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数学里,什么是开方开方怎么理解为啥叫开方
开方的定义:开方,指求一个数的方根的运算,为乘方的逆运算。
开方的理解:比如2的平方是4,3的平方是9;2的立方是8,3的立方是27。则逆运算,4开方是2(开二次方,取正数),9开方是3;8开立方是2,27开立方是3。
开方名称的来历:《周髀算经》卷上“勾股圆方图” 汉赵君卿 注:“勾股各自乘,并之为弦实,开方除之,即弦也。”译文: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各自平方相加,对它开方即得第三边。
开方怎么算
开平方是平方的逆运算,是一种数学运算公式,最早的文字记载于《九章算术》中的“少广”章。一般使用计算器输入根号,再输入数字即可得出这个数的原数。
手动开平方的计算步骤:
1、将被开方数的整数部分从个位起向左每隔两位划为一段,用撇号分开,分成几段,表示所求平方根是几位数;
2、根据左边第一段里的数,求得平方根的最高位上的数;
3、用第一段的数减去最高位上数的平方,在它们的差的右边写上第二段数组成第一个余数;
4、把求得的最高位数乘以20去试除第一个余数,所得的最大整数作为试商;
5、用商的最高位数的20倍加上这个试商再乘以试商,如果所得的积小于或等于余数,试商就是平方根的第二位数,如果所得的积大于余数,就把试商减小再试;
6、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求平方根的其他各位上的数;
如遇开不尽的情况,可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求出它的近似值。笔算开平方运算很繁琐,在实际中应用较少。
怎样用普通计算器开方
电脑内附计算器使用方法
打开开始菜单栏中的“所有程序“子目录,开启附件里的计算器,在查看中将面版调至 科学型
按“3“━━按“x^y“━━按“5“━━按“1/x“━━按“=“━━得解为“1.2457309396155173259666803366403“
方法:设需开a的b次方:
按“a“━━按“x^y“━━按“b“━━按“1/x“━━按“=“━━得解
科学计算器如何开方
今天我就来说一下,关于科学计算器如何开方的问题,详细看以下操作教程。
1、首先咱们使用键盘快捷键“win+R”启用运行菜单;
2、在运行菜单栏里输入“CALC“后,按确定;
3、接着儿就会出来计算器的页面,然后咱们就选择计算器中的“查看”中的”科学型”;
4、于是我们的计算器就成了科学计算器;
5、这里咱们以100的开方为例作介绍,先通过小键盘输入”100”;
6、再点击科学计算器键盘左侧的“x^y”;
7、最后再输入“0.5” 即开方是1/2,最后点击“=”号,即可运算出100的平方根是10。其它数据类同。
电线的线径为什么不直接用直径来表达,反而用横截面来标识
电器行业用的导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提问中讲的带橡塑绝缘外皮的电线,另一种是绕线圈用的柒包线。在这当中带绝缘皮的电线或电缆是用截面积来确定规格的,单位是mm²;柒包线用的却是直径,单位是mm。那为什么不统一按直径或截面积来划分而要搞这么复杂呢?请看下面的表格:
表中按截面积排列的电缆规格看上去很简捷也很有规律。再看一下它们的直径,仅1点几毫米直径的就有三种,而且还都不是整数。哪个规格更方便不言而喻。
再看一下柒包线,情况正相反。直径看上去很清楚,截面积看上去却是乱七八糟,仅1毫米直径的截面积,小数点后面就达4位之多,既不好看又不好记。
可能有人还是看出了问题,因为电缆根本没有按直径去生产才把问题复杂化了,这完全是人为所致。难道我们的前人就这么蠢吗?
下面我们把两种线的特点和用途作一下比较,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①首先超过6平方的电缆一般都要采用多股线,否则就成了铜棒,而不是电线了。但多股线的外径已经不是圆形且内部还存在很多间隙,故无法用直径来确定规格。
②电线的载流量是随截面积而增加的,尽管不成正比但差异相对小一些。正因如此,才有人能编出每平方多少电流的速萛口诀。比如1平方和2.5平方截面积相差2.5倍,电流相差2倍,接近正比关系。而直径1.13和2.76差2.44倍,电流却相差了3.4倍。
③相对电缆来说,柒包线直径较细,而且规格较多。从ø0.03 mm开始规格很密集也很有规律。如按平方来计小数点后5~6位是常态,让人眼花缭乱,很不方便。
④相对于电缆的载流量来说,柒包线更注重直流电阻和单位截面可以缠绕多少圈。知道直径以后很方便就能知道你手里的骨架可以容纳的圈数。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列有每厘米圈数,很方便使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电缆必须按平方来划分,而柒包线也只能按直径来确定规格,谁也不能替代谁。所以统一按直径来划分电线规格是行不通的。以上是我的回答。
欢迎评论,转发、点赞!
在你认为你知晓了这个世界的“真相”时,你会怎么做
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谎言无处不在。所以,在认清世界的真相之后,第一在意识领域中凡事都要打个问号,轻易相信无异于作死。第二不要轻易做结论,假如你连真相都没搞清楚就轻易的抉择,那相当于找死。第三,即使你知道了真相也要三思而后行,因为,事情都是不断发展的,什么时候坏事变好事,什么时候好事变坏事谁都说不准,所以,三思而行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