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龙应台是个什么人
- 龙应台、林徽因、三毛、张爱玲你更喜欢谁
- 如何看教育专家尹建莉批龙应台:在儿童教育上,一些废话误导了家长
- 余光中和李敖都走了,台湾还有哪些文化名人
- 龙应台说要允许孩子“慢慢来”,家长为何总是不淡定
- 林青霞,龙应台和蔡琴她们三个是什么关系
- 关于龙应台的作品,你有什么看法
- 如何理解龙应台说的,不要和你爱上的第一个人结婚
- 林清玄和龙应台的作品有哪些区别和不同谁的作品更优秀
- 你最喜欢哪位作家的什么作品
龙应台是个什么人
据公开资料显示,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大寮乡眷村,现代作家、曾担任“台湾文化部部长” 1974年毕业于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求学,后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 1988年迁居德国,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1994年,出版《人在欧洲》。1998年,她的三部书《啊,上海男人》、《这个动荡的世界》、《故乡异乡》在上海相继发行。 1999年,龙应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2008年在香港大学教授任上获评为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 2010年11月15日,龙应台以260万人民币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6名,引发广泛关注。 2014年12月5日,正式卸任台湾“文化部长”。
龙应台著有 “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是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
龙应台、林徽因、三毛、张爱玲你更喜欢谁
谢邀。
龙应台、林徽因、三毛、张爱玲都是优秀的女性人物,在文学方面各有各的成绩与造诣,这几个人我自己非常喜欢并且敬仰。如果说非要挑出一个特别喜欢的人物,那便是洒脱又不羁的张爱玲。
谈起张爱玲,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那句非常出名的句子“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张爱玲这个女人很特别,她既敢张扬,又敢评价,文风犀利且辛辣,一点都不留余地,通常用一针见血的语言指出男女之间的二三事。
我眼中的张爱玲,她是风起云涌年代里的绝世名伶,是孤傲的旗袍女子,是上海滩里看淡情缘的女子。说张爱玲,必然会讲起她的爱情,说爱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的是她,爱得魂不守舍的也是她。但是,张爱玲虽然爱得深情,但从不盲目,更不会丧失理智,她在爱情里始终会保持着自尊心。关于爱情,她把自己的爱情观都写进了笔下的人物里。
在文学成绩方面,她有自己的私家风格,毕竟她的小说大多是以悲剧收场,而且,她文字里的意象与情绪的渲染还有借鉴西方文学的技巧,都让她的小说充满力量与奇特。其实我最喜欢她独一无二的文字美感,或者说是文字上的苍凉,她把男女那些事写得毫不保留,又写得喟叹缠绵。所以,从文字魅力方面来说,张爱玲的才华让人折服。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所喜欢的那个张爱玲,我心中的张爱玲既孤绝又清冷,既深情又传奇,她是一个时代的传奇标签。总之,我还是喜欢她身上评价爱情的老辣,就是那种叉着腰睥睨着望着你说“老娘早已洞穿一切”的心态,又心疼怜惜她笔下的女性人物。
如何看教育专家尹建莉批龙应台:在儿童教育上,一些废话误导了家长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先不说龙应台先生的话是否误导家长,就说尹建莉老师的书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颇有误导之嫌。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妈妈和老师的角色都很重要,谁对孩子有帮助都是孩子的幸事。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是在家庭中完成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是在学校中完成的。身份定位不同,环境不同,教育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不具备可比性,谈不上谁胜过谁。
〔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书名也有这种感觉,放开任由孩子的天性成长,孩子反而会自觉?这个命题会不会有误导之嫌?龙先生生活在台湾,教育理念,生活理念和大陆有很大区别,她是一位作家,谈谈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心得,仅供大家阅读参考而已,想来龙先生也无意要指导谁。所以谈不上误导。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每家有每家的实际情况,别家教孩子的方法不一定适用自家孩子。目标和原则可以相同,方法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可以就别人的案例分析利弊,总结经验。说误导就教条了。
余光中和李敖都走了,台湾还有哪些文化名人
借此题目,推荐几位出生于台湾的历史人物,交流分享!
——辜振甫——
辜振甫(1917—2005),生于台湾彰化,祖籍福建泉州。
台湾知名企业家,首任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
1990年11月,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简称“海基会”),当选为海基会会长。
1993年4月27日,辜振甫代表台湾海基会与祖国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新加坡举行了“会谈”,历史上称为“汪辜会谈”。
——许地山——
许地山(1893—1941),生于台湾,祖籍广东揭阳。
著名作家、散文家。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理事。留有《许地山文集》多卷。
——连震东——
连震东(1904—1986),生于台湾,祖籍福建漳州。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父亲。1954年起,曾任台湾民政厅厅长,内政部长,行政院政务委员。
——蒋徐乃锦——
蒋徐乃锦(1937—2005)女,生于台湾,袓籍浙江绍兴。
近代民主革命家徐锡麟的孙女,蒋经国儿媳。精通中、英、德、法四种语言。长期担任台湾“女青年会”会长,从事慈善活动。
龙应台说要允许孩子“慢慢来”,家长为何总是不淡定
作为一个母亲,不管龙应台的人生有多曲折,经历有多丰富,头戴了多少光环,但她在孩子面前,和千万个伟大女性一样,只是一个柔肠百结的母亲。
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谈论国家意识、文化认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交友和爱情、情趣和爱好、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家庭、生活习惯和抽烟等等,所有的谈论交流都是在极其自然、平和、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不仅让我们意识到这种平等尊重的可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在德国长大18岁青年的独立意识、精神追求,生活体验,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青春困惑。
我是教师,我清楚的知道,我所熟识的那些与安德烈年龄相近的年青人中很少有这样的孩子。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孩子不优秀。
试想一下,
我们能让自己的孩子身揣两百元钱,独自一人打起背包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们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周末和一大群的朋友去茶座消磨时光,K歌、蹦迪、喝酒,或者无休止的疯玩?
我们当然做不到,我们没有那样的文化背景,更不敢有那样的观念。
我并不是推崇那种看似无度的自由,毕竟中西文化不同,我只是想说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精神追求。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更本就不懂自己的孩子,或者说,我们孩子的人生轨迹是我们在为他们设计。每一天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我们似乎都为他们设计好了,只要他们能照做就行。
我们经常会给孩子灌各种各样的鸡汤,列举各种各样的例子,讲各种各样的大道理,然后义正言辞的对他们说:“为了你们的未来,这样做是不行的”。
很多时候,我们是借着爱和家长应尽责任的名义去剥夺孩子作为一个人应该拥的权利。
安德烈和母亲谈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在坚持自己认识的独立性,都在坚持不让自己的母亲“判”自己。
安德烈说,他可能将来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像爸爸妈妈那样有博士学位,有社会地位,没有好的工作,没有很多钱,也没有荣誉和成就,会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过一生。
妈妈给的回信是:“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
然而,对我们家长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学业成绩,是名次,是名校。我们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精英,根本无法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庸和普通。于是,以爱的名义拼尽全力想尽办法把孩子往精英道路上逼迫。
这就是为什么龙应台允许孩子慢慢来,而我们的家长却急躁而不淡定的根本原因。
林青霞,龙应台和蔡琴她们三个是什么关系
林青霞,是我们熟知的影视演员,作家。她在八零九零年代带给我们的诸多经典影视作品,至今仍是让人喜欢的,然她在事业巅峰期,急流勇退,嫁作人妇。在近六十岁的时候复出,却是一位作家的形象示人,带给我们的是《窗里窗外》《云去云来》两部作品,作品讲述的人/事/物都是她的粉丝们热切关注的,所以书出来后,反响还不错。
龙应台,台湾著名学者,作家,也可以称为社会学家吧,致力于社会问题的探究和写作,不过她关于家庭的文字更为人接受,如《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等,构成了龙应台家庭写作三部曲,在华人圈中影响很大。
蔡琴,台湾著名歌者。她不把自己定位成歌唱家,而是把自己称之为歌者,是一种谦逊。她的歌有种特殊的魔力,如天鹅绒般细腻的歌声,能让人安静下来。很多经典的歌曲《被遗忘的时光》《我是一片云》《你的眼神》《你的眼神》等,让人久久回味。
三个人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可以说独当一面了,然而在私下里,三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从龙应台的文字里,从林青霞的文字里,可见一斑。
林青霞和龙应台是互为师友的关系,龙应台在写作上给了林青霞很多的建议和意见,也对她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反过来,在写作的辛苦时光里,龙应台是一个不会太顾及细节的人,甚至有时候写的过瘾了,连吃饭都会忘,甚至出门的时候,一只裤管挽着,一只裤管没有挽着,完全是一种衣衫不整的感觉,她自己对此不在意,觉得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不是这样子。
她的衣着搭配,林青霞慢慢的教她,有时还会拉她去逛街,去买衣服,去学着搭配,逐渐的才让龙应台有了“美”的意识,在衣着上会有些注意。另在闭关写作的时候,龙应台往往顾不上吃饭,会随手拔几颗老乡的蔬菜随便煮一下子便是一顿饭,这时候的青霞便无私的成为了“送饭”使者,不打扰她,把饭送到,然后离开,下次再来的时候,再把饭兜拿走。两人的关系是惺惺相惜的那种。
龙应台的文字中很少出现演艺圈的人的名字,而蔡琴是一个例外,在她的《目送》这本书中,有一篇名为《山路》的文章,通过蔡琴和她歌,她的故事来讲述一个时代背后的悲情,“歌声像一条柔软丝带,伸进黑洞里一点一点诱出深藏的
记忆;群众跟着音乐打拍,和着歌曲哼唱,哼唱时陶醉,鼓掌时动容,但没有尖叫跳跃,也没有激情推挤,这,是四五十岁的一代人。
老朋友蔡琴出场时,掌声雷动,我坐在第二排正中,安静地注视她,想看看又是好久不见,她瘦了还是胖了?第一排两个讨厌的人头挡住了视线,我稍稍挪动椅子,插在这两个人头的中间,才能把她看个清楚。今晚蔡琴一袭青衣,衣袂在风里翩翩蝶动,显得飘逸有致。”
尤其是文章最后那一句话:“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让人看后不觉唏嘘。龙对蔡的情谊,是对她一生命运坎坷的怜惜,是一个朋友对另一个朋友的疼惜。
而林青霞和蔡琴的交集,多半是工作上的,蔡琴有一首歌叫做《我是一片云》,是林青霞早期一个作品的主题曲,在一次颁奖典礼上,蔡琴面对着归亚蕾和林青霞唱出了这首歌,并称赞“青霞,你好美”的词语,但是私下,两人的交集很少,算是泛泛之交吧。
关于龙应台的作品,你有什么看法
最初,知道其是一个只写些个人生活小调和内心(非心灵的)鸡汤故事的女人……后来知道其在香港一所大学听大家合唱《我的祖国》中,装疯卖傻地掩饰自己恐慌的政治倾向……最后,龙应台不认同自己是中华文华根的人,同时龙应台又用与生俱来的中华文化,来否定自己不是中华文化根的人。你们说台湾所谓的文化人多怪乎一一龙应台是“香蕉文化人“!
如何理解龙应台说的,不要和你爱上的第一个人结婚
你爱上的第一个人而不是爱上你的第一个人这有必然的原因。
第一:大部分人第一次有心动的感觉是在青春期,心智不成熟,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点、一时冲动而爱上一个人,这种不成熟的决定往往带来的是后悔。
第二:正因为是第一个你爱上的人,对于第一次爱,总是刻骨铭心,也代表着毫无保留的付出,这种爱往往是卑微的,卑微的爱情很难建立在平等的交流之上,这种爱不会长远。
林清玄和龙应台的作品有哪些区别和不同谁的作品更优秀
林清玄
我也愿学习蝴蝶,一再的蜕变,一再的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
龙应台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你最喜欢哪位作家的什么作品
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比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