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叫格物致知

什么叫格物致知(普通人能做到“格物致知”吗为了什么怎么做)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03 17:02:27 浏览5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普通人能做到“格物致知”吗为了什么怎么做

普通人做不到格物致知,这个知不是一般人的识与觉,而是周知正遍知,我们只有否定了自己而慎独观临天下时,才能显现赤子之心,自在之智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处于宋明理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在整个宋明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理学的发展线索,即从程颐、程颢到朱熹的理学思想的发展;另一条是从陆九渊、陆九龄到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发展,而从周敦颐、张载开始,经由“二程”“二陆”再到朱熹,最后在王阳明的心学完成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所以,王阳明的心学是宋明理学的总结阶段,也是宋明理学走向完成的标志。

而王阳明从十五、六岁开始就阅读朱熹的著作,可以说,他是阅读朱熹的书成长起来的,他的思想也是受朱熹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他的思想观点的。

可是,王阳明的优点在于,他对朱熹的思想不是盲目接受的,而是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的,其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于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解、探索和实证检验。

王阳明画像

据说有一次,王阳明到了一个朋友父亲的官署去,他们在到院子里,他们一边讨论哲学问题,一边在院子里漫步,当他们看到了院子里的竹子时,他们突然想到了朱熹关于“格物”的哲学论题。可是,他的朋友对朱熹“格物”的问题弄不清,于是,他的这位朋友在院子里对着竹子搞试验,他直对着竹子直看,对着竹子“格”起来,他不吃不喝,“格”了三天三夜,人都病倒了,但却没有能从竹子里“格”出个道理来。

王阳明不相信,认为他的这个朋友用心不够给力,于是,王阳明亲自到院子里去“格”竹子,他“格”的时间更长,用了七天在“格”竹子,他也病倒了,但依然没有悟出道理来。王阳明思考再三,依然无法弄清楚院子里的竹子到底“理”在哪儿,这成了王阳明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多年过去了,当王阳明已三十几岁时,他因上书给皇帝,请求制止朝中宦官专权,他因此而得罪了宦官,宦官倒打一耙,在皇帝那儿讲王阳明的坏话,王阳明因此遭贬官,他被贬到贵州龙场去任驿丞。在龙场,王阳明变得轻松了,他用了很多时间思考哲学问题。

此时,王阳明又开始思考他从朋友父亲官署院子里关于“格物”的问题,他日思夜想,逐渐有了好想法。

王阳明觉得,继续按照朱熹所指引的思路走,已经走不通了,于是,改变了方向,不走“理学”理论的路,而是开始走陆九渊“心学”的路。

按照朱熹的观点,从竹子里是“格”不出“理”的,但从陆九渊的心学的路向走,却大有所悟。王阳明感到,其实“理”不在竹子里,不在某一处藏着,而就在自己的心中。于是,王阳明悟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其实,“理”就在自己心中,所以,他提出了他的哲学的根本观点:“心即理”。

这就是王阳明便贬至偏僻的龙场所悟出来的哲学道理,哲学史上就称为是“龙场悟道”。

王阳明思考的结果是,朱熹所说的“理”根本就无法从竹子等物品中“格”悟到,因为“理”根本就不在外部事物上,而是在人的心中,“理”不是别的,就是人心中的道德良知。王阳明举例说:“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要寻找“理”,不要从心外之物去找,不要到天上去寻,“理”不是竹子里的道理,也不是朱熹所说的“天理”,而是人心中的道德意识,心中的良知。

有了关于“心即理”的根本观点,有了关于“理”是德道良知的观念,王阳明豁然开朗了。也就是在“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开始形成了他的富有创新意义的哲学观点。他的这个根本观点,是沿着陆九渊“心学”的路数走而悟出来的“心学”心成果。这是跟朱熹的“理学”不一样的“心学”新的理论成果。使陆九渊的“心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是宋明理学发展的新阶段。

王阳明讲学图

至此,偏僻的龙场开始热闹起来,王阳明开始通过讲学来传播他的哲学思想。而听王阳明讲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王阳明在讲学中,针对学生的提问以及和朋友们的讨论,王阳明逐渐发展和深化他的哲学学说,于是,形成了“阳明心学”,或者叫“致良知”学说。

这个学说的另一个主要部分就是关于“知行合一”理论。而此理论其实是在他的“心即理”和“致良知”的根本观点上引申出来的。

在王阳明看来,“知”与“行”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知”与“行”是二而一的事。真正的“知”,是一定能够“行”的;而真正的“行”,也一定是包含“知”的。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传习录》)这就是说,真正的“知”是良知,而良知是不使不善之念产生的,不善之念一冒头便被“克倒了”,所以,这“知”其实也是“行”,是克除不善之念的一种行动。

王阳明画像

王阳明还继续分析“知”与“行”的关系,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所以,二者虽有区别,但其实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根据王阳明对“知”与“行”关系的阐述,可以分析出他关于“知”“行”关系的三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知行是一个工夫,二者是统一的,不是分开的两个,是不能割裂开来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若是把知与行分开,“知”就不是真知,而“行”也不是真行,其实,就没有与“行”分开的“知”,也没有与“知”分开的“行”,知、行没有分开而纯粹独立的。

第二,如果要区别出“知”与“行”的话,那么,“知”就是“行”的出发点,“知”是用来指导“行”的,这是就二者的功能了分析的,其实,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知”已经在“行”中了;而“行”是“知”的归宿,是“知”的实现,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己明察“知”在起作用。

第三,知、行不仅是一致的工夫,而且还是有统一的目的,这目的就是去除“不善的念”,使心恢复善性,所以,知行是趋于统一的目的,这个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致良知”,因为“知”实即是“吾心良知之天理”,其“行”实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换一句话说,“知行合一”其实是“致良知”这一功夫的两个环节,是有统一的目的的。

这由对“知行合一”目的的分析,王阳明便过度到他的学说的另一个重要部分,这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这“致良知”并非那么深奥,其实是从很平常的行为中就可以去理解的。

王阳明主张,人必须依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事,而人的本心就是人在遇事时心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是良知,所以,本心就是良知。王阳明说:“尔那一点良知 ,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要不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传习录》)

王阳明举了一些很常见很平常的例子来说明,他说,当有人看到小偷偷东西,便要去制止;当人看到孤寡老人行动艰难时,便要过去帮忙等等,这就是依本心在行事,也就是良知的表现。

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坦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坦以从兄便是悌,致此良知之真诚恻坦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坦。”(《传习录》)

说白了,王阳明所强调的是,只要依本心去做,就是知道善恶,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然之理在人心中本心的感觉之处的体现,而不是朱熹所说的离开了人的平常心的“天理”。良知不复杂,不玄妙,本心对善恶是非的区分,而良知真诚的体现,本心的自然表现就是父子亲情方面的孝的观念,是兄弟之情方面的悌的观念,也就是君臣关系方面的忠诚理念。

王阳明经过他的长期讲学和理论研讨,他把“致良知”学说概括为很有名的“四句诀”: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第256页)

这“四句决”非常精要地概括了“致良知”的真谛。

最后,回到了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即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在王阳明看来,“格物”就是事物中去认知为善去恶的道理,而这道理就是人的本心的体现,是对无善无恶的本心的体悟;而“致知”就是“致良知”,是知善知恶,是去除不善之念,是不使那一念不善产生,保持本心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