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请问少林派为何长盛不衰
- 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 如何评价张纪中拍的武侠剧
- 目前在京剧圈里堪称唱功第一的演员是谁
- 历史上的和尚书法家有哪些
- 京剧中荀派和尚派创始人分别是谁他们的作品有是什么
- 《倚天屠龙记》中六大门派之一的昆仑派,是怎样的一个门派,它属于中原武林的吗
- 朱元璋为什么要让儿子带和尚到封地去就藩
请问少林派为何长盛不衰
且以今日所写头条文章,
回答这一问题。
少林寺长盛不衰,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源起高端
少林寺的修建与北魏王室密切相关,有一个高端的源起。
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为安顿高僧跋陀,在嵩山建寺。因该寺位于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
公元527年,北魏皇室相助,高僧达摩在少林面壁九年,创制禅宗,使少林被称为“禅宗祖庭”,成为我国佛教重地。
(2)高僧辈出
达摩创制的佛教禅宗,将宗教文化与民间众生密切相连。
达摩之后,禅修理念高僧辈出。
初期有慧可、僧粲、道信、弘忍等大德宗师,随后有六世慧能,慧能以后禅宗人才辈出。
及至改革开放之后,海灯法师名动天下;新时代,释永信大法师可谓天下共知。
代代大师,法法相传,促进了少林寺的发扬光大。
(3)皇室青睐
大唐之初,少林寺13和尚襄助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战功卓著,其昙宗大师甚至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大将军,并御赐《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
女皇武则天,更是青睐有加,为少林寺题诗曰“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旗。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
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此后,历代王朝皇室,大都看重少林寺。
(4)位居要地
少林寺所在的河南,古称中州,有“八方之广,周洛为中”的说法。
河南位居中原,是夏、商建都之地,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北宋、金等多个王朝,都曾建都于此,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少林寺位居此地,其辐射和传播能力因之大大提高。
(5)文武兼济
少林祖师达摩在面壁9年期间,为解长期枯坐的身体疲累,创健身之法,后渐渐演化为少林武功。
少林寺除传扬佛法外,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也名扬天下,故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少林武功经历代进化,成为我国武术体系中最庞大的门派,各种武术套路多达六、七百种。
紧跟潮流,其命维新,电影《少林寺》,加速了少林寺的传播。
少林武功以禅入武、习武修禅、文武相济、渐成大势。
(6)严以自律
少林寺千年流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严格自律。
少林寺有众多内设机构,管理极其规范。
戒律院是少林派的内部监督和执法机构,位高权重,甚至可以处罚方丈。
凡违犯戒律者,重者废去武功并逐出寺门,轻者罚其劳役或面壁思过。
由于少林纪律严明,深得民间认可,也推进了少林寺的发扬光大、千载辉煌。
历史辉煌,未来可期。祝愿少林寺,大德高僧,层出不穷;佛门龙象,光华纷呈。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再添异彩,续写辉煌。
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关于和氏璧的传说,大家可能都是从“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知道的,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但是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说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加上传说和氏璧被秦始皇制成了玉玺,所以和氏璧广为人知。
可是据史料记载,和氏璧是环形,而且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厘米,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可为什么和氏璧能做成玉玺呢?
据记载,秦始皇的玉玺色绿如蓝,温润而泽,为整块玉石打磨透雕而成,方圆四寸,约合11.2厘米,可以说是特别大的,但是不要小估和氏璧的大小,和氏璧厚度达10厘米,东西是很大的,而且秦始皇的玉玺并不是和氏璧整个用,因为这样太浪费了,和氏璧先由匠人取玉石中最为精华的部位,制成了古今驰名的“和氏之璧”。但是其他的部分,虽然质地没有达到极品和绝品,仍然是“和氏璧”的一部分,它们的价值和珍稀程度仍然不是普通玉石能够比肩的。这些余料应该就是秦始皇“传国玉玺”的用料,秦始皇的玉玺并没有采取整块和氏璧,毕竟和氏璧在春秋的时候就被人雕琢,虽说和氏璧是环状,不过只是取了一部分。
不过因为春秋战国离现在太久,关于和氏璧的秘密到现在还是个迷,而传国玉玺的下落到现在还是不为人所知。
如何评价张纪中拍的武侠剧
今年九月份的时候,张纪中在自己的微博公布,《飞狐外传》的拍摄工作正式启动。正当很多金庸书粉为这个消息振奋不已的时候,金大侠却已作古。这使得《飞狐外传》的拍摄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
10月30日,金庸辞世,张纪中导演连续发了三篇微博表达自己对金大侠去世的悲痛之情,缅怀之意,一字一句都情真意切,让读者动容。这份知己情义,金大侠如果泉下有知,应该欣慰。
金庸先生的作品翻拍无数,张纪中导演的翻拍不能说是最好看,最经典的,但是小编却觉得张导翻拍的金庸作品却是最能体现金庸作品之大气磅礴的气概和深邃宽广的境界的。比如黄晓明版的《神雕侠侣》,虽然在名气上不如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但你不能不承认在取景、布景和画面视觉效果上,黄晓明版的画面更唯美。
还有李亚鹏版的《射雕英雄传》,你可以说李亚鹏饰演的郭靖不如黄日华演得好,但你不得不佩服前者拍出的电视剧在气势上更雄浑,更接近原著的精神。
虽然近几年来,武侠影视剧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了,人们对影视剧的审美标准和情趣也在变化,这时候再翻拍一部比较冷门的金庸作品可能效果已经不如人意。但是作为那种“为国为民”的侠气与英雄气,应该是无论哪个时代都需要的。
只要是金庸先生的作品,小编就会支持,大家呢,如果翻拍的《飞狐外传》要播出,你会追剧吗?
目前在京剧圈里堪称唱功第一的演员是谁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新时代京剧界你要说;老生,大青衣,花旦,花脸,老旦,小生谁唱的好,这个很难评分高低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前中青年京剧演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已基本上,把老一辈京剧艺术大师的流派艺术继承和传承下来了,再通过几十年舞台实践他们已成为剧团台柱子,得到了广大戏迷观众的认可也成为京剧名家,因而我们要评判京剧唱功艺术谁挂头牌,基本上没有中青年演员他们都唱腔唱的都很好,京剧艺术也有兴旺时期,40年代,50年代诞生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他们都是京剧大师创立了自己流派,他们的唱腔京剧艺术都得到广大戏迷认可和赞美。新时代艺术多样化人们自由选择自己的艺术门类,京剧艺术不是很热门喜欢的人少,然而京剧不景气的情况下你要评上那一位京剧演员唱功第一位几乎不可能,只有京剧艺术普及了全中国老百姓都喜欢上了京剧艺术,这个时候会产生很多京剧表演艺术家,也会产生京剧大师唱腔艺术第一位,所以说;京剧艺术要兴旺人人都要参与进来得到百姓的认可才会有京剧大师产生,京剧艺术失去二代人的损失,只要我们努力做下去普及工作,过上三十年,五十年,100年总有一天会象京剧大师梅兰芳时代的到来。
历史上的和尚书法家有哪些
智永
智永和尚(生卒年不详),南朝、隋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智永善书,书有家法。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原名永欣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留下了“退笔冢”、”铁门槛“等传说。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创“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
上图:智永永别帖,看看有没有有大王十七帖的味道?
高闲
晚唐僧人,乌程(吴兴)人。自幼出家湖州开元寺,后入长安,住四明、荐福等寺。学张旭,工草书,名冠一时。传世书迹有草书《千字文》残卷真迹,湖州有石刻《千字文》、《令孤楚诗》等。
高闲草书千字文,有没有觉得眼熟?祝枝山是不是学了高闲呢?
怀素
怀素(737~799),史称“草圣”,唐代杰出书法家。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
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锐意草书,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怀素的草书奔逸中有清秀之神,狂放中有淳穆之气”。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纸本、《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诸帖。
怀素苦笋帖,真是无意于佳乃佳。
唐朝时期,日本有一位空海和尚,书法承王羲之一脉,算是日本的书圣。
空海
空海(日语くうかいKūkai,774年-835年) ,俗名佐伯直,乳名真鱼,灌顶名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日本佛教僧侣,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
最澄
最澄(767—822),日本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
最澄:久隔帖
大慧宗杲
大慧宗杲(1089~1163),俗姓奚,宣州(安徽)宁国人。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字昙晦,号妙喜,又号云门。
无准师范
无准师范(1179-1249),名师范,号无准,俗姓雍氏,四川梓潼(绵州梓潼县治)人。年九岁就阴平道钦出家,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受具足戒。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于成都正法寺坐夏。年二十投育王山秀岩师瑞。时育王山有佛照德光(宋代临济宗大慧派僧人)居东庵,空叟宗印分坐,法席人物之盛,为东南第一。无准师范禅师被誉为“南宋佛教界泰斗”,在茶文化传播日本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圜悟克勤
1063-1135)宋代高僧。俗姓骆,字无着。法名克勤。崇宁县(今成都郫县唐昌镇附近,北宋末年属彭州)人。先后弘法于四川、湖北等地,晚年住持成都昭觉寺。声名卓著,皇帝多次召其问法,并赐紫衣和“佛果禅师”之号,后又赐号“圆悟”,去世后谥号“真觉禅师”。
虚堂智愚
虚堂智愚,1185年出生于四明象山(今宁波象山)人,南宋禅僧。
清拙正澄
清拙正澄(1274~1339年),也称正澄和尚,中国元代福州人,俗姓刘氏。十五岁出家,受戒于福州开元寺。
清拙正澄墨迹《遗偈》
中封明本
资料不详
一山一宁
一山一宁(1247—1317)元代僧人。俗姓胡,号一山,法名一宁,临海县(今临海市)城西白毛村人。自幼出家天台山为僧,后居普陀山。修禅宗临济宗,精研佛典,兼通儒、道、百家,善书法。
了庵清欲
了庵清欲(1288~1363)
担当
担当(1593 一1673 ),名普荷,又名通荷,字担当。云南晋宁人。俗姓唐,名泰,字大来。其先祖原籍浙江淳安,明初从戎来滇,世居晋宁。
憨山
憨山(1546—1623), 明代高僧,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又称憨山大师,全椒古蔡浅人(今安徽和县绰庙先锋村)人。大师生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父彦高,母洪氏,生平爱奉观音大士。初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母接而抱之,遂有娠。及诞,白衣重胞,是年十月己亥十二日丙申己丑时生也。
朱耷
朱耷(1626年—约1705年),原名朱统,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汉族,江西南昌人 。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
弘仁
弘仁(1610—1663年),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出家后释名弘仁,号渐江学人,又号无智、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明亡后入武夷山为僧,云游各地后回歙县,住西郊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常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他重视师法自然,善画黄山、武夷山诸景,传达山川之美,意境伟峻秀逸,“得黄山之真性情”,与石涛、梅清同成为“黄山画派”的代表人物。在安徽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海阳四家”,形成“新安派”。
髡残
髡残(1612-1692),清画家。本姓刘,出家为僧后名髡残,字介丘,号石溪、白秃、石道人、石溪道人,残道者、电住道人。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与石涛合称“二石”,又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清初四画僧”。好游名山大川,后寓南京牛首山幽栖寺,与程正揆交往密切。擅画山水,师法王蒙,喜用干笔皴擦,淡墨渲染,间以淡赭作底,布置繁复,苍浑茂密,意境幽深。善书法,能诗。存世作品有《层岩叠壑图》《卧游图》《苍翠凌天图》《清髠残江上垂钓图》等。
石涛
石涛(1642年-1708年)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小字阿长,僧名元济,一作原济,别号很多,大滌子、钝根、石道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清湘陈人、清湘老人、清湘遗人、零丁老人。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明末四僧”。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良宽
日本僧人
李叔同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这件作品是不是与日本良宽大师又得一比?
最后把星云大师放上。
星云
京剧中荀派和尚派创始人分别是谁他们的作品有是什么
荀派花旦创始人荀慧生,代表剧目有红娘,花田错等,尚派青衣创始人尚小云,代表作失子惊疯,四郎探母等
《倚天屠龙记》中六大门派之一的昆仑派,是怎样的一个门派,它属于中原武林的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昆仑派的创始人不是何足道,而是何足道的师兄灵宝道长。
昆仑派建立于南宋末期到远超出其这段时间。
何足道的武功,比灵宝道长要高。
在少林寺下的战斗中,何足道没怎么费力,就击败了西域少林三大高手。
随后他以惊人的内力,让整个少林寺无人能及,还是觉远禅师出面以九阳神功的内力取胜。
不过,何足道的内力也并不是很高,大体同少年张三丰一样。
而少年张三丰只学会了一般九阳神功,当时比较年轻,内力应该只有觉远禅师的三成火候。
即便如此,少年张三丰已经可以击败潇湘子、尹克西等人。
也就是说,何足道外功虽极高,内力只是郭靖、杨过这些人的三四成而已,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而何足道号称琴棋剑三绝,外号是昆仑三圣,可见武功是比师兄灵宝道长强。
不过,何足道应该没有师兄的统帅能力,所以并不是昆仑派创始人,只是元老。
昆仑派创建在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或者青海境内,但是新疆的可能性比较大。
明教的光明顶也在新疆,距离昆仑山不远,所以张无忌才能在昆仑派附近找到杨逍。
昆仑派创建的时候。张三丰应该在20岁到30岁,倚天屠龙记的时候张三丰最初90岁高龄,也就是昆仑派不过六七十年历史,并不是很古老的门派。
因为何足道自己的内力就不是最顶尖,他的传人也不会很强。
倚天屠龙记的昆仑派掌门为何太冲,武功大体相当于武当七侠,不如玄冥二老等人。
由于武功并不是最顶尖,何太冲最后死得很惨。
他和一样坏的夫人以及两个师弟闯少林寺,试图抢夺屠龙刀,结果遭遇了少林三渡。
面对武功超强的少林三渡,何太冲夫妻几乎是被秒杀,几十招就被打死。
随后,少林三渡又杀死何太冲两个师弟。
这么多时间内,昆仑派四大高手就被杀,昆仑派就靠西华子、卫三娘这些任务,估计一蹶不振了。
朱元璋为什么要让儿子带和尚到封地去就藩
感谢邀请!您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人来回答,主要是过于冷门,我个人查阅了一些资料,其中包括一些野史,都没有相关的蛛丝马迹。朱元璋的子嗣还算比较多,一生有二十多个儿子,这些儿子们都被封王封地。您题中提到了就藩,就藩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被封的藩王,离开京城去自己的封地,封地即藩地。那么朱元璋分封给自己儿子藩王时,会不会真的要求某个藩王带和尚去就藩呢?既然历史上没有对此做过多交代,咱们就对此问题做一些猜测。
遁入空门讨饭吃
咱们都知道朱元璋是一个草根皇帝,他不是靠唾手可得通过继承制成为帝王,而是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市井小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登天。其中在他困难时期有过做和尚的经历,在哪个食不果腹,温饱都难保障的封建社会,朱元璋同样吃了这顿,看不见那顿。后来一场天灾让朱元璋父母双亡,本来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家里一贫如洗生存都开始无法保障。被逼无奈的朱元璋为了生存,只好上山进入一个小寺庙混口饭吃。
朱元璋的和尚情节
朱元璋本来做个小和尚还能勉强维持生计,但谁知寺庙所在地也面临了一场饥荒,当地百姓都没有吃的,那还有心情烧香拜佛。寺庙没有了信徒的供养,自然也就无法在正常运转下去,寺庙里的和尚不是神仙,他们也需要每日进食维持生命。寺庙断了粮,和尚们就得云游出去化缘了,朱元璋自此开始了四处流浪居无定所的生活。
苦难的经历
那时候的朱元璋美其名曰云游、化缘,这是好听些高大上的包装,其实说白了就是身穿上破僧袍,手上拿个钵,四处的乞讨要饭吃。朱元璋的流浪乞讨之路,让他走遍了很多没去过的地方,让他看清了世间的冷暖,同时自己的思想和眼界也得到了升华。俗话说没经历过就不曾有感悟,朱元璋这段和尚乞讨路,改变了他对世界及人生的看法,为他日后打得天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带和尚就藩的猜测
以上咱们简单介绍了下朱元璋的前期经历,朱元璋苦难的和尚经历,让他对和尚这个“职业”认识很深,他可能认为这类人不管是在思想上,还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素质。所以朱元璋将一个得道高僧配发给某个藩王,并协助这个藩王去治理封地,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