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果没有耶律大石可敦城收兵,蒙古能崛起么
- 最后1分钟领先15分,李春江已经鸣金收兵,为何杜锋还迟迟不肯下主力呢
- 古代为何鸣金了一定要收兵
- 闻鼓而击,鸣金收兵为什么鼓楼少,而钟楼多
- 古代打仗为何一方鸣金收兵对方也住手
- 为什么古代上战场要擂鼓,收兵时鸣金
- 古代战争结束后,指挥撤退为何要“鸣金收兵”
如果没有耶律大石可敦城收兵,蒙古能崛起么
蒙古的崛起跟西辽放弃漠北草原有一点点的关系,但没有直接关系。
辽国对漠北草原的管理,以安抚为主。但是有辽一代,漠北诸部与辽王朝的关系可称叛服无常。其中乌古、敌烈、阴山室韦与辽国的关系较为紧密,梅里急、阻卜等部则主要以叛乱为主。
为此辽国在漠北草原的深处设立了西北路招讨司,下辖招州、镇州、维州、防州,提防草原民族造反。(镇州就是可敦城)
也就是说,辽国统治漠北草原时期,契丹人和草原民族的关系比较复杂。有一些部落是辽国忠实的马仔,有一些则经常想着怎么独立,脱离辽国的控制。
金灭辽时,由于辽国分崩离析,对草原的控制力大不如前,因此在当时,草原各部纷纷起了异心,打算抛弃辽国。
但是由于女真人是通古斯语族,跟草原民族有先天的隔阂性。并且金国恃强凌弱,对漠北草原各部采取军事威压政策,给漠北草原各部留下了一个很差的印象。因而当辽国奄奄一息之时,草原部落又纷纷转头,又继续支持辽国。
比如1124年,辽朝彻底完蛋前夕,阴山室韦部就派兵“勤王”,协助辽天祚帝跟金朝做了最后一搏。
只不过,由于天祚帝太稀烂,辽国和支持它草原各部的最后一搏,最后以失败告终。
天祚帝败亡前夕,耶律大石这个光杆司令率领残部流亡至漠北草原的可敦城。
前面说了,漠北草原民族中,有一些部落是辽国忠实的马仔,因而当耶律大石率残部抵达可敦城后,这些拥辽部落迅速集结,纷纷团结在了耶律大石的周围。
当时,有十八个部落给耶律大石捧场,这十八部分别是: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
在这些部落首领们看来,辽朝皇帝就是他们的大汗,耶律大石既然是大汗的人,那也就是他们领导人。
至于金国?东北来的通古斯蛮人而已,没兴趣效忠那种外来户。
注释:敌剌部是鞑靼后裔,也就是后来塔塔尔人的祖先;王纪剌部就是弘吉剌部,蒙朝皇后多出自这个部落;茶赤剌部就是札答兰部,后来的札木合就出自这个部落,属于蒙古部的分支;密儿纪部即蔑儿乞部,也就是跟成吉思汗抢老婆的那个部落;阻卜部即克烈部,王汗出自这个部落。
不过,有捧场的人,那就有不捧场的。比如成吉思汗的爷爷合不勒汗,他就没去。
当时,辽国灭亡,金国忙着打北宋,无暇派兵占领草原,此时草原处于无主状态。合不勒汗便趁机脱离辽、金统治,自立为汗。
在合不勒汗的强势领导下,蒙古部落迅速开疆扩土,威势日盛,成为漠北草原东部的一个小强部落。不管是耶律大石还是金国,都要拉拢他。(合不勒汗当时只是统一了蒙古部落,没有统一草原)
面对拉拢,合不勒汗接受了金国的册封。金太宗完颜晟大喜,遂宣召他入朝,打算给足他面子,并以他为招抚榜样。结果就在待合他的宴席上,合不勒汗估计是喝多了,他竟然跑去捋金太宗的胡须,让其很没面子。
金太宗当时没有发作,但过后又后悔,让使者追合不勒汗回来,打算杀了他。合不勒汗知道金太宗的用意,蛟龙入海,岂能再困于浅滩之上呢?于是这名使者就躺枪被杀。
自此,金与蒙古结怨。
当时合不勒汗一面整兵抗金,一面接受耶律大石的安抚,成为耶律大石的盟友。
1130年,耶律大石在可敦城站稳脚跟后,他意识到金朝已经不可战胜,就动了朝其他方向发展,等强大后在反攻的想法。
但耶律大石依然有后顾之忧,那就是金朝可能随时会派兵剿灭他。于是他就派少量兵力向金朝进行试探性骚扰,果然金朝大怒。但金朝与南宋正在交战,无法抽调兵力。(当时金国正在“搜山捡海”抓赵构)
于是,金太宗便派人去蒙古高原各部,下令让他们出兵。结果没有部落听金朝的话,都按兵不动。
这次试探性的进攻后,耶律大石摸清了金国的底细:就是在短期内,只要蒙古高原各部依然不归顺金朝,那么金朝就根本抽不出兵力来消灭自己。
于是耶律大石便开始西征,把可敦城的主力调往西域方向。在可敦城则只留一少部分兵力镇守。(耶律大石这次西征没有成功)
听说耶律大石率部西征后,金朝认为此时正是解决耶律大石的大好时机,便趁着耶律大石在西域,可敦城空虚之际,发动了燕云地区的汉人和一小部分的女真人,组建了一支一万人的远征军,打算长途跋涉的去进攻可敦城。
然而,金朝这次的远征,彻底失败了。从燕云到可敦城,路途三千多里。而且为了避免惹怒蒙古高原各部落,金军还只能走沙漠沿线。其结果就是负责辎重的民夫悉数死在了沙漠,牛车也十不存一。
听说金国远征失败的消息后,耶律大石考虑到可敦城附近地理环境不好,不宜立国。于是他趁着这次胜利,将可敦城周围拥护他的各部落首领召集起来,号召他们随自己一起迁徙到西域,并放弃可敦城。
有了草原部落的支持,耶律大石随即进行第二次西征。这一次西征,战果非常显著,半个西域基本被他拿下。
1134年,耶律大石认为反攻复国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便派大将萧斡里剌率七万大军东征金朝。
结果,西辽这次的东征也跟金国的远征一模一样,牛马多死,大军补给困难,耶律大石不得已下令撤军。
远征失利后,耶律大石对复国彻底死心,专注于在新疆和中亚发展势力。
与之同时,金国上下听说耶律大石的东征失利后,举朝紧张,金朝权臣完颜宗翰力劝金太宗反攻。金太宗准奏,完颜宗翰便东拼西凑,拼凑了大量汉人和投降契丹人为主的军队西征西辽。
然而结果跟之前一样,也是补给困难,士气低落。数千契丹士兵趁机叛逃西辽,西征以失败告终。
金军西征失利后,也跟耶律大石一样,对灭掉西辽不抱有希望,转而向南宋开战。决心灭掉南宋。(完颜宗翰死后,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力主灭宋)
由于耶律大石和金国都退出了草原,一个向中亚发展,一个向江南发展,因而此时的漠北草原便完全变成了一个无主之地。没随耶律大石西征的部落纷纷自立。比如当时的合不勒汗就非常活跃,数次骚扰金国边境。
1146年,金国在蒙古人的反复骚扰下,忍无可忍,遂决心反击。
当时,金国统帅完颜宗弼统帅40万大军,仅神臂弓弩手就带了8万,讨伐蒙古。可是由于合不勒汗根本不跟金军决战,以运动战的方式打的金军团团转。金军被动至极,只能宣布退兵。随后,金蒙议和,割让西平河以北二十七团寨与蒙古。并且金国每年还无偿赐予大量的牛羊马予蒙古。(相当于北宋给辽国的岁币)
至此,金国对漠北转入守势。
而在此战之前,耶律大石病死,西辽在他死后也彻底放弃可敦城,克烈部南迁,占领了可敦城。
至此,西辽的势力也彻底退出草原。
之后不久,合不勒汗病死,汗位传给其弟俺巴孩汗。金国设计害死俺巴孩汗,致使刚刚统一的蒙古又陷入四分五裂。直到五十多年后,随着成吉思汗的崛起,才又重新恢复统一。
总的来说,西辽放弃可敦城,与蒙古崛起有一定的关系,但没有直接联系。
如果耶律大石不走,凭他的影响力,其它的草原诸部断然不可能做大做强。因此,耶律大石把发展重心移到西域时,合不勒汗确实占了便宜,并一度在草原东部称王。
但是,耶律大石的实力本身并不强,他能在可敦城号令草原诸部,只是因为他沾了辽国的余光而已。他在全力西征之前,他其实很清楚自己的尴尬处境:草原毕竟草原民族的地盘,不是他的地盘。他的安抚只能起一时的效果,如果时间长久,难免草原诸部会有异心。所以他必须要不顾一切的西征,要打下属于他自己的地盘。
而对于蒙古来说,耶律大石的压制只是一时的压制。只要等他死了,新任大汗的号召力不如耶律大石,蒙古的崛起是必然的。
后来蒙古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强势崛起,即便那时候西辽在草原依旧有影响力,其结果也肯定是被蒙古碾压消灭。
最后1分钟领先15分,李春江已经鸣金收兵,为何杜锋还迟迟不肯下主力呢
最后
当联盟最会抢篮板的广东遇到联盟第二会抢篮板的广厦时,就注定了这场比赛胜负的关键在于内线的比拼。可是在失去易建联与苏伟之后,广东队的内线只剩下了曾繁日、任骏飞以及张昊,面对广厦队杜察利、胡金秋以及钱德勒,内线被全面压制。已经记不清广厦抢了多少次进攻篮板了,数不请投进了多少记三分球了。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广东宏远的犯规数就达到了bns。
本场比赛,广东宏远共七人得分上双,光从数据上来看,球队整体进攻倒是没有问题。除了马尚的罚球与胡明轩的三分稍微有些奇怪之外,其余队员的进攻火力都异常凶猛。而问题便是出现在防守上,特别是在限制胡金秋、钱德勒以及杜利察三人上,做得十分糟糕。力量、身高、臂展被完全碾压,除了犯规之外,别无他选,而这便是双小外阵容所存在的致命缺点,看看最近山东男篮的比赛,就能发现他们所存在着的共同点。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比赛还出现十分争议的一幕,离比赛结束还剩下最后1分钟,广厦已经掌握了15分的领先优势。李春江鸣金收兵,换下了主力,而对面的杜锋却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那么问题来了,在挣扎没有意义的情况下,杜锋为什么还不下主力呢?一方面,不到比赛最后一秒不放弃,广东宏远是联赛逆转最多的队伍之一,而广厦是被逆转最多的队伍之一。
打好每一次进攻和防守,说不定就会有奇迹的发生,麦迪的35秒13分,不也正是如此吗?这便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培养球队在关键时刻的执行力,到了季后赛上,这样的情况会经常发生。怎样让对方犯错误,怎样做正确的事情,这都需要比赛实践去提高。
古代为何鸣金了一定要收兵
中国古代一直有“五行”的观点,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而“金木水火土”又分别对应“西东北南中”五个方位。金,就是指金属。在“五行”中,金对应的方位是西方,西方象征着收敛,因此,古人用“鸣金”来表达停止进攻、战斗结束的信号。“鸣金”的“金”,是一种铜制乐器,名叫“钲(zhēng)”,形状像钟,但是比钟狭长,上方有柄,可以悬挂。古代战争中,一旦敲钲,就意味着战斗结束,双方各自撤退。古人“击鼓进军,鸣金收兵”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鼓用皮革制成,敲击时声音浑厚,震撼人心,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钲的声音清脆,穿透力强,传播距离远,便于士兵清楚听见撤退信号。
到了北魏时期,人们发现:铜锣的形状平圆如盘,敲击时声音响亮,比钲的穿透力还强,就逐渐用锣代替钲,“鸣金收兵”也就渐渐演变成了“鸣锣收兵”。进入近现代之后,无论是击鼓还是鸣金,都已经无法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进攻撤退的信号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如吹响军号、发射曳光弹等等。当代的高科技战争,战争信号甚至可以是电子命令。唯一不变的是:战争信号,是对军队的统一调度,军令如山,军队必须做到令行禁止,否则便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闻鼓而击,鸣金收兵为什么鼓楼少,而钟楼多
这个根本不是一回事啊,“击鼓而进,鸣金收兵”是军事号令,是战场上通过击鼓和敲钲来指挥军队的一种手段;而钟鼓楼却是城市中的建筑,主要是用来报时的。
“击鼓而进,鸣金收兵”是军事号令
击鼓和鸣金是古代常用的军事指挥号令,击鼓便是指敲战鼓,鸣金也就是“鸣钲”(注意不是锣)。《说文解字》中有载“钲,似铃,柄中上下通”,钲是一种古代乐器,用铜制成,颜色似金。
△“钲”是一种古代乐器
《荀子·议兵》有载,“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意思就是听到敲鼓生便发动进攻,而听到鸣金声则收兵撤退,在古代相对落后的通讯条件下,这是一种较为便捷且极为有效的军事指挥方式。
关于“击鼓而进”的来历,有着这样一种传说:传说古时东海流波山上一种叫做‘夔’的动物,形状像牛,全身青黑色,发出幽幽的光亮,头上不长角,而且只有一只脚。其目光如电、叫声如雷,十分威武雄壮。皇帝认为其叫声可以鼓舞士气,于是用其毛坯制成八十面鼓,让玄女娘娘亲自击鼓,顿时声似雷霆,直传出五百里。
△传说中的‘夔’
而关于“鸣金收兵”则可能源于阴阳五行家的说法,古时以东南西北中对应五行,即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土。因古代作战通常在日落前收兵,而此时太阳正在西方,在五行中对应金,故而便有了鸣金收兵的说法。
“钟鼓楼”则是民用设施
古代城市中的钟鼓楼最早乃是专用的报时建筑,在实行里坊制(类似于现代的小区)的城市,夜晚通常实行宵禁,早晚击鼓便成为了开关坊门的信号。直到元、明时期,钟楼和鼓楼才开始相对而建,专供佛事之用。
古代时没有时钟,计时只能依靠日圭和漏壶,这种计时方式显然无法大规模普及,因而百姓想要知道时间,全靠官府设置的钟鼓楼报时。除了报时这个功能之外,钟鼓楼通常还有预警的功能,类似于现代的防空警报。
综上所述,“闻鼓而击,鸣金收兵”和“钟鼓楼”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而且“鼓楼、钟楼”通常是相对而建的,并不存在多少的问题。
古代打仗为何一方鸣金收兵对方也住手
古代己方统帅下令鸣金收兵,对方为什么也停止攻击?第一是怕对手鸣金收兵是诈败,正所谓穷寇莫追就是这个道理,贸然追击有一定的风险,第二我认为就是咱国人的天性也就是礼尚往来,以后我鸣金收兵你也别追,战国之前的春秋两国交战不能偷袭,还得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打,有够奇葩。所以敌人鸣金收兵后基本己方也鸣金收兵回营吃自助去了?,当然也有个别案例,己方统帅知己知彼知道对手是真的败了,挥军掩杀能更好的扩大战果。
为什么古代上战场要擂鼓,收兵时鸣金
谢谢邀请!
古代打仗,一个战场往往成千上万人。
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如果没有组织和调度,就容易人跟人挤在一起。而武器的施展是需要空间的,否则容易误伤友军,甚至根本得不到施展的空间。比如美剧《权力的游戏》里的私生子之战,囧恩和其属下就被小剥皮的军队围住,拥挤在一起,别说施展的空间了,囧恩差点都被自己人挤死。
此战的一个历史原型就是著名的坎尼会战。汉尼拔用了一个新月形阵式,把攻击的罗马人包围起来,让其拥挤到一起,无法动弹和反击,只能被迦太基军队屠杀。
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就必须把军队组织和排列起来,让其能充分发挥效能。这就是军阵了。而古代战争的本质就是用己方的军阵去打垮对方的军阵。
而通讯基本靠吼的古代,军官要想有效控制部队,光靠喊肯定不行,那就得借助视觉和听觉工具了,即旗帜和金鼓。
那为什么开打时要擂鼓,而收兵时鸣金,即““擂鼓进军,鸣金收兵””呢?
对此,《司马法》里有介绍,“金、鼓、铃、旗四者各有法。鼓之则进,重鼓则击。金之则止,重金则退。 一鼓一击而左,一鼓一击而右。”
也就是说,进攻时敲鼓的原因是因为鼓声有节奏感。古代打仗不是像一些影视剧里描写的那样,一堆人快跑冲过去。那样等接战了,估计也早没体力了。所以古代作战保存体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军中会用鼓声提供节奏,控制士兵行进速度。也就是鼓敲一声,走一步。这叫步鼓。还有一种叫擂鼓,就是最后关头,让大家冲锋拼命的。因为连续激烈的鼓声非常容易让人心跳加速,调动情绪。
而之所以鸣金收兵,是因为金,即铜钲,这种长得很像铜钟的乐器,声音清脆。这即不同于鼓声,也能帮助士兵在擂鼓冲锋,杀红眼的情况下,恢复理智。
当然,鸣金也不是说一响大家就转头往回跑。一般,鸣金一声,是要各部士兵停止进攻立定;鸣金第二声,是要各部士兵缓步退回本阵;连续鸣金,就是要各部士兵迅速后退,奔跑数步、脱离战斗,然后转身向敌立定,缓步后退。
古代战争结束后,指挥撤退为何要“鸣金收兵”
“鸣金收兵”是指古代敌我双方交战时,一般情况下士兵听到“咚咚”的鼓声而进,听到“当当”铜锣声而退。意思是撤退、收兵,最后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律。
《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追根溯源,最初“鸣金”敲的还不是铜锣,而是一种叫“钲”(zheng)的东西。
顺带说一下,古代的“金”指的是铜,而不是金子。铜在我国出现的最早,利用开发的也最早,古代铜比铁出现的要早。比如西周的青铜器世界闻名。因此“鸣金”也就是敲铜器。
什么是钲呢?钲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铜制成,比我们看到的钟要长一些,用木棍击之有节奏感。
后被军队采用整肃士兵的步伐,士兵踩着节奏有整齐感。到后来变成了敲击命令士兵收兵的信号。
大家都知道,铜发出的声音很清脆,穿透力强,适合于发号施令。随着技术的发展,乐器中有了铙和钹,然后有了铜锣。
铙比钲要小(如图)
钹比铙大一些(如图)
铜锣要比钹大一些,并且能悬挂起来,声音传的远,在嘈杂的环境下声音传得更远,有鉴于此,到了三国时期,军队就用铜锣代替了钲。也就是说鸣锣退兵。
随着时代的发展,陆续出现了发信号弹,吹洋号等,为了防止对方知道意图,甚至还制定了站在高处用旗子指挥,或前进或后退。
总之时代在变,军队指挥信号儿也在变。
文/秉烛读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