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中三元 所谓 连中

古代科举所谓的连中三元该怎么理解?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有哪些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11 12:57:50 浏览7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古代科举所谓的连中三元该怎么理解

这是一道关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历史常识题,值得了解下。在中国古代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上一共只诞生过十几位连中三元的人,可见连中三元的难度非常大。先来看下连中三元是什么意思。

连中三元的概念及难度

连中三元也叫三元及第,这里的“三元”指的是三场考试的第一名,所以连中三元简单说就是指连续夺得了三场考试的第一名。

那么这里的“三元”又是指哪三场考试呢?

连中三元对应的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和殿试这三场考试,如果某位考生连续夺得了这三场考试的第一名,那就称为“连中三元”。

乡试、会试和殿试分别是什么样的考试?

乡试是科举考试中省一级的考试,考生为各省的秀才,也就是说乡试是各省秀才参加在本省举行的考取举人的考试。

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所以也叫秋闱,考中第一名者称为解元,有点类似现代的各省的“高考状元”,这就是“三元”中的“第一元”。

会试是科举考试中国家一级的考试,考生为全国的举人,会试就是全国的举人参加在京师举行的考取贡士的考试,考中者称为贡士。

会试一般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举行,故也叫春闱,会试第一名者称为会元,这是“三元”中的“第二元”。

殿试是紧挨着会试的一场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主要是定贡士的排名,产生一甲、二甲进士等。

殿试的考试就是在会试中考取贡士身份的那些人,经皇帝亲自考核后,皇帝会钦点出第一名,也就是通常说的状元。所以状元就是殿试的第一名,也正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从上述对“三元”的叙述就可以感受到连中三元是非常有难度的,连中三元者先要在本省的乡试中考取第一名,然后在来年的全国考试中继续夺得第一名,最后还必须经过皇帝确认可以当第一名,才能称得上连中三元。尽管从唐代到清代每个朝代都有连中三元者,但每个朝代连中三元者都只有少数个别,历史中最著名的连中三元者当属明代名臣,官至内阁首辅的商辂。

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有哪些

  • 连中三元是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的衍生品,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无限才华,学富五车,知识水平超群。古时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 科举考试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考秀才是初级考试,俗称“小考”。乡试才是科举正式考试的开始。

  • 秀才是初级考试,第一名案首尚算不得“元”。乡试才是科举正式考试的开始,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自此才可以称为元。再就是会试,会试在京师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最高层次的考试是殿试。殿试又称御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殿试在皇帝的金銮殿举行,参加考试者是贡士,考中以后一甲叫进士及第,二甲叫进士出身,三甲叫同进士出身。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 考生在这三次考试中都是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为同一人获得,才能称为“连中三元”。因此,在科举考试历程中,能够摘下“三元”桂冠的,仅仅17人,平均百年才有一人。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黄观、商辂、王名世;清朝的钱檠(qíng)、陈继昌、戴衢(qú)亨和王玉壁。他们不愧是历史之俊彦,人杰中的人杰,奇才中的奇才。

  • 江西南昌有一座桥,因其名称包含“状元”二字,每逢重要考试,总有不少学子踏桥祈求好运。其实,这座状元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7年),起先为石拱小桥,称为“广济桥”,至清代,因为从省内大余县走出的一位名臣而改称“状元桥”。

连中三元是什么意思,历史上都有谁得此殊荣,他们最终成就如何

三元指的是,科举制度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一个人接连在三次考试中都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那么我国历史上都有哪些人连中三元呢?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人,一共20人,文三元的16人,武三元4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谁,都有哪些成就。

文三元:

唐朝3位:

崔元翰,唐德宗时期,辛酉科状元,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连中三元的人。他通经史,工诗文,善长对策,奏记等,《全唐诗》收录了他七首诗。

武翊黄,洛阳人,唐宪宗时期的状元,官至大理卿,史书中记录他的事很少。《全唐诗》收录他的一首诗。

张又新,深州陆泽人,唐宪宗时期状元,撰写了一部茶道研究著作《煎茶水记》。

宋朝6位:

孙河,宋太宗时期壬辰科状元,著有《驳史通》十篇,文集四十卷。

王曾,大家很熟了,电视剧《清平乐》中有他的演绎,他是宋真宗时期壬寅科的状元,官至宰相,宋仁宗时期的名相,著有《王文正公笔录》。

宋痒,宋仁宗甲子科状元,因弹劾范仲淹,被贬到扬州。

杨寊(zhēn),宋仁宗壬午科状元,担任了将作监丞,颍州通判。

冯京,宋仁宗乙丑科状元,与王安石不合,多次被贬,后被司马光看重。

王岩叟,官至宰相。

辽朝1位:

王棠,辽兴宗丙戌科状元,官至宰相。

金朝1位:

孟宋献,金世宗时期的状元

元朝1位:

王崇哲,元顺帝左榜(汉人,南人榜,考题较难)状元。

明朝2位:

黄观,明太祖时期状元,靖难之役时,他得知明惠帝已死,便投江自尽了。

商辂(lù),明英宗乙丑科状元,官至吏部尚书,世人称赞他为“一代贤相”。

清朝2位:

钱棨(qǐ),乾隆辛丑科状元,一生没有建树。

陈继昌,嘉庆庚辰科状元,官至江苏巡抚。

武三元:

尹凤:嘉靖丁未科状元,官至参将,随俞大猷抗倭有功,万历时为都督佥事。

王名世,万历戊戌科武状元,崇祯之前没有殿试,因此会元也算状元。

王玉碧顺治时期的武状元,官至总兵,治军很有成效。

顾璘,乾隆甲戌科武状元,官至头等侍卫。

总的来看,状元有成就的不多。

在古代连中三元是一种怎样的传奇经历

连中三元,百年才出一人,不仅需要过人的本领,还得需要爆棚的运气。

三元及第,就是在乡试中为解元,在会试中为会元,在殿试中为状元,难度之大,人数之稀少,古今罕见。

科举考试制度从隋唐开创,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取消,历经一千二百多年的时间,大约才有十六人连中三元,除去有争议的,平均一百年才出一个。

有着这样的经历,这些人除非死得太早,只要是不谋反叛逆,老老实实夹起尾巴为官,最起码也是一方大员。

我们先讨论一下,为什么说连中三元必须要本领与运气都要异于常人。

科举考试制度各朝各代都有差异,一般来说分为府县上的童试、府州上的院试、省城的乡试、京城的会试以及皇宫里的殿试。

其中,童试分为县试与府试,考过便为童生,第一名都称为案首;院试考过为秀才,第一名也称为案首,与前两场合称为“小三元”。

过了乡试便是举人,第一名为解元;过了会试便为进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就是状元郎了。

这六次考试,前三场还好说,乡试、会试与殿试难倒了无数人,蒲松龄参加科举考试四十多年,连第一步的举人都没考中。

这三场考试内容涉及四书五经各类经典,文章形式包含八股文等各种题材,虽是糊名考试,但架不住考官的主观能动性,字体甚至是文风都有影响,苏轼不就被欧阳修错认为弟子曾巩,遗憾得到了第二吗?

而且,到了殿试,一般是由皇帝亲自考核,结果更要看皇帝喜好与心情,听天由命了,比如你的籍贯、年龄、名字甚至是长相都可能事关你的成绩。

乾隆五十四年的状元胡长龄,殿试成绩本排在第十名,但将近八十的乾隆皇帝看到“长龄”二字,自觉吉兆,特提拔为状元。

光绪二十九年的状元王寿彭,据说也是因为名字“寿彭”贴合慈禧七十大寿,便被钦定为状元。

光绪三十年的榜眼朱汝珍,老家在广东,据说是因为反清的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都是广东人,名字又有珍妃的“珍”字,才被慈禧抹去状元,钦定刘春霖。

明朝开国第一位状元吴伯宗原本只是第二,只不过原拟第一的郭翀太丑,被朱元璋亲点为状元,可怜的郭翀只能区居第二了。

所以,在最考验皇帝主观能动性的殿试能过关,才能真正地连中三元,名留青史了。那千年来的这十几个状元郎,结果如何呢?

栋子肯定地讲,只要是他们不谋反叛逆,只要不被皇帝嫌恶(一般不会),最少是一方大员,大多都进入中央了。

有据可考的第一位“三元及第”状元,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的崔元翰,官至知制诰,因年老多病,不久病故。

武翊黄是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丙戌科状元,因连中三元,被称为“武三头”,因为宠妾灭妻犯众怒,官至大理卿。

张又新是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的状元,连中三元,外号“张三头”,但有德无才,巴结奸权,官路曲折,最高做到刑部郎中。

孙何是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的状元,官至知制诰,受皇帝赏识,颇有贤名,柳永那首著名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就是送给他的。

北宋名相王曾,是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的状元,身为“守我宋之家法者”,入朝拜相,封沂国公,得文臣最高谥号“文正”。

宋庠是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状元,做到正一品司空,封郑国公,死后追封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

杨寘,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连中三元,但因为母亲病逝,没来得及当官,便回家守孝,紧接着悲哀过度,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冯京于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考中,做到太子少师,死后追赠司徒,谥号“文简”。

王岩叟十八岁就连中三元,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高中状元,官至礼部侍郎,死后追赠左正大夫。

孟宗献不仅连中三元,还是乡试第一,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连中四元”状元,于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登科,但因为母亲病逝,哀悼伤身,英年早逝。

王宗哲是元至正八年(1348)左榜状元,当过湖广宪佥事,其余经历不详。

黄观是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状元,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中都是第一,是少见的“连中六元”状元,但在靖难之役中殉难,谥号“文贞”,为文臣第二谥号。

李骐就是栋子提到过的“一母两状元”之一,明成祖永乐十六年(1418年)状元,但身体不好,当官不久后便去世了。

商辂是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状元,三元及第,拜官入阁,官任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死后追赠为特进荣禄大夫、太傅,谥号“文毅”。

钱棨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状元,是历史上唯二的“连中六元”之人,官路亨通,被后来的嘉庆任命为历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最后一位“三元”状元是陈继昌,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高中状元,官至浙江巡抚,但不久因为疾病辞官回家。

此外还有四位“连中三元”武状元,嘉靖年间的尹凤是著名抗倭将领;万历年间的王名世官至锦衣卫千户,封明威将军;顺治年间的王玉璧官至天津总兵;乾隆年间的顾麟记载缺失。


这些人中,如李骐等有争议,但也可以作为范本了。除去英年早逝的、卷入政治斗争的,连中三元之人最起码也是个巡抚,大多都进了中央,有几人官至内阁宰相,前途远大啊。

千百年来,连中三元之人就那么十几个,连中四元之人就一个,连中六元之人仅仅两个,当得上传奇了。

古代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指的哪三元历史上都有谁连中三元考清华与中三元哪个更难

谢友邀。

所谓“连中三元”,是指中国自开科取士后,单人连获解元、会元、状元,即称三元。自隋大业初年至清光绪末年近一千三百年之间,共产生了十七名连中三元的才子。

古代科举,自县、州、府至殿试,一级级进行科考。最基层一级为县学,称童子试。赴考者为童生,考试中者叫秀才。取得秀才资格也不容易,往往一个县每年只有个位数能中。古人道:“七十老童生,三十少进士。”即许多人到老年也不能中个秀才。

中秀才后,接下来就要去省一级行政机构赴考,称为乡试,中者为举人。乡试第一名则为解元。唐寅就是中了解元的才子。在古代,中了举人可了不得,平均每个县一年也不能有一个。中举后可享受国家特殊待遇,还可做官。明朝的海瑞,清朝的左宗棠等,都是举人出身。做官递名帖,或者死后进祠堂,则可填上“赐同进士出身”,相当荣光。所以,范进中举后,会喜极而疯!

举人再往上考,就要进京了。古代科举大都是三年一次,特殊情况下有恩科。比如新皇登基、册封大典等,在三年之内再恩加一次,但这种情况极少。京考称为会试,由礼部主持。中者叫贡生,贡生中第一名则为会元。凡是贡生都可以做官,一般从基层做起,大概七、八品。

最后就是殿试了。由皇帝亲自主持,不光看你的文笔,还要考查家庭出身,面试你的“身、言、书、判”。即相貌、口才、书法、思维判断能力等。各方面都达到皇帝的标准了,由皇帝亲点,列出一甲、二甲等。一甲三位,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数十名不等。明朝有位首辅商辂,就是连中解元、会元、状元的大才子,其余十几位连中三元者都名气不太大。

至于说中状元与如今的北大清华学生相比,我以为很可笑。可以想象,一个国家三年出一位状元,那是何等的稀缺与尊贵。如果说非要相互比较,我觉的如今的北大清华生最多能够与古代的秀才相当,甚至还不如秀才。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