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如何判断油井偏磨位置
(1)油井参数。沉没度、冲程、泵径、冲次等都是杆管发生偏磨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抽油杆的下行动作会同时受到柱塞与泵筒摩擦阻力、井液阻尼等障碍的影响,为保证产液性能,生产参数的不恰当设置会造成部分油井出现冲次较快的问题,使得抽油杆的下行速率远低于抽油机驴头的运行速率,进而导致中和点以下的抽油杆完全处于受压状态,当出现弯曲变形时抽油杆与油管间便会发生摩擦,由此引发偏磨;当泵径过大时,抽油杆下行便会受到过大的阻尼力,其出现弯曲变形的概率会大幅度增加,进而增大了偏磨发生的可能。
(2)杆管弹性变形弯曲。抽油杆的失稳变形与纵横弯曲是引发杆管偏磨的重要原因。在下冲程过程中,液柱载荷会通过抽油杆转换到油管位置,抽油杆载荷消除会出现弹性收缩而引发弹性弯曲;在井液浮力、柱塞阻力、泵筒与柱塞摩擦阻力等外力作用的影响下抽油杆柱的下部很可能会出现失稳弯曲,由此引发偏磨;在上冲程过程中,中和点位置一下的油管由于载荷消除而出现弹性收缩而造成弹性弯曲,在油管与油杆相互摩擦的影响下又增大了抽油机的光杆载荷,而由于接箍过程的影响又会形成强烈的振动载荷,进而加大了上行摩擦阻力和油管横向压力,引发杆管的偏磨破坏。
(3)井身结构。油井生产主要包括直井与斜井两类,在直井生产中,由于钻井技术的缺陷,当钻井深度不断增加的同时井口与钻头的同心度会逐渐降低,井筒便形成一条弯曲扭转曲线,由此发生自然井斜引发杆管偏磨;在斜井生产中,在一定的造斜点范围内油管形成是弯曲的,而抽油泵通常安装在造斜点以下的位置,所以在造斜点位置油管与抽油杆一定会出现摩擦接触,由此造成杆管磨损。
(4)油井结蜡。油井结蜡会增加液体流动阀的阻力、泵筒与柱塞的摩擦力、抽油杆的液体摩擦力。油管结蜡时油管内径与抽油杆的外径比值会降低,进而造成结蜡位置上部的抽油杆出现弯曲,由此形成偏磨。
2000年俄罗斯的库尔斯克核潜艇,为什么沉入海底可以介绍一下吗
因为库尔斯克号上的鱼雷出现了问题,所以导致该艇因爆炸沉没。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残骸
库尔斯克号(K-141),是“奥斯卡II”级核潜艇的11号艇。该艇于1992年3月22日,在北德文斯克的造船厂开工建造,于1994年5月16日下水,同年12月30日,进入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服役。
2000年8月10日,北方舰队在巴伦支海,举行代号为“夏季-X”(Summer-X)的大规模军演。这次演习,是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进行的第一次大型军演。在这次军演中,俄罗斯海军出动了30艘水面舰艇和3艘潜艇。
在演习的第一天,库尔斯克号成功的发射了一枚P-700“花岗岩”反舰导弹。两天后,也就是8月12日。当地时间8时51分,库尔斯克接到命令,准备进行鱼雷发射演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11时28分,正当库尔斯克号准备以彼得大帝号巡洋舰为目标发射演习鱼雷的时候,艇上发生了爆炸。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残骸
这次爆炸的威力,相当于100至250千克TNT当量。135秒后,又发生了第二次爆炸。第二次爆炸的威力十分巨大,相当于2至3吨TNT当量。它将库斯克号前部彻底炸毁(事后打捞发现,整艘潜艇的前半部上方完全消失)。随后,库尔斯克号便沉到108米深的海底,沉没地点距离北莫尔斯克约135公里,具体位置为北纬69°40’,东经37°35’(与爆炸地点偏移了400米)。
2002年7月26日,在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两年后,俄罗斯总检察长弗拉基米尔·乌斯季诺夫宣布,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最初的爆炸,是四号鱼雷发射管中的演习鱼雷,因过氧化氢燃料泄漏引发的。第一次爆炸,让处在这里的7名潜艇兵全部遇难,并引发大火。随后,大火通过通风管道,进入了第三隔舱和第四隔舱,引发了第二次爆炸。第二次爆炸,将潜艇上炸开一个破洞(22平方米),指挥塔里的人员,也因为这次爆炸全部遇难,这也就是为什么该艇没有立即紧急上浮,或者是发送求救信号。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残骸
爆炸事故发生后,虽然俄罗斯和挪威,均试图营救库尔斯克号上幸存的人员,但艇内所有官兵仍全部死亡。后来的研究发现,虽然大多数人死于爆炸时或爆炸后数分钟内,但一些人在潜艇尾部存活了数小时(约23人)。
2001年,荷兰的营救队将库尔斯克号的残骸打捞了起来,随后被拆解。而遇难的118名官兵中,只有115人的遗体被发现,现在均葬在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