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甲午战争海战失败为什么不打陆战陆战清朝有优势吗
这个问题存在明显的错误,大概因为北洋水师比较有名,所以甲午战争时黄海海战的知名度比较高。不过实际上甲午海战中陆战才是主战场,最后也是因为清军在陆地战场上一败涂地,才最终不得不向日本求和。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鉴于西方列强都是从海上入侵,因此有意筹建海防,以防止外敌入侵。从1875起,清政府陆续创立了北洋、南洋两支近代化海军(福建船政水师、广东水师系地方自行筹办),具备了一定的海上作战能力。
甲午战争前旅顺军港.
不过正如前面所说,清政府筹办海防仅仅是西方压力下不得已的举措,其根本目的只是减少西方入侵。并不是像西方列强那样,是为了争夺海外权益而为,没有认识到海军的真正作用,对于在战争中如何使用海军毫无概念。
所以在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清政府首先关心的是避免日本海军入侵渤海湾,下旨要求北洋水师严守渤海口,不准放一艘日本军舰入内,其次则是以北洋水师保证到前线的运输线,对日作战主要还是以陆军为主。
因此在整个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除了前期在黄海沿海附近巡视几次外,就只有为运输船队护航了,像甲午战阵中两次海战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都是北洋水师护航时,和日本海军遭遇发生的战斗。
事实上甲午战争中大部分战斗,都是发生在陆地上。
比如说就在丰岛海战前,日军大岛混成旅团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起进攻,清军战败。
而黄海海战的前两天,也就是1894年9月15日,清军就和日军在平壤发生了激战,清军战败,弃城而逃。
随后日军又在10月24日对鸭绿江沿线的清军发动进攻,清军仅仅抵抗了两天,就全线崩溃。日军渡过鸭绿江,侵入中国。
此后中日两国军队在辽东展开了一系列战斗。在这些战斗中,除了摩天岭保卫战清军击退了日军之外,其他战斗都是以失败告终。
即使是北洋水师的覆没,也是因为日军连续在旅顺、山东发起登陆作战,从陆上夺取了北洋水师的基地完成的。
所以甲午战争双方的主战场,其实是在陆上。
在这些战斗中,清军不仅只取得了一次胜利,而且在战斗中几乎没有给日军造成什么像样损失。在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日军在战斗中死亡的人数只有1132人,损失可谓微乎其微。
也正是因为在战场上出现这种一边倒的情况,当伊藤博文在谈判中威胁李鸿章,如果不签字就将直接攻击北京时,清政府最终选择了屈服。
因此甲午之战清政府战败,最主要原因还是陆军无法和日军抗衡所致。
甲午海战为何大清惨败
从宏观上来看,政略决定战略,战略决定战役,战役决定战争。在清王朝这样封建的部落统治式的上层建筑下,是不会从国家利益层面来进行政略和战略的制订,他们只想维持自己的统治,所以只要列强不推翻他们的统治,他们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虽然甲午海战时候清王朝的舰队实力也很可观,但是他们并不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战斗,而是维持清王朝统治的工具,所以,甲午海战清王朝必败无疑。
如何从军事角度谈甲午战争的失败原因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一言概之,日本的军事实力大大强于清军。
以北洋水师为例,在甲午海战之前,日本联合舰队已经大大占据上风。
北洋水师强于联合舰队的,只有2艘铁甲舰。
铁甲舰具有极强的防御力,这是日本联合舰队不具备的。
但也就仅此而已。
除了这两艘铁甲舰的防御力以外,联合舰队在各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
联合舰队的主力舰,排水量都在4000吨左右。
而北洋水师除了2艘铁甲舰外,其余军舰都是一二千吨排水量,双方实力相差巨大。
排水量的差距说明什么?其一就是火炮差距大。
比如4000多吨的吉野号,配有203毫米阿姆斯特朗速射炮2门、152毫米阿姆斯特朗速射炮10门,一共12门。
而北洋水师仅次于铁甲舰的经远舰,有210毫米主炮2门,150毫米主炮2门,一共才4门。
也就是说,吉野号的火炮是经远舰的三倍。同时吉野号是速射炮,而经远舰 不是,双方实际火力差了七八倍之多。
也就是说,吉野号可以同时对付二到三艘经远舰,双方实力相差巨大。
以联合舰队的强大,轻松打垮了北洋水师除了2艘铁甲舰以外,其他所有军舰。
对于2艘铁甲舰,联合舰队虽然不能将它们击沉,但已经几乎失去战斗力。
定远中弹多达159发,舰上17人死38人受伤,前甲板更曾发生大火,左炮台一门305mm主炮被击毁。镇远中弹更多达220发,舰上13人死28人受伤。
没有战斗力的军舰,即便不沉也没有太大意义了。
所以,甲午海战,日军是必胜的。
至于陆战还没有海战打得好。
在明知道日军大举进攻朝鲜的情况下,清军迟迟不在朝鲜部署军队,导致日军先发制人。
清军仓促赶到以后,只能固守平壤。然而,在日军围攻下,外面强悍的清军其实战斗力和作战意志都不高。
日军参战部队共16000余人,清军防御部队约为13000人,似乎差不多。
但清军虽有先进武器但不太会使用,士兵没有受过正规的西式训练,军官不懂西式指挥,结果就是连续被日军击溃。
日军发动了1日猛攻以后,就占领了平壤北边的战略要地玄武门和牡丹台。
此时清军开始丢弃辎重,胡乱撤退,连最基本的殿后和接替撤退也不懂。
结果,清军连续遭遇日军伏击,阵亡约2,000、负伤约4,000。而其中正面作战的清军仅仅死伤2000人,大部分伤亡都是撤退时候被伏击。
而日军仅仅阵亡189人,负伤约516人,共伤亡705人。
此次清军明明还有7000多人,完全可以退到朝鲜北部山区继续防御。
然而,清军却一溃千里,主帅首先逃走,余部连续溃逃500多公里逃回国内。
李鸿章真的是甲午战争清朝失败的背锅侠吗,他对战败真的没责任吗
有没有责任,看看他任命的那些下属就行了。
最典型的就是丁汝昌,此公在海军建设上,实在谈不上有什么高明的地方,相反还指挥风格呆板,做事情不细致,遇到突发情况就发懵,发布命令丢三落四,正是这种状态,使得黄海大战开打前北洋水师全体官兵在一大早海上紧张训练一个半小时后,遇到日本联合舰队又饿着肚子干捱了一个半小时,才投入到了这场国运大战,偏偏丁司令又忘了指定候补队员,导致战斗打响之后,北洋水师面临着一个很不错的战机之时,各自为战、毫无协同,白白放跑了敌人四艘弱舰,还消耗了本就不充足的炮弹。
不谈指挥打仗,单单看丁汝昌提督对部队的管理也是很失败的,日清海战中,北洋官兵无论是在操舰技术、炮战水平、编队素养,还是最重要的战斗意志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伊东祐亨的联合舰队官兵,这说明丁提督平日里对舰队的训练非常不得力,一句话,战斗是训练的镜子。
而且,北洋水师几乎什么都缺,作为一个最重要武装力量的具体负责人,如果手中物资不能支撑起一场战争,你必须要设法解决,自己解决不了,那就要向上面反映,争取上级支持,如果还是无效,就要陈说厉害,让最高决策层明白不能打,打就要打赢。可是,他似乎只满足于担任个这在当时颇为光彩又收入丰裕的官僚而已。
同样的问题,也可以推导到他的上司李鸿章身上。
想想也是令人慨叹,甲午战争中的大清军队不外乎那些湘军系淮军系,将领也全部凭战功提拔,曾文正和李少荃的这些精英们,以前对太平天国和捻军的那种意气风发、舍生忘死的精气神,真正用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的时候,又跑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