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成语“断袖之癖”是怎么来的呢
《汉书.佞幸传第六十三》:“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据说,一天哀帝早晨醒来,见董贤还睡着,哀帝欲将衣袖掣回,却又不忍惊动董贤。可是衣袖被董贤的身体压住,不能取出。但要仍然睡下,自己又有事,不能待他醒来,情急之下,哀帝竟从床头拔出佩刀,将衣袖割断,然后悄悄出去。所以后人把宠爱男色,称作“断袖癖”。当时宫女都加以效仿而割断一只衣袖。待董贤醒来,见身下压着哀帝的断袖,也感到哀帝的深情,从此越发柔媚,须臾不离帝侧。后人将同性恋雅称为“断袖之癖”,便是源出于此。
后来“断袖之癖”用来泛指有有同性爱好的人和事,同余桃之癖、龙阳之癖等。
当今社会,有同性爱好的人不在少数,但我国对同性相恋的包容度还不像国外那么高,但是也不会故意排斥这种行为。同性恋不是一种疾病,早在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就精神病名册中将“同性恋”这个群体划去,承认其实完全脱离于精神疾病的存在,除此之外许多国家也将5月17日定为“国际反恐同日”这标志着国际同性恋人运动成功的第一步,并且有科学家明确指出:“同性的性倾向乃人类性倾向的其中一种正常类别,它不是一种疾病、病态或不正常,且无需接受任何形式的治疗”。
我认为,爱情是美好的,无关性别无关年龄。
“断袖之交”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龙阳之好,断袖之交”。是说一个皇帝爱龙阳君的爱情故事。龙阳君睡着了,压在龙袍上,皇帝怕惊醒他,就用剑割了衣袖。说明他们真诚的爱,被世人称颂,流传下来的一段同性爱佳话。
历史上说的“龙阳之好”和“断袖之癖”是哪两位帝王
所谓的“龙阳之好”,指的是魏王和龙阳君之间的“恋情”;而“断袖之癖”,则是汉哀帝和董贤之间的基情。
有关“龙阳之好”的记载,见诸《战国策-魏策四-魏与龙阳君共船而钓》:
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涕出?”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也。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
魏王曰:“误!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内曰:“有敢言美人者族。”
这段故事比较长,简要地说,就是魏王和龙阳君一起钓鱼的时候,龙阳君看着钓上来的鱼哭,魏王问你为啥哭啊?龙阳君说我就是您的鱼啊。魏王问这怎么话说的?
龙阳君说我一开始钓到的时候挺开心,结果越钓越大,所以就想把前面钓到的扔了。我现在不也一样吗?我现在和您如胶似漆,可要是被别的帅哥知道了,也来伺候您,那我不就跟鱼一样被扔了吗?
魏王笑了,你这小妖精怎么不早说啊?于是下令,魏国境内但凡敢说“美人”俩字的就夷灭全族!
而“断袖之癖”,则见于《汉书-佞幸传》:
(董贤)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其恩爱至此。就是说董贤侍寝的时候,头压着汉哀帝的袖子了。皇上要起来,可董贤还在睡。于是这位皇帝便为了不打扰董贤,亲手砍断自己的袖子才起身。
能把基情发展成这样的,我也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龙阳之兴,和,断袖之癖,指代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西汉皇帝好男色是有传统的。三宫六院的时候,后妃们还是有指望的,总能等到君王临幸的那一天;一旦君王只好男色,那只有欲哭无泪了。 汉哀帝刘欣宠爱男色就臻至登峰造极,甚至将后宫佳丽弃诸一旁,独宠董贤。这个董贤,不仅貌若美妇,言谈举止也十足像个女人,性柔和,善为媚。他们长得漂亮,性情温柔,品味一流,集中了男性与女性的优点,既能讨好男性也讨好女性:董贤能把哀帝迷得魂飞魄散也不足为奇。从此,哀帝对他宠爱不已,同辇而坐,同车而乘,同榻而眠。对董贤的爱之深,可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次午睡,董贤枕着哀帝的袖子睡着了。哀帝想起身,却又不忍惊醒董贤,随手拔剑割断衣袖。深情细腻若此。后人便将同性恋称为“断袖之癖”. 断袖癖又称“龙阳之好”和“分桃之恋”。 龙阳,就是龙阳君,他是战国时魏王的男宠,为了讨好他,魏王下令:“四海之内,有敢向我介绍美女的,我就灭其族!” 分桃:就是卫灵公宠爱弥子瑕,卫灵公因为弥子瑕把尝过的桃子给他吃而受宠若惊,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