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城

明朝名将袁崇焕大炮坚城的策略正确吗?己巳之变袁崇焕坚请入城的目的,是不是想模仿宁远之战“凭坚城,用大炮”的战术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03 23:50:35 浏览8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明朝名将袁崇焕大炮坚城的策略正确吗

从现在来看可能不正确,后金拥有强大骑兵部队,机动作战能力强,而城墙和大炮相对是死的。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靠死守有多少成功的呢,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都曾经号称固若金汤,但最终都成了历史的笑柄。

但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或许也是无奈之举,试想当时的大明王朝又有多少心气和财力去打造一支能攻善守的部队呢,只能寄希望于城墙和大炮了。但比城墙和大炮更僵化的是当时大明的制度和思想,或许这才是导致他们最终失败的原因

己巳之变袁崇焕坚请入城的目的,是不是想模仿宁远之战“凭坚城,用大炮”的战术

这个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袁崇焕率领数万大军救援京城,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请求进城呢?

就是想“凭坚城用大炮”!

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后来,乃至于现在,很多不懂军事的人,都认为袁崇焕坚决要求入城,不可理喻,甚至是心怀叵测!

其实大错特错。

袁崇焕对明朝忠心耿耿。不可能借口进城,里应外合,帮助满清打下京城。

他如果不想救京城,完全可以不来。而没有关宁铁骑,京城的老弱残兵,和各地勤王的明军,完全不是清兵的对手,这一点毫无疑问!满贵4万宣大边军在京城脚下全军覆没,就是明证!

所以说,袁崇焕如果暗中与清兵勾结,他完全没有必要大老远跑过来给崇祯演戏看,直接带着清兵架炮轰就完了!谁能挡得住八旗兵+关宁铁骑?实力完全碾压,还完什么花活?没必要嘛。

袁崇焕来,就是实打实的要勤王。

为此,他带来了辽东所有的精锐。就是要在京城下与清兵决一死战!

袁崇焕决心很大,但他的脑子可不糊涂。他非常清醒的认识到明军与清兵的巨大差距。多年血战的经验告诉他,只有扬长避短,“凭坚城,用大炮”,才能打败清兵。

但是,愚蠢的崇祯和朝臣,却不允许袁崇焕进城。如此以来,数万大军顿兵京城之外的旷野平原,风餐露宿,粮草没有着落,吃没的吃,住没得住。随时有可能被清兵铁骑冲垮。一旦关宁兵败,明朝也就完了。形势万分危急!

袁崇焕心急如焚,这才一而再再而三请求入城。可恨那大昏君崇祯,忠奸不分、是非不分!错杀袁崇焕,自毁万里长城!活该他身死国灭!

可怜天下百姓,因为这昏君,受了无尽的苦难。

血色衣冠坚城和筑城对辖区范围都有效吗只能单独城池或港口吗

坚城和筑城对武将所属的据点有效

比如武将在虎牢关则能提升虎牢关的防御力

另外比如武将在洛阳,只对洛阳城的防御有效,对虎牢关这种附属据点无效!

1449年北京保卫战,于谦选择“出城迎战”而非“坚城死守”,是否为正确决策为什么

1449年十月,瓦剌军直逼北京城。

于谦下达了一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命令:“凡兵皆出营郭外”!各军列阵九门外,背城而战!

瓦剌骑兵长于野战,短于攻坚,而京城城池高大坚固,战前,于谦又专门对城防组织了加强。依常理,似乎凭城坚守是理所应当的选择。

为何于谦非要列阵城外呢?

城池虽固,也未必能守

此前的战事已经表明:坚固城池,不足为恃!

土木之变后,于谦本意是企图以大同、宣府、居庸关、紫荆关等外围固点,御敌于京城外。

大同、紫荆关等地皆有坚固城防,本有相当兵力,后又得到了于谦调兵加强,而守将,也多为忠勇之将。

可是,大同、紫荆关等地还是被迅速突破了,瓦剌还是迅速攻到了北京城下!

大同守将郭登,忠勇异常。战前,他慷慨激昂:吾誓与此城共存亡,不令诸君独死!

然而,遇到瓦剌军打出的“英宗牌”,郭登一筹莫展。

尽管他还是坚守不降,但是,瓦剌不进攻他,他也不敢主动出击,只能给英宗送点好东西,眼睁睁看着敌军大摇大摆的绕过他,直抵紫荆关。

紫荆关,“城高池深,足称雄固”,城防守坚固,且有12000守军(也先军3万),而于谦已经调军前往救援。

紫荆关守将孙祥企图依托崎岖山谷、城高池深,坚守待援。

然而,瓦剌军中有“带路党”。

跟明英宗一起被俘的太监喜宁,引也先军从间道插入,内外夹攻,破关!

可以说,大同、紫荆关都有坚固城防和相当战力军队,但瓦剌军皆能轻松突破。

这说明:在瓦剌军挟持明英宗的情况下,明军出战有顾忌,会犹豫,而即便凭险死守,熟悉情况的“带路党”也会使抵抗被瓦解!

所以,于谦最担心的,不是城防是否还不够坚固,而是人心是否坚定

而当时,京城的人心并不坚固。

人心不固的京城

土木之变,大批大臣阵亡或被俘,京营精锐尽失!

京师人心浮动,许多富豪已经开始逃走,而朝中大臣也多认为京城不可守,要迁都!

与此同时,许多官员,甚至天子,也是土木之变后紧急上来的,即便有坚定意志,其根基未稳,情况未完全掌握,是否能在复杂的政治(外有英宗被挟、内有人心不定)形势下完成本职工作,尚存疑问。

天子、官员的形势不稳,军队的形势也很不稳定。

土木之变,京师明军大部分“报销”了。

京师守军,主要有: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以及浙江兵,以及从边关退回来的部分守军。

一方面,守军成分复杂,有的是运粮军,有的是准备在水网地带防范倭寇的,各军对敌军不熟悉,对守卫京师的任务也不了解!面对对京师情况熟悉的“带路党”以及难以预料的“内奸”,难免不会“百密一疏”。

另一方面,大家紧急凑到一起,兵与将不相习,将与帅不相习,兵与兵不相习,缺乏磨合,极易引发混乱。

一面是新上的天子、大臣,新入防的军队,一面是挟持英宗,又有带路党相助的瓦剌军。

显然,尽管明军兵力优势明显,城防坚固,但是,如果也先的“政治牌”、“带路党”得逞,将明军大臣、将士的情况搞乱,那么,兵虽多,城虽坚,也是难以坚守的!

把复杂的情况搞简单

经过于谦的紧急召集,此时,京师明军已多达22万。

只要大家不要乱,3个拼1个,也能把对手拼个精光!

但是,如果乱起来嘛····“土木之变”也就是不久前发生的事情!

对于缺乏磨合的军队,给予的任务越简单越好!

于谦的命令简单粗暴!

1、关闭九门!

明军既无后路可退,也不必担心后方被威胁。

2、简单粗暴的命令!

“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明军也不要玩什么花,除少数担任诱敌、救援任务的精锐部队外,大部分只管站住位置就可以了!

瓦剌军训练有素,灵活多变,善用谋略。

然而,由于明军后方是门,瓦剌不能抄其后路;明军只顾站稳脚跟即可,也不必担心敌人什么声东击西。

再者,军令简单、明确。

即便有“内奸”,想搞什么混乱,也会在搞出什么破坏前被军纪处决。

防不胜防的复杂形势,瞬间简单了下来!

而此后的战事,证明了于谦举措的高明。

轻松化解“英宗牌”

瓦剌军兵少且不善于攻坚,之所以敢跑到这里来,最大的倚仗就是明英宗这张牌。

作一个最极端的设想:如果明军凭城坚守,瓦剌军把英宗拉在最前面,守城明军敢射箭抛石吗?

可是,战于城外,就使敌人这张牌不那么好打了。

十月十二日,也先挟英宗到德胜门外土城,要求朝廷派大臣迎接。

一番谈判后,明军拒绝了也先的敲诈勒索。

当夜,明军组织23人,发起了一次夜袭,杀敌1人,救出1000被虏人口。

23人的夜袭,规模不大,但意思很清楚!

如果明军没遇到英宗,作战不受干扰;如果遇到英宗,既然能救出1000人口,自然也可能救出英宗!

同样,瓦剌如果在进攻城外明军时也把英宗拱在前面,那无异于把英宗主动“还”给明军!

此后,也先将英宗安置在德胜门外一屋中,不再企图“使用”。

此后,整个北京保卫战期间,英宗这张牌都失去了效果。

攻守兼备:德胜门之战

次日,也先发起进攻。

首先遭到攻击的,是德胜门。

石亨先以少量精骑在城外民房设伏,佯败诱敌,也先万骑直追!

到德胜门时,神机营火器齐发,伏兵四起,范广率军反冲击,瓦剌大败!

此战,也先的弟弟、平章都战死,损失惨重。

这些说明:城外列阵作战,利于掌握主动权!

如果明军凭城而守,拱手让出主动权,那么,瓦剌军作战损失基本可以自己预估,即便失利,觉得不划算,退兵就是。

战与不战,战到何种程度,完全由也先决定!

德胜门之战中,明军采取诱击、阻击、反击的多种方法,出其不意地打击敌军,最大可能打击了瓦剌军!

不怕混乱:西直门之战

德胜门失利,也先遂决心进攻西直门。

都督孙镗先是击退敌军,但旋即出现失误,被敌军围攻。

孙镗被迫力战不支,请求退入城中。

崩溃,往往是由一个局部的失利开始的。

历史一再表明:进攻方失利,换个地方进攻就是,防守方即使击退敌人数次,但只要一个局部败退,有时会引发全局的崩溃!

此时,于谦简单明确的命令发挥了作用。

西城守将严令不许开门!并下令城上守军以神炮、火箭助战!

孙镗退无可退,即便想降敌也会被城上守军所杀,当然只有振作精神,拼死抵抗!

此时,高礼、毛福受率机动兵力来救,石亨又从德胜门来救,瓦剌退!

简单、明确的命令,使明军避免了再次混乱,渡过一次危机。

不怕“作死”:彰义门之战

然而,危机,也可能来自于自己“作死”。

十四日,瓦剌进攻彰义门。

两军激战,明军击退敌军。

此时,大明的太监,就像他们的前辈王振公公一样,再次发挥了其善于“作死”的光荣传统。

景泰帝派出的监军太监,率数百骑由阵内杀出,企图抢功。

明军以步、火、骑配合作战,神铳在前,弓弩、短兵继之,骑兵又后反击,一环套一环,组织严密。

配合作战,贵在协调。

骑兵如果依照正常流程,在统一指挥下反击,自然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然而,在抢功心理下的反击,还没打乱敌人,先把自己的阵列冲乱了!

瓦剌趁机反击,一口气追到土城,明军副总兵,指挥官武兴战死,情势危急!

幸亏京城居民同仇敌忾,登到屋顶,以砖石助战。

明军在百姓的帮助下缓过劲来,继续抵抗。

此时,毛福寿等元就能也赶到,将瓦剌军击退!

正是因为明军背城列阵,没有退路,明军才没有因为一些人的“作死”而溃散,稳住了阵脚。

而正因为其他方向明军也是城外列阵,才能即使赶来救应,化解危机!

瓦剌退兵

瓦剌军连番进攻都不能得逞。

同时,外部明军源源不断赶来救援,即将抵达。

瓦剌深恐后路被断,只好撤退!

北京保卫战,以明军取胜告终。

于谦出城列阵迎敌的决策是务实的。

无论兵力、装备、财力,大明均远胜于瓦剌。

之所以遭遇挫折,陷入兵临城下的窘境,关键不在实力不足,而在指挥问题、气势问题!

当时,京城内外人心惶惶,瓦剌又打出“英宗牌”,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就士气而言,几十万精锐已被瓦剌所败,如果明军22万大军龟缩城内,不敢迎敌,无疑是加重明军对敌的恐惧心理。

复杂形势之下,如果明军士气低落、人心惶惶,那么,瓦剌是有可能再次上演“奇迹”的。

因此,于谦坚决反对闭门死守,“奈何示弱,使敌益轻我”,是准确的判断。

同时,京城明军多为紧急调来,既不熟悉城防,也不熟悉友军。京城的天子、大臣,许多都是紧急上位,对情况均无充分把握,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

如果放任瓦剌军在城外为所欲为,那么,瓦剌军是可能在“带路党”、“英宗牌”下做出许多文章的。

城池虽坚,兵力虽大,但一旦被敌突破一点,则明军很可能陷入完全混乱,再次上演“悲剧”。

于谦分兵于九门之外,背城而守,限制了“混乱”的风险,尽管由于太监抢功等“作死”行为引发了短暂的混乱,也不可能出现全线崩溃,京城始终安然无恙。

因此,于谦不依坚城而背城列阵,虽不合常理,但却合乎当时的敌我情势,是“知己知彼”的高招。

情况看起来危险,但其实只要自己不乱,往往是可以稳住形势的。

战场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祝君胜利!

明代北京保卫战,于谦为何选择“出城迎战”而非“坚城死守”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五日,北方蒙古势力瓦剌部首领也先在土木堡几乎全歼了明军京营主力,俘获了明英宗。土木之变使明朝自明成祖时期建立的庞大的战略机动部队不复存在,此次战役后明朝迎来了其建国后最艰难的时刻,上下一片惊慌,所谓“时京师戒严,言羸马疲卒不满十万,人心洶洶”。当年十月,在重建大元的野心推动下,也先率军长驱直入,进攻北京。明军在兵部尚书于谦的指挥下,奋勇抗争,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使明朝得以转危为安。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不仅有赖于作战过程中明军将士作战勇猛、战术灵活,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次战役之前,明廷做了充分的准备,为这次战役对抗瓦剌军提供了的保障。

首先,另立政府,稳定局势。土木堡之变是在八月十五日,而在当月二十九日,皇太后就批准文武官员的请求,命郕王朱祁钰继位。九月初六,朱祁钰登基,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使政府有了新的核心,使也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流于失败。

其次,鉴于京师摇摇欲坠,必须立刻整军备战。在于谦的建议下,明廷先后选拔了如杨洪、罗亨信、罗通、朱谦等将领,并且调集了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入卫京师,并派员往京畿、山东、河南等地进行募兵训练。对于武器装备不足的情况,一方面让工部加紧赶制,一方面将南京的军械调入北京,“征南京内库军器三分之二”,还派兵到土木堡捡拾明军所丢弃的武器。

《国榷·卷二十八》正统十四年九月乙丑条:提督居庸关巡守都指挥同知杨俊奉命拾土木堡遗器,得盔六千有奇,甲五千八十有奇,神枪一万一千有奇,神铳六百有奇。
《国榷·卷二十八》正统十四年九月庚寅条:宣府总兵昌平伯杨洪拾土木堡遗器,得盔三千八百有奇,甲百二十,围牌二百九十,神铳二万二千有奇,神箭四十四万,炮八百。

为了增加北京的粮食储备,将通州大仓的粮食全部运入北京,官军全部预先发放一年的俸禄。

第三,增戍关隘,形成梯次防御。于谦加强了古北口、独石、居庸关、紫荆关等重要关隘的守备兵力,以达到节次消耗敌人的目的。就比如说紫荆关的防御战就为北京保卫战赢得了宝贵的五天时间。

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下,明军数量超过敌人数倍,士气重新振作的情况下,明军才有了与瓦剌军在北京城下决一死战的可能。

在具体的战术部署上,于谦采用了兵出九门,背城而战的方式抗击瓦剌军队。在这项决策做出前,部分人认为应该,军队上城死守,方能万无一失,如石亨认为应该“请毋出师,尽壁九门,坚壁以老之”。但是被于谦坚决否决,他认为明军应该正面迎敌,打击瓦剌的嚣张气焰。

《明通鉴·卷二十四》:谦曰:“贼张甚矣,而又示之弱,是愈张也。”

但是,于谦之所以否决石亨的计划绝非只是打击瓦剌的嚣张气焰那么简单。选择“登城作战”的人只是一厢情愿的将瓦剌当成了乖宝宝,按照他们的设想,二十二万军队登城作战,瓦剌军长于野战,短于攻城,北京城必然能守住,然后瓦剌军攻城不下,必然乖乖的回到北方蒙古草原,至此天下重新太平。

但是,如果瓦剌军不回草原呢?选择向腹地深入,摧残中原经济呢?如果也先的目光在长远一点,截断京杭大运河,使明朝漕运不畅,北京有几百万军民,粮食每天都在大量消耗,时间一长,不用瓦剌攻打,北京城就不攻自破了?要知道于谦把全国能打的二线部队全部调到北京城了,其他州县的防守必然空虚,也先的目的是很容易达到的。

再如果明廷坐拥数倍于敌的军队于北京城内龟缩,面对瓦剌军的抢劫事不关己,社会秩序肯定会失控,百姓一定会对政府失去信心,那时候才真的是大势已去了。还不如趁着也先以为明军精锐消耗殆尽,利用其虚骄自大的心理给予痛击,使其不敢再犯。

何况于谦的“出城迎战”并不是无脑式的与瓦剌军正面对冲,而是背城而战,仍然是基于守,在防守牢固的情况下适时出击。列阵于北京城外的明军以步兵为主,而“背城而战”的战术选择是当时以步兵为主的明军对付以骑兵为主的瓦剌军最有把握的方法:一方面背靠城墙可以掩护步兵方阵的后方,防止骑兵迂回包抄;另一方面,步兵方阵在应对骑兵冲击的时候可以得到城上火力的支援。就比如说盛庸和铁铉在靖难之役中“简阅精锐,背城而阵”,大破燕军。再如南宋名将刘锜在顺昌之役中选择“背城一战,死中求生”以五千兵马击退了金国的重装骑兵。

可以说背城而战的战法运用于北京保卫战是相当成功的,在西直门与瓦剌军作战的孙镗就与城上火力密切配合坚持到增援抵达,“信与都督王通、都御史杨善城上鼓噪,枪炮佐镗”。

所以说在当时于谦兵出九门,战于城郊的决策是相当正确的。

当然,明军能获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瓦剌确实有可胜之势,就比如说这位蒙古太师也先,如果在土木堡之变后,趁北京人心惶惶之际,马上就发动进攻,恐怕就对明朝很不利,他发动进攻的时候距离土木堡之变有一个月,给了明朝准备的余地。

不仅时机选择不对,瓦剌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其他两大势力脱脱不花和阿喇知院与也先貌合神离,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也先自己造成的,也先确实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是他实在是缺乏一个做优秀领袖的素质,他的自私和贪婪很是致命,有着“有福自己享,有锅大家背”的作风,所谓“而南犯之利多归额森,害则均受之”,这当然会引起队友不满,何况脱脱不花身为蒙古大汗,非常渴望摆脱也先的控制,最好于谦能将也先干掉才符合他的利益。这两位在北京保卫战中基本出工不出力,不能有效配合,也削弱了也先内犯的力量。

明廷在强有力中央的组织下准备充分,造成了“先为不可胜”的态势,而反观瓦剌错失时机,内部不和,这场战役最后以瓦剌败退,明军胜利而告终。

引用文献:《国榷》、《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被称为不落堡垒,东方第一坚城的新加坡,二战时为何一周就落败了

大英帝国的耻辱之战,号称大英帝国坚不可摧的远东之盾,被日本的远东之矛轻易撕碎!

新加坡战役可以称得上是一次“以少打多”的经典战例。

一方面是坐拥“东方第一坚城”新加坡且拥有8万士兵的大英帝国,而另一方是仅有4万余人的日本军队,整场战役居然仅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宣告结束,着实是让人大跌眼镜。

为何新加坡战役会有这样的结果,原因无非两个:日军正确的战术与英军的轻敌。

日军虽然人数不多,却配备了许多坦克和近400架战机。

虽然日军的坦克远远比不上在苏德战场上厮杀的德国或者苏联的坦克,但却在撕开英军防线与推进纵深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空军上的优势使得日军轻松的夺取了制空权,这使得皇家海军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受到重创,随着z舰队的“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连续被击沉,也就意味着英军的防守失去了来自海洋上的强大辅助。

有了制空权和制海权,日军便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性!

而日本进军新加坡的步兵又有“银轮部队”之称,顾名思义,即给步兵配备自行车以提高其机动能力,这样一来,步兵的推进速度就大大增强了日军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也就提高了其战斗力。

再看英军一方,由于有坚固的城防工事并且占据人数优势,英军的战争准备显然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缺乏足够的战场预判,战术保守刻板。

二是在初期遭到日军打击后由于过度轻敌,部队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导致军官和士兵们士气动摇无心再战。

战术的保守以及准备的不足,包括缺乏足够的预警和巡查导致日军轻松混入新加坡城中的平民之中。

要塞火炮准备了大量对海作战的弹药却没有合适的炮弹来阻力日本陆军。

还有在日军展开登陆战的关键时刻居然与探照灯部队失联导致英国守军只能摸黑战斗。

除此之外,战斗之前的过度轻敌也使得英军缺乏承受失败的能力,以至于前线的军队退入城中时。

城内守军还未见到日军便匆匆撤离了,再加上日军制造的“屠城效应”,英国士气崩溃,便匆匆投降。

可见战争远不止是军队实力的较量,战略与战术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战争的结果。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英联军已经没有了斗志!

“马来亚之虎”山下奉文率领着他的“自行车部队”,在马来半岛上横行无忌,大英帝国的军队溃不成军。

所以在新加坡的这些人,只是一群丧家之犬,他们已经失去了斗志!

“失败的阴影象瘟疫一样在英军中蔓延,而且撤退很快就变得无法控制,越来越多的装备落在日军手中。日本空军可以在英国的机场装上英国的燃料往英国的阵地上投英国的炸弹。日本步兵骑着自行车紧紧追赶撤退的英联军,他们三人一排,又说又笑,好像是去看足球比赛。数以百计的车轮汇成嘈杂一片,溃退的印度军队惊恐万分,以为是坦克在追赶他们。”

1942年2月15日17时,新加坡陷落,8万英军向日军投降,加上马来半岛的5万俘虏,一共是十三万英联邦军队成为了战俘。

这是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投降,而这一天也被丘吉尔视为“黑道日”

他说:

“英国史上最沉痛的浩劫,规模最大的投降,就在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