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

战国的实力有多强?战国与汉朝是什么关系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08 03:42:47 浏览3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战国的实力有多强

哎,本来我是想来论述一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实力有多强盛的,没想到一众人都是回答《海贼王》里的七武海——战国啊!

作为一个资深的文化人,什么《海贼王》、《火影忍者》、《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什么的,我是一个没看过(抱歉,身为一个80后尾巴上的中年人,也记不起什么日漫的名字了)。

顺带一个彩蛋吧,大家有没有想过战国七雄的实力其实并不弱,要不然怎么汉朝一直饱受匈奴袭扰,而根本没资格列入战国七雄的小小代国,竟能阻挡匈奴三百年?

战国与汉朝是什么关系

持续两个多世纪的战国时代,时间下限落脚于公元前221年秦并天下,持续四个世纪的汉朝,时间上限发端于公元前202年刘邦灭项羽,相差不过20年。如果考虑上两汉之间的差别的话,以持续两个世纪的西汉对比持续两个世纪的战国,无疑在“体量”上更对等些。战汉之间的【秦朝一统】与【楚汉战争】,不过持续了一个世代(30年)都不到的时间。在时间上几乎是前后脚关系的战汉两期,自然不可能完全不同。至少,战国后期与西汉初年的历史一定是更加相似的,如果拿战国后期与春秋时期比对,或者拿西汉初年与西汉后期比对,甚至更大胆一些,分别跟西周时期、东汉时期比较,就会发现很多不同之处。

我们读历史,思维一定不要被朝代表给框死了,不要以为那个划分了不同时期的年份就是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属于战国时代的公元前222年与属于西汉时代的公元前200年之间,好像就判若云泥、别如天壤似的。时间轴不是割裂的,而是连续的,百年之内的不同时期,差距不会大到哪里去。质言之,与其被朝代表给框住思路,还不如拿100年作为尺度,游移在历史时间轴上,这样方能看明白不同时期之间的“起承转合”,毕竟历史总是以“扬弃”的形式不断演进的,而非“突变”。

具体到“战汉关系”,二者之间的承继一定是大于变化的。概言之,【战国】孕育了【汉代】,【汉代】是【战国】的集成。如果说春秋时代是【周礼】崩解的时代,那么战国时代就是【汉道】孕育的时代,春秋战国整体上构成了【周式天下】到【秦汉帝国】的转换期,虽然这个转换期长达五百年,远比日后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时间跨度都要长,甚至比魏晋南北朝还要多一个世纪。

随着下位者不断僭越篡代上位者,天子被诸侯架空,诸侯被卿家架空,【周礼周制】彻底崩盘,这是春秋时代的主旋律。魏、赵、韩、田等以卿家身份上位的新诸侯开始汲取历史教训,进而掀起了一波【变法运动】,魏、齐因此而率先称雄,赵、韩因此而逐步壮大,秦国在魏国锋芒的威逼下走向了更为彻底的变法称雄之路,燕国在齐国锋芒的威逼下终于刷出了存在感,楚国则拖着臃肿的身躯始终没有推行彻底的变法。【变法集权】,从封建邦国走向领土国家,便是战国时代的主旋律。

作为战国变法的集大成者,秦国发展出了一套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耕战酷律强国集权之路(君权直接利用士人官僚参与政治),而关东诸国则在不彻底变法的背景下形成了一种以战国四君子率领门客参政的新贵族政治(贵族运用门客卿相参与政治),一种介于周制与秦制之间的权力组织路径,一种在诸侯宗室与有才士人之间寻求平衡与妥协的政治模式。随着战国中后期秦并天下战争的进行,两种不同的政治模式之间长达百年的军事对峙,孕育了关西文化与关东文化的分裂,而这一点恰恰是战国后期与西汉初年之间最大的共性所在。

我们看周初分封、秦与六国、汉初分封,关西地区总是处于一个更集权的天子政权治下,而且这一地区还逐步从关中平原、河洛平原扩大到了山西高原、四川盆地、汉中盆地、陇西地区;关东地区则总是处于一系列相对不那么集权的诸侯政权治下,这便是周秦汉初一千年的一大规律,这一规律也构成了战国与西汉之间最大的共性联结,直到被汉武帝所终结。

秦国之所以能够战胜关东六国,不仅仅在于秦是一国、关东为六国,一方只需处理好国内关系便能持续东进,另一方还需处理好“国际关系”方能联手抗秦;还在于,秦君无需在国内被贵族势力掣肘,便能推进战守之策,六国之君却需要考虑贵族势力的利益,方能调动贵族的积极性来为国而战。也即,秦国是集权的一国,六国是半集权的六国。

但,比【统一局势】与【秦制度】更为长久的则是【周制惯性】,【关东君子门客政治】便是【战国变法】与【周制惯性】的折中产物。作为一个在周秦汉唐时期在人口财赋上占据黄河流域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大多数的关东地区(黄淮海平原),周初以来始终处于分封诸侯治下长达八百年,自然是更愿意接受【君子门客政治】的统治,而非【秦制秦法】的统治,这便是反秦战争的基本动因。

不过,【秦式集权】终究是更有效率的组织方式,就像【周制】之于【部落联盟】一样(夏商是过渡),历史总是更加青睐一个明显更有效率的新事物,所以【秦制】依然是需要被执行的,项羽无法接受这一任务,一味响应【关东政治】的需求,自然会被历史所抛弃。刘邦通过萧何掌握秦制机器,从而挫败在组织方式上相对低效的项羽,便是这一历史趋势的显明注脚。

西汉建国伊始,眼前就有两具尸体,一具是一味推行皇权郡县官僚制的集权式秦帝国,一具是继续关东诸侯门客政治的半集权式楚天下,两者的败亡都是西汉建国君臣刚刚目睹并参与了的事儿,刘邦君臣自然会采取一个折中方案,搞出一套郡国并行制:在关西实行秦政治(皇权+官僚),在关东实行关东政治(诸侯+门客),以兼容折中的方式因地制宜地维持局面。随着七国之乱的平息与推恩令的成功执行,汉景帝、汉武帝父子两人软硬兼施地逐步瓦解了【关东诸侯门客政治】,这才把历史进程彻底带入到下一个阶段。

(图为陈宝国先生在《汉武大帝》中饰演的汉武帝刘彻影视形象)

以上便是一个以【战国汉初】历史为整体的视角,也即一个更强调【战汉关系】的视角。质言之,【战国与汉初】本质上就是周公之道与汉武之道之间的【过渡期】,是【王道】与【霸道】逐步融合为【汉道】的【集成期】,统治模式的过渡与集成,便是战国与汉朝的基本关系。

《海贼王》战国的实力怎么样

战国

  1. 战国实力很强的,如果说卡普是海军的拳头,那么战国就是海军的大脑,人称“智将战国”跟“佛之战国”,他是动物系人人果实·幻兽种·大佛形态能力者,(冲击波,力大无穷)拥有三色霸气,他原来是海军本部元帅的,后来辞了元帅职位,变海军大督查。
  2. 而且他可是跟罗杰,白胡子,卡普同一时代的人,在578话中使用冲击波,几乎将黑胡子的海贼团给击垮,曾经跟卡普一起打败了金狮子西奇。
总结:说明战国实力还是很强的,毕竟被上一代的海贼们称为智将战国,而且能当上海军的元帅实力不弱

为什么战国时期都是几十万军队,到了清朝都是几千几万的调遣

谢邀,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战国时期的兵役制度和清朝是不一样的。

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主要采用征兵制度,也就是说这个国家之内的所有在年龄范围内的男子都可以被征用当兵。例如当时的楚国兵役制度是“悉五尺至六十”,什么概念呢,身高五尺以上到60岁之前都是征兵的对象。

如果按照咱们现代的说法5尺男儿也就是1.6米左右的感觉了,但是,楚国更极端,当年的楚尺大约是23.1厘米,也就是超过了1.15米就可以去当兵了。

在W君的小区大门前有一个好玩的提示,1.2米以下的儿童不能独自出门。想想吧,楚国1.15米以上的娃娃都去出征了。

这就表明了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有很大的兵员征调能力,不管是老头兵还是娃娃兵都可以被征用到战场上。

而清朝的兵役制度是这样的:

最早清朝采用的世兵制,也就是当兵是世袭的。这些兵员主要来自于八旗中各族的牛录(满语:ᠨᡳᡵᡠ),这是一种身份,原来的意思是大箭的意思。是满族中的“战士种族”。牛录各户的男子15岁就是壮丁了,入兵籍,立户成兵。不过大部分牛录都是“预备役”。等到军队需要补充兵员的时候,各个旗会将适龄的牛录造册,然后三丁选一。这也就是清兵了。

到了清朝中后期,兵丁数量不足,就又由地方富绅出钱资助,采用了募兵制,在社会上招募士兵。这些被招募的士兵就干的是一个当兵打仗的差事而已,叫做乡勇。

这也是为啥在看清装剧里面能看到清兵的身上有大白圆圈上写字的典故了,从雍正年间开始的乡勇也就活跃在清兵的战场上了。后来,这件事也被小本子的漫画家们学会了,用在漫画里标注特殊类型的人物身份。

但无论是清朝的兵(人口有限),还是清朝的勇(资金有限),都大大地限制了清朝的兵员征调能力,自然要比战国时期不要钱征来的兵少多了。

第二,古人比较爱吹牛。夸下海口八十万大军什么的,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人。都会打个半折,甚至不足古人夸海口大军的1/3。而到了清朝,兵丁调配更具程序性,夸下海口的也就是皇上本人了。例如在大金川之战之前,乾隆夸下海口说是要50万清兵踏平大金川。但是最终其实就只派出三万清军搞定了这件事。

第三,清朝早期到中期的时间其实已经是世界上第一大国了,周边臣服。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士兵打仗,到了晚清则国库空虚又养不起兵了。这和战国时期七雄争霸不同,战国时期那可是争战连连,不多屯兵不行啊。

战国时期,魏国为何要迁都大梁是因为害怕秦国吗

历史上关于魏国迁都大梁的具体时间是有争议的,而且两个时间点前后相差了25年,这25年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大事就是魏国的彻底没落和秦国的强势崛起。也因此,两个时间点下,其迁都的理由是不相同的,是有争议的。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不同的迁都时间,《竹书纪年》记载魏惠王迁都是在周显王四年的四月,即魏惠王六年四月,也就是公元前364年4月;而《史记·魏世家》记载的是魏惠王三十一年,即公元前339年。在《竹书纪年》未出土之前,一般采用《魏世家》的说法,即认为魏惠王是在公元前339年迁都大梁,而其迁都的原因,也在《魏世家》中说得明明白白:

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卬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

结合魏惠王时期的历史,对这个时间点迁都的原因进行分析,不外乎就是两个原因,一是避秦,二是图霸。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迅速提升,秦国东进的步伐开始加大,商鞅带兵向东已经夺得了河西之地,后来更是俘虏了魏国的公子卬,取得了攻打魏国的大胜利,魏国原来的都城安邑离秦国很近,因此,魏惠王选择迁都,避开秦国的锋芒;而齐国和赵国数次攻打魏国,尤其是齐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军,严重影响了魏国的霸主地位,于是,魏惠王借着迁都,将魏国的统治中心往东转移,压制齐国,重新稳固魏国的霸主地位。

如果将魏惠王迁都的时间定在公元前339年,上述的迁都原因是成立的。但是这里也并不是没有疑点,甚至《史记》中就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发生在魏惠王十八年的围魏救赵事件中,齐国围的正是魏国的大梁,“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旻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这是孙膑给田忌出的主意,而田忌也采纳了,然后才有了桂陵之战中魏军的惨败。数年之后的马陵之战,齐国同样是围魏救韩,齐军“直走大梁”。

齐国为何选择围攻大梁,目的就是让魏军从赵国和韩国撤军而自救,救国都,在桂陵之战之前,大梁很可能已经是魏国的都城。

《史记》中的诸多矛盾之处让魏惠王迁都时间也变得不那么准确了,直到后来《竹书纪年》的出土,才还原了一些真正的史实,这里并不是说《竹书纪年》就一定是准确的,但经过分析研究,其史实的准确度还是很高的。

而在《竹书纪年》中,魏惠王迁都是在魏惠王六年,也就是公元前364年,也有一说是公元前361年。不过这两个说法因为中间相差并不大,因此很难辨别究竟哪一个是准确的,不过,无论是公元前364年还是公元前361年,因为距离很近,其迁都的原因基本是相同的。所以这里就采纳公元前364年这个说法。

从公元前364年到公元前339年这段时间里,发生的最大的事情可能就是秦国的强势崛起和魏国的彻底没落了。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是发生在这段时间里,而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也发生在这个时间段。

在公元前364年,秦国的国君还是秦献公,而商鞅也还在魏国,秦国这个时候根本没办法和实力强大的魏国争锋,魏惠王也不可能会忌惮秦国,实际上,魏国向西的领地已经到达了河西之地,西边已经不可能继续扩张,但东边却是大有可为。魏国一直想延续春秋时期的老传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即称霸。

因此魏惠王急于摆脱魏国地理环境的束缚,摆脱韩赵的掣肘,并向东压制齐国。田齐正式成为诸侯还是魏国帮了忙,但是随着历史向前发展,齐国也并不愿意受制于魏国,它开始一步步做东边的老大,长此以往,对魏国的霸主地位确实是一种挑战,后来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尤其是齐威王时期,后期的齐威王已经开始压制魏惠王了。

为了实现魏国的霸业,魏惠王才决定迁都大梁,将魏国的中心往东转移。他迁都并不是为了避开秦国的锋芒,而是为了向东扩张,甚至要重新统一三晋,继续向东压制齐国,然后做霸主,让魏国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

但并不是说魏惠王对秦国就一点都不在意,《竹书纪年》记载,魏惠王十二年,魏国在西边筑长城,这其实就是防秦的手段,当然这长城根本就挡不住秦国东进的步伐。但是魏惠王的理想是好的,他也一直在为理想而奋斗,但是结果却是很惨的。

魏惠王有雄心称霸,但是本身国内的政治却已经走下坡路,当年李悝变法的成果不知道有几成保存下来,但很明显的是魏惠王在用人上完全不能和魏文侯相比,经过了李悝变法后,魏国国内反而重新开始实行贵族政治,而魏惠王大范围、大规模的发动战争更是一步步消耗着魏国的军事力量。齐威王崛起后,魏国败掉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虽然在桂陵之战后,魏国曾在第二年反击获胜。更甚者,魏惠王还弄了一个逢泽之会,召集了十二个诸侯开会,然后一起去朝见周天子,宋国、卫国、鲁国、赵国等参与了此次会议,秦国的公子少官也在,但是韩国、齐国等大国却根本不搭理魏惠王,魏国的称霸终究有些名不副实。

不久之后,就发生了马陵之战,魏国大败,魏国的霸业不仅再也实现不了,甚至魏国自身已经彻底没落了。数年下来,魏国不断开战,耗损是巨大的,早已不是战国初期那个强悍的魏国了,而魏惠王的理想也只能是理想了。这是魏惠王的悲哀,也是魏国的悲哀,战国时期率先变法强大起来的魏国却并没有笑到最后,

为什么叫春秋战国

由于东周时期的前半段和后半段又有许多的不同之处,所以历史学家为了研究的方便又将东周进行了历史分期,划分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

而战国的来源则是《战国策》,它是西汉刘向所著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在这个时期,列国之间的战争方式比之前有了显著的改变,战争规模也比之前要大得多,战况也更加惨烈,因此称之为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魏国的侠士聂政为什么要刺杀韩国丞相侠累

史记记载是因为严仲子与韩相侠累为争权势产生纷争。最后严仲子失败,逃离韩国。为了报仇所以找到聂政去刺杀侠累!然而这里面另有隐情。其实,他们之间是受到东周的离间计,从而造成势不两立的愁怨。这个故事在韩非子里面有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共有多少个诸侯国

东周前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诸侯的权利也是名存实亡。此间,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国、晋国、楚国、宋国、郑国、卫国、鲁国、吴国、越国、秦国等。公元前七七零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诸侯的权利也是名存实亡。此间,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其中以楚国、齐国、晋国、吴国、越国、秦国为大。 楚国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的一个国家,它在周初曾参加了武王发纣的战争,后得到周的封号,居楚地丹阳(今湖北姊归县)。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大。前七零四年,楚君熊通字号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一些战事。通过战争,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并逐步成为春秋前期中国南方的主要强国之一。齐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谋臣姜尚之族,姜尚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同时周统治者赐予齐国一种特权——可以讨伐有罪的诸侯,凭借这项特权,齐国在西周时期以发展成为东方的大国。春秋年间,齐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政,设各种官吏,各司其职,并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此十五乡即为农乡,乡中之人在 和平时专心务农,战时当兵。如此几年之间,齐国国富民强,到公元前六七九年,齐国以称霸北方。后来,齐国又于前567年消灭了东夷大国——莱,使之土地扩大了一倍以上,成为真正数一数二的大国。 晋国原处于戎狄游牧地区,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国的霸业。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诸侯国,统一了汾河流域。前六三六年,献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献公放逐十九年之久。在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游列国,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故而他回国后便立即着手整顿政事,他于大臣们君臣一心,先后两次率晋、秦、宋、齐四国联军南击楚国,占领了南方的大片领土。晋军南征促使华夏文明进一步流传到长江以南地区,加快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到了春秋后期,晋国的统治出现危机,并最终分裂成韩、赵、魏等几个独立的诸侯国家,史称“三家分晋”。 吴国是春秋中前期发展起来的新兴诸侯国家,它本是楚国的属国,但随着后来的强大逐渐脱离了楚国的统治。前五零六年,吴国打举进攻楚国。在战争中,吴国五战五捷攻破了楚国两百年经营的都城成郢(今湖北江陵),掠去大量的物资。这场吴楚大战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大战事,战争的结果使楚国受到空前的创伤,而吴国则渐渐取代了楚国的位置成为南方大国。 越 越国与吴国相同,都是楚的属国,但越的兴起比吴还要晚一些,直至允常执政时期,越主才始称为王。在此之后,越王在楚的旧臣文种和范蠡的协助下,击退来犯的吴国。后吴王夫差任又用吴子胥为将,大胜越国,使之臣服。但越王勾践并不甘心失败,他住于薪柴之中,并每日尝一次苦胆,以示不忘国仇。经过几年的准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四七三年灭吴,成为继吴之后的又一个南方大国。 秦国 在几大强国中,秦国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秦成为春秋时期发展最快的国家。在秦穆公执政期间,曾任用谋臣百里溪,使秦国强盛一时。但秦国地处中原之北,与戎狄、羌等北方诸族混居,故华夏诸侯一直以秦为戎狄国,禁止其会盟中原,而这却给了秦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到后来战国时期,秦才能以强大的实力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兼并其他小国,其中以楚、齐等大国甚之。

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统治的的时代。至此,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便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割据时代——战国。周王朝境内还存在着越、巴、蜀、宋、中山等“千乘之国”,小国尚有郑、卫、东周公国、鲁、滕、邹、费等,但其影响力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它们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为七雄所灭。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战国时代是如何形成的

战国时期的形成是因为政治形势产生了变化,和之前的春秋时期相比已经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诸侯列国不再以争夺霸权为主,而是转为兼并土地,以争求更多的生存空间。因为这个时期并没有一个绝对强大的诸侯国来取代周王室,而是有秦、齐、楚、燕、韩、赵、魏战国七雄互相制衡,他们互相攻伐,且征战不断,这些国家也被称之为“战国”。

战国时期属于东周的后半段时期,在战国时期之前是春秋时期,也就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完整的东周时期。那么就有人问:既然春秋和战国时期合起来就是东周时期,为何又要将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包含了完整的东周时期,但东周时期却不能完全包含春秋、战国时期。

东周在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后,当时的天下还没有完成大一统,距离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还有35年,这段时间既不属于东周时期,也不属于秦汉时期。再加上东周的后半段和前半段时期有着明显的变化,因此东周被分为两个时期,东周的前半段时期被称为春秋时期,继春秋之后为适应形势需要,又形成了战国时代。

形成战国时代两大标志性事件

三家分晋

在三家分晋前的春秋时期,中原的格局基本是以晋、楚、秦、齐四大强国占据主导地位,四大强国也被称为“春秋四强国”。但随着发展,晋国和齐国的内部发生的变化,君权被卿大夫家族逐渐蚕食,以至于到最后被卿大夫家族所取代。

在春秋中期,晋国君主(晋文公)为了政治需要,便不断改革,为此晋国的军队编制扩大到三军,而每军各设将、佐一名,由六卿管理,从此晋国的军政大权便逐渐被六卿所把持。虽然晋文公的本意是让这些卿大夫辅佐他治理国家,但这些卿大夫在辅佐治理国家的同时,也在不断蚕食国君的权力。

因此卿大夫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强,反而导致晋国君主的权力越来越弱。最终在几百年后,执掌晋国军政大权的卿大夫,他们的后代子孙成为晋国公室的掘墓人。

在最初时,这些卿大夫家族掌握实权后,便开始用自己掌握的武装扩张地盘,于是便互相打了起来,如同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一样,一些诸侯被兼并,而一些诸侯又因此变得强大起来,晋国的这些掌权的卿大夫也是如此。其中狐氏、先氏、郤氏、胥氏四卿因相继去世,退出了政治舞台,随后栾氏、范氏、中行氏又被灭,最后只剩下了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四家。

四家中又以智氏的势力最大,智氏的家主智瑶又是晋国的正卿,执掌晋国朝政(此时已经到了春秋末期,晋国也已失去霸主地位)。智瑶作为执政大臣,为了使晋国再次强大起来,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各家献出一些土地,来增强晋国君主的实力,然后主导晋国一致对外。

智瑶的想法虽然只为晋国着想,可此举却触动了三家的利益,三家自然是不想献出自己的土地,但碍于智氏的势力,韩、魏两家还是献出了土地,而赵氏坚持不肯献地,于是智瑶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氏。智氏作为四家中势力最大的家族,加上又有韩魏两家帮忙,赵氏可以说是根本没什么胜算。

但在赵氏在最后关头说动韩魏两家,局势发生转变,由智、韩、魏三家攻打赵氏,变成了韩、赵、魏三家攻打智氏,最终智氏双拳难敌四手被三家打败,智氏的土地也被三家平分,被迫离开了晋国。随后三家又将晋国公室仅有的土地也瓜分了个干净,而此时三家也具备了位列诸侯的势力。

最终在公元前403年,三家派出使者去周都觐见周天子(周威烈王),要求封为诸侯。而此时的周天子早已大权旁落,比起春秋初期还要更加衰微,即便不承认三家也没什么用,于是周威烈王做了个顺水人情,正式将韩、赵、魏三家封为诸侯。

田氏代齐

同时期(春秋末期)齐国的田氏也不甘落后,田氏的策略是先施行新政,争取民心;在武装蓄力,掌握实力。在经过长达百年的经营后,田氏取得了民心,得到齐国百姓的拥护,从而达到操纵齐国的目的,此时田氏几乎已经拥有了齐国。之后在公元前386年,在魏文侯的帮助下,田和正式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从此齐国的田氏完全取代了吕氏政权。

如果从田和先祖入齐开始算起,田氏取代齐国吕氏的经历长达286年。齐国田氏的先祖陈完(入齐后改为田氏)本为陈国国君的儿子,因为陈国内部动乱,于是便投奔到姜姓齐国,开始在齐国经营自己的实力,到田完的四世孙田无宇时,田氏在齐国已经拥有很大的势力,也为田氏伐齐打下了基础。

之后田无宇之子田乞担任齐国的国相,田氏也在这一时期开始笼络民心。到田和的父亲田庄子时,田氏在齐国的势力已是如日中天,虽然还未成为齐国君主,但田氏已经可以完全操纵齐国的朝政,只差争取到诸侯盟国的帮助,立为诸侯。之后田和在公元前391年将齐康公放逐海岛,自立为齐国君主,田氏代齐也到了最后的阶段,最终取代了齐国吕氏政权。

小结:

经过“三家分晋”和“田氏伐齐”两大标志性事件后,以秦、齐、楚、燕、韩、赵、魏“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除了这七大强国外还剩下十多个小国,这些留下来的诸侯国因为连年征战,在当时被称之为“战国”,不过此时还未将战国一词作为时代名称,直到西汉末年刘向的《战国策》一书出来之后,春秋之后的时期才被称为“战国时期”。

战国时代的形成

从上文已知,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是战国时代的开始,不过这并不是形成战国时代的直接原因,战国时代的形成是因为当时的政治形势较大的改变。

经过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到了春秋末期,原来数百家的诸侯只剩下二十多家。虽然诸侯的数量大大减少,但人口和土地并没有减少,基本集中在诸侯中实力最强的战国七雄手中,剩下的一些土地也被十余个小国兼并。虽然财富得到集中,剩下的国家也变得强大,但也因此失去了战略缓冲空间,各国只能直接面对残酷的竞争。

并且随着资源集中,战争规模也比春秋时期有了很大的提升,面对互相之间不断的激烈攻伐,诸侯列国的首要目标就是生存下去,而办法只有富国强兵,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于是各国开始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改革,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等。

由于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频繁,各国只能组建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这也使战争的规模动辄数十万,甚至近百万,这已经不再是春秋时期的争霸,而是为了求存,这种争夺生存空间的兼并土地战代替之前的争霸战争,所以各国被称为“战国”。

并且春秋时期的法则、制度已经无法适用于新的时代,比如: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从而逐渐瓦解了春秋时期存在的井田制;新时代礼乐已经完全崩坏,三晋和田氏凭借实力自立就是例子。这些无疑不是表明春秋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新时代的生存法则是“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直到其中一个诸侯取代了周王室,终结这个长达数百年的乱世。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战国时期,楚国的最后一位君王是谁他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楚国在春秋时以蛮夷面貌出现,自居南方大国,为中原诸国所忌,一直是晋齐等国的心腹大患,自伍子胥报父仇破楚后,虽经申包胥请得秦兵复国,但从此好像童子功被破,再也没有昔日不可一世的实力与气概,终战国时代,楚国徒有其表,日子过得紧巴巴,到怀王被张仪所骗,受到秦国连击,齐韩魏也趁机进攻抢占楚地,楚国从此国势日衰,回天乏力。到前299年,楚怀王与秦昭襄王相会,被秦国扣留威逼割地不从被囚而死,至此楚国大势已去,静候时日而已。

楚怀王死后,子顷襄王继立,不久顷襄王也死,秦国扣住质子后来的考烈王不让回去,侍从黄歇使用计谋使得考烈王回国,受封春申君,痛定思痛短暂自强,联合攻秦无功便迁都寿春。(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考烈王妻妾多年没有产下儿子,黄歇怕富贵不保,便暗度陈仓,把有孕的爱妾李园之妹李嫣送入后宫,打算鸠占雀巢,反被李园用计杀死,李嫣入宫后又生下一子,二子先后继位为楚幽王楚哀王。楚幽王在位十年而死,国力日暮西山,弟弟继位为楚哀王,眼见乱象丛生,楚考烈王的庶子熊负刍野心大起,在新君继位二个月后杀死了他,自己当楚王“哀王立二月馀,哀王庶兄负刍之徒袭杀哀王而立负刍为王”,成为战国时楚国最后一任国君。

秦国虎视在侧,眼见楚国日渐没落,诸子争位,秦王政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在负刍刚当国君不久,便出兵攻楚,大破楚军“秦使将军伐楚,大破楚军,亡十馀城”,楚王打算献出长沙以西的土地求和,秦国不理,派李信等将继续进军攻取楚国在中原的疆域。秦兵锋逼近国都寿春,楚国危亡之际,在大将项燕带领下,将士奋起反击,竟然大败轻敌的秦军,收回一些失地。秦国见楚军还有战斗力,无法一鼓而下,便收兵休战。(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第二年,秦王政方始相信老将王翦说灭楚要六十万兵力的看法,移樽就教,亲往王翦家乡频阳请他担任攻楚的统帅。王翦以身体不好为由谢绝,秦始皇则坚请他出征,此时王翦还是坚持要六十万兵力,秦王答应了,东征路上,王翦连连向秦王政求赐田宅,打消秦王对他手握重兵的顾虑,攻入楚境后,老将步步为营,与楚国时战时守,楚王负刍不耐久战,屡次催促项燕进攻,项燕进攻失败只得后撤,被王翦一路穷追斩杀,项燕一死,余众再无战心,大军四散离去,秦军攻陷寿春,活捉楚王负刍。秦王政亲往樊口接受俘虏,痛责负刍弑君之罪,废为庶人,楚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