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清末留学日本的热潮有哪些特点
“一部留学史,有半部是清末民国政治史,还有半部,是平民求救过、求前途的艰难打拼,里面有热情,也有功利。”
“不肯去”到“争着去”
1872年,幼童留美计划还少有人响应,9年后,原定15年的计划生变,随该计划到美国求学的学生被急召回国,刚刚起头的留学陷入沉寂,不过,仅仅20年后,1896年那一年,留学这件事,忽然从门可罗雀,步步演变成了一次从上到下的全社会热潮。
是什么导致了这次巨大的观念转变?
留学大潮兴起的当年是中国败于日本、签订割地赔款的第二年。算上之前半个世纪的战争史,这是中国第四次战败,而且还是败于当时不过是新兴国家的日本。中国知识分子为之震动,通过洋务运动为中国寻找富强出路的理想随之幻灭。
1896年,清政府派13名留学生到日本,彼时被视作社会中坚力量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把希望和眼光放到国外。两年之后,公派留日成为国家政策,地方大员也派人去日本学陆军。大臣张之洞尤为上心,他亲自送两湖书院的留日学生启程,从湖北坐船去上海,当时有记录说张之洞:
“对学生频频答礼,提督张彪后到,屈膝请安,文襄(张之洞)口衔长旱烟杆,视若无睹。我们见这种倨态,不免暗笑,亦更觉自己所受的礼遇。”
虽显重文轻武风气,但也足以可见,一代大臣对学生如此尊敬,是把对一国的期望寄托于留学生们身上了。
把留学潮真正意义上扩散开来的,是民间心态转变。1900年义和团时间后,有年轻人认为国家要改变方针,个人亦另有打算,他们有些选择自费留日,因“日本维新以后,政治工业,效法西洋,进步很快”。
1905年,废科举。中国传统读书人的入世之途断裂,清廷同事请日本博士来教新科进士法律、政治、外国史地知识,以留日学生做助教及翻译。同一年起,清廷举行留学生考试。有些非出名门大学的留学生应考而合格,获得进士或举人出身。再往后一些的留法潮,一两年内澎湃而起,席卷全国,不过两三年而没落。勤工俭学留学法国的梦想,给了很多中国青年以及强心剂,以为到了法国能边工作边读书,自食其力,还能留洋学习。蔡元培、汪精卫等社会上有名望的人士又特别推崇学生留法,加上法国学校颇自由,早早把宗教和大学教育分离,也很得年轻人青睐。
去各国有各国的特色,但选校、选科,这些最早出去的年轻人们,迷惘、困惑是不少的,专业换来换去,倒显得有些三心二意。不比如今网络资讯丰富,留学中介甚至发展成一支旺盛的行业力量,“徐志摩们”选校,还得多看学长的经验。
在国内考研好,还是出国留学好
要是有条件,还是选择去国外读研,这个条件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经济条件,另外一个是你自身的条件,比如英语等等…具体原因如下:
【一】国内外教育差距较大,不可置否的是,国内外教育差距还是挺大的,特别是在大学研究生阶段,在读到研究生阶段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但凡涉及到专业领域比较前沿的信息,基本上是找不到中文资料的,因为大部分都是由国外在主导推进,主导研究,我们大部分都是跟随在人家后面,我们能够主导的研究真的不是很多!
【二】国外优秀高校相对较多,我们国内最好的大学,清华北大,在国际上的排名只能排在100开外,所以,实力悬殊还是有点大的,国外读研,无论是回国还是在国外就业竞争力优势明显。
【三】国外读研就业更有竞争力,特别是在国内,现在很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在招生老师或者高端职业的时候一般都要求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只有博士学位还不够,人家还不会聘用你的!
【四】国外读研可以增长见识,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一个人的格局,格局越大,越容易成功,而国外读书是拓展一个人格局的最好机会,可以接收比较前沿的科学信息。
总之,国外读研肯定是比在国内读更有优势?
2021年英国留学形势如何
对于2021英国留学形势的分析,需要分为高中及以下群体,本科,还有研究生。在预测之前,我会先谈一下对整体的出国留学趋势的看法,这对我们分析英国的趋势是有帮助的。
疫情的发生让出国留学一下子落到了冰点,因此,不论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或者澳洲,疫情对所有国家的留学都产生了影响。毕竟,截止到今天,全球新冠的确诊人数已经达到1000万,预计死亡人数是50万,国内的疫情虽然基本得到了控制,但是北京出现的疫情让大家的心理再次紧绷。基于目前的现状,大家的心理预期基本是能减少流动和出差就尽量减少,在留学这个事情上,也是尽可能地采取延期观察或者替代方案的形式。所以,2021年,出国留学的人数应该会有一个回落,但是这个回落的影响,在不同国家,不同留学层次有呈现不一样的预期。
但在出国留学人数的下降中,我的预期是短期内不会迅速下降,因为我们还需要看到几类人群的存在。
第一,是就读海外高中或者海外本科的这部分群体。他们毕业后的升学,基本还是要考虑海外升学。特别是就读美高,英高等海外高中的学生,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第二是国内就读国际学校的学生,特别是没有国内学籍的纯海外课程的这部分学生。因为国际学校的升学本质就是以海外升学为目标。他们也不可能再转国内升学。硕士阶段就是以一些国内的硕士衔接课程在读的学生,一年在国内的等于硕士预科,然后还要赴海外完成学位课程的。
第三类,是早在三年前甚至更早就做好了出国留学的计划,他们对于自己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海外升学在准备的,这部分群体,他们改计划的机会成本很高。因此也不太可能去调整计划。
对于哪些留学群体会有影响呢?国内普高的留学群体,可能一部分会重新转回国内升学的计划,还有只是短期产生出国计的学生,比如英硕或者澳硕的,他们的留学需求其实非刚需,因此可能会延期留学的计划甚至取消。
在理解了这些背景后,我们可以更好地来分析2021年英国留学的趋势。我的预测是,英本的影响会小一些,人数变化不大,毕竟这块刚需更强。而恰恰相反,英硕的影响会大一些,申请人数会持平甚至下降。为什么,我接着来分析。
对于英国的留学预期,我认为一定是好过美国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英国的留学还会因为大家对美国留学的预期给带来一些利好。毕竟,英国的高校质量,在全球的排名中仅次于美国,原来计划去美国的学生,英国成了可以考虑的第二备选。比如美研的,可以考虑英研,虽然英国的疫情依然严重,但是英政府的措施毕竟让人更相信一些,而美政府则相反。另一方面,中英关系和中美关系来说,中美关系的预期有更多变数。
首先,出国读英高及以下课程的,人数会大幅度减少。理由是家长们对于海外疫情的担忧,并且,这部分的孩子可以通过国内寻找国际学校,双语学校等来做替代方案。
英本,我刚也提到,英国本科还是有一批刚需群体的存在。因此2021年的英本申请,中国的学生应该受影响不大。不过,去读本科预科的,大一文凭的学生可能会有一部分产生犹豫。
说到英硕。英硕会持平甚至下滑。前几年出现的英硕的申请困难,今年有望得到缓解。英国大学也急需要输血啊,不然要断粮了,国际学生是他们重要的衣食父母之一啊。
虽然我刚说一部分美硕的可能会冲入英硕的申请大军,这样可以调和一部分因为疫情减少的英国人数。并且,另一方面,有不少同业提到,目前疫情导致国内的就业环境不好,所以就业不好,出国的人数会增加,特别像英国这种国家。但我认为依然给出持平甚至下降的预测,理由有三:
第一,就业不好,留学是否是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且是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其实不然,海归就业的优势下降,留学的学费居高不下,这让留学来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性价比已经下降。再说,你留学回来,如果经济不景气,还是要接着家里坐板凳呀。你决定不了环境。
其次,国内经济的下滑影响了一部分家庭的收入,在这个层面上,大家对于花钱的预算会有所收敛,同样的30万,花在留学和其它层面,比如抽10万扶持孩子一个创业项目,或者30万支持孩子国内安心考研。家庭有了更多的选择。
第三,英硕在疫情期间可以不是刚需。对于高本的孩子,他可以不读本科么?不可以!那硕士呢?可以暂缓。毕竟对于疫情和升学,大部分的家庭的观念是健康第一,而你很难去改变这观念。
如果疫情持续影响,未来留学行业可能不会回到过去十多年的高增长,留学行业会回归理性,对于从业者,对于出国的家庭,都需要重新来思考,调整和规划。
如何看待出国留学热潮
针对这个问题,我也有自己的一个看法。首先,有一部分人之所以会选择出国留学,跟他们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有关出国留学以后,可以让他们学习到本专业更精髓的东西,其次,针对已经工作的人来讲,出国留学以后,可以他们的工作有一个更好的一个提升,等到他们学成归来以后,对咱们中国的一个建设事业,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但具体要不要选择出国留学这条途径,跟个人有关系的,不要盲目的去跟风,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就好,毕竟咱们中国的很多专业甚至很多高科技,并不比国外差,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