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名师出高徒!谈谈你的老师
- 普通民众认为“名师出高徒”,教师内部自嘲“高徒出名师”,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说法
- 是名师出高徒,还是高徒造就名师
- 有人说“名将手下无弱兵,名师出高徒,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书的老师”,你怎么看
名师出高徒!谈谈你的老师
我的第一位,授业老师,就是我的父亲,在他老人家的教育下,
我们兄弟姐妹们九个。包括我叔叔家两个,我们九家的孩子,就三家的孩子没考上大学,、其他几家,几乎都是两个大学生,我的第二位老师,就是在坝上高原认识的老师,′是他给我指明了永敢向前进的方向,他是军人,也是教官,虽然我们相处时间不长,但是他的话。让我终生都不能忘,我的第三位授业老恩师,他的话我永远铭刻在心,她是一位奇人与艺人,他托负我的使命,我一定会完成,当初我也是不大相信,但是,自二零零二年以后,所发生的一切,我沥沥在目,我一定完成,他的嘱托。
普通民众认为“名师出高徒”,教师内部自嘲“高徒出名师”,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说法
其实,名师与高徒,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高徒,无法成就名师,没有名师,也无以培养高徒。
名师也是在实践中,凭借自身水平与业绩成为名师,而高徒也不是天生的,天才也得有名师指点。
如果一切由高徒决定,社会也就没有择校热的出现,何必呢?
家里既有高徒,肯定其家长不是傻子,也一定有自已独到的见识,越是优秀学生的家长,越发在意学校的层次,而不同层次的学校,又决定了其一定有批层次不同的教师。
所以你看当今社会,层次不同的学校就有层次不同的招聘门槛,如网上报道的深圳中学,均是一批顶尖的高学历毕业生。
教师的起点不同,决定了学校层次不同,不同层次的学校又决定招收不同层次的学生,此三种不同,共同造就了一批高层次的学校,高层次的教师和学生。
环境和个人努力是成功的关键,而教师就是一种客观环境,不同教师就有不同的环境。
主观与客观造就了高徒,而高徒不仅突现了主观的自身,也彰显了客观的教师。
而客观条件的提升,又进一步促进了主观的升华。
相辅相依,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是名师出高徒,还是高徒造就名师
名师出高徒,得都有一定的前提。
先说高徒,是指具备一定的智商,最起码智商一般以上,否则要是智商太低,甚至为零,再高的名师也无济于事。
再说名师,是指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有很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做到深入浅出,再难的问题被他一讲也觉得很好理解。再就是必须有很好的管理能力,科学的管理学生,让每位学生在安静祥和具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环境里更好的学习,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只有这样双方都具备了条件,相辅相成,名师成就了高徒,更多的高徒使名师越来越出名。
有人说“名将手下无弱兵,名师出高徒,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书的老师”,你怎么看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书的老师”,首先,这个“教好”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来看,以国内高考为例,若是把学生“教好的”标准,定位是考入清华北大这类顶尖的大学,遗憾,按这个标准,几乎没有会教书的老师了。
我们业内有句行话: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当“教好”的学生达到一个程度时,那必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这个程度,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教书的老师”,是学生的智商和天赋。
这就是哲学里一个基本的辩证法: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条件。
同样的道理,以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为基础,如果学生是常人水准,在学校里老师的常规教学下,正常的老师履行教学职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若以升学考试成绩为区分依据,还是必然会考出不同成绩,分出三六九等,全体学生百分百“教好”,现实吗?
真有“大神级”老师,即使能令顽石点头,也需要和“顽石”一对一的研磨吧?现实中,有这个“一对一”的条件吗?滴水穿石需要时间,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学习,时间上允许慢慢研磨吗?
所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许可以成立,但是,必须有相应的条件。
如果从思想品行培养的角度来看,更不存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业内行话“2》5”,一周五天里的学校德育渗透,不如周末两天里原生家庭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
所以,“教好”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教不好”就是因为“不会教书的老师”,太抬举老师了。老师也不是神,消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