新世断层。
从断层性质来看,这里包含着各种类型断层,中生代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郯庐断层带向北大幅度延伸,并转化为逆冲断层。以后郯庐断层带虽然一度恢复为走滑断层,但在多数时间内仍以逆冲运动为主。南段以走滑为主,前期北京门头沟3.6级地震就是与南口断裂有关,也是一条走滑断层。我们以动画形式了解一下走滑断层产生的地震。
沈阳与盖州相距170多公里,这两个区域二天发生了三次地震,总体上来看,是在郯庐断裂带控制之下发生的地震, 地震发生的级别不大,震源深度也相同,但它们之间还会有区别。
盖州地震要比沈阳多,发生的概率高,这是因为相距不远的海城断裂非常活跃,1975年这里发生过7.3级大地震,之后这里一直没有停息,经常发生地震,处于大地震的余震之中。如果说盖州地震属于海城大地震的余震,也是有这个可能,不管怎么分,整体上还是与郯庐断裂带有关。
这里还有没有大的地震发生的可能呢?
简单的道理,地震就是一次能量释放过程,渤海湾一带地震次数仅次于四川、新疆、云南等地,在东部沿海省份里,算是最多的地震区域。经常发生一次小地震,岩石圈下锁闭的能量经常释放一下,反而酝酿发生一次大地震概率很低了。
从沈阳这次小地震来看,也是渤海湾一带能量的释放过程,是否孕育着一次大地震,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如果时间尺度突破人类的历史,上百万年中,这里发生大地震概率非常高了,渤海湾不会平静下来,仍然是重点监控地区。
东北可能发生大地震吗
我记得我那时候好像是刚上小学吧,辽宁海城好像是有地震,都有震到我这个城市,那时候好像睡觉晚上在家在地上睡,有事赶紧跑~~~~~
20世纪中国十大地震
1、2·4海城地震。
海城地震是1975年2月4日北京时间19点36分发生于今天中国辽宁省海城市的大地震。在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东经122°50’,北纬40°41’)发生了强度是里氏7.3级(矩震级7.0级)的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为16-21公里。
由于中国科学家对该次地震进行了准确预测并及时发布了短临预报,全区人员伤亡共18308人,占总人口数的0.22%。其中,死亡1328人,占总人口数的0.02%,重伤4292人,轻伤12688人,轻重伤占总人口数的0.2%。人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在正确预测地震的基础上,由官方组织撤离民众,明显降低损失的唯一成功案例。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预报并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地震,中国的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预报,被世界科技界称为“地震科学史上的奇迹”。
2、7·28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此次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而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无防备,造成242769人死亡,435556人受伤。
3、5·12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 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为什么当年能提前预测出海城地震
主要经验有:一是依靠群众,群策群力;二是土洋结合,综合预测。当时除了国家的正式地震监控站,县、公社、大队甚至生产小队里都有各种土洋结合的监控站;三是领导担当,敢于拍板~~~实践证明,这几条经验基本上就是海城大地震能够成功预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