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雍正王朝》推行的“火耗归公”,为什么年羹尧反对,最后怎样
- 雍正皇帝推行的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具体都是什么政策你如何评价
- 火耗归公是如何利民的
- 雍正王朝中的火耗归公到底是什么政策有什么利弊
- 雍正皇帝进行火耗归公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 什么叫火耗归公
- 雍正时的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等新政在乾隆时是被继续执行了还是被废除了有哪些典故
- 《雍正王朝》火耗归功,那么火耗是什么意思
- 雍正皇帝进行火耗归公是怎样一项改革
- 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当差都说的是什么意思
《雍正王朝》推行的“火耗归公”,为什么年羹尧反对,最后怎样
所谓的“火耗”应该是现在的“小金库”吧。《雍正王朝》第31集,年大将军凯旋归来,雍正皇帝面对昔日的家奴年羮尧,放下尊严身段,几乎是肯求年羹尧体恤朝庭难处,裁兵、缩减开支、军费由西北四省自行解决,一一被这个已经起反心的年大将军给否决了……无奈之下,雍正皇帝提出要搞“火耗归公”,这更是让年大将军以不能从立功官员嘴里抢食为由,“硬核”地怼了回来。
此时此刻,从家奴到大将军的年羹尧野心与私欲已经自我膨胀到难以回头了,后来又杀了雍正亲派的理财能手,忠臣孙嘉诚,更加暴露了他执意要与过去的主子,当今皇帝雍正分庭抗礼的决心了。
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腐败分子年羮尧无论如何也不是有胆有识,得民心的老主子雍正皇帝的对手,经过一番周密布置,昔日不可一世的年大将军,最后的结局是死于非命,家破人亡了。
雍正皇帝推行的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具体都是什么政策你如何评价
我们在看电视剧《雍正王朝》时,经常会听到“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等专业名词。在这里,我试着用直白的方式给朋友们剖析一下。
火耗归公
火耗归公又称为耗羡归公,从汉朝就开始被立为名目。起因是地方政府在征收米谷等国税、从库存到运输京城的过程中,会遭到鼠偷鸟啄造成了损耗,地方官就给纳税者附加征收一个损耗税。
到了雍正朝,纳税人交缴地丁税是以白银的方式来支付。白银又不会遭到鼠偷鸟啄,怎么会再征附加税呢?
明、清两朝,都是实行银本位,白银是主要流通的货币,相当于现阶段的人民币。
国库发行的官银面值很大,在交易过程中需要钳碎,所以,地方官从民间收税,多是收到的散碎银子,成色也不等。这样的银子不便于上缴国库。
地方上要把这些碎银子熔成符合规格的官锭后,再把它上缴国库。在白银的熔制过程中,客观上是会发生少量的耗损,于是就有了火耗税的名目。
火耗归公之前,火耗附加税就是个地方官的“袖笼子”政策,根据地方官的贪心程度,随意收取。其中,有收取几分(相当于本金的百分之几)的清官,还有收取二钱几分(相当于本金的百分之二十几)的贪官。
火耗归公之前,火耗银不入国库,全部充作地方财政收入。主要用途是:填补前任和现任的地方财政亏空;地方出钱的财政支出;供地方官贪腐。
火耗归公以后,国家规范了火耗收取的标准,本金的百分之十左右,因地制宜。同时,国家规范了火耗银的用途,分为三块:一部分上缴国库;一部分用于地方财政开支;再一部分用于设立的“养廉银”支付。
火耗归公的实施,使火耗收取的政策走向透明化,整体上大幅度地降低了火耗收取的标准,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促进了地方官员的廉洁,为养廉制度提供了资金来源。
官绅一体纳粮
官绅一体纳粮也称为“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自从有了科举制度以后,读书就成了一门职业,读得好的可以获得功名,例如:书读明白后,根据考试的成绩,依次有秀才、举人和进士的官封。
进士就不说了,稳稳地当官。秀才没官做,但也有一点点特权,可以免瑶役和一部分赋税,具体数目是二石白米(浮动价)。举人有可能被选官,机会不大,但可以免除一百五十亩地的赋税(浮动价)。
在官绅一体纳粮制度以前,那些官绅都有特权。他们一方面占有着大量的耕地,另一方面又享受着特权、缴纳占比很少的赋税,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国库收入。
有一部分脑瓜子灵活的农民,把自己的土地寄放在官绅的名下,少交或不交国税。这是典型的钻政策的空子,挖国家的墙脚。
一些坏官绅,借机霸占农民的寄放地,使农民有苦没处说。这种现象有普遍性,还闹出了不少的官司,影响着社会的安定。
官绅一体纳粮制度以后,人人平等地纳粮,国库充盈了。减少了土地兼并,抑制了贫富分化,调节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社会安定。
我多句嘴,旗人土地不纳粮,因为他们是那个啥,不深说。
我再多句嘴,这么好的政策,在乾隆朝被废除了。
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
摊丁入亩的丁,指的是丁银,俗称“人头税”;亩则指的亩赋,,俗称“土地税”。
康熙帝曾经大手一挥,说:“凡我大清后代皇帝,永不加赋!
纠正一个常识,康熙爷口中的这个“赋”,特指的是人头税,并不包括其它的赋税。并且,这个赋是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目为标准征收的丁税。
可以想想,顺治入关不足二千万人,到道光年间的四亿人,国家不加赋,怎么可能经营下去?
在摊丁入亩政策以前,清政府每五年搞一次人口普查登记。人头税是以康熙五十年的丁税额作为总任务,再层层分解到各个地方。
例如:德州府分了三十万两银子的人头税任务,刚好德州府三十万人,那么一人一两银子的人头税,对吗?
不全对!因为人头税的缴纳数额又分为三档:上户、中户和下户,按照家庭收入的多少来划档。
这样的操作,有几个漏洞:第一,关系户会瞒报、少报人口;第二,人头是活的,狡诈的人会躲避人口普查;第三,关系户会降档,减少上交人头税。无论怎样,人头税总额不变,老实的贫民会受到多摊派。
摊丁入亩以后,按照土地的占有率来分配人头税,就没空子可钻了,除非你瞒报土地数。这显然不行,因为少报的土地会被官收,得不偿失了。
摊丁入亩的实施,等于变相在均贫富,对土地少和没土地的人特别有利。
同时,户籍管理放松了,劳动力流动了起来,刺激了手工业和初级工业的发展。
全国人口增加这块,从雍正初年的二千六百万膨胀到乾隆五十六年的三个亿。
我是历史闲话人,祝朋友们阅读愉快!近一个月内,我会专注于剖析康、雍、乾三朝的历史事件,如果大家感兴趣,就顺手点个关注吧。
火耗归公是如何利民的
这是完全虚构的一个结论。
什么是火耗。
传统上,中国通行货币是铜钱。
主要原因是,中国不是白银丰产国。明代中期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白银存量增加,在物质上具备了成为流通货币的可能。所以,张居正的一条鞭变法就正式规定,国家主币是白银,以库平纹银10两和50两作为标准。
基层收取税金,移交各省藩库重新铸造为标准白银。
当然,百姓手上只有散银和铜钱,一般人也不可能缴10两的税。所以,在铸造的过程中,散银附带灰尘造成的重量损失,柴火,模具,人工,这些都需要开支,这笔钱就叫火耗。
真实火耗是多少?
火耗是真实存在的,但大约多少比率?
大体不超过5‰。
但是,越是贫穷边缘地方,地方官与税卒及师爷等人越敢于多收。普遍火耗收取都超过15%,甚至有50%。
火耗超出部分被各级官员分赃,知县交给府,府交给巡抚总督,总督巡抚则提取一部分作为碳敬冰敬分给中央官员,一部分按职务分配给属官。各级衙门留取一部分作为办公的经费。只有一少部分火耗被分给了基层税卒等人。
火耗归公的操作。
火耗是一笔糊涂账。比如雍正末期全国税银大约3000多万,按平均10%计算就是每年400万被私分。
所以雍正想夺取这块收入。但遭到几乎所有官员的激烈反对。雍正就用所谓火耗归公与养廉银制度作为利益交换。
火耗收归国家财政,给地方涉税官员提高待遇也就是养廉银,按照职务级别与任职地方的重要性,总督每年2~3万两,巡抚是8000~1万两,知府3000~5000,知县600~1300。
另外一个原因是,清代官员待遇低,七品知县每年45两和45斛粮食,这点钱不说养家连自己吃饭都很难。更不要说聘请师爷差役,与同僚上司的社会交往。
火耗归公有效果嘛?
毫无作用。
第一,火耗归于中央政权,本质上对老百姓来说没有任何减少。
第二,官员的养廉银虽然有了,可全国上百万的衙役、税卒、师爷等人却没有养廉银,原本在火耗中开支的薪金福利从哪里去找钱呢?
第三,前面说了,每年冬季,各省总督巡抚会给中央各部院孝敬钱财,也就是所谓碳敬。现在这笔原本在火耗中开支的钱没有了,中央各部院因为不接触基层,大多数比地方官更穷。
所以,所谓火耗归公实际逼税务官指使或坐视税卒收更多的火耗,否则税卒师爷的工资,京官的碳敬从哪来?难不成让地方官拿自己的养廉银交给总督巡抚?
雍正王朝中的火耗归公到底是什么政策有什么利弊
“火耗归公”是雍正行新政措之一,《雍正王朝》中并非杜撰。
“火耗”又称为“耗羡”,是封建社会的一种附加税。听起来有些荒唐的是,火耗是指缴纳税款中出现价值损失的那一部分。这是典型的暴敛横收税款之一,没有任何成本,政府坐着收钱,和现在全世界通行的印花税异曲同工。
举个例子,一个农民今年要缴纳1两银子的赋税,官府却要问你征收1两4钱,这4钱银子就叫做“火耗”,因为在运输途中银子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而失去一些价值,“火耗”就是对将要损失的白银价值的补充,当然,这部分完全由农民承担。
虽然“火耗”又称为“耗羡”,但是“耗羡”的范围却要比“火耗”大的多。十分可笑的是,封建统治者为了收钱可谓是想尽办法。早在汉朝时,就连交的税粮都要收取“雀鼠耗”,所谓“雀鼠耗”就是说粮食在路上或者在囤积地有可能被老鼠偷吃,被老鼠偷吃的那部分要提前缴纳,这就是“雀鼠耗”。
“火耗”存在了很长时间,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生活负担。雍正即位之后,着手开始新政。雍正发现,“火耗”虽然一直在收,但并不是国家法定赋税,是一种习惯税,没有统一指标。这便导致地方官吏故意的抬高“火耗”价格,鱼肉百姓。
雍正二年,清朝正式实施“耗羡归公”,最早在山西推行,二年七月,正式推广至全国。“耗羡归公”归功,顾名思义就是将其定为国家法定税种,各省根据本省情况,每两地丁银明加火耗数分至1钱数分银不等,不得任意施加。
“耗羡归公”极大的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规范了耗羡征收制度,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耗羡归公”的直接受损者是地方官吏,他们失去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进项,严厉打击了随意摊派“耗羡”的状况。
其实,“耗羡”的泛滥与明清两朝过低的官员俸禄有很大关系,这一点我们不能熟视无睹。自从朱重八定下官员“底薪制度”,官员们的生计就成了一个问题,尤其是底层官员。按照明制,编制内官员俸禄在180两、禄米180斛到45两之间。也就是说,一个地方县令一年才45两银子,这些银子不仅仅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还有请一位刑名师爷,一位文案师爷。一家子吃穿用度根本经不起。所以就有了耗羡的产生,国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让国家出钱,自己工资自己挣。
清承明制,官员俸禄极低,再加上雍正朝“火耗归公”,官员怕是宁可去做农民也不愿意当官,真就是为人民服务了。所以雍正又配套颁布了“养廉银制度”,也就是在官员基础工资基础上,加上养廉银,形成官员一年的总收入。眼熟不眼熟,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高薪养廉”制度。
“养廉银制度”,从字面上就可以体察得到雍正创立此制度的意味。用政府补贴去“养清廉”。养廉银实在让人流口水,就拿一个普通的知县来说,本来一年工资45两,养廉银却可以达到800—1500不等。养廉银的高低是根据工作地点的艰苦程度制定的,越是艰苦,拿的越多。通常我们都会认为京官待遇会比外放官员好,到雍正朝就不一样了。京官没有养廉银,只拿“恩俸”,但是外放官拿上养廉银之后,工资普遍比京官高,这就是清中期为什么官员宁可外放也不愿意呆在京城的原因,有地位没钱财啊!
不得不说雍正是个人才,他通过“火耗归公”将原来的自由税改为国家法定税,然后通过中央政府发放“养廉银”的方式补贴给官员,这样即保证了官员不在火耗上盘苛百姓,也能保证官员不在节外生枝。他们能够安安心心的拿着朝廷补贴办事,从而整体改善吏治腐败问题,从本质上保护小民百姓生计。
雍正帝励精图治“振数百年颓风”,铁腕整饬吏治,成效显著。史料记载,康熙六十一年国库存银仅仅700余万两,到雍正十三年竟然增长了七倍之多,达到5000余万两,为“康雍乾盛世”创造了经济基础,为乾隆朝的繁荣提供了保障。
雍正皇帝进行火耗归公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火耗归公”的意思是地方官征收钱税时,要把以耗损为由,多征的钱银上交给朝廷。
火耗归公又称耗羡归公,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更称为火耗或耗羡,但耗羡的范围大于火耗,耗羡还包含雀鼠耗等。
征纳运京的米谷,被雀鼠偷食损耗,称为雀鼠耗,汉朝时每缴粮食一石,加耗两斗,后汉隐帝时,雀鼠耗由纳粮一石加耗两斗增到四斗。
雍正二年正式实施耗羡归公,最早在山西推行,二年七月,正式推广至全国,将明朝以降的耗羡附加税改为法定正税,并制度养廉银,用意在打击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
什么叫火耗归公
清雍正间通过定火耗以增加各级地方官薪给的重要措施。
清初承明旧制,官至极品俸银不过180两、禄米180斛,七品知县年俸仅45两。州县官员不能借以维持生活。于是有所谓“火耗”。火耗又称“耗羡”、“羡余”是正税之外无定例可循的附加税,也是默许州县官在收税时加征银两。雍正二年(1724)降旨实行耗羡归公,同时各省文职官员于俸银之外,增给养廉银。各省根据本省情况,每两地丁银明加火耗数分至1钱数分银不等。耗羡归公后,作为政府正常税收,统一征课,存留藩库,酌给本省文职官员养廉。这一改革措施集中了征税权力,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外官的薪给,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但州县官于额征火耗之外,又暗中加派,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吏治。雍正时的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等新政在乾隆时是被继续执行了还是被废除了有哪些典故
雍正的施政在乾隆朝大体上是继承下来了,在这方面,乾隆皇帝干得还算是相当不错的。
现在比较流行这样的说法,乾隆皇帝是个富二代,全靠雍正打下的基础,无所作为,坐吃山空,国家江河日下。 可是,让拿出他具体干了哪些个不堪的事情,除了修园子和六下江南,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看来,乾隆最大的错误就是接了雍正皇帝的班吧?
那么我们来看看乾隆朝和雍正朝在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上有什么不同呢?就把雍正主要的一些改革措施拿出来,有很多条,相互比较一下:
一、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
表面上看,好像有腐败合法化的意思。其实真正深层次的目的是,把耗羡制度化,由中央政府收回地方上的这项权力,调整分配这项收入,防止各级官吏为了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地增加耗羡数目,老百姓负担增加,而政府没有收入还要担上腐败的名。制度化以后,耗羡是有定额的,还能调整,官吏们的行为就受到了限制。而养廉银与政绩挂钩,也能促进工作积极性,政府还能利用人员调整安排,达到一些政治目的。
这项制度被乾隆继承下来了,并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二、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加政府收入,二是防止土地兼并。反正,国家是按地收税,地越多,应缴纳的赋税就越多,无论怎样,国库里的钱是少不了。这就比以前按照人口数目来交赋科学得多,实践起来的效果也要好。
这项制度,乾隆也继承下来了。乾隆还减少了赋税的征收额度。 免除了人头税,对普通老百姓当然更有利,清朝的人口在乾隆一朝急剧增加,耕地面积也增加了不少。
三、士绅一体当差纳粮
雍正期间,这项改革是被世人最为痛恨的一条。雍正始终名誉不好,与这项政策有很大关系。雍正手段刚烈,用的是严厉的酷吏来执行实施,他们带着兵勇强迫士绅们去干苦力活,稍有不从,就打骂过去。这就让天下读书人颜面尽失,斯文扫尽,十分丢人。 而更深一层的意思,这是中央皇权与江南地方的地主阶层的较量,通过这种方式与摊丁入亩双管齐下,对江南士绅集团造成重创。
乾隆朝的时候,这项制度进行了极大的改动,从下层知识分子开始向上,逐步就废除了这项制度。因此,以往在读书人的心目中,对乾隆还是很感激和歌颂的。 雍正搞士绅一体,获利时间短,解决了西北用兵的军饷问题,却得罪了不少人。乾隆号称“翰林天子”,在他执政期间,改掉这个政策,得了好名声,却让他爹背了黑锅,这家伙还是很狡猾的。
四、改土归流
这主要是加强中央政府对边陲地区的统治力,政策是好的,实际实施过程漫长而艰难。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前所未有地加强。
这项政策,乾隆是完全继承下来了。 有清一代,一直都在搞这个事情,直到宣统逊位前,边疆地区还在搞改土归流。
五、文字狱。
从雍正朝开始,兴起文字狱。这也是后世经常拿出来进行攻击的依据,说文字狱钳制了士大夫们发言权,禁锢了思想自由。
这其实比较扯。雍正朝兴起文字狱,更多的目的其实是打击政敌,以保障改革措施的顺利进行。就咱们这种水平,即使穿越到了清朝,也凑不上文字狱的格,地位和层次差得太远了。当然,要专门想撮死,那谁也拦不住。
乾隆一朝,文字狱有扩大化,主要还是对政敌盖大帽子,然后欲加之罪。像某运动一样,某些人要真觉得是针对他,也太高看自己了。炮火中牺牲的蝼蚁,被捎带了而已。
六、边疆平叛。
这是清朝几代帝王都在干的事,康熙平葛尔丹,雍正平罗布藏丹增,乾隆平准噶尔和大小和卓,而在这方面,无论战略战术的水平如何,从手段狠辣方面,乾隆恐怕比他爷爷和他爹都厉害。
有些记载,表明乾隆在对付叛军的处理上,施行了民族灭绝政策。 这一点上,乾隆比雍正要狠得多。
从上面的一些叙述,我们发现,乾隆皇帝对雍正的一些主要的改革措施变动不是很大。 那他实际上是做了些什么改变呢?
一、军机处废而重置
雍正搞的军机处,实际上是个临时性的,并没有制度上的合法性。乾隆执政后,经过短暂的停用后,又重新设置,并且形成了制度化和合法化,成为正式的机构存在。这就大大削弱了对内阁的依赖,君权就强化到了极致。
乾隆这样做,更大的可能性是针对雍正给他留下的几位顾命大臣。通过这种操作,一放一收,重新调整,乾隆就很轻松地把权力全部拿回手中了。所以说,乾隆的智谋还是相当厉害的,大大的狡猾。
二、解放政敌
乾隆朝政治上比较大的动作,是把以往雍正时代的反对势力给予了释放和解放,有些血缘关系还重新入籍和启用。 经过多年的统治,这些以往的反对派的势力消散至几近于无,放出来也毫无威胁。
乾隆这样做,在皇族和旗人中还是很能收买人心的,树立了仁厚宽慈的形象。我觉得,在这一点上,雍乾父子俩也许有过商讨,达成了默契。
三、关闭口岸
雍正时期,曾经局部地开放过一些口岸,用于对外贸易,也确实收到一些成效。对国家财政和沿海地区的商业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乾隆上位后,关闭了口岸,这事办得很糟糕。
很多时候,这是最常被拿出来对乾隆进行攻讦的理由,称之为“闭关锁国”。其实,这是一知半解的观点,真实的情况是:雍正开放的是民间口岸,从经济角度分析,提高了收入,扩大了开放面,但也造成大量人员出国逾期不归,给当地户籍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同时,这些贸易很多时候还分薄了朝廷的利润。
乾隆的“闭关锁国”主要是防止民间对外交易,实质上就是搞国家外贸垄断,事实上,清朝政府与外国的贸易额是相当巨大的,茶叶、丝绸、瓷器的出口非常繁荣。
但这事情办得确实有问题。
四、暂停清欠
雍正朝对清理亏空,追缴欠款是十分重视的,往往就抄家抓人,没收财产,追查几代人。 而乾隆则改变了这个政策,使其长期处于停滞状况。 这样固然是收买了一部分人心,但后患很大。因为放过了这群蛀虫,实际上是给自己挖了大坑。蛀虫们的歌功颂德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钱能攥进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在乾隆时期,古代中国的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但是,极度的中央集权也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乾隆朝开始走向下坡路主要是吏治的腐败,长期用兵耗费,财政制度的漏洞和监督力量的薄弱,不合理的官吏选拔任用制度等原因共同造成的。
总体来说,在乾隆一朝,国家稳定,人口增加,社会没有大的动乱,国土面积扩大,基本上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时代。
但繁荣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危机,不久后就暴露了出来。嘉庆一朝对财政亏空的处理方式又过于急功近利,措施失当,导致了王朝内乱,收拾起来困难重重,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雍正王朝》火耗归功,那么火耗是什么意思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了解什么是“火耗”?这就不得不提之前的税收政策,自从明朝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以来,国家税收一律采用白银上缴入库。地方官把百姓们交的碎银子重新熔化,铸成银锭,这中间重铸银锭需要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就是火耗。
理解了火耗,就要了解这里面的弊端。地方官府征税时加征的火耗大于实际的火耗,差额就归官员了。到了清朝继承了明朝的这个做法,火耗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重,层层盘剥,有的州县税赋少,火耗却数倍于正税!
到了雍正年间,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不可不治的地步,所以雍正一上台就推行了火耗归公的政策,伴随着火耗归公的就是向官员发放养廉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火耗加多少朝廷统一规定,避免了私自乱征。而且官员要全部上缴火耗银,不得截留,收上来的火耗银一部分用于财政支出,一部分用于发放官员养廉银!
这就是关于火耗的来源和火耗耗归公的大体过程!
雍正皇帝进行火耗归公是怎样一项改革
雍正时期的火耗归公用现在的名词说,叫费改税。本质上讲,是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盘剥老百姓的一种限制。
火耗这个词,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因为张居正改革的原因,明朝政府对中国延续了千年的纳税方式进行了变革。在此之前,老百姓纳税是各种各样的,比如白银、铜钱、丝绸、粮食等等,都可以算作税收。但是从张居正改革之后,朝廷只收银子,其它的东西一概不算数。
但是民间的白银主要是碎银子,而官府征收入库的都是五十两或者一百两的银锭,把碎银子融化再铸造成银锭,这必然会产生损耗。打个比方说,朝廷要征收一万两白银,老百姓也上交了一万两的碎银子。但是这一万两碎银子熔掉后,只能提炼出九千多两的银锭。所以官府在征收白银时,就会在一万两的基础上再多收一定数额的白银,抵消这个损耗。等于就是在正税之外,额外加征损耗成本。这笔多收的银子,就叫火耗银。
火耗银有实际火耗和名义火耗两种。其实火耗银该收多少,官员都是知道的。但是由于明清时期的官员工资低,于是官员就在这笔银子上动了歪脑筋。明明是十两火耗银,地方官偏要收二十两。这多出来的十两银子,直接装进了官员腰包。清朝初年,火耗银的征收标准是每两收二至三钱。这就已经很高了,相当于在正税的基础之上加收了五分之一的附加费!(一两等于十钱)
有些地方官更过分,一两银子要收五钱银子的火耗银,甚至翻倍。等于朝廷征收一万两,老百姓实际要交两万两。除去火耗的银子,多出来的几千两全部进了官员的腰包。
那么火耗银为什么会收这么多,甚至比正税本身还要多?这是因为官府在层层加收!
首先是中央朝廷为了收够足额的税,默许了地方官加收火耗的行为;然后到了督抚一级,他们为了捞油水,就在朝廷规定的基础之上再多增加一点;再到府县一级,这些中低级的官员也要捞油水,又会在督抚规定的数字之上继续加收。这样层层加收,最后的结果就是火耗比正税还多。
康熙晚年,由于他对官员贪污的纵容,导致老百姓对朝廷怨声载道。再加上康熙晚年对准噶尔的开战,又导致朝廷的军费开销非常大,而康熙又承诺过永不加赋。等到雍正继位后才发现,老爷子留给他的是一个老百姓骂娘,国库空虚的大清。
雍正要稳定江山,势必就要改革。这首先要改的就是官员的腐败风气,不把官员的腐败风煞住,别的什么改革都别想推行下去。而火耗归公,其实就是整顿官员贪污的一项附加改革。
因为火耗归公,并不是说火耗就不收了,而是朝廷根据以往的经验,确定一个比例适当的火耗标准,直接将火耗也纳入正税,实行预算内管理。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费改税,把收费改成了征税。该交的还是要交,不该交的一律不交了。对各级衙门滥收费的现象进行遏制。
然后朝廷再根据火耗银数目的大小,返还一部分给各级的官员,算作养廉银,这笔养廉银通常是地方官工资的几十倍。官员贪污无非几乎是缺钱花,现在朝廷有补贴,官员也就没必要再贪了。因此,火耗归公对官员贪污也有一定的遏制。
那么提出火耗归公的人是谁呢?这个人还真不是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年羹尧。康熙六十一年,时任川陕总督的年羹尧和陕西巡抚噶什图一起向朝廷上奏报:
秦省(陕西)火耗每两有加重二三钱、四五钱者,请酌留各官用度,其余俱捐出,弥补亏空。康熙皇帝因为吹过牛(永不加赋),害怕担当加赋恶名,最后没有允准。他在奏折中朱批写道:
火耗一项,特以州县官用度不敷,故于正项外,量加些微,原是私事。 ......朕若批发,竟视为奏准之事,加派之名,朕岂受乎!也就是说,康熙对官员加收火耗的行为是默许的,而且他也认为这没怎么不好的。如果他把火耗归公了,那么他就要承担加税的恶名。对于他这个要面子,好大喜功的人来说,是不能承受的。
雍正不是康熙,他也不要那么多的虚名。于是他在登基后,经过权衡利弊,最终下定决心将火耗银纳入正税范畴。骂就骂吧,反正自己的名声本来也不好。
应该说雍正皇帝的本意是好的。他希望通过这项改革,改暗征为明征,防止各级官吏一起作弊,澄清吏治,健全财政制度,弥补亏空。但是火耗归公也依然杜绝不了一些官员继续欺上瞒下,贪污腐化的行为。尤其是乾隆皇帝继位后,他的开销大的吓人(乾隆时期的国库收入比雍正还多),尽管有雍正替他打牢了财政基础,但是收的多,乾隆花的也多。于是在乾隆的默许下,各级官员又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收费明目,继续贪污。导致雍正的整顿吏治,遏制乱摊牌的改革失败。
当然了,这个跟雍正没什么关系。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清朝后期的官员腐化,不能怪到雍正的头上。
雍正主持的火耗归公,至少在他执政时期还是很成功的。各省征收耗羡银的数量和养廉银额有明确规定,不得再行私下加派,使吏治有所改善。到雍正后期,揭露官吏贪污的案件比康熙晚年有明显减少。用当时的御史孙嘉淦的话来说:耗羡归公,既无害于民生,复有补于吏治。
最后做一个总结:
第一、火耗归公并不是减税,而是减少滥收费的问题。该交的还是要交,不该交的就不用交了。老百姓的负担减小了。
第二、火耗归公追求的是平均,中央朝廷并没有把多收的火耗银全部收入国库,而是拿出大部分出来填补官员的开销。
第三、火耗归公的本质是财政的再分配,损害了大贪官的利益,但是符合绝大多数官员的利益。因此这是一项雍正需要背锅,而官员和老百姓沾光的政策。
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当差都说的是什么意思
摊丁入亩指的是根据农户所拥有的土地数量来征收税负,因为当时征税是征收的人头税,令百姓连孩子都不敢生,人越多交的税负就越多,而那些地主反而交不了多少税,因此雍正就有了这样的改革。
火耗归公,说白了就是给官员增加饷银,就是当时所称的养廉,跟现在的公务员增加薪水是差不多的意思,不过雍正朝管理的要严格很多,确实养廉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官场的腐败作风。
官绅一体纳粮,也是对官员,士大夫阶级的一种强制管理,因为以前的制度是不用交纳粮食税,不用服兵役,后来雍正的这一举措打破了这一传统,也侵害了这一阶层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