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福宫 清朝 早上

清朝皇帝每天早上几点上朝大臣们又是怎样的作息时间?1923年6月26日夜,紫禁城延春阁等被火烧毁,是不是太监放的火有何历史依据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07 15:08:14 浏览8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清朝皇帝每天早上几点上朝大臣们又是怎样的作息时间

大清朝当官就别想睡懒觉,这可是在大清律法中有明文规定的,四更天起床,五更天之前务必要赶到金銮殿等候,要说三点多钟起床也不为过。

这在现如今的我们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一件事儿,周末12点那是常态,平时加班熬夜,睡眠严重不足,为何古人的精气神又如此旺盛呢?其实看似比我们更衰的古人,远没有我们现如今忙碌,当然这是管理阶层的特殊福利。

皇帝的作息时间表

根据大清档案记载发现:古代的皇帝可并不好当,从5:00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就此触发启动按钮,从5:00~7:00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务必会完成起床洗漱,给太皇太后请安,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晨读!看来这和我们上学的那不刻苦劲儿也没什么两样吗?瞬间丧失了对我国中小学生打抱不平的念头。

上午7点开始用膳,一顿早餐要整整持续两个半小时,皇帝的早餐果然非同寻常,至于吃什么,那就不是我们常人所能理解的存在了,用过膳之后就要上朝处理政务,一般是从9:30~11:00,就这一个半小时的工作时间,比我们正常人可幸福多了。

11:00~2:30.基本就算是皇帝的晚饭午休时间了,尽管皇帝晚上也吃饭,但那已经属于宵夜或者是晚点的范畴了,下午继续一个半小时的工作,但这工作性质也是偏娱乐兴趣的,看书学习亦或者是吟诗作赋,为了保证不单调,也避免凉了众多妃子们的心,皇帝下午还是要陪同各位夫人,看看戏,听听曲儿的,这是不是才是你最想做皇帝的真实想法呢?

从下午5点开始,皇帝的夜生活正式开启,喝点小酒,再用点小膳,顺便到佛堂里面做做佛事,提升一下思想觉悟也未尝不可。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就寝环节,具体选择怎么完成这一过程,当然也有严格的规矩制度,就是为了避免纵欲过度,从而耽误朝政,切记不要想入非非哦!

当然这只是一个计划表,具体皇帝怎么执行,当然是看心情喽,皇帝如此,那么作为底下的王公公大臣,他们又有怎样的生活规划呢?

相比较而言,就没有皇帝那样划分明确了,但是大致的时间还是能够确定,首先每天早上5点之前在金銮殿等候上朝,这也是亘古不变的铁律,但是皇帝也会体察民情,设置了一定的弹性空间,就现如今交通如此发达,早上迟到也时常有之。

好在当时没有堵车的习惯,但是靠一匹马嘚吧嘚吧上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3点起床已是常态,话说大明朝有位官员就是因为上早朝,月黑风高直接掉河里淹死了,后来也会将上调时间更改到7点甚至8点,当然对于有些年迈的大臣,两三天来一次,皇帝也是不会说什么的。

上完早朝.也就到了吃饭时间,当时并没有午饭这一说,通常一天只吃两顿饭,当然大臣们也就需要回去报道了,到各自的单位,处理自己该干的工作,下午4点下班,正常5点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相比较于皇帝,大臣当然生活的更惬意一点,但是就没有皇帝那么多的权利和顶级待遇了,有利也必然有弊。

1923年6月26日夜,紫禁城延春阁等被火烧毁,是不是太监放的火有何历史依据

1923年6月26日夜,紫禁城确实起了场大火,即历史上著名的“建福宫大火”,这次大火造成的损失非常大,几乎将宫里藏宝最多的建福宫给烧的一干二净,珍宝损失无数。

同时,在这场大火发生后不久,溥仪就将宫里的太监几乎全都驱逐出宫,只在三位太妃、自己和淑妃等所在的五个宫,各留下20名太监。

这起大火,可谓将中国百年来的太监制度给全烧没了!

由此,有人将建福宫的这场诡异之火与太监联系起来,认为是太监所放。

是不是呢?

我们首先看看溥仪在这场大火后向全国人民说的起火原因:

他说是因为自己看电影,导致电线漏电着火引发连锁反应。

当然,这个说法一出,全国人民大部分不信,你说你是自己原因引起的建福宫大火,那为啥后来要驱逐宫中太监呢??

所以,有很多人将建福宫、建福宫珍宝清点、大火和驱逐太监四件事联系了起来,如柯南般抽丝剥茧。

第一个点:

建福宫是一座什么样的宫殿呢?一句话,它是乾隆皇帝珍藏自己最爱的古玩字画珍宝的地方,被誉为紫禁城里藏宝最多的地儿。

第二个点:

在溥仪时,晚清已经穷途末路,有很多宫中太监监守自盗,盗窃宫中财物去卖,据溥仪老师庄士敦回忆,当时的地安门有很多古玩店,而其中有一些就是宫中太监开设,所以他建议溥仪对宫中财物进行清点,以防太监再盗窃拿出宫外去卖。

第三个点:

就在清点刚开始时,藏宝最多的建福宫却突然着火!

第四个点:

着火后十天左右,溥仪驱逐了宫中几乎所有太监!

四个点相联系,你就会得到一个有意思的结论:

太监们盗窃了建福宫的财物,怕清点时被查出来,所以干脆毁灭罪证将犯罪现场烧了,任你也查不出来。而溥仪估计也猜到了这点,所以为了防止宫里其他地方再被“毁灭证据”,重蹈建福宫之祸,干脆就把这些监守自盗的太监们都赶走!

看起来很自然的结论,小君个人也是这么认为,但万事都要讲求证据,这事也过了这么久,人证物证也早已化为灰烬,所以任大家再怎么猜测,建福宫的大火已再也不能挽救,无数的珍宝也已再也回不来,哎!

碎玉轩,咸福宫,长春宫,永寿宫,储秀宫,延禧宫分别都是哪些人住的

碎玉轩是甄嬛住(后来淳贵人来同住了,甄嬛出宫后,是眉庄来住的)

咸福宫是敬妃住(前期还有眉庄)

长春宫是齐妃住

永寿宫是回宫后的甄嬛住

储秀宫是欣贵人和祺嫔

延禧宫是安陵容

建造北京紫禁城共用了多长时间,花了多少钱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着实难回答,因为“建造”一词含义甚广,而且花了多少钱,这个在史料里也是难统计的。

紫禁城的建造从最开始一直到现在,就没停过,当然,花的钱也没停过。

“紫禁城啥时候开始建的”

北京城本无紫禁城,这一切的起源都在于那个夺了侄子皇位的永乐皇帝朱棣。关于他为啥从南京迁都到北京,史学界观点颇多,这里就不赘述。

迁都,得有住的地儿,于是乎,在经过堪舆学家和建筑学家的无数次规划后,最终选定了如今的故宫所在地建皇宫,取名紫禁城,寓意嘛就是说明我这宫殿是天上最牛的紫薇垣的投影,天上有天宫,而我这里就是人间的“天宫”。

据史料记载,紫禁城的筹备工作从永乐四年(1406年)就开始了,当然朱棣下令以南京皇宫为蓝本来建造北京皇宫。

这准备工作一干就是11年,包括召集工匠、采集木料、石料等,其中采集珍贵的楠木最为重要,毕竟宫殿都是木结构建筑,而能体现皇家尊严的金丝楠木就很关键了。当时这些楠木多采集于云贵川的深山之中,困难很多,很多工匠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有着“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说法。

所以光从这一项看,你就很难计算出这些楠木到底多少钱!

永乐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落成,这座气势恢宏的宫殿让朱棣心里沾沾自喜,可没想到才过了一年,前朝的三大殿就着火烧毁了,朱棣心感这是上天对自己“靖难之役”的惩罚,所以并没有对三大殿进行修缮,同时还将办公地点移到了太和门下,名“御门听政”。

“断断续续的‘建造’”

紫禁城的“出生”用了整整14年的时间,这可比女人怀胎十月长多了。而在历史的发展中,它的建造就一直没停过。

比如在明正统年间,重建了被烧毁的三大殿,此次修建离永乐年整整过了20年,三代人。

到了嘉靖皇帝时,三大殿又被毁,又重建,这次是1561年,离上一次又整整过了120多年。

好景不长,万历皇帝时,三大殿又起火,又重建,这次直到天启皇帝时才修好(1627年)又过了60多年。

再后来就是明末时,李自成焚毁紫禁城,到了清朝,清皇帝又开始复建、重建,顺治花了11年修复紫禁城中路建筑,康熙、雍正、乾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改建、重建。

清末时,慈禧太后还违背祖制擅自将自己的寝宫储秀宫和翊坤宫打通,变成一个四进院落,成为紫禁城历史上居住面积最大的人!

紫禁城的“建造”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时,就连现在故宫的工作人员们也在对各个宫殿进行修缮、清理,所以你要说它建造了多少年,如果从大的含义上来说,那真说不清,也许只要它存在一天,“建造”工作就会一直持续。

而花了多少钱,这就更是一个很难回答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