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唐代诗人戎昱(一说张谓所作)的《早梅》应如何赏析
梅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竹.菊并列四君子,与松.竹合称岁寒三友,自古诗人咏梅诗不乏佳篇,有咏梅的风姿,有咏梅的神韵,张谓的“早梅“则侧重一个“早“字。
早梅 张谓 一技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首句形容寒梅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梅远离村路,临溪水桥边,写出独开的环境,第三句写寒梅早发是因近水,第四句是把寒梅比做未销的白雪,一个不知,一个疑是,写出远望似雪,近看是近水先发的寒梅,疑惑解开,点出“早“字。白梅与雪在古人诗中常互相比擬,多形容梅花似雪,而此诗是疑梅为雪,张谓此诗,从似玉如雪.近水先发梅花着笔,写出早梅形神,也写了诗人疑梅为雪的的认识过程,通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表现出悠然的韵味和意蕴,也能感受到诗人与寒梅的精神上的契合。
这首诗作者張谓,唐诗三百首中有此诗,至于戎昱写的另一首“早梅″,与张谓的“早梅“二十八字中有二十六字相同,只是第三句前二字,张谓写″不知″,戎昱写“应缘“,个人认为用“不知“強过用“应缘“,因“不知″才有第四句的“疑是″,若己知“应缘“,又何来“疑是″。那么两首诗何先何后,从时间上看戎昱是在張谓中进士后才出生,很可能张谓诗在先,但不能肯定,毕竟有几十年两人同时在世,但肯定是后写者借鉴前写者,或者是后者为前诗改两个字。
明朝刊本″唐诗画谱“
清朝进士罗天池画“早梅“,
王成喜画″早梅“,
徐悲鸿画白梅图。
唐代诗人齐己的《早梅》该如何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我们按联来解说。
首联“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写万木都因为严寒而冻得枝干要摧折了,只有梅花的根茎感受到了暖意,回复了生机。这两句用对比手法,略带夸张,有力地反衬了梅花“孤根独暖”的品性,同时又照应了诗题“早梅”。
颔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写在昨夜前村的深雪当中,有一枝梅花偷偷盛开了。深雪在这里成为梅花盛开的背景,一枝梅被烘托而出,是一幅极为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首联已说梅花先于他花早开,这联又说此梅先于他梅而开,更见其早。关于这一联还有个“一字师”的故事,录于此以飨读者。据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拿着这首诗向郑谷请教。郑谷读完将原诗中的“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称郑谷为“一字师”。
颈联“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写梅花幽香随风飘荡,素艳之姿为鸟所窥。“风递”“幽香”才出,可见梅香内敛,并不张扬;“素艳”犹有禽鸟来窥探,一来见其盛开之早,二来可见早梅带给禽鸟的的诧异和惊喜!鸟尚且如此,那给人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更多了。
尾联“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写来年愿景。梅花明年也当像今年之规律,在望春台上最早开放。此处需来点知人论世的手段,方知其中寄托。齐己早年是个有抱负的才子,然而科举失利,以致有怀才不遇之叹。本诗颔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正是这种心境的表现。但他随处野村,仍然“孤根独暖”,又内含“幽香”,外持“素艳”,所以他不甘于久住荒村,而是满怀希望:明年能在望春台上独枝首发,言辞之中充满自信。因此这一联一语双关,有所寄托。
本首诗最大的特色是写梅联联言“早”。首联说梅早于万木,颔联说此梅早于众梅,颈联说梅早招来禽鸟窥探,尾联说明年梅也应最早开放,一以贯之,绝妙!
《早梅》唐张谓“一枝寒梅白玉条”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
这首古诗的意思是: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早梅》唐代 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早梅这首诗的“早”字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梅花不畏冰雪,凌寒独开,成为寒冷冬天一道亮丽的风景。有的梅花得地气之先开得早,有的品种本自就是早梅,古人在咏梅时抓住这一特点,描摹形态,抒发情感。
南朝诗人谢燮的《早梅》,是众多咏早梅诗中较早的一首: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这首《早梅》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诗题是《早梅》,却并没有具体描写早梅的形象、姿韵,而是在议论早梅“早发”的原因。“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来临,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而早于众花开放。“迎春”二字,回答了“早发”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这些均从诗人口中说出,倍感亲切。“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承上联,继续抒写梅花早发的原因,是唯怕百花开在先头,自己落了后,没有人再来观赏,所以,争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畏”字引出的意义深远。原来,梅花独自早早开放,是有着一种追求的,不能落在“众花后”,而要开在“百花前”。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人的个性,用“疑”“畏”等极富于表现心理状态的字眼,生动描写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