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臣

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编撰的《逆臣录》一书,一公十三候二伯都是那些人物?吕文焕死守襄阳6年,文天祥为何骂他是逆臣吕文焕冤不冤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13 04:48:49 浏览10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编撰的《逆臣录》一书,一公十三候二伯都是那些人物

按照明史蓝玉传的说法,逆臣录主要是列蓝玉谋反案的参与者,除开公、侯、伯,还有不少人。蓝玉案族诛一万五千人,想来逆臣录也不可能把这些人列完,主要应该是以下这些人吧。

一公,应该是指的凉国公蓝玉吧。有人认为是常遇春之子常升,常升到底怎么死的,连明史都没记载清楚,有说他是因为蓝玉案而死的,也有说他到朱棣永乐初年才被杀死。蓝玉是常遇春的副将兼妻弟,常遇春的女儿又嫁给了太子朱标,因此蓝玉和常家应该是忠于太子的。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病逝,而太孙朱允炆还很年轻,蓝玉却居功自傲,因此被人告发谋反。反正蓝玉以谋反被诛杀,朱元璋趁机几乎将剩下的功臣清理干净,为朱允炆继位扫清道路,蓝玉是不是谋反倒是搞不清楚了。

十三侯,附在蓝玉传后面的几个侯应该是很清楚的。

1、景川侯曹震,蓝玉案的逆党除了蓝玉之外,以曹震为首。曹震是濠人,是朱元璋老乡,而且跟从朱元璋起兵,是绝对的老兄弟,为朱元璋平定川蜀、云贵立下过大功,长期镇守四川,得到当地人的爱戴,却被认为是蓝玉的主要同谋,被诛杀。

2、鹤庆侯张翼,从张翼老爹起即跟随朱元璋,父子两代立下大功,其父退休后,张翼是蓝玉帐下骁将,以蓝玉党被诛。

3、会宁侯张温,张温守兰州,遇到蒙古大军突到,颇有张辽合肥之功,后又从傅友德平云南,从历史记载中看不出他和蓝玉有太多交道,也被蓝玉案牵连诛杀。

4、普定侯陈桓,也是朱元璋的濠州老兄弟,大概与蓝玉的亲家靖宁侯叶升有些关系,叶升已经受胡惟庸案牵连被诛杀了,陈桓这儿大概又被叶升牵连,再牵连到蓝玉,被诛杀。

5、舳舻侯朱寿,朱元璋水军将领,监督过漕运,和曹震一起被认为是蓝玉谋反案的最主要参与者,被诛杀。

6、怀远侯曹兴,因为长期在山西一带镇守过,跟过沐英,后来又跟过蓝玉北征,被诛杀。

这六侯做为蓝玉案一党,应该是确定的。下面是不太确定的。

7、靖宁侯叶升,叶升是蓝玉的亲家,为朱元璋镇守云南、三平叛蛮,已经在之前的胡惟庸案被牵连处死,但蓝玉案再次牵连到他,被列入胡党、蓝党两个反叛集团。十三侯里,应该还有叶升。

8、全宁侯孙恪:朱元璋同乡兼老部下孙兴祖之子,跟随蓝玉北征,后以蓝玉党被处死。

9、西凉侯濮玙:功臣濮英之子,以蓝玉党被发配而死。

10、永平侯谢成、11、崇山侯李新,这二人都是朱元璋老乡,和蓝玉同一传记内记载,因罪被诛杀,但没明确说是蓝玉一党。

12、应该还有胡玉,这是蓝玉传中明确说了的。

六侯之后的,大概应该是,但是有疑问。其他的就朋友们自己搜集吧。

二伯

1、东莞伯何荣:是蓝玉案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和以上的六侯并列。

2、徽先伯桑敬:其父桑世杰为朱元璋的水军大将,战死,桑敬因此封伯,后以蓝玉案处死。

(本文为星火辰整理,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吕文焕死守襄阳6年,文天祥为何骂他是逆臣吕文焕冤不冤

说冤,也不冤;说不冤,又有点冤。

1275年,元军逼近南宋都城临安,宋恭帝祖母太皇太后谢道清派遣丞相文天祥等人前往伯颜军营,与元军谈判。

吕文焕

伯颜借口说文天祥的举动异常,实则要将其扣留。文天祥遂指责伯颜不守议和信用。此时已投降元军的吕文焕得知情况后,便从旁劝解伯颜 ,要求释放文天祥。

谁知文天祥对于吕文焕的帮助非但不领情,反而斥责他是逆臣。吕文焕虽觉惭愧,但仍旧辩解说:“丞相何故骂焕以乱贼?”

文天祥说:“国家不幸有今日,汝为罪魁,汝非乱贼而谁?三尺童子皆骂汝,何独我哉!”

文天祥

那么,吕文焕在襄阳坚守了6年 ,当时人们为何还骂他是逆臣呢?他究竟做了什么对不起宋朝的事?他到底有没有苦衷?

抗蒙将领吕文焕。

南宋末期,吕文焕出生于淮南西路霍邱县(今安徽霍邱),小名吕六。受抗蒙将领吕文德堂兄的影响,吕文焕熟读兵书,喜欢军事,长大便跟从吕文德驰骋沙场。

1257年(宝祐五年),蒙军著名将领兀良合台见难以突破长江天险,于是选择从云南入侵贵州罗氏鬼国。南宋朝廷便派出将领吕文德前往播州(遵义)防守。

在镇守期间,吕文焕随吕文德一起,一边带兵防守,一边经营治理贵州地区,而且在随后的开庆、景定年间,又随吕文德在鄂州、四川等战场与蒙军作战,并取得了不少战功,以致曾被宋廷授予中亮大夫州防御使官职。

不过,在1262年(景定三年)时,吕文焕因不听吕文德调遣,而且虚报战功,受到了被宋廷削职2级的处分。1266年又被蒙古将领张禧战败于高头赤山,导致均州失陷。

尽管如此,吕文焕在当时也已经是一员颇有名气的年轻骁将了。

当时,吕文德同意蒙军在襄阳城外开设贸易集市,吕文焕认为这是蒙军的军事阴谋,遂捎信劝谏吕文德。但吕文德不听,直至后来才发现中了蒙军的计谋。

1267年12月,吕文焕因功升迁为襄阳知府兼京西安抚副使,正式接替防守襄阳的重任。

死守襄阳。

也正是在吕文焕接管襄阳这年 ,蒙军阿术和刘整开始对襄阳城围攻,并采取了诸多措施,他们在城西南和城东北修筑城堡,控制宋军白河、汉水和陆路交通;在城西和城南设立栅栏,以切断宋军东路;又在迎旭门外的汉水中,修筑战台阻遏南宋水军。

吕文焕急忙向吕文德求援,可吕文德认为襄阳城坚河深,未予重视。吕文德说:

“襄、樊城池坚深,兵储支十年,令吕六坚守。果整妄作,春水下,吾往取之,比至,恐遁去耳!”

吕文德以为襄阳城易守难攻,至少可以坚守10年,到时候元军攻不下,就会自行撤围。

后来,吕文焕多次出击,但都未能破解元军的包围。

1268年9月,阿术采纳刘整建议,训练7万水军,造战船500艘,加强了水上作战能力,使宋军无法再经汉水入援襄阳。

看到吕文焕困守孤城,宋军张世杰、夏贵、范文虎等人多次入援,但都已失败告终。可是宋廷却有人怀疑吕文焕的才能,甚至有的上奏以经营襄阳有经验的高达去接替吕文焕。

1270年春,吕文焕以步骑一万五千人,兵船百余人去偷袭襄阳西北蒙军万山堡造船基地,但被蒙军将领张弘范打败。

蒙军一边围困,一边派宋衜(dào)写信给吕文焕说:“足下于吕氏族中最才最贤,(宋廷)必将易置腹心,尺书见召,鱼脱于渊,其祸不可测也。”大意是说宋廷已经不管你,你就像一条离开水的鱼了,唯有投降才是你的出路。

但吕文焕没有理采,仍旧奋力抗敌。1272年5月,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派张顺、张贵兄弟入援襄樊,成功突破蒙元军的封锁,为襄樊军民送来了盐、布匹等宝贵物资。

可惜,张顺在这次行动中不幸牺牲;张贵留下来共守襄阳 ,后来在试图突围与郢州守将范文虎的援军会合时,被元军俘虏杀害。元军派了4名降兵运送张贵的尸体到襄阳,吕文焕斩杀了4个降兵,并为张贵、张顺各立一庙以祀。

此后,襄阳城内物资紧缺,对外又无法联系。宋朝援军又迟迟未到。有史料记载:

“捍御应酬,备殚心力,粮食虽可支吾,然衣装薪刍断绝不至,文焕撤屋为薪,缉麻为衣,每一巡城,南望恸哭。”

大意就是,由于物资紧缺,援军未到,吕文焕每次巡视城防,望着临安方向,急得直哭。

1273年正月九日,在回回炮的助攻下,元军将领阿里海牙攻入了与襄阳唇齿相依的樊城,并屠戮全城,使襄阳彻底成为了孤城。

元世祖忽必烈于是降诏谕吕文焕说:

“尔等据守孤城,于今五年,宜力尔主,固其宜也。然势究援绝,如数万生灵何?若能纳款,悉赦勿治,且加迁擢。”

大意为:你等据守襄阳这座孤城已经5年,也对得起宋朝了!如今你们粮尽援绝,而我们攻城势在必得,难道你要视城中数万人的性命于不顾吗?若能归顺元朝,我们将保证你们的安全,而且给你加官进爵。

如此一分析,吕文焕便开始犹豫了。

降元攻宋。

元军一边从精神上进攻,一边继续军事攻城,阿里海牙把回回炮运来炮轰襄阳,所中者无不摧陷,城中守军大乱 ,不少宋军将士越城降元。之前刘整曾到襄阳城下劝降时,被暗箭射伤,因此主张强攻,俘虏吕文焕。

但阿里海牙不同意,他亲自到城下再次劝降,对吕文焕说:“君以孤城御我数年,今鸟飞路绝,帝(忽必烈)实嘉能忠而主。信降,必尊官赐重以劝方来,终不仇汝置死所也!”

张庭珍也在城下喊道:“我师所攻,无不取者,汝孤城路绝,外无一兵之援,而欲以死守求空名,如阖郡之人何?汝宜早图之!”

接着,元将大达立主动请缨,带着译史阿里、员外郎王某进入襄阳劝降。吕文焕设宴招待了他们。

大达立综合分析两国形势、对比了双方军事实力,及襄阳面临的困境,对吕文焕说:“天眷吾有元,海外内罔非臣属,独尔一隅漏王泽。今天兵云集,带甲百万,以中国之大,供亿无穷,筑长围,扼鹿门,横亘江路,攻具之奇,有西域机石,飞三百余步,以是樊破无噍类尔。婴城固守六载,为人臣义无不足,如生民何?圣朝上应天时,下徇地利,中察时变,平宋必矣,其审思之!”

此外元将张宏亦进行了招谕。经过元朝的多番工作,吕文焕于是有了投降的想法,但犹疑未决。于是阿里海牙折箭为誓担保,吕文焕终于决定投降。

1273年(南宋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2月24日,吕文焕带着儿子出城投降,归顺元朝,襄阳因此失守,南宋灭亡遂成定局。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襄阳战略地位在防御上的极其重要性,更因为吕氏家族在南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吕文焕投降,是蒙元和南宋博弈棋盘上最为关键的一步棋。

正如元初文学家胡祇遹所言:

“吕生(吕文焕)世握兵柄,兄弟子侄布满台阁,宋君臣之孰贤孰愚,宋河山城郭之何瑕何坚,宋兵民之多寡虚实,宋兵刑政之得失巧拙,不为不知。”

正因为如此,元世祖所以决定优待吕文焕,要好好利用这位降将。

1273年4月,吕文焕奉旨到达元大都(今北京),入朝觐见元世祖。吕文焕受宠若惊,于是主动为元朝策划攻打南宋鄂州(武汉),并自请为先锋。

元世祖忽必烈封吕文焕为昭勇大将军、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襄汉大都督 ,允许他调遣各将校。

1274年2月,吕文焕官拜荆湖行省参知政事,跟随伯颜等征讨南宋,招降沿江州郡,攻陷沙洋、新城(湖北潜江)、鄂州等城。元世祖命吕文焕率其麾下,以善遇降将之策,招谕元军尚未攻下的州郡。

当时沿江 诸将多为吕氏旧部,遂争相望风款附。当然也有忠君爱国之士,比如新城守将边居谊,他佯装接受吕文焕的招降,待诱其至城下时,暗箭齐发,差点将吕文焕射死(边居谊在城破时自焚而死)。

宋廷多次派人请和,吕文焕都未予理采。元军就这样一路高歌猛进,直抵南宋都城临安。

1275年,元军逼近临安时,宋廷派文天祥前往元军谈判,元军首领趁机扣押文天祥,吕文焕从中调和,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吕文焕被文天祥骂得面红耳赤,但仍旧辩解说:“当年我死守襄阳六年之久,宋廷为何不发兵来救援?”

文天祥回答说:力穷援绝,死以报国可也。汝爱身惜妻子,既负国,又隤家声。今合族为逆,万世之贼臣也!”而后又骂了他侄儿吕师孟。

元朝将领伯颜、唆都都对文天祥钦佩不已,唆都说道:“丞相骂得吕家好!

总结:其实,吕文焕六年来坚守襄阳,在没有大队援军的情况下,一直不肯投降,已经不错了。虽然没有象文天祥那样誓死不屈,但最后已经山穷水尽,又考虑到城中广大百姓的生命,因此选择了投降,已经无可厚非。要怪只能怪宋廷太无能。

各位朋友,你是怎样看待吕文焕的?欢迎留言!

李世民赵匡胤赵光义朱温朱元璋,叛君逆臣他们称得上仁君或者侠胆忠义吗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题目中提到的这几位中为何会把朱元璋也列入叛军逆臣之中?

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在《明史讲义》开国篇第一句中说: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

朱元璋在民不聊生的时代,从一个乞丐、和尚的身份“起义兵以诛暴乱”,以驱除鞑奴,救民于水火为己任,收复了失去几百年的烟云十六州,建立了大明。

请问他叛的那个君?逆的那个臣?

其次,大唐的李世民,大宋的赵匡胤兄弟,大明的朱元璋。都是一代雄主,开创了几百年基业的开国之君。

后梁的朱温何德何能和这几位中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开国之君并列呢?


然后我们再来说题目中提到的这几位算不算是明君仁主。

一、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黑点很多,宣武门杀兄弑弟,强占弟媳,逼迫李渊,修改唐史……

但是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的确让老百姓从隋末乱战之中恢复了过来。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在中华历史上所有的皇帝中都可以排到前十。

可以说名震世界的大唐帝国就是诞生在李世民的手中,这样的皇帝,历史上的各位史学大家也没有一个说李世民是叛君逆臣的。

二、宋太祖、太宗

赵匡胤和赵光义是历史上少有的亲兄弟都是皇帝。

赵匡胤欺负柴氏孤儿寡母,占了柴氏的江山,这是他洗不掉的黑点。

赵光义野史中强占小周后,逼死李煜,烛光斧影杀死赵匡胤……

这是赵氏兄弟的黑点。

但是在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二人在位期间,大宋终于结束了自唐末以来的数百年格局混战,完成了中原政权的再一次统一。并且几度北伐,可惜功亏一篑。

在整个宋代,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最具开拓精神的皇帝,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宋朝一直被认为是最弱统一王朝,但是这和宋太祖太宗没有关系了。

三、朱温

朱温最早是跟着黄巢造反的农民,在黄巢起义的过程中一步步成长为大将。后来朱温看到黄巢失败在即,干脆率军投降了唐朝,被赐名朱全忠。

可惜朱全忠并不忠,在逐渐消灭其他人的同时朱温也掌握了军权和政权。随后就是大家熟悉的剧情了。

朱温先逼死唐昭宗,再扶持傀儡唐哀宗,逼哀宗禅让。至此唐朝灭亡。

朱温建立的梁朝,可以说是中原五代中最小的一个,辖地仅今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大部,河北、宁夏、山西、江苏、安徽等省的一部。

而且朱温继位后一直和李克用父子争斗,输多赢少。最后还因为强暴儿媳被儿子所杀。


人是复杂的动物,而皇帝更是极具争议,我们不能用非黑即白的目光去看待。

说到这里,再回过头看题目,大家就明白了问题所在了吧。叛君逆臣、侠胆忠义这些词都是演义、话本中为了帮助普通百姓区分好坏而人为添加的人设。

这些又如何能形容这些极为复杂的帝王故事呢?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逆臣录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逆臣录》TXT下载(全本)作者:黑木黎子(两卷全,帝王攻VS女王受,宫廷,好文推荐~)|https://www.txtzm.com/read.php?tid-13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