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独立营是什么营,有多少人,战斗力如何,怎么才叫独立营
根据军委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回忆录的记载,至1944年底,抗日军队的番号共有120个军、354个师、31个独立旅、150个独立团和15个独立营,而到了1945年底第一期裁军结束时,共裁掉了34个军、110个师、21个独立旅、83个独立团和10个独立营(或特种兵营)的番号。也就是说,在抗战结束之时,整个国军400多万军队中,只剩下5个独立营的番号,可见所占比例非常之小!
为什么占比这么小呢?因为部队正规番号授予的最低一级,应为团级或者相当于团级的建制,比如抗战时期的师级番号原本限制在200个(青年军突破了这个限制),比如第5军第200师所属三个步兵团的番号分别为第598团、第599团和第600团,还是有数字序列番号的。而各团所属的步兵营,则只是自己排序的一营、二营和三营了,不再有数字番号,所以从理论上说,“独立营”并不是一个完全合规的部队番号,它的存在有一定的特殊性。
除去地方杂牌或者军阀时期自拟的独立营番号之外,民国时期“独立营”的编制大致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正规军里面的“特种兵营”,包括独立的炮兵、工兵、装甲兵等单位,因为当时的中国军队仍然以轻步兵为主,特种兵占比较小,一时无力编组团以上的级别建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第200师的前身:军事委员会直属的战车营,既然是军委会直属而不隶属于任何团、旅、师、军等单位,那么它就是一个妥妥的“独立营”。
毕竟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生产坦克和装甲车的能力,因此徐庭瑶考察欧洲军事回来之后,虽然提出了组建装甲部队的建议,可惜国弱民穷,只是在1934年购买了英国“维克斯”轻型炮战车16辆、水陆两用战车16辆以及英国重型哈雷二轮、三轮摩托车若干,以此为基础结合原战车队和汽车驾驶训练班毕业的学员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战车营,因为这么点重装备也只能暂时编组为营级单位。
再后来又向德国购买了一批装备,包括17辆“I号战车”和12辆“Sd.Kfz.221型”装甲车等,再添置一些杂七杂八的装备和补充一些人员后,1936年底才有条件将战车营扩编为陆军装甲兵团,由黄埔一期的杜聿明少将担任团长,战斗序列则仍然是由军事委员会直属,那么这支部队的性质就是“独立团”了。这个装甲兵团也就是后来组建机械化第200师的基础,然后再以200师为基础扩编成为第5军,所以国民政府的第一个机械化军(不太够格)其实是从一个“独立营”发展起来的。
另外比较苦逼的一个兵种就是炮兵,国内各兵工厂不能生产重型火炮,那就只能依赖花钱进口,所以在抗战爆发之前的1935年3月,军事委员会曾在武汉行营(主任陈诚)设立“炮兵整理处”,开始对全国炮兵部队按照火炮种类进行整理。当时共编成两团制的炮兵旅4个,独立炮兵团5个,独立山炮营、独立野战炮营、独立重迫击炮营各3个,也就是共有九个独立的炮兵营。道理很简单:装备不足,除去配属给各军、师作战单位的火炮外,剩余的山炮、野炮、重迫只能以“营级”编组。
因为那个年代的炮兵配属,还达不到每师装备一团的水平,最精锐的德械师也只够条件装备一个炮兵营,如果把剩余的山炮、野炮、重迫以团为单位编组,那么可用作战单位就太少了,战时不敷分配,这些独立炮营也都是临时配属给战区、集团军级别的建制作战,战役结束就要归建,仍由军委会直接掌握。相比较之下,日军一个师团就编有一个炮兵联队,同时在战役中还有独立的野战重炮兵、独立山炮大队(也是独立营的意思)、独立迫击炮大队的火力加强,炮力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除此之外,还有若干独立的通信兵营、高射炮营、交辎兵营、宪兵营等等特种兵单位,而正规的作战单位中,“独立营”的编制是基本没有的,前面介绍过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营级并不是一个战术基本编成单位,没有序列番号、没有司令部设置、没有后勤保障分队,军事委员会拥有数百万陆军,没有必要编成“独立营”这样的建制。而没有番号的部队,在军政部的花名册上都不能存在,如何进行军政管理和拨发粮弹军饷?
当然了,这事也不是绝对的,主要是抗战时期军队编制比较混乱,各战区、各集团军根据作战需要,可能会临时编组独立营的建制,不过既然是“独立”的番号,意味着必须是由两级以上的作战单位所辖,而不能是团属(可以是师属、军属或者集团军属)。前几年有个电视剧叫《我的特一营》,这支部队的人设那就是装备精良的特种部队,由军部直辖,所以也可以视为独立营的建制,至于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支部队,那只有鬼知道了,反正我是不信,一色的M3冲锋枪明显穿越了。
独立营的另外一种主要存在形式,其实是我军的地方部队编制,抗战时期在八路军主力部队以外,各大军区纷纷建立地方武装,于是出现了区小队、区中队、县大队等编制。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和不断发展,到抗日大反攻阶段,地方武装也逐渐升格扩编,通常情况下,一个县的地方武装如果超过了500人或者更多,就可以编组成为“独立团”,如果人数实在不足,比如只有200到300人,那就编成“独立营”,因此不少根据地所属的县大队,最后都授予了“独立营”的番号。
以罗帅领导的山东军区为例,到1945年8月初,整个军区(一级军区)共辖5个军区(二级军区)、22个军分区、3个教导团、18个独立团、24个基干团、4个独立旅、2个支队、1个海军支队、113个独立营(县大队)和800多个区中队,总兵力已经达到27万余人。
其中这100多个独立营以平均每营300人计算,就达到了4万人之多,是根据地内部各县的重要武装力量,主要任务是保卫地方政权、保卫土改、应对土匪和小股敌人的威胁。既然是地方武装而非野战部队,所以其兵员素质、装备水平和战斗力当然是第三档的,在没有组建山东军区各主力师的情况下,排在它前面的既有八路军的旅、团等正规作战单位,也有独立团、基干团和支队等野战补充力量。
因此从任务性质看,这些“独立营”的战斗力肯定是相对较弱的,也就比县大队、区中队和区小队强那么一丢丢。
清军为何常以营为作战单位一营大概有多少人
很长时间内,清军都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
这是由清军当时的装备水平、基本作战样式决定的。
而一营的规模,也因实际情况而不同。
绿营的一“营”规模
清军入关后,由于满、蒙、汉八旗兵大约只有20万左右,要平定天下,不敷使用,因此,以归附明军为基础,另组了一支军队。
这支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基本建制,因此,他们也叫绿营兵或绿旗兵。
由于绿营本就大多来自归附明军,因此,绿营基本沿用了明军营制。
然而,明后期的营制中,一营的人数就是不固定的。
正如戚继光所说:一旗三队五队皆可,一哨三旗五旗皆可,一总三哨五哨皆可,一营三总五总皆可。
所以,明后期,一营的人数有多有少,不甚规整。大的营有3000人左右(《明御倭军制》),小的营有4、500人(《明世宗实录》)。
清代绿营的情况与明后期的明军基本类似,人数有多有少,但基本上“500”可以作为一个平均值。
绿营为何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
绿营以“营”为基本建制,要回溯到明朝后期了。
原本,明朝的基本编制为:1卫5千户所,1千户所10百户所,1百户2旗总。
然而,随着热兵器的发展,这种基本编制显得笨重,不利于战斗力的发挥。
在戚继光等人的摸索下,明军革新了战法,以”一头两翼”或“一头两翼一尾”为基本队形,再加上中军,形成3-5的编制。
在这样的战法中,一个“营”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作战单元,因此,“营”也就成为明军的基本作战单位。
鸦片战争前,绿营的基本战法与明后期的明军基本一样。
绿营也是采“一头两翼一尾”或“一头两翼”队形,以“进步连环之法”为基本战术进行作战。
因此,绿营自然也就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了。
湘军一营的规模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绿营“不堪用”。
此后,以湘军、淮军的编制法逐渐流行,后来清军经制军新练军队,也多以湘军、淮军的方法为基础,因此,清军的编制发生了较大变化。
组建湘军时,曾国藩力求编制固定、员额固定、统领固定。
初建时,湘军陆师每营定额为360人,在1853年底或1854年初时改为505人。
其中,一营、一哨、一什,每级各配备多少人,人员结构如何,配备哪些武器,都明细规定,做到“标准化”。
如此,组织层次简化,便于指挥,冷热兵器间隔配置,利于相互支援、掩护。
然而,在组建水师时,曾国藩的“固额化”遇到了挑战。
曾国藩想仿陆师确定水师营制。
然而,实际上,各营人数的规模只能视战船的多少而定。
不过,曾国藩还是尽可能标准化。每营多少船,各类船只每船多少人,各岗位人员结构,都力求“标准华”。
但是,由于编制一直不成熟,尤其是舢板缺乏统一指挥,因此,水战仍常有不利。
1854年的湖口之战中,湘军中计,缺乏统一指挥的小船被诱出,陷入鄱阳湖内,留在长江的大船运转不灵,缺乏保护,结果湘军水师被一分为二,损失惨重。
此后,曾国藩完善了水师营制:一营长龙船8艘,舢板船22艘,全营30艘战船,500人。
到1859年时,随着湘军马队的增多,曾国藩又确立了马队营制。
4名马兵为1棚,6棚为1哨,10哨为1营。全营哨官10名,正勇240名,加上帮办、字识、亲兵等,一营277人。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情况只是曾国藩部湘军的编制,在湘军系统中,其他军队各有差异。
比如,胡林翼在组建“鄂军”时规定:每营少则500,多则700,只是划定了额度范围。左宗棠组建“楚军”时,其营制与曾国藩、胡林翼又各不相同。
湘军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的原因
曾国藩是文人出身,组建湘军前并无军事经验。
因此,曾国藩组建湘军,取法戚继光。
太平天国战争时期,虽然双方都使用了不少洋枪洋炮,对战术也做出过一些创新,但总体水平与明末时其实差别不甚大。
而且···曾国藩好歹是以的是明朝人为“模板”,太平军的营制“模板”则更为古老。
太平军的营制,是冯云山在紫荆山时以《周礼》为“模板”编制的···
所以,曾国藩的营制还算是“先进”的···
只能说,这是一个时代的无奈。
淮军、练军,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
后来,李鸿章的淮军,对湘军编制做了一定的发展。
尤其是:由于淮军的洋枪洋炮远多于湘军,又与“洋枪队”接触较多,因此在编制、训练上做出过不少改变。
不过,正如李鸿章所说,“湘淮营制,同一家法”,总体上与湘军是比较类似的。
湘军、淮军的编制方法,虽然在镇压太平军、捻军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总体上与同时代的西方军队差距甚大,横向对比,仍属落后。
然而,大清却仍以湘军、淮军的方法进行经制军的改革,“徒袭湘淮成规”,可谓遗憾。
现建陆军的营制
甲午惨败后,袁世开认为,“虽由调度无方,实亦军制之未善”。
因此,他建议:仿照德国陆军的编制,指定新建陆军营制。
步兵、炮兵、骑兵、工程兵4个兵种,各自独立成营,合成作战。
其中:步兵营,一营1554人;炮队营,一营1651人;马队营,一营809人;工程队营,一营510人。
上述数字,包含了军官、士兵,以及文职人员、伙夫、长夫等。
对于各类人员军饷、装备、训练,袁世开也都做了详细规定。
与此同时,张之洞等人也开始操练新军。
这些新军的营制各不相同。
比如:张之洞的自强军,步兵1营只有250人,骑营180骑,炮营200人,工程营100人;步兵1营只相当于德军1个连。
与袁世开一样,张之洞操练心军时,也取法德国陆军,也都坚持了4个兵种独立成营的方式。
这种编制采用了西方列强军队的组织结构,设立了独立兵种营,成为能适应近代战争要求的多兵种合成作战单位,应该算是当时的一个重大进步。
当然,要真正实现多兵种合成作战的设想,就必须在营以上再设立常设指挥机构。
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
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的优势与弊端
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利于中央集权。
以绿营为例。
绿营按其所属,分为“标、协、营、汛”。
其中,标与协、营之间,只有统属关系,没有从属关系。
也就是说,总督、巡抚,可以依命令指挥各营,但在平时,对各营只有监督之权,管理权限十分有限。
所以,营,以及被分散各地的汛,“化整为零”,不足以尾大不掉。
但弊端也是明显的。
以“营”为作战单位,在镇压国内起义时尚可,但在应对大规模近代战争时却暴露避短。
以平壤之战为例。
当时,左宝贵一个人直接统辖了15个营!
由于营以上没有常设指挥机构,各营都直接听命于左宝贵一人。
可是,在近代战争中,火力凶猛,战场范围大,左宝贵根本不可能实时观察到各营的战事,而各营之间又没有配备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左宝贵一个人怎么可能掌握各营的实际情况呢?
因此,甲午陆战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清军将士阻击坚决,日军遇到挫折。然而,日军往往能找到清军各营的结合部实施打击。由于清军各营缺乏持续、高效的统一指挥,往往无法对此一筹莫展,并很快失败。
因此,甲午战争中,小规模作战时,清军尚能一战,但作战规模越大,清军表现越差!
显然,这种编制是无法适应近代战争要求的。
北洋军以“镇”为基本作战单位
1902年,袁世开上奏,建议模仿日本陆军的编制创练北洋常备军。
北洋常备军以镇为基本作战单位,每镇辖步兵2协,每协辖2标,每标辖3营,每营辖4队,每队分3排,每排计3棚,每棚14兵。此外,每镇还直辖炮队1标3营,马队1标4营,工程队和辎重队各1营,全镇共21营,两镇合1军。
常备军编制与日军师团基本相似,只是由于护兵、夫役等非战斗人员多,一镇总数比日军一个师团多3000余人。
因此,常备军编制已是一个比较符合近代化要求的军事编制。
当然,对大清来说,风险也加剧了。
北洋六镇,上下之间组织严密,再不是以前以营为单位的松散配置。
专业化的军队,需要专业化的人才。但当时专业化人才十分有限,而北洋军又继承了淮军“兵为将有”的习气,各级将官之间羁绊关系极强。
无疑,这给袁世开迫清帝退位创造了条件。
清朝初期,绿营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是承袭了明末军制。
这基本上符合明末清初时期的装备水平和战术特点,能够形成一定战斗力,同时又有利于朝廷“化整为零,分而治之”。
绿营没落后,曾左李等人又取法戚继光,以新营制组建湘军、淮军。
一时应急,本无可厚非,但大清却以此为方向组建新式练军。
鸦片战争后,当日本悉心学习法兰西、普鲁士的军制时,大清却只愿学习西洋装备,仍“袭湘淮成规”。
甲午战争后,袁世开等人初则以德国陆军的编制新建营制,后又以日本陆军的编制创建北洋常备军,以镇为基本作战单位。
传承且基本不落后,到举步不前、勉强维系,再到放弃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这既是大清营制的发展沿革,也是大清王朝的历史脉络。
三国时一个营是多少人马
三国和东汉未年军事相似,是郡太守的副官都尉掌军事人员,管辖中的一郡所有军马为一营人员。人数是不定的。平常最少为7百人。战时最多就万以下。
州牧管理的就是一军,也是人数不定的,国家以各种将军封号给独立的州牧。刘备最早接管徐州成镇东将军,管辖徐州军。袁绍割据河北四州的军官,是沿用汉制官级制度严格的他在取得北方四州,但多数将领,都是校尉,连优秀禁卫军头领 张郃也才是校尉。 校尉就是一军格式独立打仗,是汉朝最为常见部队首长,仅次于各州将军,都是州的长官,付长官。外出野战一军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而校尉以下管辖抚军都尉,司金都尉,积弩都尉,典铠都尉,将兵都尉,陷阵都尉,忠送都尉,司盐都尉,司竹都尉,进行野战。但当时曹操的军队,以将军很多,都没有定量人员。于禁率领七军才三万多人援救曹仁失败。徐晃以十二营打败关羽军事集团樊城之围,就是各地组成部队,却远远大于七军的部队人数。
三国时期,由于各个州牧,割据称王为霸,军队人数并没有人数统一规定。以青州兵为例,百万之众集团投降曹操以后,精选细择组成的专业性,世袭性,军事性集团部队,少说也有近十万人,还是没有一个有名首领。只听曹操统帅,只效忠曹操一人,也见三国当时,在曹操统治时间,是没有正规性军队组织机构,青州兵以数万正规制军事集团,全凭曹操的个人魔力和战士忠诚勇敢为曹操而战,而非有组织结构,他们从无组织,无纪律的鸟合之众的造反暴徒,变为训练有素,成为曹操的以轻突击队虎豹骑和青州兵为最得力部队。是以郡为单位营级机构。三国除州军级处外郡县都是营为基本军事机构,没有统一划一人数固定组队。人数更没有正式组成格式。
湘淮军常见的X字营一个营有多少人
清军经常用营作战单位,第一营有多少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 ,以湘淮王朝为代表的永应制度取代八旗和绿营,成为清朝的主要武装力量,成为清朝的支柱。他们的出现与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有关,清朝失去了一半领土,不得不求助于地方势力,新的军事制度在永应实行,由步兵营、马营、海军营组成,以曾国藩、李鸿章淮军为代表,大营为基本单位。一八六一年,一八五三年,湖南建军,一八五八年李鸿章进入曾国藩,在曾国藩的帮助下,湘军下一个目标。左宗棠率领部分湘军赴浙打仗,李鸿章任江苏巡抚。但是曾国藩没有湘军可以派遣,所以他要求李鸿章自己招募士兵,淮军不仅是天平运动的产物,也是湘军力量的补充。
起初,李鸿章也只是湖南军的一个指挥官。然而,随着战争的进展和地位的提升,他也从湖南军司令员变成了淮军司令员,淮军也开始只被他控制。淮军建军初期,由于曾国藩的统治,李鸿章完全照搬了湘军的制度。据史书记载,曾国藩是淮军的“屯田规律、装备使用规律、薪食数量规律”。
因此,在营系统中,湘淮两军是一个营,每个营由500人组成,每个营有500人,一个营军官和四个哨兵,每个营前后左右各有四个哨兵,每个哨兵由一个队长指挥。队长是指挥官,营里的火器是120发,其余是冷兵器,士兵和勇敢的士兵的挑选是由营和哨兵自己进行的。如果要建立一个营,首先要选出营级军官,然后由哨兵军官选出营级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