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令君 汉朝

荀彧忠于汉朝吗?为什么荀彧建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晚年又反对曹操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05 00:59:08 浏览8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荀彧忠于汉朝吗

荀彧既不忠于汉庭和汉献帝,也不忠于曹操,他只忠于自己的名利和人生抱负。

荀彧是曹操的第一谋士,为曹操制定和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及军事路线,同时,在战略上曾多次为曹操修正战略方针;战术方面在吕布叛乱时保全了兖州三城,出奇谋扼袁绍于官渡,用出宛、叶而间行轻进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策略而备受曹操赞赏;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可以说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多个方面均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可见荀彧在曹操的心目中作用和地位都是没有几个人是可以比拟的。

然而,由于在曹操准备封公,加九锡的时候,荀彧站出来反对,遭到曹操猜忌,并送他一个空的食盒,最后忧惧而死。

于是,问题就来了。很多人甚至认为荀彧一直忠于汉献帝,从来都没有忠于过曹操,他之所以竭尽所能地帮助曹操,是想要通过曹操达到帮助汉家平定叛乱,让汉献帝重新执掌天下的目的。后来,随着曹魏越做越大,曹操想要取代汉献帝独掌天下意图或野心越来越明显,荀彧站出来反对也是必然。

这种说法乍一看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细推敲可以发现是漏洞百出,很难自圆其说的。

第一,荀彧投奔的是曹操,也一直在为曹操做事,但说他忠于曹操很勉强。

荀彧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当初是为了避难,才带着家人来到冀州的,袁绍知道后特意上门拜访,并把他引为上宾,单从这一点说袁绍对于荀彧有“知遇”之恩,但是,交往之后,荀彧认为袁绍虽有“兵势”,却没有大气魄干不了大事,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就转而投到了曹操麾下。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在那个汉庭岌岌可危,群雄并起的乱世当中,可以说荀彧离开袁绍转投曹操,正是看中了曹操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雄才大略以及曹氏这棵可以展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生目标的“良木”。

因此,荀彧尽职尽责地为曹操出谋划策和招揽各方面人才,与其说忠于曹操,倒不如说他是把曹氏看作可以匡扶天下维护社会秩序的“正义”力量和实现自身抱负地方来维护与经营。

因此,尽管荀彧也曾极力劝说曹操迎回汉献帝,但更像是在维护曹氏这棵可以实现自身价值与抱负的“木”,做做表面文章,为“奉天子以令不臣”正名,看不出有多少真心。

第二,荀彧在曹操和汉献帝发生冲突时,从来不闻不问,说他忠于汉献帝更是讲不通。

对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当时天下之人可以说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刚刚解决专权的董卓,又冒出个曹操来把持朝政,汉献帝更是极度地不满,导致汉献帝和曹操之间时常发生冲突。最严重的一次是汉献帝联合董承想要把曹操拿下,被曹操发现后,曹操对董承一家痛下杀手,已经完全超出了朝臣争斗的范围。

荀彧作为曹操身边最亲近的谋臣是有规劝职责的,但荀彧不仅没有及时进行劝阻,总是对事态的发展不闻不问,甚至始终没有站出来为汉献帝说过一句话,所以说荀彧忠于朝廷,忠于汉献帝更加讲不通,立不住脚。

第三,荀彧需要的是一个体现自身价值,实现自我抱负的平台,忠不忠于谁无所谓。

荀彧有“王佐之才”,是一个可以匡扶明主夺取天下的谋士,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帮助诸侯打天下的谋臣,而不是帮助汉庭实现“中兴”的重臣。因此,不管你是曹操,黄操还是什么张操牛操,只要你能够给予他一个体现自身价值,实现自我抱负的平台就行。

话说到这儿,对于荀彧为什么曾经竭心尽力出谋划策与招揽各方面人才帮助曹操做强做大实现“霸权”王业,而在曹操准备封公,加九锡的时候,又站出来反对,就可以理解了。

或许荀彧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但就他的个人性格使然以及他的历史“表现”而言,荀彧既不忠于汉庭和汉献帝,也不忠于曹操,他只忠于自己的名利和人生抱负。

为什么荀彧建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晚年又反对曹操

首先要明确一点,“挟”的意思是“挟持”,这话是不能放在场面上说的。故而曹操阵营中的所有人都从来没有说过“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话,他们用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意思就是尊奉天子号令那些有不臣之心的臣子,这就冠冕堂皇,挑不出毛病。倒是《后汉书·袁绍传》中记载了袁绍的谋士沮授劝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那也只能是暗地里的建议,才会说的比较露骨。而我们现在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也是《三国演义》中其他阵营的人这么说曹操,都不是曹操和他的属下们自己说的。

解释清楚了这个问题,就可以言归正传来说说荀彧了。荀彧是曹操早期非常倚重的谋臣,出身名门,被称为“吾之子房”,将其比作汉初张良,足见智谋之高。他在曹操阵营内部争论是否要迎奉天子的时候起了关键作用,认为迎奉天子有利于曹操凝聚人心,稳定大局。最后曹操听取其意见,将汉献帝迎至许县,曹操成为汉朝丞相,从此多了一个重要的政治筹码。而汉献帝也与曹操阵营绑在一起,“荣辱与共”了。故而,荀彧支持“奉天子以令不臣”既是为曹操的战略考虑,也是他忠于汉室,希望汉室复兴的表现。

但是,曹操阵营的文臣武将却不是一条心。绝大多数的曹操亲信都是只知曹操,不知汉献帝,唯曹操之命是从。甚至出现了诸如夏侯惇这样耻任汉职,只想要丞相府官职的人。同时还有另一批,虽然人数极少,但他们心向汉室,至少是希望维持汉王朝正统地位的臣子,荀彧就是其中代表。

后来荀彧为什么要反对曹操?因为曹操要称魏公,加九锡。这点为什么这么重要?还要源于西汉建立之初的白马之盟。刘邦在建立汉朝后,逐步除掉了几个异性王,最后与群臣定下“非刘不王,非功不侯”的原则,是汉王朝维持下去的基础。只有刘姓宗亲才能封王,其余臣子即使有功,最多封到侯爵。做到公爵就已经“僭越”,只有西汉末年王莽曾经获封“安汉公”,曹操称魏公,已然是在走王莽走过的路,王莽最后篡位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荀彧为了汉室安危,不希望曹操会逐步走上篡位之路,才会旗帜鲜明的反对。另外,加九锡也是一样,那是九种超过一般臣子规格的仪仗,获得九锡,就是在群臣之上,与皇帝的区别越发减小,“君不君臣不臣”。

荀彧劝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是因为那时候汉室的利益与曹操集团绑在了一起,既帮助汉室又帮助曹操。而后来反对曹操称魏公,则是因为称魏公是汉室与曹操集团的利益产生了冲突。这时候荀彧选择了挺身而出保护汉室利益。但是,因此也损害了曹操集团的利益,成为了曹操专权路上的绊脚石。所以荀彧对曹操“没用了”。但他的位置太高,公然站在曹操对立面势必不能让曹操容忍,所以荀彧只有一死,既让曹操舒心,也成全了自己的名声。

三国里,司马懿、荀彧、郭嘉三者谁比较厉害

让我用史实来回答你三者之才。

“惊世鬼才”郭奉孝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今河南省禹州市),初为东汉末年群雄袁绍麾下,后成为曹操麾下重要谋士,任司空府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谥号贞侯。

郭奉孝是一个战略眼光很足的谋士,早年是袁绍麾下,要知道当时的袁绍是中原最大的诸侯,有多少谋士挤破头都想效忠,但是郭嘉以一句“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就果断离开了袁绍

直到后来遇到了曹操。两者都发出了感慨。曹操与郭嘉讨论天下大事后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能令我成就大业的,一定是这个人。)”而郭嘉出门后,亦高兴的说:“真吾主也。(果然是我主公。)”便被表为司空府军师祭酒。

唐玄宗李隆基:“孝文之得魏尚,虏不足忧;太祖之见郭嘉,知成吾事。”

现在很多读者会通过官职的比较了比较荀彧和郭嘉的上下。的确荀彧是尚书令。官职远胜于郭嘉。但是要清楚一点,荀彧的尚书令是汉朝的官,收天子表。而郭奉孝的军事祭酒,是司空府下的职位。换句话而言,郭嘉是曹操的人,而不是汉室的人。像这样的例子,比如东吴的大都督周瑜,汉朝没有在东吴册封大都督,是孙权册封的,换句话而言。就是周瑜是孙家的人,而不是汉室的臣。

曹魏的“吉祥物”

“计控刘备”刘备早期被吕布击败,丢失徐州,程昱主张杀之而后快,郭嘉亦认为刘备有万人敌关羽、张飞跟随,而刘备得人心,不会为人之下。所以向曹操上谏“古人有说:‘一日放纵敌人,便成数世的祸患。’宜早些建立恰当的位置。”意思就是要软禁刘备,但曹操却不接纳软禁刘备的计谋,为了使他心服于自己,反而对刘备更亲近。198年,曹操东征吕布,吕布固守城池,曹军疲乏,曹操有意退兵,但郭嘉与荀攸都认为必败吕布,建议用水计强攻,果然攻克吕布。不久,刘备借口攻打袁术而离开曹操的势力中心,程昱、郭嘉曾再劝阻曹操:“放走刘备,会生变数了!”但当时刘备已走,而且果然夺了下邳,对抗曹操,曹操大叹不应放走刘备,便决定与袁绍开战前,先东征刘备,众将领都担心袁绍会南下,但曹操不认同,郭嘉亦认为先东征较为务实。最后曹军遂大破刘备,解决了东边的问题。

接下来计算孙策的死期,十胜十败论,就不一一细说了。

负责曹操早期军事生涯的一共有3人,郭嘉,荀攸,程昱。荀彧是主管内政,很少去到前线,荀攸为曹操“谋主”,而郭嘉为何那么得到曹操的信任?主要有三、

一:“奇谋百出,算无遗策”郭嘉善用奇谋,行事不拘小节。总是在曹操犹豫进退两难的时候,帮曹操作出决策,而郭嘉抉择从未出过错。这在三国里面很少见。

二:郭嘉汇眼识主,郭嘉早期是侍奉过袁绍,面对袁绍的位高权重丝毫无感,反而是对当时并不强大的曹操敬重有加。曹操同样认可郭嘉的能力,有种相逢恨晚的感觉。

三:战略远见可怕,对他人的心理与性格都能推测清楚,如刘表、刘备、孙策、袁绍、袁谭、袁尚等都被其推测过,极其准确,又能精确地表达事情,曹操也大赞“只有郭奉孝能明白我的心思。”

郭嘉在生时,曹操可谓征吕布,破袁术,灭袁绍。统一北方,成为天下最强大的诸侯

郭嘉死后:曹操赤壁惨败,汉中之战惨败,樊城战役差点被打到迁都。

郭嘉的能力,后世人或许会不认可,但是他活着的那几年给他主子带来的功业,是整个三国时期无谋士可以媲美、

“佐王之才”荀文若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孙卿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其叔父荀爽领袖士人,97日做到三公高位。荀彧“少有才名”,南阳名士何颙曾经赞其为“王佐之才”。189年,举为孝廉,守宫令,再迁亢父令(音“刚甫”),弃官不就。董卓乱政,荀彧认为颍川为四战之地若兵祸兴起首当其冲,劝乡人转走它地以避祸乱,众人留恋故土,不愿搬走。荀彧独自将宗族大小迁往冀州投靠韩馥,后来颍川果然受到兵祸之苦。

东汉末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但貌合神离,互相侵夺。荀彧到达冀州时,渤海太守袁绍已袭取韩馥之位。袁绍奉荀彧为上宾。荀彧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于191年投奔东郡太守曹操,曹操大喜过望盛赞其为:“吾之子房(张良)也。”遂任为奋武司马,时年廿九。一年后再为镇东司马。

荀彧和郭嘉不一样,郭嘉是死心塌地的忠于曹操,而荀彧则是与曹操的早期有个共同志向,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匡扶汉室。荀彧后期都因为志向不同而与曹操决裂。荀彧是除了是曹魏的家臣外,更是汉臣。荀彧于曹操更像一个合作伙伴。

荀彧的作用最重要是替曹操稳定后方,曹操挟天子的时候,各方势力或多或少都和献帝有暗地里的联系。曹操为啥可以名正言顺地征讨四方?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汉献帝在曹操手上。某种程度上,曹操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是得到正统的支持。

196年8月,荀彧时34,提出迎汉献帝到许昌,不久就任侍中,守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多次出谋画策,也举荐了荀攸、锺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谋士,建立起一个阵容强大的智囊团,成为曹操集团中首席谋士。205年,河东叛乱,曹操让荀彧举荐贤才,荀彧曰:“西平太守京兆杜畿,勇足以当难,智足以应变”。曹操遂让杜畿为河东太守。杜畿到任后,平定叛乱,广施仁政,在位16年,政绩获誉天下第一。207年,荀彧食邑千户,前后共计2千户,还要授以三公,荀彧使荀攸推辞十几次才作罢。

212年,董昭等人推举曹操进爵“魏公”,但荀彧认为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表示反对。曹操虽然口头答应不作魏公,但心头不忿,亦因此曹操对荀彧不悦。不久之后,曹操军至濡须,正好曹操南征孙权,派荀彧到谯犒军,任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忧郁而死(一说服毒自杀),终年49岁。

曹操送空食盒的情节纯粹是《三国演义》虚构的,历史上丝毫根据都没。哪怕两人再不和,曹操都不会杀害他,毕竟荀彧是追随了曹操近30载的谋士。

“忍世奇才”司马懿

司马懿家族数代为官,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懿是司马防的次子,少年时期就胸怀谋略,当时正是东汉末年乱世,司马懿“常慨然有忧天下心”。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南阳太守杨俊曾见过少年司马懿,他说司马懿绝非寻常之子。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而得以无事。

司马懿在上邽兴屯田,京兆、天水、南安兴冶铁,穿成国渠,筑临晋坡使雍凉足食,并有余力供给关中不足。后来又大兴屯田于淮北,穿广槽渠。

司马懿曾向曹操建议军事屯田制,而曹操采纳后不久便病逝了(曹操死前已经有屯田制)。管理军屯的主要官吏——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度支都尉等官员,都是在曹丕称帝后的黄初年间(220—226年)设置的。所以,事实上军屯的推广在曹丕时期。曹魏军屯其主要基地设置在和孙吴、蜀汉对立的地带(淮河南北以及上邽、长安、槐里、陈仓等地),而这里基地的开创都经过司马懿的督工:

曹操时魏国就曾“开募屯田于淮南”(《三国志·魏书·仓慈传》),但仅是民屯。正始二年(241),司马懿主持对吴作战时,始与邓艾筹划在淮南淮北创建军屯。。正始四年(243),司马懿又‘在于积谷,乃大兴屯田,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万余顷。自是淮北仓庾相望,寿阳至于京师,农官屯兵连属焉。’‘因欲广田积谷,为兼并之计,乃使邓艾行陈、项以东,至寿春地’(《晋书·食货志》),使得‘遂北临淮水,自钟离而南横石以西,尽沘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很多人对于司马懿的理解,还是停留在,面对蜀国坚守不出,龟缩。在朝堂内勾心斗角,卑鄙小人的形象。

历史上的司马懿被《三国演义》黑得可怕,罗贯中老爷子是历史第一诸葛吹和各种黑。他把同期的所有历史人物黑了一遍,来吹诸葛亮

在司马懿的屯田制内政管理下,魏国粮食得储备飞涨。国力恢复得极为迅速。在识拔人才上,司马懿从寒门中提拔邓艾、王基、州泰等人,如虞预所说,经略之才可谓远矣

征战四方:

司马懿的军事能力,只配备诸葛亮打得龟缩??怕是个傻子吧?

锋芒初露: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马懿任丞相军司马,指出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太守傅方骄奢,都不应派任驻守边防,曹操未予重视;七月,关羽攻荆襄,围魏将曹仁,水淹于禁七军;胡、傅二人果然乘机降刘。

樊城战役,关羽一战震华夏,蜀国大将关云长,以荆州为本部,引5万大军讨伐曹操,攻占樊城,败魏大将于禁,斩先锋庞德,围堵大将曹仁。

一时之间,魏国朝堂为之震荡,曹操萌生迁都洛阳的想法。蒋济、司马懿等人当时劝阻:“于禁是被洪水所淹,不是战败失守,所以国家大计并没受损,现在迁都既示弱于敌,又使人心不安;刘备、孙权外亲内疏,现在关羽得意,孙权必定更不高兴,把这事告之孙权,坐山观虎斗,则樊城之围自解;

此乃驱虎吞了之计

率兵驱吴国:

青龙七年(226年),曹丕逝世。孙权得知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命吴左将军诸葛瑾部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孙权一路为魏军所败,撤兵而走。司马懿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十二月,升任骠骑将军

新城战役,斩孟达:

司马懿的军事才略还表现在孟达叛魏事件上。孟达原为蜀汉降将,曹丕命他守新城(今湖北房县)。曹丕死后,孟达欲叛魏归蜀。司马懿侦知消息后,一方面写信麻痹孟达,一方面遣军进讨,八日内行军一千二百里。孟达给诸葛亮信中认为司马氏率军来讨,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所以当司马懿提前二十余日赶来时,完全打乱了他的叛乱计划。司马懿前后总共只用了十六日,即破上庸,斩杀孟达。

统兵抵蜀: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交手就在于这几次正面交锋。当然历史也不会像军事联盟那样子,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小迷弟。毕竟在面对诸葛亮之前,司马懿已经经历了数场大战的洗礼,而诸葛亮也经历了数场大败的磨砺;对于诸葛亮这个在北伐之前丝毫没有统兵经验的初哥,是很好的经验教训。

两者对战的目的不同。

诸葛亮:打出祁山,进攻魏国内部,获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资源。

司马懿:抵御蜀国进攻。

由此可知:司马懿要做的只是抵御蜀国的进攻,而不是灭掉蜀国。由第二次北伐,诸葛亮率4万大军攻打陈仓郝昭的2000兵马,可知。诸葛亮是个不善于攻城战的军师。

司马懿抵达西部战线就明确一点:防守,让蜀国进攻。反正他们4万兵都打不下陈仓。何必折腾,出去打肉搏战?没脑子吧?

诸葛亮:逼他们出来打,不能攻城,我4万军都拿不下陈仓,不能战攻城了。逼他们野战,骂他们羞辱他们,在名誉上诋毁他们。

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在谋略上来说,司马懿已经抢占先机了。到这里肯定会有很多诸葛迷喷我,说什么“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武庙十哲”等等。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是因为司马懿害怕自己中计了,是诸葛亮用死讯来骗司马出来野战。所以谨慎退步。

“武庙十哲”,我不多与评价,毕竟唐肃宗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只记得史官陈寿曾经这样评价“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肯定了诸葛亮的内政,而否定他的军事能力。

再说,你建个庙就能洗白白。袁崇焕还替魏忠贤建过生词。明末年间还有很多人替魏忠贤立庙呢

平定辽东

这一战,应该是司马懿一生中难度最大的一战。

青龙五年(237年),原魏辽东太守公孙渊自立为燕王,置列百官,对抗朝廷

东辽公孙家,世代经验,拥有极高的自主权,地处偏远,有藩国之势,若不讨伐,便成一国。

魏明帝曹叡遣59岁的司马懿率军4万,前往征讨,六月进至辽水。

公孙渊急令大将军卑衍、杨祚等人率步骑数万,依辽水围堑20余里,坚壁高垒,阻击魏军。司马懿采用声东击西之计,佯攻围堑,而以主力隐蔽渡过辽水,直取公孙渊根据地襄平,迫使敌军放弃围堑回军救援襄平。司马懿督军回首山,迎战敌援军,三战皆捷,遂乘胜进围襄平。

适逢连降大雨,辽水暴涨,平地数尺,魏军恐惧,诸将思欲迁营。司马懿下令有敢言迁营者斩,都督令史张静违令被斩首,军心始安。公孙渊军乘雨出城,魏将领请求出击,司马懿不予采纳。一月有余,雨停,水渐退去。魏军完成对襄平的包围,起土山、挖地道、造楼车、钩梯等攻城器具,昼夜强攻。守军粮食将尽,军心动摇,杨祚等先降。

正史上三者能力各有所厂;郭奉孝虽然奇谋百出,但是没当过统帅,进限于军事。

荀彧在政治上的建树远超于军事上的建树,但是在军事上荀彧的战略眼光也异常独到,可惜终为汉臣。后期与曹公貌合神离

司马懿:无论在内政上面或者军事上面都有不凡的建树,能力越大野心就越大,无论他有心还是无意。当他灭掉曹爽时,已经注定了曹氏式微。唯一厚道是司马懿位极人臣,却终不称帝

三国时期真实的荀彧是一个怎样的人

荀彧,颍川颍阴人士,其祖父荀淑为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时的名士。而他的父亲与叔父也都在汉朝为官,他的叔父荀爽更是官至司空。

在东汉末年这个讲求出身的时代,荀彧毫无疑问是名家之后,这也让他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着出色的学识。在灵帝时期便举孝廉为官。

《三国志》记载:“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当汉顺、桓之间,知名当世。有子八人,号曰八龙。彧父绲,济南相。叔父爽,司空。”

王佐之才作为对荀彧的评价我认为甚为妥帖,王佐者,关键在于辅佐君主。荀彧虽然没有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但是由他镇守的后方一直没有出现问题,为君主解决了后顾之忧。而且他知人善任,能够为国家安排合适的人选,并且找好自己的继任者,这样的深谋远虑也是维持国家稳定的必备素质。

而他高洁的品格,与忠贞的品质,更是其人生的高贵华彩,终其一生都在为道义奉献的荀彧,哪怕知道王道将没,依然不改初心,秉承了两汉学者的高风亮节,实乃名士也。

程昱和荀彧哪个厉害

评价一个人,要通过他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以及其他人对这个人的评价等等。

三国(公元220-280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时间,《三国志》成书于公元280-290年,为二十四正史之一,为史学界所认可。同时几乎是三国刚刚落幕、晋朝开始创立时期所著,其所述内容应更接近历史事实。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公元约1368年左右),距今600多年,部分内容取自民间传说,且距三国时期已1000多年,鲁迅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三国演义》七实三虚,太实而近腐,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综上,以下对程、荀二人之评价,以《三国志》所陈之言、所述之事为主,而非《三国演义》。

《三国志》中程昱、荀彧二人均有立传,鉴于篇幅较长,百度即可查到,不赘述。另荀彧在历史上的名气远大于程昱,其事迹广为流传。因此着重说一下程昱传的主要内容:

1、黄巾起义时,王度也起兵造反,占领东阿县城。程昱派人前去观察,发现王度得到的是一座空城,于是想要夺回县城,但百姓不愿跟随,但程昱假装土匪来了,诱使百姓跟随他,最终打败王度,夺回东阿县城。

分析:当时是东汉末年,官僚腐败,民不聊生,全国已经是一片混乱,王度也是看到了黄巾起义才效仿着占领东阿县城。那为什么程昱不跟随呢? 说明程昱觉得这帮人干不了什么事,有很深的洞察能力,有大局观。能派人先去查看,而且能想办法让反对的百姓跟随,说明有智慧。能带领百姓又夺回东阿县城,说明勇敢,组织领导能力强。

由此可看出:程昱这个人有勇有谋,有大局观,有深刻的洞察力,组织领导能力较强。

2、当时刘岱与袁绍、公孙瓒都有和亲,袁绍将妻儿送至刘岱处。后袁绍与公孙瓒不和,公孙瓒击败了袁绍(不是彻底击败)后,威胁刘岱,要将袁绍妻儿送回袁绍处,且与袁绍断交,否则等他彻底击败袁绍,就要反过来攻打刘岱,刘岱拿不定主意。其谋士王彧建议请程昱定夺(程昱有谋,能断大事),程昱说公孙瓒只是一时厉害,最终打不过袁绍。最终刘岱听从了程昱的建议,没有送回袁绍妻儿,果然最终公孙瓒反被袁绍击败。

《三国志》程昱传所述的第二件事,再一次证实了程昱深刻的洞察力和大局观,以及非凡的智慧,判断袁绍终将胜利(历史上,袁绍和公孙瓒多次相争,前期袁绍一直败于公孙瓒),事实也证明了程昱的判断。

3、第三件事是讲述了曹操征讨徐州时,命程昱和荀彧留守鄄城,时吕布手下大将陈宫前来进攻,程昱在荀彧建议之下说服范县县令靳允,最终守住了鄄城、范县、东阿三县,而周边区域则全部沦陷。 “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曹操回来后,握着程昱的手说,没有你的功劳,我就无处可归了)。

程昱在前两件事时都是可以择主而适的,但他都没有选择,而是等到了曹操,深刻说明了程昱非凡的政治智慧,而且在曹操征讨徐州时,是命令程昱和荀彧共同留守鄄城,至少从表面上二人当时没有从属,从侧面可以说明二者的智慧大体相当,因为以曹操之能,不会让一个草包和一个智慧的人共同留守鄄城。

最终,程昱去世的时候已经八十了,在古代是非常长寿的年龄,且官居高位 (文帝践阼,复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增邑三百户,并前八百户。分封少子延及孙晓列侯。方欲以为公,会薨,帝为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能在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活到八十岁而善终,也说明了程昱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才干。

其他人对程昱的评价主要有:

曹操: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程昱的胆识要超过孟贲、夏育)

陈寿:①昱性刚戾,与人多迕。(程昱的个性刚正暴戾,与他人经常不和)

②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以程昱为首,品德比不上荀攸等人,但谋划预料,可以跟荀攸相匹敌)。

关于荀彧,《三国志》中用了较大的篇幅(8000多字)来为荀彧(和其家族)立传,是比较少见的。荀彧出生于官宦世家,年少时南阳何颙称荀彧“王佐才也”,后来从袁绍手下转投曹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也。”(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为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

另外还有以下内容:

(张衡)“又见荀有仪容”,说明荀彧长相不错。

皆如彧所策(大才子孔融,也就是让梨的孔融,与荀彧对时事的分析,最后都被荀彧言中)。

最后(因曹操想要进封魏公,荀彧反对,由此被曹操忌恨),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

历史上名人对荀彧大多有较高的评价:

何颙:王佐才也

曹操:吾之子房也

曹植:如冰之清,如玉之絜,法而不威,和而不亵,百寮士庶,唏嘘沾缨,机女投杼,农夫辍耕,轮给辄而不转,马悲鸣而倚衡。(评价非常高了)

司马懿: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苏轼:以其才似张子房而道似伯夷也。

何兹全:沮授、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

由此可见:荀彧和程昱都是三国时期顶级的谋士,都拥有非凡的智慧,但从他人的评价和三国志来看,程昱多与他人不和,而荀彧秉持儒家的忠君思想,坚定的忠于汉朝,反对曹操进封魏公,被曹操忌恨。更符合国人忠诚的君子评价。

荀彧忠于汉朝,为何投靠曹操

依曹操为主线就会发现:野心也是逐渐膨胀的 无非是过程中某些人的做法令文若鄙夷

我朋友弈语已经讲过关于“竖子不相与为谋”的故事了,我就不再多说曹操的发迹故事了,只说一句就是,曹操早期与那些养寇自重保存实力的军阀割据政权,很不一样。

从开始的不一样,到终究的又一样,有个渐变的,递进的过程。

就比如说二董的故事:

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洪不得进。

两点信息:1.曹魏集团内部,之于西迎献帝有一个形成共识的过程,诸曹夏侯根本就不尿献帝很容易理解。丘八们不干,当然军师们要参与说服工作,于是大家同去。

2.董承作为献帝使者,联络张杨的过程里,又积极参与到了袁术部的据险设防,说明最初献帝或者说董承的意中人,并非曹操,而是二袁。因为献帝去洛阳前,恰恰已经是过了黄河的,和杨奉部在一起而大袁无视,而后小袁属于优先拉拢对象。

请注意以上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建安元年正月:

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夏六月,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秋七月,杨奉、韩暹以天子还洛阳,奉别屯梁。太祖遂至洛阳,卫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九月,车驾出轘辕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那么接下来的5个月时间里,袁术之于献帝明显就是爱理不理,并且极有可能因为黄巾四将的流民暴动属性,不仅不理献帝,而且把已经派出的武装回收了。

说明面临流民暴动,袁术不打算武力镇压,反而通过重兵回防城镇保护粮食等重要资源,因为那样会损失自身力量,流民劫掠完就会相潮水一样散伙的。(度过饥荒)

反而是曹操,通过一些列的军事上“亮肌肉”行为,收获了献帝的“芳心”!重要的是,张扬的态度变化了,有袁术的站队就叫板曹操;袁术一闪,立即转变立场?当然这也是中间势力的必备生存之道。因为不看地图我们就知道,即便拥有河洛形胜,洛阳的体量也太小了,更是个缩小版的“四战之地”。也所以,收获“接驾”的政治成果罢?只能成为张扬无奈的现实选择。

董承:董贵人她爹,哪一边的自己想去?就一句话,董承的卫将军是建安元年献帝封的,然后是西迎事件里屁好处没有;直到建安4年,曹操看透他了,又封侯又招安,没想到来年就后悔了,砍了他脑阔。

董昭:绝对的“影帝”级墙头草,本来跟袁绍玩,腻歪了跑去跟张扬,结果人家有眼力见儿,搁西迎献帝事件里中了“头奖”;看人家的表现,进言洛阳残破,劝曹操迎献帝幸许昌。这话曹操听见高兴,不定张扬心里万千只羊驼呼啸而过,因为根据记载,张扬起码修过宫室,无非是是否为献帝所“满意”,豆哥不知道。

也仍然是这个董昭(156年-236年7月4日),从此青云直上,不出意外的积极参与到加九锡,劝进魏王的政治表演当中去了,而且历经曹丕曹睿两朝,活到了81岁。

是不是还是那句老话:没心没肺,长命百岁?

豆哥目前暂时对董昭的生平,未作系统研究,也无意批判董先生的政治投机行为,因为要知道,乱世里苟全性命其实是理智的行为,衣食无虞的荀彧可能要命的就是那么点“清高”?

豆哥突然有了个奇妙的想法,譬如一家人两公婆,老公问老婆我美不美?老婆一定会说,糟老头子坏得很老不正经;再去问三姨太,三姨太做梦都在恶心大老婆,于是说:作为您终生的“小迷妹”,您浑身都散发着男性荷尔蒙的芬芳;告诉你老妇人为啥不告诉你真相?因为她想独占您到地老天荒。

首先说:关于荀彧死因的公案,豆哥不涉及,因为《三国志》没看完,所以回避。

如果说豆哥以上关于一家三口的臆想,属于脑洞大开的话?那么我们不妨把曹操和荀彧看做一对终身的挚友,曹操经历过的,荀彧看得最清楚,甚至一定程度上,说荀彧就忠于汉室也是不严谨的,因为曹操的霸业里,事实上他襄助最大。

回到问题:以荀彧的格局和眼界,汉室衰微的迹象他不可能看不见,曹魏崛起的势头终将在未来收获实现节点的来临,他比任何人更清楚。

譬如:

冬十月,公征奉,奉南奔袁术,遂攻其梁屯,拔之。於是以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公下,不肯受。公乃固辞,以大将军让绍。天子拜公司空,行车骑将军。

献帝玩的这套“制造矛盾”的制衡把戏?大概率上,就是留守许昌的荀彧首先发现的,并且及时传递消息,避免了袁曹过早翻脸的政治“危机”,也因此献帝多少斤两,敢说荀彧不清楚?

最终回答:仅凭以上政治作为以及“莫须有”的死因,就判断荀彧终于汉室,是不严谨的;反而是,在曹魏势力未成型之际,舍袁绍而投曹操,一定程度上,荀彧与曹操是有着相近“政治诉求”的利益共同体,他们是伙伴,也是“知音”。

是不是豆哥不解释荀彧和董昭的差别,就不够圆满?那么你们去纵观历史上的劝进故事,或者您直接就观察您公司的同事,真正劳苦功高的重臣元老,往往还都不稀得干这些下作买卖。

因为那些劝进的,那些谄媚的,那些邀功请赏的,那些“功利主义者”们,往往吃相上的“丑陋”,都清晰地写到了脸上。

荀彧为什么被称为东汉末年的高富帅

荀彧来自汉末士族大家的代表——颍川荀氏。

提起颍川荀氏,要先从荀彧的祖父荀淑谈起。荀淑的官职不大,仅仅是郎陵县令。自己官职不高不要紧,只要学生官职高,同样拥有政治话语权。

荀淑不但自己品德高尚,学问渊博,所生的八个儿子,也个个优秀。

荀淑外有二李门生,内有八子继尘,这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势力。这样的一个家族,有财富,有地位,有才干,有声望。朝廷认他,百姓尊他,士人敬他,通吃所有社会关系。汉朝没有科举制,施行的是举察制,像颍川荀氏这样的士族大家,是举察官向朝廷输送人才的重点对象。说白了,就是国家人才储备库,一个家族就相当于一个社科院。

荀彧的祖父荀淑是士人领袖,叔叔荀爽是百官楷模。荀家集权贵与名流于一身,通吃文化圈与政治圈。出一代人才是个人优秀,出两代人才是家庭优秀,出三代人才,才能称得上家族优秀。身为荀家第三代的代表人物荀彧,究竟有多优秀呢?我们来看看当时人的评语。

荀彧年轻时,何颙就夸他:“王佐之才。”曹操初见荀彧,便感叹:“吾之子房。”连司马懿,都这样夸荀彧:“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荀彧不但有才,长得也很帅。

魏晋之后,夸赞美男时特别爱用的两个典故,分别是何郎傅粉与荀令留香。何郎是指当时的玄学大师何晏。何晏相貌俊美,皮肤洁白,如同擦了脂粉,天生自带美颜和滤镜。荀令指的就是荀令君荀彧了。荀彧有个熏香的小爱好,留下了坐席三日香的美谈。这两个典故都是比喻美男,但我更喜欢后者。何郎傅粉仅仅是妖娆外貌的展现,而荀令留香,香的是一种内涵,一种境界,一种气质。外貌妖娆,终成枯骨。内涵优雅,香沁古今。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