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吴宗宪发一则短信就找到翘课逃学的儿子你怎么看与叛逆期的孩子相处之道
吴宗宪的做法正确,值得广大家长思考与学习。
叛逆期的孩子总是令广大家长们头疼,而且孩子的叛逆有时会让人火冒三丈,就是因为孩子做出的事与家长的期望相差很远,特别是做出严重不良后果的事,更是让家长感到心痛。
怎样把控叛逆的孩子呢?
简单一句话:做孩子的朋友!
详细的建议如下:无论是孩子的童年时代还是青春期时期,大家都要记住一个原则:经常与孩子聊天。童年时的孩子我们要与他们做游戏,与孩子快乐地玩耍。青春期的孩子我们要多和他扯闲篇,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自己有必要搜集相关话题内容)。生活当中不要天天严肃地对待孩子,甚至有时不妨和孩子开个玩笑,让自己常常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永远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长此以往,孩子也会把你当着可以无话不谈的对象,他会常常和你说说他身边的人和事,甚至是自己的烦恼和忧愁。这样,孩子就很难出现叛逆的现象了。
即使有时还会冷不丁的出现一两次叛逆现象,我们要理解,这也属于正常现象,不必小题大做的痛批一顿,甚至揪住不放。正确的方式是及时沟通,正确引导,努力化解叛逆带来的消极影响,尽量做到孩子的叛逆行为不伤别人和孩子。
做到以上两个阶段,孩子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后你就大可放手了!
最后,还要加一句,只有家长有良好的人生观 孩子才会有树立良好人生观的可能。
怎么让孩子早早的明白生存之道
谢谢邀请。
首先,我觉得“生存之道“这个提法对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深沉了。
我更愿意用【独立】、【担当】、【坚韧】、【利他】等方面去阐述“生活之道”。如何让孩子生活得更好,生命饱满,幸福长远?我觉得让孩子明白并践行了以上几个关键词,幸福总是不请自来的。
所以,题主的问题,在我看来,就是怎么让孩子早早地明白独立、担当、坚韧、利他的重要性。
这就是“生存之道”。是“生存之道”之根。是的,那些所谓的“厚黑学”、“潜规则”也需要了解。但它们是树之细枝,不是根。
接下来,我一一来阐述!
独立,就是面对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去解决。不过分依赖亲人、朋友、老师。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浑身散发着爽脆干练。独立的人,是很有魅力的。独立,在我看来,是“生存之道”之本,是率先要面对的。
那么如何让孩子建立“独立”的人格呢?
1、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让孩子学会“自立”。
在家庭生活中:诸如不会系鞋带、不会叠被子、不会做饭、不会打扫卫生等等,这个父母教了一两次,就交给孩子自己去面对了,以后父母就不用掺和进来;家里有两个孩子的,两个孩子小吵小闹,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矛盾,父母也不用过分掺和进来,让他们自己解决;家庭作业也是一样的,不要给孩子动不动就问你的机会。不会的问,自己会的也问,这就很不利于建立孩子的“独立”。应多多鼓励孩子多点耐性,多点攻坚的气魄。
学校生活中:孩子跟同学吵架打架了,我觉得做父母的不用太一惊一乍。小孩吵吵架打打架,一般也翻不出个天来。同学之间能双方自己解决的,争取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求助于老师,实在老师也解决不了,回来才告诉父母。我的做法是,孩子回来告诉我们他跟同学的矛盾,我尽量不掺和进来,更多的是通过跟孩子的互动,探索出一些解决方案,然后鼓励孩子用这个方案去跟同学沟通;另外,还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的活动,自己独立去争取参与机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团体的活动中去。
2、多创造一些校外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孩子更独立。
暑期军事夏令营:当兵的人最独立,最能吃苦,那么让孩子走进军营,让孩子深刻感受什么是“军人风范”、什么是“严于律己”、什么是训练“风霜雪雨雷打不动”。然后孩子自己也亲身体验:跌倒了自己要爬起来,没人安慰你。铺床叠被自己来,没人来帮你。在太阳底下晒得流油,也得扛下去......
担当,就是“是你的责任,你就要扛起来”,没有任何理由。人一生当中,怕的不是失败,怕的是没有担当。对孩子而言,特别是男孩子而言,担当精神就是“男子汉精神”,是不退缩,是勇于承事,更是一种领袖气质。有担当的人,正直、勇敢、说一不二,是屹立于天地之间的。
那么如何让孩子有担当?
1、让孩子勇于受罚。孩子做错了事,而且事儿不小。我的通常做法,肯定是要罚的。两个目的:一是让孩子深刻认识到错误。二是锻炼孩子的勇于担当,是你做错了,你就要对你的行为负责。通过这种赏罚分明的管教方式,会让孩子心里渐渐生起责任意识。时间一久,他会像军人一样跟父母说:“报告首长,保证完成任务,一旦完成不了,做200个俯卧撑!说到做到!”担当精神,可以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更有威信,更赢得人心。
2、让孩子多接任务,鼓励孩子勇于接任务。任务一多,责任就多,责任一多,锻炼担当的机会就多。孩子的担当精神,就是在这种多接任务——然后成功、失败、成功、失败中——慢慢建立起来的。
坚韧,重点在对一件事(事业)的执着,是一种百折不回的精神。其内涵不只是勇敢、坚强,更重要是“韧劲”。是柔有刚,刚中有柔。坚韧的人,就像一根弹簧一样,人生越重,生活将他压得很低很低,但没关系,他隐忍着,隐忍着,积蓄着力量,然后将困难弹到九霄云外去。
那么如何让孩子更坚韧呢?
1、训练孩子勇于面对失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败打趴下。我们可以经常鼓励孩子勇于去认识新事物,去接受新的挑战。失败不要紧,最要紧的是你有那个激情,那个勇气去尝试。失败了,没关系,我们在失败中积累经验,下次再来攻坚。告诉孩子,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有这样那样的挫折,只有坚持,胜利才有望。没有坚持,就草草放弃,不是勇敢者所为。
2、训练孩子的隐忍。很多时候,猛烈的爆发不一定成功,但隐忍或许会成功。人生真是马拉松。爆发是“坚”,隐忍很多时候是“韧”。韧劲,有时候就是默默拉弓,就是在孤寂中积蓄力量。就是面对失败,会有自己深刻的认识,然后一步步减少失败,直至走向成功。关于这个,最典型的历史人物就是项羽和刘邦了。项羽是爆发型的,刘邦是隐忍型的。
利他,就是懂得吃亏,懂得分享,懂得舍己为人。有人说,你这不是心灵鸡汤嘛,我想说,这不是心灵鸡汤,这是思想。懂得吃亏,善于分享的人,总是会赢得上苍的青睐的。懂得身先士卒、热情教导下属的领导,总是颇有威望的。
那么如何让孩子懂得“利他”呢?
1、教孩子既要成为红花,也要懂得做绿叶。现代教育,很多都是“得”的教育,就是
我要我孩子得到什么。缺少一些“舍”的教育。比方说,每年学校搞联欢晚会,表演非常好的都是中心,是最大的“红花”。但有一个孩子,虽然他表演得一般,但每年都是他打扫晚会后的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个孩子“甘做绿叶”的行为,老师一定会看在眼里,有些同学也会看在眼里。久而久之,“绿叶”的重要性会超过“红花”。
2、教孩子积极分享。既有物质分享,也有精神分享。好吃好喝的,不藏着掖着,给大家吃给大家喝。好的故事、好的精神大餐,讲给大家听。这样,孩子总是积极热情的,总是一副拥抱大家的姿态。没有人会拒绝积极分享的人。久而久之,孩子人缘好,大家对孩他的评价也会很高。
好了,就这么多了。希望能帮到题主。
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的相处之道是什么
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气质类型也不决定一个的智力水平和发展趋向。但是,由于气质类型影响小儿的活动方式,所以它经常地、强烈地影响着着父母的反应,影响着婴儿的个性形成、亲子关系、早期社会交往以及认知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对婴儿期教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家长越早了解孩子的气质,对孩子来说越有利。因为不同气质的孩子需要接受的教育和培养也是有差异的,因为他们所拥有的气质的消极和积极方面和别的孩子不同。学龄前是儿童心理发育的最佳可塑期。父母可以在这个时间段为孩子做比较专业的气质测评,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这样更有利于父母因材施教。气质测评包括填表和交谈两个部分,家长要先填一个量表,之后再和专业人士详细交谈关于宝宝的情况,这个过程不需要宝宝的参与,只要家长了解宝宝的行动即可。家长可以到比较权威的儿童机构办理这项业务。
父母首先保持正面的态度最重要。孩子的活动量、规律性、坚持度等多种气质外类,每一种先天气质,都有其正、负面的看法。坚持度高=任性,闹脾气,坚持度低=没耐性……这些都是负面看法。建议父母多尝试以正面的方式看待孩子,自然也会从中衍生正面的养育模式。毕竟,每位孩子都是爸妈心中最可爱的小天使,父母首先要接纳孩子,使自己的养育方法适合孩子的气质特点,然后逐渐耐心地引导孩子先天气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如规律性弱的宝宝,父母应在4-6个月开始慢慢培养宝宝吃、睡、大便和觉醒时玩的规律。
当明晰孩子的气质类型后,父母便可以因材施教,努力拓宽宝宝气质中比较积极的一面,尽量让宝宝改正气质中较为消极的一面。比如宝宝的适应性很差,换了新的环境后显得局促不安,父母就可以帮助宝宝逐步建立对新环境的认同感,比如将宝宝熟悉的物品带到新环境,帮助宝宝度过过渡期。另外,对待作息不规律的宝宝,父母要有耐心和决心。有的孩子赖床或者醒得非常早,要么不吃饭,要么一顿吃很多。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同时也要采取一些比较强制的手段,帮孩子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采取比较温和与灵活的手段,避免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气质虽然是婴儿最早表现出来且变化最为缓慢的个性心理特征,但本身也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着一定的变化。也就是说,气质是可以改变的。特别是婴儿期神经系统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具有的可塑性,可通过环境经验和成熟过程来调整。所以,后天环境和教育对气质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及保教人员应当了解每个婴儿的气质特征,以不同的方式给予教育,注意帮助婴儿发扬气质特征中积极的方面,克服消极的方面,促使每个婴儿形成个人特有的活动风格。
不同阶层的父母,传授给子女的生存之道有什么区别
我邻居,有兄弟俩,其兄是工人,其弟是木匠,但他俩对子女的教育不一样。
其兄品行高,其弟品行差,两人娶的妻,真是天地配,其兄妻贤惠,其弟妻真的不怎么样。儿女大,品性也是天圵之别。
有一次,堂兄弟年幼时,出去玩,碰到一女人,走亲戚,送生日,提着一竹篮,篮里皆礼物。女人上厕所,篮子放在外面,其弟子偷偷摸摸把篮提来躲起来。
上厕所的女人出来不见篮,哭哭啼啼又哭又骂把心伤。
两儿提篮到家里,其弟儿对其兄儿说,请不要讲,这双袜子就归你,依脚上无袜子,穿穿也挺强!
其兄儿,回去给母袜,说情况,挨了母亲:一耳光。母亲在烧饭,把一双袜子放进灶膛。并说,别人的东西一根线儿也不能要。如若告诉你把爸爸,定要剥你皮,以后这样事儿切莫犯!
弟儿篮子提回家,其母笑嘻嘻,连忙煮面条,还放了一个蛋,算是对儿的奖赏!
两人长大后,其兄儿继父业,进了工厂,人品好,又正真,后来当老板,事业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其弟儿,小偷拐骗上了手,不上进,浑浑噩噩过时光,偷大了,坐过三年牢,至今四五十岁人还是光棍身!
父母的品味不同,教出的儿女就是不一样,那怕一母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