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果楚霸王项羽还活着,那现在让他和世界拳王打有没有能打过他的
- 在古代,哪个朝代当官最不容易
- 赵高为什么想想方设法的要灭亡秦朝
-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如何死亡的
- 蚕下完卵后如何保存
- 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什么后世诗人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而不怎么推崇卫霍呢
- 太监是怎么来的
- 有看过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吗我看过一些,感觉像神话故事,你们觉得呢
- 北宋大太监梁师成是怎样成为“隐相”的
- 秦朝的赵高是怎么死的
如果楚霸王项羽还活着,那现在让他和世界拳王打有没有能打过他的
举鼎千斤气盖世,
拳王岂可受一击?
将军勇武无对手,
古往今来谁敢敌?
在古代,哪个朝代当官最不容易
古语有云:“富贵险中求”、“伴君如伴虎”,其实历朝历代的官员都不容易。如果,一定要在不容易的前面加个“最”字,那应该是明朝了吧。
明朝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草根皇帝,深感江山来之不易,加之幼年曾深受贪官污吏的欺压。开国后,因谋反贪腐,功臣几乎被屠戮一空。
从太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到成祖设立东厂,后又有明宪宗设立西厂。明朝官员时刻都在厂卫特务的监视之下,每日活的都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廷杖最早始于东汉明帝,明朝时也成为一种制度。明嘉靖皇帝曾有同时廷杖一百三十四人,其中十六人当场死亡。明武宗朱厚照也因臣下劝阻其游江南,对146名大臣加以杖责,结果打死了11人。
赵高为什么想想方设法的要灭亡秦朝
个人认为赵高与原韩国贵族张良一样,是想毁秦报仇。秦灭六国,集欺骗、用间、残酷杀俘(如长平之战)、虐杀六国君主及与其有亲族本家关系的宗室、大臣,手段极为酷烈,不留余地(齐国最后被灭国,秦王政欺骗齐王建,假许若降即给其五百里封地,等到齐王建投降后,则翻脸不认,派兵将齐王建流放到共地,即今天的河南省辉县市,置其于松柏林之间不准离开,致使齐王建最终饿死)。
秦国能灭六国,一统天下,离不开广招六国贤士,但秦人本性多疑,而且刻薄寡恩,对外人终究是利用之最后没有不选择机会抛弃之甚至杀之的,因水工郑国案,秦王政曾在秦国本土贵族怂恿下欲尽逐客卿,后来因李斯(楚国人)上《谏逐客卿书》乃止,但秦国对客卿的利用、打压、防范始终没有停止过。从秦王政的高曾祖父、曾祖父、祖父到秦王政本人,从卫鞅范雎,到吕不韦,没有一个落善终的,秦王政罢免吕不韦并逼吕不韦自尽时诏书上说过这样的话:“君何功于秦,受此大任,君何恩于秦,掌国半数……”可见,对客卿只是利用,随时会翻脸刻薄无情是秦国从上到下的本性,这种本性只能招致两种结果:要么是客卿自己伏剑饮鸩,要么是反戈一击,控制秦王室、皇室、朝权。即使是真心实意投靠的客卿也会被秦国秦朝这种氛围逼得走投无路,何况本身被强行处以宫刑,怀有深仇大恨的赵高。
历史上,赵高命令其女婿秦咸阳令闫乐带兵闯宫杀秦二世时,秦二世责问身边的一个太监,“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赵高要反?”太监也很诚实地回答:“我要早告诉了陛下赵高要反的话,哪还能活到现在?!”窥一斑可知全豹,太监如此,那些客卿何尝不如此,他们那个不对秦有时刻会遭其诛戮灭族的疑惧之心,能保持沉默明哲保身不像赵高那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最终原因还是要从秦国、秦朝自己身上找。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如何死亡的
【司马迁之死:被汉武帝下狱处死,陪葬钩弋夫人。】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违着必究。
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卒于公元前88年,也有说公元前90年的,还有说公元前87年的。司马迁之死是个千古之谜,但也不是千古之谜,对司马迁之死还是有记载的。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广利以三万兵出天山击匈奴,李陵以5000兵出居延策应李广利,伏波将军路博德以一万兵策应李陵。李陵兵败投降匈奴,汉军还者400人。第二年,汉武帝派出两路汉军,想从匈奴抢回李陵,公孙敖兵败后回来说:李陵指挥匈奴狙击汉军。汉武帝廷议李陵之罪,满朝皆曰李陵可杀,惟独司马迁为李陵脱罪,汉武帝遂将司马迁下狱。
汉律,司马迁之罪可用50万钱(约合米500石)赎罪,司马迁年奉600石完全有能力赎罪。可是,司马迁的两个儿子跑回陕西韩城,一个在“司”字前面加“一竖”改姓为同(仝),另一个在“马”字前面加两点改姓为冯。因为没有人替司马迁赎罪,司马迁受到了腐刑的处罚。司马迁出狱之后,汉武帝革去司马迁太史令职务,改命司马迁为中书令,就是汉武帝的秘书长,行走宫廷为汉武帝起草文件。
司马迁被宫之后,觉得是受到奇耻大辱,非常痛恨汉武帝。司马迁为了报复汉武帝,就在后半部《太史公书》中抹黑和汉武帝有关的许多历史人物,司马迁删除“高祖本纪”中刘邦35岁前的经历,将刘邦抹黑成流氓无赖。司马迁在《景帝本纪》中抹黑汉景帝,在《今上本纪》中抹黑汉武帝,在《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中抹黑卫青、霍去病,并且将卫青、霍去病放进了《佞臣传》。同时,司马迁拔高项羽、韩信、李广、李陵等历史人物,把并非帝王的项羽写进了本纪,造成秦末楚汉战争史严重失真。
司马迁自己知道《太史公书》是不能通过汉武帝及朝廷的审核的,他就做了个备份。《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报任安书》:“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司马迁说正本藏在名山,副本留在自己家里。根据冷清先生考证,正本藏在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的老家华山脚下,他希望外孙杨恽传播《太史公书》。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做,他很清楚《太史公书》面君之日,就是自己的死期到了。
公元前88年,汉武帝听说司马迁写成《太史公书》,就命令司马迁把《太史公书》搬进宫来。汉武帝阅读了《高祖本纪》、《景帝本纪》、《今上本纪》,随后汉武帝勃然大怒,遂将司马迁再次下狱。班固的《汉书》记载,汉武帝在甘泉宫休养,陪侍的钩弋夫人(赵婕妤),因为犯了错误受到汉武帝训斥,后来钩弋夫人忧郁地病死在云阳宫。汉武帝就命人将钩弋夫人就地下葬了,司马迁从此也就失去踪迹,冷清先生推测汉武帝秘密处死司马迁,并将司马迁给钩弋夫人陪葬了,因为后世根本找不到司马迁的尸骨和墓地,后来陕西韩城做了司马迁的衣冠冢。
西汉刘歆著、东晋葛洪注解的《西京杂记》,有这样一段关于司马迁的记载:“太史公序事如古春秋法,司马氏本古周史佚后也。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之过,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宣帝以其官为令,行太史公文书事而巳,不复用其子孙。”东汉学者卫宏在《史记•集解》《汉旧仪》注中,也记载了大致相同的内容。
《西京杂记》中的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司马迁写《太史公书》类似春秋笔法,司马迁搜集了周史散失的部分。司马迁写的《景帝本纪》,言语极其简单;在《今上本纪》中只讲汉武帝的过失,汉武帝大怒而将司马迁下狱处死。先前,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脱罪,汉武帝将司马迁下狱并阉割(蚕室)。司马迁为此非常痛恨汉武帝,因此抹黑汉高祖、汉景帝、汉武帝,被汉武帝下狱处死。汉宣帝吸取司马迁的教训,太史令、中书令只是行使文书的职责,再也不任用司马迁的后人子孙。”
汉宣帝的时候,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在朝为官,杨恽的性格很像司马迁,得罪了朝廷中的很多大臣。杨恽继承了其父和后母的几百万家产,日子过得不错,就私自传播《太史公书》。太仆戴长乐举报杨恽“以主上为戏(拿皇帝开玩笑),语近悖逆”,汉宣帝就将杨恽下狱,后来又释放了免为庶人。孙会宗写信劝说杨恽,杨恽仿照《报任安书》写作《报孙会宗书》,怨恨汉宣帝、讥笑孙会宗、咒骂大臣,后来被人告发,汉宣帝就将杨恽“腰斩”了。
恒宽在《盐铁论—周秦第五十七》中,不点名的嘲讽司马迁是没有品行之人,见利忘义苟且偷生,身被宫刑,却围绕在皇帝身边,出入宫廷高官厚禄。混迹于卿相之列,身受刀锯之刑,却不思哀伤、悔改,连个老百姓都不如,真是无耻到了极点。原文:“今无行之人,贪利以陷其身,蒙戮辱而捐礼义,恒于苟生。何者?一日下蚕室,创未瘳,宿卫人主,出入宫殿,由得受奉禄,食大官享赐,身以尊荣,妻子获其饶。故或载卿相之列,就刀锯而不见闵,况众庶乎?夫何耻之有!”
班固因为同情司马迁,有“兔死狐悲”之感,因此在《汉书》中没有记载司马迁怎么死的。后世有人认为司马迁死于 “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因此推测司马迁死于公元前90年,但是又没有确凿的证据。西汉学者褚少孙曾说过“太史公记事,尽于孝武之事。”有人据此推测,司马迁死于汉武帝之后,这些人没有明白褚少孙的原话的意思。褚少孙的话是说:“司马迁记载历史事件,结束于《今上本纪》。”但是,《今上本纪》等十篇,后来在传播过程中散失了,今天看到的《景帝本纪》、《武帝本纪》是褚少孙后来补写的。
褚少孙和班固一样,都非常同情司马迁,故此褚少孙在补写《史记》时,还是不忘顺便抹黑一下汉武帝。褚少孙记载的钩弋夫人之死,和《汉书》的记载完全不一样,褚少孙说:汉武帝把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任命为太子,为了防备钩弋夫人学习吕后,就赐死了钩弋夫人。有人问汉武帝:“立其子、杀其母,何也?”汉武帝说:“子幼母壮,恐成吕后之祸。”褚少孙的这个记载是孤证,从逻辑上似乎讲的通,但是从情理上却讲不通,是不是真实的很不好说,有抹黑汉武帝的嫌疑。
蚕下完卵后如何保存
“蚕卵”,即蚕籽也。蚕子即初孵化时,黑色而小;似蚁,而又故称“蚕蚁”耳。
蚕是一种能吐丝结茧的昆虫。有家蚕、柞蚕等种。养蚕煮丝,古《书.禹贡》就有记载:“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疏:“宜桑之土,即得桑养蚕矣。”《新唐书》一一二.《韩思彦传》附韩琬上言有:“一夫耕,一妇蚕,衣食百人,欲储蓄有余,安可得乎!”说。可谓:釆桑饲蚕;‘春不夺农时,即有食,夏不夺蚕工,即有衣。’而养蚕的规范:早在周代已发展成“一化三眠蚕良种”;蚕室通风,蚕具已有章法的规模了。
记得少年时,每至四季之首、岁初正末,“蚕月”还没到来,小伙伴们就急着把去岁留存的“蚕纸”(承接蚕娥下卵之纸),从存放在箱涵书本中、自制的“蚕箔”里取出,铺好垫平在纸盒内、摆在尚未结束冬季取暖的炉火周边、且每日定时喷上凉茶水、再盖上湿毛巾、忙待蚕蚁人工的孵化,用不了一周左右,黑乎乎毛绒绒的幼虫即从温暖环境的蚕籽中爬出。
早春时节,桑芽还未出头。小朋友们用毛笔把“小黑蚕”沾出另置它器,则先用沏留残余的茶叶喂之。当时孩童们“拨苗助长”的饲蚕方式,不过是成长中亦“剥丝抽茧”对事务的实践。
春色满,桑叶绿。觅采之,喂于蚕。蚕的一生据说从孵化到成蛹娥变,只能存活七七四十九日。民间有“好蚕不吃五月桑”之喻,即夏历三月,春蚕每七天一蜕皮、共蜕七次说。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其状如眠。据宋.秦观《淮海集》后集六.《时食》截:“(蚕生)九日,不食一日一夜,谓之初眠。又七日再眠如初,… …又七日三眠如再,又七日若五日,不食二日,谓之大眠。”
蚕的全身都是宝,蚕沙(屎)可入药;装枕有镇痛安眠及小儿夏季清凉功效,蚕液(尿)谓之“大凉”有防暑之疗,蚕茧煮丝制绸变成华衣,则不在话下;蚕丝又可造茧纸和鼠须笔美配,成为旧时文人墨客的奢求;传说旧时妇女有食蚕籽者可“避孕”,但其工效尚无科学考证。它从幼虫日夜逐渐侵吞对桑叶的蚕食,至献丝脂尽、到成虫脱变蛹内化娥、破茧而出,雌雄双娥扑翅交配、后公娥即死,母娥产子后亡… …。其的品德,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好了,要问“蚕卵如何保存”?个人浅鉴:蚕纸必洁,封存暗处。通风避光,衡温留置。勿超蚕要,季时繁之。分蚕理丝,科学培育。
其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织绸、染印和刺绣的国家,并以“丝国”闻名于世。如今与时俱进、科学保存“蚕卵”的方式方法,还是有证可查的。
感谢邀请!再会。
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什么后世诗人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而不怎么推崇卫霍呢
李广的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后人却怀念称赞的是李广,而不是卫霍二人?
我总结有以下原因:
一、先解析卫青的第一场胜仗。
当时汉朝派四位将军,分四路进攻匈奴。其中包括卫青、李广率领的数千骑。
由于李广被匈奴赞为飞将军。人怕出名猪怕壮。匈奴的主力全部来围歼李广的数千骑。
卫青趁匈奴后防空虚,突袭匈奴老巢。俘虏匈奴单于的妻妾奴仆,大获而归。
另外两位将军也不救援李广。而是负责皇帝小舅子左右翼的安全。
最终李广军全军覆没。如果没有李广吸引匈奴主力,卫青哪有机会直捣匈奴老巢?
事后卫青加官进爵,而李广被判处死刑,花钱赎罪,贬为庶人。
卫青凯旋后,并未向天子说明。正因为李广吸引了匈奴的主力,自己才能立下奇功。
二、李广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在这一点上,卫青不如李广。而霍去病更烂,对待士卒苛刻,不能与麾下同甘共苦。
三、如果说项羽神勇,千古无二。那李广的箭法,则是古往今来第一人。梁山好汉之一的华荣因箭法好,被称为‘小李广。’
四、李广的‘飞将军’之名是匈奴给予的。正如辽国称杨业是‘杨无敌’。
五、《史记》中文学造诣最高的有三篇,分别是李将军列传,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在这三篇中,李将军列传排第一。司马迁给李广做了一定的宣传。
六、霍去病品行低劣。用卑鄙手段暗杀李广之子李敢。最终霍去病莫名的早逝,其子也被汉武帝暗中毒杀。(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有两人被杀,大快人心。一个是法家酷吏张汤,被另一个法家酷吏处死。一个是霍去病父子之死。)
太监是怎么来的
一说到太监,在人们心目中或是在影视屏幕上出现的,都是大白脸、没胡子、说话娘娘腔的,一看就知道是被阉割了的男人。给人的感觉都是魏忠贤、李莲英这样的,都不是啥好东西。年龄大、主事的称大太监;年龄小、跑腿的叫小太监。
其实不然,太监本是官名,虽说后世一般是指被割了命根子送入宫去,伺候皇帝、宫妃以及在一些王侯府中做事的阉人,但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称呼的,这个说起来还相当复杂。
皇帝的名称还没有的时候,这个工作就已经存在了。《礼记》、《诗经》中对这个事都有记载,但那时候一般称作宦官。周王朝和各诸侯王都设置了宦官,建立了宦官制度。但宦官并非都是阉割了以后才能从事这个工作,最初没有阉割的人也可以从事。到了东汉以后,才完全由阉人专门从事这个工作。
之后,又称作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等。但不管叫啥名堂,想要应聘这个工作,不看文凭、不看学历,但必须是阉割了的男人。这是硬指标,像吕不韦那样,弄一个假的去糊弄秦赵太后的情况,比较特殊,但也不是唯一的个例。或许是没有嫪毐本事大,整得动静比较小,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罢了。
之所以需要阉割的宦官充实内宫,一般是因为深宫内除了帝王,全是女人,也毫无生趣。弄些男人出出进进,难免会出现暗度陈仓的情况,帝王宁肯让自己的女人闲着,也不能便宜了别人。于是就想到了把男人全部阉割了才能充任的想法,虽说不很完整,但还能凑合着使用。再说,皇宫内院有些粗活、重活,也不适合女人从事。搞一些五大三粗的女人,在眼前晃来晃去,也大煞风景。为了让女人们袅袅婷婷,还把小脚丫给缠起来,就更没法干活了。
要不说老祖宗聪明呢,就想到了这个好办法。
一般情况下,男人不太会愿意随便割掉了命根子,去从事这个工作的。尽管周围都是美女,但只能看不能用,更是悲催的事。因此,给宦官们的待遇都比较好,还允许他们与宫女们结对过家家,一般称作对食。这个名字也很有趣,就是相互陪着吃饭。至于睡觉的事,纯粹就是睡觉了,也整不出啥名堂来。
宦官仅仅是负责宫廷杂务,不得干预朝政。但在内宫混久了,这群人精力过剩,既不能生儿育女,也不需要养家糊口,自然就多事了。特别是遇到小皇帝的时候,太后喜欢干政,不适合出头露面,就依仗宦官们通风报信。一来二去,就掌控了大权。
这些是宦官们从事这个工种的基本情况。
但宦官称作太监,那是唐朝以后的事。
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让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宦官才称作太监。而且并不是只有被阉割的人才称作太监,如巡、元官署称其主官为大监,这个”大“就是”太“,这与宦官毫无瓜葛。
唐太宗时规定,宦官最高为三品,数额也有限制;唐中宗时,被授予七品以上的宦官多达千人,县太爷一般才是七品,这可比十年寒窗弄个县太爷要轻松得多。安史之乱后,有的宦官甚至被封为王爵,位列三公。
到了明朝,内廷有十二监,主官均称太监,由阉人担任,但主官以下的宦官,则没有太监之名。
明朝宫廷外有外三监,分别是国子监、钦天监、上林苑监。如国子监设置祭酒、司业、监丞、博士等职,主官就不称太监或大监。钦天监的主管称作主薄,设监副辅佐,有时主官直接称作钦天监,也不叫太监。因此,这些事务也不是全部由宦官担任。
在明朝时期,只有内十二监,全部事务都由宦官管理。所谓的监就是相当于具体的政府部门及职责,只有总领事才称作提督太监,太监位居四品。
到了明朝中后期,宦官的权势日益膨胀,人们才把宦官都尊称为太监,太监就成了宦官的专有名词。
宦官们听了倒很高兴,可把一个好端端的名字搞臭了,以后除了宦官,再也没人愿意被称作太监了哈。
到了清朝,就延续了把所有宦官称作太监的习惯,一说宦官就以为是太监的,这就是太监的由来。
有看过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吗我看过一些,感觉像神话故事,你们觉得呢
看过,建议大家别看删减版的,看全本的,看完会很酸爽。。。。号称笑话大全。
当然,在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年代。作为古人对治疗疾病的探索,我们也没有必要嘲笑作者。反而应该赞扬和歌颂,这本书具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甚至植物学等方面价值。 可以让我们知道,在愚昧无知的年代,我们祖先是这样和疾病做斗争的。博物馆是他最好的归宿
北宋大太监梁师成是怎样成为“隐相”的
梁师成,字守道,北宋徽宗朝的大太监,有“隐相”之称;北宋末年奸臣,“六贼(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之一。
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梁守道的升迁之路。
一、迫于家境困顿,只好舍身以求。
少年时代的梁师成非常聪明,有过目不忘之能,书法也特别棒。再加上刻苦用功,时常受到乡亲们的夸奖。
但是梁师成似乎不愿意加入“科举”之列,总想找一个比“进士及第”更好的办法,去谋取富贵。要是三番五次地参考,本来家里就穷困,到时非落个穷死不可。
因此,他想走一条捷径,走一条与“科举”异曲同工的捷径。
有一天,他读到唐朝大宦官高力士的传记,大为感慨,并认为效法高力士,可以快速获取成功。
梁师成是个有胆有识的人,想得到就做得到。于是,他让人阉了自己,然后进宫当了太监。
有了高力士这个榜样,这个奋斗目标,一切屈辱与无奈,他都能忍受。
进宫后,梁师成在做好卫生工作的同时,坚持练习书法。
后来,他的一手出色的小楷字被书艺局总领贾详看上了。于是,贾详把他从保洁员提升到抄写秘书。
从此,梁师成的人生发生了质的变化。贾祥死后,梁守道负责管理宫廷的机要文书。
二、缘起君臣相惜,终于进身得道。
在任机要秘书的同时,梁守道凭借已有的书法功底,研习赵佶的“瘦金体”书法。
俗话说“招招会不如一招绝”,他终于被宋徽宗引为书法知己。随之,他的人生又发生了一次飞跃。
原来因家境不好,而不敢奢望,街坊邻居们认为他该走的“科举”之道,成了唾手可得的事情。
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梁守道终于获得了进士文凭。不久,他被赵佶晋升为晋州观察使、兴德军留后。
有人说,梁师成的进士文凭不是通过考试获得的,而是靠权势谋得的。
但是,这种说法不太可靠。原因在于:一则,此人争强好胜,且少年有才,进考场与各地才子们一较高下的可能性大;二则,他考取的是“进士及第”,而不是状元,要是弄权,他完全可以弄个第一名;三则,他的文章可能一般,但他的一手“瘦金体”书法,考官会一眼认出,然后暗中照顾,也是有可能的。
梁守道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真才实学,他把自己家的一名保洁员推进了“科举”行列。梁府的保洁员储宏先生还真的就中了甲科进士。
不知是为了显示梁府的气派,还是储宏不愿意去做官,储先生中进士后仍回到梁府继续干保洁员,并没有做朝廷的官。
当然,因储宏是梁府的人,考官们曲意逢迎梁师成,而给了他如此好的考试成绩,也是有可能的。
梁守道虽然被后人指为贪官、奸臣,但他的实际能力还是不可小觑的。
由于工作努力,业务熟练,成绩突出,梁守道一直升到检校太傅、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位比宰相。
梁守道位高权重,又与皇帝赵佶是文友,朝臣们都怕他。宰相王黼,尊称他为“恩府先生”,甚至以父子礼对待他。蔡京父子,虽然也是大权在握,但也得谄媚于他。
时人称梁守道为“隐相”。
三、鉴于时人嘲讽,自爆出身隐私。
虽然被誉为不出面的宰相,但仍免不了让人们背后议论。议论他“进士及第”的真假,还瞧不起他的出身:要不是穷困、下贱急了,怎么会当太监呢?
听到非议后的梁守道,却自豪地说:别看我出身东京的贫寒之家,但我可是苏轼的骨血。为了证明自己所说非虚,梁守道和苏轼的孩子们平辈而论、兄弟相称。
也许是一场成功的造假;也许是迫于无奈,梁守道才公开了身世隐私。
不过,苏轼冤案的昭雪,确实是梁守道通过宋徽宗赵佶而操作成功的。
当时,苏轼是个政治污点人物。在前朝元丰年间,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苏轼的文章遭禁。
虽然诗文遭禁,但是,苏轼的著名文人的地位不是轻易能撼动的。 因为政治问题,查禁人家的作品是不合理的。
所以,天下文人都对苏轼抱有极大的同情,但又无奈。 当时,苏轼已带着冤情去世了,敢为他喊冤,能帮他平反昭雪的人也不多了。
这时,自认为苏轼后人的梁守道,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通过宋徽宗,解禁了苏轼的诗文。
这样,梁守道通过赵佶在政治上为苏轼昭雪的同时,也顺手捞了个“一代文宗”的雅号!
秦朝的赵高是怎么死的
秦始皇生前饶恕了两个不该饶恕的人,其一为李斯,当年秦始皇下逐客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其列,靠《谏逐客书》说动了秦始皇,成功留在秦国;其二为赵高,赵高做中车府令的时候曾犯下重罪,按律当斩,蒙毅准备按律办事,赵高却说动了秦始皇,官复原职。不想这两个人在秦始皇死后矫诏立胡亥而催促扶苏自杀。
其中赵高最是那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人,他说动李斯发动沙丘政变,之后成为秦二世最信任的人,实行重刑苛税,斩杀众公子,除掉蒙恬兄弟,后又设计除掉李斯成为丞相,孤立秦二世,指鹿为马,暗通刘邦,最后发动望夷宫政变,杀死胡亥,扶立子婴。
只是,子婴并非秦二世那般信任赵高,反而很快就设计诛杀赵高,夷其三族。说起来,赵高原本是秦国宗室远亲,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赵高是赵国公族,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赵国报仇。无论如何,赵高是个精通法律之人,判案断狱有一手,因此成为胡亥的老师,做了秦王政的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一做就是二十年,期间曾犯下重罪,却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让秦王政赦免了他,并且官复原职。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重,于是写下诏书让扶苏回到咸阳主持丧事。但是诏书还没有来得及发出,秦始皇就死在了沙丘。皇帝死在外地,很容易引起天下的恐慌以及朝政政变,于是李斯下令秘不发丧,将秦始皇的遗体放在辒辌车中,一切照旧,不急不缓的往咸阳回撤。当时知道秦始皇去世的只有李斯、赵高、胡亥和几个近身服侍的宦官。
几天后,赵高找到了胡亥,挑唆胡亥继位,胡亥回以不孝不义无能,不堪大任,赵高却认为不必想那么多,机会不等人,于是胡亥“勉强”答应了。然后赵高又找到李斯来商量这件事,李斯断然拒绝,但赵高早就摸清了李斯的脾性,李斯能从厕所和粮仓中的老鼠对比中得出人生所求不过荣华富贵,其他的都不重要。所以赵高告诉李斯倘若扶苏继位,那么蒙恬的地位便在李斯以上,甚至李斯的丞相之位也不一定能保住。李斯心动了。
两人矫诏让扶苏和蒙恬自杀,扶苏果然自杀,蒙恬不肯自杀而被囚禁,然后胡亥成了秦二世,赵高做为秦二世最信任的人,做了郎中令。之后赵高任由秦二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必有什么顾虑。又建议胡亥处死对沙丘政变有怀疑的公子和大臣们,于是胡亥将生杀大权交给了赵高,任由赵高屠杀秦国宗室和忠臣良将。赵高首先要除掉的就是蒙恬兄弟俩,子婴知道后跑到宫中劝说秦二世而不得,蒙恬兄弟最后不得不自杀,之后,赵高又对秦国宗室展开屠杀,在一次集中屠杀中,秦始皇的12个儿子被杀,10个女儿被杀,公子高见躲不过,又怕连累家人,竟想出为秦始皇殉葬的死法来,而胡亥竟也准了。
然后赵高的弟弟赵成做了中车府令,女婿阎乐做了咸阳县令,赵高将秦二世孤立起来,说服他躲在深宫内院装神秘。由此,赵高几乎把持了整个朝政。当时,秦国的暴政已经失去了民心,各地都有揭竿而起的起义军。李斯深以为虑,想进谏又总是见不到秦二世,赵高装模作样的问李斯对这种局势为啥不进谏,李斯说见不到秦二世,赵高贴心的提出若秦二世有时间了他就通知李斯。然后每次秦二世忙着找乐子的时候,李斯都被通知可以见秦二世,于是秦二世对李斯很有意见,然后赵高就说李斯的儿子李由做为三川郡守却不称职……
李斯的麻烦由此而来,最终下了大狱,被赵高屈打成招,最终遭腰斩,夷三族。然后赵高做了丞相,就有了后来的指鹿为马,秦二世认为是鹿,却被太卜告知祭祀的时候没有戒斋沐浴所以迷了眼睛(原谅四姑娘不厚道的笑了)。望夷宫中一片太平盛世,外面却早已血光冲天,赵高更是和刘邦暗中接触,欲分天下,然后称病不朝,躲在了自己的安乐窝里,眼看着章邯投降了项羽,秦二世终于有了一丝恐慌,派人去质问赵高。
赵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和赵成、阎乐一起商量弑君,不久发动望夷宫政变,杀死了秦二世,赵高本想自己做皇帝,结果群臣没有一个响应的,他自知还不是时候,就扶立秦始皇的弟弟子婴做了秦王(不是皇帝)。
子婴不傻,知道自己就是赵高扶立的一个傀儡,他不愿意做傀儡,于是和两个儿子还有宦官韩谈商量除掉赵高之事。眼看着子婴斋戒五日登基的日子到了,子婴却不慌不忙,推说有病不肯出门,赵高不得不亲自上门,然后再也没有出来。赵高被杀后,三族被夷。就这样,一代权臣走完了他的一生。
然而,赵高虽然已除,子婴虽有大志。天下大事却已不容子婴有所作为。不久,秦灭,子婴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