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让幼儿背诵古诗词有什么用有意义吗
- 王国维为什么要自沉于颐和园的「鱼藻轩」
- 宋词第一人,当属谁
- 创作诗词时,如何体现王国维所说的“有我”和“无我”之境
- 古代匈奴,为何会有“夫死娶母,兄死娶嫂”的习俗
- 陈寅恪为何会写出“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 为什么感觉纳兰性德的诗与仓央嘉措很像
让幼儿背诵古诗词有什么用有意义吗
传播优秀文化要从幼儿做起
幼儿期是他们茁壮成长阶段,也是幼儿千真活泼,好奇心最强的时候,因此,引导他们背诵简短的古诗词,是最好的时机,便于幼儿学习,也可激发他们热爱古诗的情趣。
A、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长可购买幼儿读古诗,唐诗三百首等幼儿读物,然后教孩子读,读过几遍后,让孩子背,家长要耐从指导,对孩子的进步要表扬鼓励,让孩子从中增强对学习的获得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B、要有选择的读,按照由简到难,由少到多这样的顺序去教孩子读古诗,还可与同伴比赛,互相取长补短,多创造激利因素,用多种灵魂新颖的办法,促进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C、古诗文字精美,语言精美,内容精美,家长还可引导学生观察诗中的配图,通过看图学诗,这样可以引导孩子学会欣赏美,从中还可陶治ye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D、现在社会飞速发展,儿童生活在幸福美满的环境中,他们从小既有幼稚的天性,又有活泼聪明的智慧,教他们学习古诗,既可培养孩子爱学习的好习惯,又可培养他们聪明的才智,养成从小爱学习的好习惯,为以后进入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打好基础。
幼儿自小千真活泼,聪明可爱,是家中的宝贝,家长要关心孩子的成长,又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智能,利用他们记忆能力强的潜能和优势,善待孩子,关注孩子,用文浓郁的文化氛围培养孩子,让幼儿成为祖国的花朵。
王国维为什么要自沉于颐和园的「鱼藻轩」
对于王国维的死因,前辈学者们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大致有为清王室殉节、为传统文化殉节、担心北伐军迫害、怕欠罗振玉的钱还不上这些原因。当然,欠钱之说已经被相关学者否掉了,罗振玉和王国维是真正的君子之交,不存在有逼王国维还钱的事儿。
不过,一般来说,还是为清王室殉节和为传统文化殉节这两个显得靠谱点,原因就在于他自杀的地方——鱼藻轩。
鱼藻轩这个名字不是没有来历的,古人起名都讲究风雅,喜欢附丽诗词,鱼藻轩正是得名于《诗经·小雅》里的“鱼在在藻,依其于蒲”一句。
东汉最著名的经学家郑玄,对这句话曾有过自己的见解。藻,水草也,鱼之依水草,犹人之依明王也。
王国维本人是国学大师,对四书五经可以说是烂熟于胸,自然是知道鱼藻轩得名之源以及郑玄的这句注解的,他选择在鱼藻轩自沉,就是表明了他的殉节之志。
当然,说担心北伐军的迫害也不是没有缘由的,毕竟在这一年,北伐军就枪毙了叶德辉和王葆心两位学者,王国维也因此事多次表示不想再受一点辱。
个人觉得,王国维早存死志,北伐军对学者文人的迫害是让他最终选择将心动付诸行动的导火索。所以才会有王国维遗书里开头著名的那句话: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宋词第一人,当属谁
谢邀!
俗言“文无第一”,要评定宋词第一人,那是找批!
苏东坡开豪放之先河,一首“大江东处”唱出了多少男儿的气势,称得上宋词第一吧?
有人就讲了,辛弃疾一生抗金,写下了多少歌咏祖国的雄迈之词,他的“千古江山”同样豪情万丈,他才是宋词第一人。
不,李清照一介女流,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能写下如此多优美的词,更难能可贵。一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叠词,衬托出其孤戚之情,宋词第一应为她。
然而,我却想选柳永作为宋词第一人。为何?因奉旨填词、以词为业,靠此养活自己的,宋朝除了柳三变还有谁?其“有井水处皆有柳词”可见在当时多受欢迎,多有市场!
可叹他生不逢时,如柳永生在当今社会,以他的才华,随随便便写几首,便会迷倒一大片,如其来头条,不是自媒体第一人吗?其著作权、出版费不知有多少?
所以,虽然我最喜苏词,但我更佩服柳三变,暂且让我选他为“宋词第一”吧。
另附柳词一首,以谢诸君: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创作诗词时,如何体现王国维所说的“有我”和“无我”之境
王国维先生是公认的国学大师,一生成就斐然,是北大文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他对于诗文的境界有很独到的见解。都记录在他的作品《人间词话》里。所谓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主要是说的他对宋词所体现的境界而做的说明。比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过。可看孤馆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凡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与无我实际就是物与我的关系,有我则我是主体,来观察物的存在状态。无我则是以物为主体,而我则与物之间形成了化境。此种境界类似于佛教禅宗所讲的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有我便是我执,我相,把“我”当成了一个固定必然存在的物质现象,从而便在三界六道里轮回不止。无我便是破了我执,我相。证得了万法皆空,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想选择一个衣钵传人,便让弟子们各做一首偈语来展示自己的修行成果。他的大弟子神秀写的是: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就是有我之境。而慧能也做了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无我之境。五祖弘忍看到慧能所做的偈语,知道他已经明心见性,便把衣钵传给了他,慧能就成为了禅宗的第六祖。有我到无我之境不仅是写作技法的提高,更是修行境界的升华!愿我们都能勇猛精进的如法修行,早登光辉彼岸。共证清净菩提本性!
古代匈奴,为何会有“夫死娶母,兄死娶嫂”的习俗
题目这个说法不准确。
准确的,应是匈奴“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娶其妻妻之。”语出《史记.匈奴列传》。
《汉书.匈奴传》亦有此语,一字不差,所言当依史迁。
题目问,匈奴为何会有这样的习俗,其实,司马迁已经说了,即“毋文书”“不知礼仪”——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其所处的文明阶段,还没有达到西周以始的发展程度。
太史公说:“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颜师古注:“以殷时始奔北边。”
王国维著有《鬼方昆夷玁狁考》。
他说,中国古时有一强梁族群,自汧、陇环中国而北,东及太行、常山间时侵中国,而文化程度不及诸夏远甚,有无文字。商周时,称“鬼方”“昆夷”“獯鬻”;宗周曰“玁狁”;春秋谓之“戎”,继而曰狄;战国以后,称“胡”,称“匈奴”。他说,“戎”“狄”,是中国起的名称,除此之外,都是其本名。
王静安先生考证说,以上名称,皆指一族。当然,族群分化是有的,不少归顺了中原。其他一些迁到了西边北边。
他还著有《月支未西迁大夏时故地考》,认为月支、大夏也是在夏朝灭亡后经过很长时间逐渐由北边迁往西域的。大夏留下的一部分,就是匈奴的祖先。
到目前为止,没有足够的古籍和考古证据能够对上述一说证伪,反而是一点点在证实。
可以进一步补充的是,“昆吾”“豕韦”“肃慎”“扶余”等等,也应该是上述一族的分支。
(胡焕庸线)
中国当代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个“腾冲-瑷珲一线”理论,被称为“胡焕庸线”。他是从人口地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实际上,这条线恰好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农耕区和游牧区的分界线。
前面说到的一族,包括匈奴,皆长期生活于这条线的西北一边。
《史记.匈奴列传》云:“唐虞以上有山戎、玁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随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年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涉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
这描述的相当细致了。
人类发展史证明,定居的农耕生产方式,对于文明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华文明,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也就是以农业革命为开端;具形于商周时期,后来的灿烂文化硕果,皆根源于此时奠定的基础。
在商周时期,诸夏的文明程度,已与游牧文化大大拉开了距离。
这里面,也包括婚姻习俗。
史学界,对“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娶其妻妻之”这样的婚姻习俗,称之为“收继婚”。
在很多西域和北方的游牧及狩猎采集族群中,都曾普遍存在。
王国维说,西周制度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立子立嫡之制;二是庙数之制;三是同姓不婚之制。
同姓不婚,已经包括了不同辈后母及叔嫂不婚。
但在西域大夏大月氏,长期实行“收继婚”制。
《汉书.西域传》载,匈奴以西的乌孙国,击破大月氏,占其地,收其民,余下一部西臣大夏。汉元封中,与乌孙通婚,遣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为公主,嫁与乌孙王昆莫为妻。后,昆莫年老,欲让自己的孙子岑陬娶公主。公主不愿意,上书汉皇,皇帝回信说:“随从乌孙风俗,大汉想要联合乌孙剪灭匈奴。”公主只能嫁了。公主死后,汉朝又把楚王刘戊之孙女解忧公主嫁给了岑陬。岑陬死后,即位的侄子又娶解忧为妻。这位侄子死后,岑陬的儿子即位,还是娶解忧为妻。
《后汉书.西羌传》亦记载了东汉时那里一些小国“收继婚”的习俗。《东夷列传》记载了北部一些族属的“收继婚”。当时的“高句丽”,还处于“群婚”或“对偶婚”状态。
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陈寅恪为何会写出“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问题:陈寅恪为何会写出“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引言
一九四五年四月,民国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写下了《忆故居》,这两句是这首诗中最著名的两句,全诗摘录如下: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陈寅恪何许人也?
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学者,他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同时他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由于其学识过人,曾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先生的父亲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创作背景
这首诗诞生的时候,陈先生已经五十五岁了,同时正在患病期间,他想起故乡曾经居住的地方,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文释义
-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阵钟声从渺远的远方传来,窗外依稀可以看到群鸦飞回巢穴的影子。群鸦已经还巢,而我还漂泊在远方,这正是当时先生内心的写照。
-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实事求是地说,这正是陈寅恪先生的写照——才华横溢,自负才气绝伦的我,如今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放眼四海也只有夕阳与我为伴。陈先生一生是自负的,当初民国著名文化大师王国维先生去世后,他面对王的遗体,恭敬地行完大礼之后,便写下了那句千古名言“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但是他那种凄凉的境地,又有谁能懂呢?
-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公元一九四五年,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已经有了明显失败的迹象,先生所担忧的是战争胜利了,我们的河山,各个方面都遭受了巨大的伤害。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陈先生从学者的角度清楚地意识到,“文化”无疑是伤害最大的。此时的他已经年过半百,就算赢得了胜利,自己只剩下晚景。大有“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的境况。
-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陈先生的父亲陈三立,在抗日战争时候为了抵抗日军绝食而死,铮铮铁骨,文人脊梁。陈先生此刻卧病想起以前的先人在的时候,一家人在老家其乐融融。
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留给自己的只有回忆,如同梦幻一般。此时此刻,自己羁旅他乡,也许“梦里不知身是客”,只好把他乡当做故乡了。
@兵法天下 如是说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真可谓陈寅恪先生一生的象征,如今读来让人感慨万分。
纵观历史,古往今来,当一个人的才华超过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时,他注定是孤独的,因为“曲高和寡”,因为“高处不胜寒”;当一个人自由之精神,追求自由的性格,独立到“万径人踪灭”的时候,他最后的结局,最终的命运,无疑“独钓寒江雪”。
结论
这就是文化大师陈寅恪先生,将自己的平生负气于人间的大师;平生都在“追求思想和精神自由”的大师;与此同时也是一个晚景凄凉,但用自己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最终打动了历史的大师;值得每一个文化人崇敬的大师!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附庸风雅。诗词歌赋,娱乐闲暇。嗜好填词,意气风发。特立独行,厌倦浮夸。
头条有缘,文笔相见。看似无聊,实则华篇。相逢何必相识,情怀与共欢颜。】
为什么感觉纳兰性德的诗与仓央嘉措很像
从“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到“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从“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到“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他们,一位是纳兰容若,一位是仓央嘉措,
一位是生于富贵门的翩翩公子,
一位是桀骜不驯的六世达赖 ;
一位是身处皇城却生不由己心另有所往的词人,
一位是游走于布达拉宫与拉萨街头的活佛;
他们,身份不同,地域不同,
却在各自的孤寂的世界里,
用他们最纯净的灵魂,
刻画着同一片情深。
上天在给他们无限诗情的时候,
也同时给了他们难以承受的生离死别。
把爱当作信仰的两个人,
用他们最真切的文字抚慰自己的心,
然后一步步走向孤寂。
如果可以,
他们愿只做一个平凡的世人,
过最平静的生活,和自己所爱的人。
但是他们不能选择,
那个生命在欲望和权力中挣扎的时代,
他们心灵各自的那片净土,
早已被世间烟尘尽数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