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民国大师梁启超与章太炎,谁的历史地位更高
梁启超与章太炎都是清末民初的大才,让人可惜的是这两人却并不是志同道合的,他们在相处过程中还发生过许多不愉快,因此很多人都喜欢拿他们做比较,想看下究竟是谁的历史地位更高些。现在我们先来搞明白他们之间是怎样交恶的。两人曾经在《时务报》一起工作过,由于章太炎写了几篇反对清朝的文章,但是梁启超公然就表示反对,不让那些文章公之于众,章太炎更瞧不起梁启超的老师康有为,说康有为写的都是谬论,梁启超前半辈子最尊敬他的老师,就反驳章太炎,但说不过章太炎,最后找人把章太炎打了一顿,这下两人就结下了仇了。
想必大家也晓得,梁启超骨子里是维护大清的,梁启超这个人在中国文学坛上影响颇大,具体表现为在《少年中国说》上,他的那些言论让很多青少年都找到了奋斗的方向。1903年的章太炎依旧不改对清朝的不满,清廷当然不是无动于衷,立刻派人就把他给抓进牢中。
其实章太严知道如果他发表了那些言论,必定是会遭到清政府的逮捕的。可是人家仍然没有逃跑,这也间接说明他是个非常有骨气的人。章太炎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统治者内部,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都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其实一点也没错,两人之所以后来会有那么大的成就,也是离不开他们老师的淳朴教导。
梁启超的有位老师是康有为,章太炎的有位老师是朴学大师俞樾。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两位的名字,他们的学识是很让人信服的。在他们的教导下,能够出两个民国大师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梁启超有个身份是教育家,他的9个子女都被他培育成非常出色的人。
由此可见人家在传道授业这方面还是颇有天赋的。在传道授业这方面,章太炎的天赋也是不俗的,他门下出色的弟子有鲁迅、钱玄同等人。此外章太炎在哲学医学,经学上,都有着很好的造诣,文言文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人,当然梁启超也有在其他方面非常出色的表现。比如在政治领域上的,他本人的政治手腕就很不错。由此我个人认为,他们二人的历史地位都很高,想要真正一较高下的话,是很难分出胜负的。
章太炎为何称赞目不识丁的杜月笙
说起民国的大佬,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个人,此人便是称霸上海滩的杜月笙,杜月笙自幼家境贫苦,父母在他小时候去世了,小小年纪的杜月笙,多亏舅舅抚养长大,而杜月笙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他目不识丁,却可以得到国学大师章太炎的称赞,杜月笙身上有什么样的传奇经历呢?杜月笙一开始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为了能在上海活下去,只能在一家店铺内做小伙计,经过努力奋斗,幸得机缘,杜月笙进入上海黄金荣的公馆工作,杜月笙做事十分细心,为人处事很牢靠,渐渐地就取得黄金荣的信任,而黄金荣有心将其培养成为心腹,有往上爬的机会,杜月笙肯定牢牢抓住,在黄金荣的授意之下,开始负责管理赌场生意。
后来杜月笙越做越大,已经在法租界做起了生意,在当时的上海,几乎垄断了某个领域,挣了一大笔钱,杜月笙属于黑道,坏事自然也做了不少,曾经还帮过蒋介石镇压工人运动。杜月笙走了许多不同寻常的路子,在我们的印象中,黑帮大佬的形象,应该是像影视剧中纹身大金链子的黑社会大哥形象,但杜月笙不是,他不是常见武夫式大佬,身上带有一些儒生气,处事长袖善舞,黑道白道都吃的开。杜月笙从小没什么文化,被人说目不识丁也不过分,但他这个人能力大,势力范围覆盖全上海,不夸张的说,是上海名副其实的地下皇帝,他不仅和晚年遗老、军界、政治家等关系密切,和文化圈的人,来往也十分密切,尤其是被人称为国学大师的章太炎,也是他的座上客之一,两人还是朋友。
有关章太炎的成就,我们在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胡适曾经如此评价他,说章太炎的古文学,是近五十年来第一作家。了解民国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胡适的话有多么权威。按理来说,章太炎这样的知识分子,应该和杜月笙这样的黑道大佬处不到一块去,可他们就是成了朋友,不仅如此,章太炎还为杜月笙取了几个文雅的名字,给杜家祠堂写了几千字的文章,对杜月笙可以说非常好了。自古有文人孤傲的说法,中国的读书人对骨气、气节之类的东西看的特别重,有时宁愿饿死,都不肯吃嗟来之食。那么杜月笙与章太炎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其实这就要说到杜月笙的为人处事了,混迹上海滩的人都知道,黄金荣贪财,杜月笙则会做人。原本两人是没什么交往的,杜月笙有自己的生意圈子,章太炎也常年混进文学圈,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因为一件事情开始往来。
当时章太炎的侄子在法租界犯事,章太炎有心去解救,奈何自己只是个文人,没什么政治资源,他听说杜月笙人脉广,也善结缘,乐意帮助人,于是章太炎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给杜月笙写了一封信,结果得到杜月笙的回应,他不仅帮章太炎的侄子解决了问题,甚至还跑去苏州亲自上门拜访章太炎,从这可以看出,杜月笙是多么会做人,原本是章太炎求他办事,就算要上门,也应该是章太炎才对,杜月笙不仅帮人办事还上门拜访,几乎给足了章太炎面子。两人在章家相谈甚欢,杜月笙看见章太炎生活拮据,临走时还在茶杯下放了两千块钱,一方面帮助章太炎改善生活,另一方面也不落文人的自尊,也是这个行为,让章太炎对杜月笙好感大增,也愿意结交这么个朋友,杜月笙对章太炎如此厚待,他肯定也要投桃报李。
于是就有了上面所说的改名字,写家谱的事情,杜月笙原名杜月生,虽读音相同,但从字面上来看,自然是前者为佳,章太炎通古博今,于是建议他把生改为笙,笙字出自于“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就加了一个竹字头,杜月笙的名字立即变得高雅起来,除此之外,章太炎还为他做了件重要的事,就是写杜家家谱。当年杜月笙从高桥出来时,就在心里暗暗发誓过,自己混不出头坚决不回去。如今杜月笙衣锦还乡,成为上海滩叱咤风云的大佬,他回家第一件事,便是请人修缮杜家祠堂。1931年6月,杜家祠堂落成典礼在上海引起轰动,几万人的仪仗队风光万丈,社会各界名流高层齐聚一堂,章太炎本人亲自撰写《高桥杜氏祠堂记》,就连蒋介石也送了东西,家谱中写杜氏应追溯到尧舜时期,后来周天子分封杜氏……
杜月笙不仅和章太炎的关系好,其实和民国文学圈的人都不错,比如杨度曾经为他当过幕僚,与章士钊关系匪浅,在一众文人好友之中,杜月笙也不似五大三粗的大佬,穿着长衫时,宛若一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在杜月笙的苦练之下,写的一手好毛笔字,如果你不了解的话,根本想不出来,这是一个从来没读过书的人,可以写出来的字。杜月笙有句名言,说刀切豆腐两面光,大体意思是说,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大家的利益都要照顾到,不可以独占。杜月笙接触的人大多是三教九流,这些人最注重个人利益,然而拼起来也是最卖命的,很多人其实跟杜月笙没关系,但经过接触之后,基本都和他成为朋友。例如说王亚樵,王亚樵身份不简单,他是斧头帮的帮助,经常帮人暗杀政治家,他的武器是一把斧头,斧头帮的名号就是从这起来的,现代周星驰有部电影还借用这个梗。
王亚樵是典型的拿钱办事的人,曾经帮人暗杀过汪精卫、蒋介石、以及诸多日本高层,王亚樵的地盘在上海,自然与杜月笙产生交集,开始时两人关系不睦,因为上海轮船招商事件。身边人一直劝说杜月笙干掉王亚樵,可杜月笙却认为不妥,王亚樵身后有一大帮亡命徒,若是杀死王亚樵,等于跟这些人结仇,那么今后所面临的,是无穷无尽的追杀,即使杜月笙势力大,防得了一时,可防不了一世。杜月笙本人的意思,是与王亚樵结交,让出部分利益,以此来结交王亚樵这个朋友。于是杜月笙派人将王亚樵约出来,他来的时候带了一大帮人,而杜月笙只带了黄金荣和张啸林,一方面让王亚樵占据主动,另一方面也表示自己绝没有武力威胁的意思,就这样两人握手言和。
除了章太炎、王亚樵,还有许多人和杜月笙成为朋友,个人感觉杜月笙把中国人的精髓理念贯彻的非常好,万事以和为贵,有利益大家一起分享,不必要自己享受。以至于任何有名气的人到了上海,多多少少少都会跟杜月笙扯上关系,杜月笙十分讲义气,身边朋友有经济紧张的,大多都会接济一些,并且他与戴笠、张学良等人关系都很好,杜月笙的面子非常大。其实与章太炎相交,也来源于政治需要,杜月笙虽然有权势,但苦于小混混出身,加上没什么文化,无法挤入社会名流,这时章太炎有求于他,等于两个人做了交易,他帮章太炎摆平麻烦,章太炎帮他扬名,这是双赢。
《章太炎传》许寿裳
《杜月笙大传》杨帆
章太炎说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诸葛亮为何要害关羽
小子斗胆猜测,章太炎老先生,喜读三国演义,平生最佩服诸葛亮,平生最敬重关羽,他也是一位三国迷呢。
章太炎说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
他的根据是:诸葛亮能掐会算,既然能算出捉放曹,为什么算不出走麦城,既然能算出走麦城,为什么不采取补救之法,这不是有意害关羽吗?
关羽大义,章太炎埋怨诸葛,深为关羽惋惜,恨恨不平呢。
问诸葛亮为何要害关羽?
刘关张桃园结义,情同手足,诸葛亮一介布衣,受先帝隆恩,誓死报达。
诸葛亮与刘备,情意如同兄弟,诸葛亮与关羽,亦当如同兄弟。诸葛亮敬关羽英雄,关羽生性傲慢,平生却最服孔明,惺惺相惜呢。
诸葛亮与关羽没有利益冲突,谅决无互害之心。
小编发此问,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