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鬼吹灯》系列里摸金校尉、发丘将军、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各有什么特色
- 平黄巾之乱的卢植、皇甫嵩、朱儁为什么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就消失了
- 张角发动声势浩大的黄巾军起义,怎样被汉灵帝短期内扑灭的
- 历史上最猖獗的盗墓贼谁
- 朱儁是剿灭黄巾名将,后来更不屈服于董卓并号召讨伐如此人物《三国演义》为何不提
《鬼吹灯》系列里摸金校尉、发丘将军、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各有什么特色
作为一个10年的老灯丝,我来分析一下盗墓4大门派,以及他们的实力排行
虽然《鬼吹灯》是作者天下霸唱虚构的小说,但是里面有些事物是的确有历史记载的,你不能说他胡编乱造,那是有根据的胡编乱造!
所谓“摸金有符,发丘有印,搬山有术,卸岭有甲”,说的就是中国盗墓的4大门派(其实门派算不上,也就是4种流派和他们的作案手段)。
我就不去网上粘贴复制了,勃士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从“门派起源、作案手段、实力指数”三个维度来讲解。
一、先来说说这摸金校尉
1、门派起源:
摸金校尉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了,因为《鬼吹灯》的主角胡八一他们仨就是摸金校尉。这个摸金的流派始于战国时期,崛起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曹操当时为了军饷就让士兵去盗汉朝古墓,然后曹操觉得盗墓不是啥好名声,就干脆给盗墓的士兵们设置了两个军衔,一个是摸金校尉,另一个是发丘中郎将(后面会讲到)。
我们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有头痛症(其实是瘤子),当时有个叫陈琳的人,写了一篇文章来大骂曹操,结果居然把曹操的头痛给治好了,文章其中有一段说道:“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这骂的就是曹操盗墓的勾当,如果没认真看过三国的可以去看看,书上和电视剧都有这一段。
2、作案手段:
看过《鬼吹灯》的都知道,摸金校尉注重风水天相,更是有“分金定穴”的本领,半路出家的胡八一靠着他爷爷传下来的半本《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就能横行大半个中国,可见摸金校尉的老祖宗们是有多么的牛逼。
摸金校尉一整套完整的系统,专门的切口,技术和术语。不过在胡八一他们那一带已经失传了很多了,所以,如果只要有摸金祖师爷传下来的辟邪之物“摸金符”,基本上都可以算是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讲究两大原则,一是鸡鸣灯灭不摸金,说的就是摸金校尉开棺之前必须要在墓室的东南角点一支蜡烛(但胡八一他们几个经常点三四支),如果在拿宝物的途中,如果蜡烛灭了(或者公鸡打鸣了),说明是墓主人不乐意了,这时候必须就要把拿的明器都放回去,然后磕三个响头才能离开,不然的话就会发生可怕的事。这第二个原则就是做什么都要有底线,墓主人的明器不能全部拿完,只拿走几件,给主人留一点,不然的话也是犯忌讳的。
3、实力指数
我们都知道,校尉喜欢单打独斗,一般配置3到5个人就差不多了,有负责打洞、散土、放风的就可以了,所以就没有什么所谓的门派,顶多就是几个人流串作案,所以伦硬实力的话顶多就2星。
二、再来说说发丘将军
1、门派起源:
这发丘将军其实就是上面提到的发丘中郎将,或又称发丘天官(反正怎么好怎么叫),他们的起源其实和摸金校尉是一样的,发丘摸金其实就是一家,有所区别的就是摸金校尉行事低调,而发丘将军则稍显高调,一般都是什么大商人、大掌柜什么的,并且发丘将军是公开和官府一起合作的,就是如果发现大墓,发丘将军便和当地官员或衙门一起去盗墓,然后共同分赃,所以摸金校尉们一直都很鄙视干发丘的。
2、作案手段:
上面说过,摸金发丘同宗同源,作案的手段都是一样的,这里勃士就不重复了,唯一要提的就是因为发丘将军和官府合作,所以官府也赐给发丘将军们一个大印,上面刻着“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说白了就是做坏事找个心理安慰。当然,这枚印也在发丘将军中世代传承,所以就成了发丘派的圣物,所以才叫“发丘有印”。
3、实力指数:
发丘一般要比摸金校尉要有钱的多,因为发丘将军只开大墓,并且是和官府一起开大墓,所以这成功率基本上是很大的。并且发丘背后有官府作为后台,身子骨感觉也比摸金校尉硬,所以论硬实力发丘起码有3星。
三、下面聊聊搬山道人
1、门派起源:
搬山派其实是《鬼吹灯》里最为神秘的一派,他们始于后汉,崛起于清朝,因为老祖宗与崂山道士有渊源,所以搬山派一般都是穿着道士的衣服到处游走,书中对于他们的描述很少,唯一知道的就是鹧鸪哨是搬山的,个人能力很强。据说搬山一派都受到鬼洞的诅咒(就是雪莉杨、胡八一、王胖子他们身上的那个眼睛诅咒),所以搬山派的一直在寻找传说中的能解开他们诅咒的雮尘珠,所以他们盗墓不为钱财,只为珠子。
2、作案手段:
所谓“搬山有术”,这个术说的是什么生克制化之术,其实没这么玄乎,都是骗人的,搬山派最擅长的就是用暴力开墓,就是用炸药砰砰砰!当然,作为道士,他们也懂一些风水知识,不过没有摸金发丘懂得多,充其量也就能破破机关什么的。
3、实力指数:
上面说到摸金校尉很低调,但搬山道人更低调,像鹧鸪哨这种行业内顶尖高手就喜欢单干,而且搬山基本上都不拿明器,所以他们穷,没钱就是没实力,所以搬山一派的硬实力为1颗星。
四、最后说说这卸岭力士
1、门派起源:
卸岭派说白了就是一群会盗墓的强盗(也可以理解成会盗墓的黑社会团体),这种派系据说是源于北宋,崛起于元朝。元朝时期,汉人受到了蒙古人的欺压和屠戮,所以当时民间的一些汉人黑社会组织就决定去盗那些元朝大官和皇家贵族的墓,泄愤的同时还能拿钱财,所以慢慢的就形成了这个卸岭流派。
2、作案手段:
都说卸岭有甲,不过这个“甲”没有太多的记载,如果非要说,应该就是他们从元朝皇族墓中盗出来的宝贝,就是黄金内甲,传说可以刀枪不入,所以被一直传承。
卸岭派和其他三派完全不同,上面说过,他们就是会盗墓的黑社会组织,黑社会有什么特点?就是人多势众啊,所以他们一般盗墓就出动数百人上千人,排场极为的大,其中不乏有蛮力的莽汗,一身刺青,显得孔武有力,所以才叫卸岭力士。
卸岭讲究望、闻、问、切,其实就是通过人体的五感找墓的办法,《怒晴湘西》的陈玉楼更是其中的高手,一双夜眼简直逆天。所以,卸岭一旦确定大墓,便倾巢而出,就算有座山,也能给挖没了。
值得一提的是,卸岭的规矩就是开棺之后要把里面的尸体拉起来,然后给尸体几大耳光,这一是卸岭老祖宗当年开元墓的一个泄私愤的方法,二来是给自己壮胆。
3、实力指数:
作为盗墓派系中的黑社会组织,卸岭一派不但有钱,而且还有人,所以实力完全在其他三派之上,硬实力完全可以达到5颗星。
四、总结一下
综上所述,这盗墓4大派系的实力排行是:卸岭>发丘>摸金>搬山
《鬼吹灯》系列的确博大精深,里面很多都是未解之谜,如果要拿出来分析起码不知道要写几十篇,这个如果有机会勃士会结合历史文献一一分析这其中行当,今天就写到这里吧,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
平黄巾之乱的卢植、皇甫嵩、朱儁为什么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就消失了
《三国演义》主要是描写魏、蜀、吴三国的故事,罗贯中老先生是从黄巾军起义写起的。这也是有人把黄巾军起义作为三国开始的依据。
要镇压起义,朝廷就需要招兵买马,很自然就引出了刘、关、张三兄弟来。三兄弟与黄巾军交战,很容易就遇到了三国时期另两位魏、吴的奠基者曹操和孙坚。
从刘备、曹操、孙坚的出场顺序,就清楚了罗先生的价值取向。
在一百二十回的章节小说中,刘备在第一回首先出场,曹操押尾露面,而孙坚在第二回中才出现。这个安排不是随意的,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是有明确意图的,那就是扬刘抑曹贬低吴,这是毫无疑问的。
作为平定黄巾起义的功臣卢植、皇甫嵩、朱儁,在汉末时期的历史上也是风云人物,绝不是出来走几步、打打酱油,但小说主要是描写三国的故事,他们自然而然就做为了一个铺垫,并不是小说的主角。
同时,他们年龄较大、成名较早,在平定黄巾起义后,都先后病逝,就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后期的诸侯争霸中,也就不见他们的踪影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
01
卢植(?-192年),字子干。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光和七年(184年),冀州巨鹿人张角发动了起义,天下有八州响应,朝野震动。
汉灵帝刘宏拜卢植为北中郎将,率领北军五校(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的将士,前往冀州平定黄巾军。
卢植连战连捷,张角退守广宗县死守。卢植包围了县城,准备攻城。此时,刘宏派小黄门左丰到军中督察,因为卢植拒绝向左丰行贿,被进谗言。刘宏下诏解除了卢植的职务,押送洛阳,判决减死罪一等,也就是无期徒刑。
朝廷拜董卓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平定冀州黄巾军,但董卓战败。
之后,左中郎将皇甫嵩平定兖州东郡,朝廷改派皇甫嵩前往冀州。皇甫嵩不负众望,最终凯旋而归。
回到洛阳后,皇甫嵩上书灵帝刘宏,将平定冀州黄巾军的功劳推给了卢植。于是,卢植官复原职,仍担任尚书。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控朝政,听信袁绍建议,欲召并州牧董卓进京铲除宦官。卢植力谏,但何进不听。
何进被杀,董卓掌政,欲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文武百官无一人敢言,只有卢植独自一人出来反对。
董卓大怒,下令将卢植处死。蔡邕为其求情,议郎彭伯也劝谏,董卓才作罢,仅将卢植免职而已。
卢植以年老身体不适为由,请求返回家乡涿县。董卓批准后,卢植便走小道离开洛阳,以避免被董卓追杀。董卓果然派人追杀卢植,但没有追上。卢植便隐居幽州上谷郡,不问世事。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取得冀州,拜卢植为军师。次年,卢植病逝。
卢植性格刚毅,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与郑玄、管宁、华歆为同门师兄弟。
不清楚卢植生年,但从郑玄与管宁、华歆相差三十岁来看,卢植应该与郑玄年龄相仿,虽然师出同门,很可能不是同一时期在一起同窗共读。
公孙瓒与刘备都曾经跟随卢植学习,而且公孙瓒还比刘备年长,因而卢植去世时年龄并不小了。
议郎彭伯认为,卢尚书(植)海内大儒,人之望也。
曹操认为,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
建安十二年(207年),丞相曹操率军北伐乌桓,途径涿县,下通告称赞卢植生平,并派人为其扫墓。
卢植去世后,范阳卢氏逐步成为豪门世族。
02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人。东汉名将。在镇压起义的战斗中屡建战功,朝廷即拜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黄巾起义爆发后,皇甫嵩与吕强上疏请求解除党禁,被授左中郎将,与朱儁率军镇压起义军。因战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
后因为得罪权宦赵忠、张让被罢免,改封都乡侯。
据《后汉书·皇甫嵩·朱俊传》记载:
中平五年(188年),凉州王国叛乱围困陈仓,朝廷复拜皇甫嵩为左将军,都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拒敌。
王国败退,皇甫嵩欲进兵追击,但董卓劝阻。皇甫嵩独自进击,以董卓断后,大败王国,斩首万余级。董卓十分惭愧,从此对皇甫嵩非常忌恨。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拜董卓为并州牧,让其交出兵权给皇甫嵩。董卓不从,皇甫嵩上书申明情况。灵帝妥协,但董卓迁怒于皇甫嵩。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专权,征皇甫嵩为城门校尉,借机要杀掉他。主管官吏承董卓旨意,让皇甫嵩的属下诛杀他。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还没有来得及杀掉皇甫嵩,就被王允、吕布诛杀。
朝廷拜皇甫嵩为征西将军,屠灭了董卓宗族。有人建议司徒王允派遣皇甫嵩统领董卓旧部,并留守陕县进行安抚,但王允拒绝此议。
不久,李傕、郭祀攻入长安,杀死王允,把持朝政,任命皇甫嵩为车骑将军,同年八月升任太尉。十二月,因流星出现,被策免。此后,又复拜光禄大夫、迁太常。
兴平二年(195年),皇甫嵩病逝,朝廷追赠皇甫嵩骠骑将军,拜家中一人为郎。
03
朱儁(?-195年),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上虞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朝中公卿都举荐朱儁。于是,朝廷任命他为右中郎将、持节,与皇甫嵩共同出征。
朱儁初战黄巾军波才部,失败。后在皇甫嵩、曹操等的协助下,斩杀数万黄巾军,乘胜平定汝南、陈国等三郡之地。
皇甫嵩上表朝廷,朱儁被封为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
中平二年(185年),朱儁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被任命为右车骑将军、光禄大夫,增食邑五千户,改封钱塘侯,加位特进。因母丧离职,后任将作大匠,转任少府、太仆。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把持朝政,因为朱儁功高望重,董卓对他格外小心。外表与他亲近交结,内心则对他颇为忌惮。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商议迁都长安,朱儁屡次阻止。董卓厌恶朱儁与自己作对,但贪图他的高名,于是上表奏请朱儁为太仆,做自己的副手。
朱儁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进入关中,留朱儁守洛阳。朱儁便与山东诸侯通谋,想做内应,讨伐董卓。但害怕董卓袭击,就弃官逃往荆州。
董卓派遣杨懿为河南尹,驻守洛阳。朱儁带兵击败杨懿,但由于河南残破,无法作为屏障,于是引军向东,屯驻中牟,并传信各州郡,召请讨伐董卓。
徐州刺史陶谦派来精兵三千,其他州郡也派来了兵力。董卓闻知,派遣李傕、郭祀率领数万兵力,将朱儁击败。朱儁自知寡不敌众,于是停留关下,不再前进。
初平三年(192年),李傕、郭祀控制朝政。陶谦与豪杰一起推举朱儁为太师,传檄各州牧伯,共同讨伐李傕、郭祀,奉迎天子。
李傕听从太尉周忠、尚书贾诩的计策,以天子的名义征召朱儁入朝。
众将士不肯入关,但朱儁却说:“
“用天子的命令召臣子,应当不等征召就要去,何况是天子的诏命呢?而且李傕、郭汜是奸乱小人,樊稠是平庸无用的人,没有别的什么远大的谋略,又势力相等,变乱必定发生。我乘他们的不备,突然行动,那大事就可以成功了。“朱儁辞别陶谦等人,奉诏入京任太仆。同年,朱儁接替周忠出任太尉、录尚书事。
兴平元年(194年)秋,朱儁因为日食出现而被免职。后又奉命代理骠骑将军,持节镇抚关东,但未出行。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杀死樊稠,郭祀与李傕相互攻杀,长安大乱。
朱儁留京没有出行,任大司农。李傕劫持献帝到自己营中,献帝命朱儁和太尉杨彪等十多人去说服郭祀,让他与李傕和解。
郭祀不肯,扣留了朱儁、杨彪等为人质。朱儁性格刚猛,当日便过于愤怒,发病而死。
总之,卢植、皇甫嵩、朱儁等人都是汉末名将,都以残酷镇压黄巾军起义而闻名,并得到朝廷的厚赏,这是他们共同的历史污点。
但他们在董卓及以后李傕、郭祀作乱时期,都保持了气节,不予合作,而且一定程度上抵制董卓等的倒行逆施。特别是朱儁,不阿附董卓,抵制迁都,曲表其愤。欲乘李傕、郭祀之乱,匡扶汉室,足见其深谋远虑。
但是,大厦将倾非人力可为。皇甫嵩因流星出现被策免,朱儁因日食产生也罢免,岂非天意?
卢植、皇甫嵩、朱儁等都是汉室庭柱、肱骨大臣,国之栋梁,但由于汉室衰微,权臣专政而得不到信任,致使他们含愤离世,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国家、朝廷的悲哀。
革命尚未成功,卢植、皇甫嵩、朱儁等老一辈斗士倒下了,曹操、刘备、孙权等后辈枭雄们,前赴后继。三分天下的大幕徐徐拉开,一场更加混乱的局势开始了。
张角发动声势浩大的黄巾军起义,怎样被汉灵帝短期内扑灭的
王夫之曾说过一句话:“国恒以弱丧,而汉独以强亡。”东汉到末期,军事力量仍然十分强大,从东汉政府军迅速镇压张角的黄巾军起义,可以看到东汉军队的优秀素质以及将领的高超指挥水平。
别看东汉的皇帝昏君多,在任用军事将领上倒都中规中矩。
黄巾起义爆发后,汉灵帝派出三员大将剿敌,委任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卢植为北中郎将,各率一支精兵,讨伐黄巾军。此三人,都是一时之良将,特别是皇甫嵩,在平定张角起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皇甫嵩领两万人马出征,黄巾军仗着人多势众,将其围困于长社。皇甫嵩临危不乱,觑准敌之弱点,以敢死队夜袭敌营,纵火焚营。黄巾军大乱,皇甫嵩遂乘机反扑,黄巾军的心理防线土崩瓦解,四处逃窜,溃不成军。
长社解围后,皇甫嵩与朱儁、曹操会合,对黄巾军穷追猛打,前后杀敌数万人之多。
这是黄巾起义以来,政府军所取得的第一场大胜仗。
皇甫嵩没有停止攻击,他与朱儁联手,平定汝南、陈二郡,之后又接连打败了东郡、南阳的黄巾军。
在另一个战场,北中郎将卢植也取得重大胜利。他与张角对垒,屡战屡胜,杀、俘一万多人。张角溃退后,退往广宗,据城固守。卢植把广宗团团围住,在外围筑高墙、挖深壕,打算困死张角。
然而,不久后,卢植被宦官左丰陷害而被撤职,由董卓接替。董卓过于自大,反被黄巾军反戈一击,大败而逃。皇帝下诏,由皇甫嵩接管董卓的部队,负责围剿张角。
在汉军频繁换将时,张角把弟弟张梁的军队也拉回广宗,加强守备力量。自从起事以来,张教主殚精竭虑,在汉军凶悍的反扑下,苦撑危局,终于积劳成疾,病死于广宗。
不过黄巾军的实力仍未容小觑。
张角死后,守卫广宗的重任就落在张梁身上。
皇甫嵩已率部兵临城下,张梁手上有十万人马,仗着兵多将广,黄巾军出城迎战,双方打了个平手。次日,黄巾军又前来挑战,皇甫嵩闭垒不出。表面上看,黄巾军兵强马壮,但皇甫嵩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敌人士气不振。很显然,教主张角之死,对教徒是沉重的精神打击,原来教主不是神!当信仰失去了根基,就容易破灭了。
知道了敌人的弱点,皇甫嵩就可以构想下一步的作战方案。黄巾军天天叫阵,皇甫嵩装聋作哑,当没听到。张梁判断官兵想长期围困广宗城,这倒让他放松警惕,因为广宗城内物资储备充足,守个一两年不成问题。
可是张梁的判断错了。
皇甫嵩只想速战速决,他只是营造长期围城的假象罢了,目的在于迷惑敌人。果然,他的疑兵之计大获成功,黄巾军的警惕心日渐丧失。
敌已懈怠,此时不攻,更待何时!深夜,皇甫嵩突然下达命令,在拂晓时分发动总攻。
这时张梁还睡眼朦胧,头脑尚不清醒,突然天降神兵,焉能抵挡。城门失守,只能打巷战了。皇甫嵩手下的这些将士,多数是从西北边疆调来,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战斗力一流。而张梁的黄巾军多是农民出身,一群没有经过专门军事训练的乌合之众罢了。战斗持续了一个白天,从清晨到黄昏,胜负已决。
黄巾军终于顶不住,张梁悲观绝望,下令弃城而逃。
皇甫嵩乘胜掩杀,张梁在混战中身亡,三万名黄巾战士战死或被俘,五万人在政府军追击下被赶入河中淹死。是役,皇甫嵩大获全胜,占领广宗后,他剖开张角的棺材,砍下脑袋,送往洛阳。太平道的三大精神偶像,死了两人,只剩下地公将军张宝。教主兄弟统统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失败的情绪笼罩在黄巾军战士的头上,消沉、沮丧、悲观。
一个月后,皇甫嵩在下曲阳再造神话,大胜黄巾军,斩杀张宝,杀掳十万人。
至此,张角兄弟全部已死。
这场规模浩大的起义已翻过高潮的一幕,但余波仍然荡漾。
黄巾余党拥立赵弘为元帅,攻陷宛城,拥众十余万,以图东山再起。
皇帝的圣旨很快下达,由镇贼中郎将朱儁、荆州刺史徐璆共同清剿黄巾余党,收复宛城。朱儁攻城两个多月,终于攻入城内,黄巾首领赵弘战死。可是黄巾军在巷战中却表现出英勇无畏之气概,官兵攻进来后,抵抗却愈加顽强。黄巾将领韩忠率余党逆袭成功,又一次夺回宛城,把政府军赶出城外。
朱儁想到了一个声东击西的计谋,他派出一部分兵力在宛城西南角发动佯攻,自己则亲自率主力,悄悄绕到东北角,发动突袭。此计果然得逞,官军二度攻进宛城。
黄巾首领韩忠只得放弃外城,退入内城。黄巾军的抵抗非常顽强,朱儁久攻不克。看来是困兽犹斗,攻之愈急,抵抗愈强。于是朱儁下令,撤去对宛城的包围,退师数里。
果不其然,黄巾军斗志动摇,纷纷涌向城外。这正中了朱儁的诡计。政府军截击黄巾军,杀一万余人,阵斩韩忠。剩余的黄巾军眼看无力冲出重围,拥立孙夏为元帅,又躲进宛城。
朱儁再一次包围宛城,实施最后的攻坚战。在攻坚战阶段,军司马孙坚一马当先,身先士卒,率先登城。在孙坚的激励下,宛城终于沦陷。
至此,历经十个月、规模空前的黄巾起义终于告一段落。不过,黄巾军并没有完全被消灭,在未来十几年里,黄巾余党仍然在各地广泛存在。
历史上最猖獗的盗墓贼谁
我说说最没天赋和最有天赋的盗墓贼。
挖遍了山,也找不到入口的“发丘派”
黄巢,唐朝黄巾军起义的领袖。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称谓叫盗墓贼,被尊为“发丘派”始祖。
他本是一个读书人,不料多次科举都没能及第。有一首《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后来起兵反唐。他根本没有一点儿盗墓常识,却为了供养起义军队,学着曹祖师去挖掘陵墓。他自己对盗墓不是很在行,身边跟随他的人也都没有多少知识,所以不少墓葬掘而未开。最出名的就是他想要找到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合葬墓乾陵,于是领着一帮子手下40多万人在梁山西侧掘地三尺,挖来挖去,据说挖了40多米宽的沟,由于没有弄清陵墓结构,挖错了方向,只能放弃。至今还能看到当年那条“黄巢沟”。发丘意思是指掘山,指的就是这件事儿。你们说这家伙是不是最没天赋的盗墓贼?
中国最有天赋的“盗墓贼”,死前说了一句话,气坏所有专家
盗墓题材的剧热播,盗墓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其实盗墓贼还有个文雅的说法,叫做摸金校尉。汉末,曹操始设专门的挖掘机构。曹操为直接指挥者,成员由有盗掘经验的下级军官校尉组成,因而得名。至于曹操为啥设立这个职位,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盗墓扩充军饷。
建国后,也出现了一位“摸金校尉”。他“技术高超”,还被业内人士称为关外第一高手,这个人叫姚玉忠。他1962年出生于辽宁。由于家境贫寒,他没上过几年学。但姚玉忠爱看书,只不过都是一些关于风水墓葬类的书籍。可能干这行也需要天赋,姚玉忠就是最有天赋的一位。
姚玉忠很快就决定开干。白天的时候他出去望气、踩点,晚上带着团伙一起盗墓。神奇的是只要是姚玉忠认准的地方基本上每次都有丰厚收获。可能是为人谨慎加上运气好,从业30年姚玉忠竟然盗窃了2063件红山文化遗址珍贵文物,而且件件是珍宝,专家估计价值高达6个亿!
后来,姚玉忠被盗墓界誉为祖师爷。别人说他不仅会看天象,还会根据罗盘确定墓穴的方位。在盗墓界眼里,他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名气再大违法犯罪了也没有用,也需要接受法律制裁。2016年,姚玉忠盗墓、倒卖文物等罪行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而姚玉忠也是新中国以来最大的盗墓犯。
庭审的时候,姚玉忠说了一句得罪全国考古专家的话。他说:“最遗憾的事情是没有去秦始皇陵看看,在中国一百个考古专家也不如我。”这句话当时就轰动了,可见姚玉忠的野心。
朱儁是剿灭黄巾名将,后来更不屈服于董卓并号召讨伐如此人物《三国演义》为何不提
因为他不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他属于上个时代。
朱儁和皇甫嵩、卢植并称,都是汉末名将,论用兵能力,皇甫嵩可能要更厉害一些,他们三个剿灭了黄巾叛乱,卢植曾经当庭反对过董卓,朱儁也号召过讨伐董卓。
但《三国演义》主要还是描写魏蜀吴的故事,前边写黄巾之乱、写董卓只是铺垫,介绍个背景,顺带着引出主要人物出场,不会把笔墨过多浪费在朱儁等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