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世界历史上比较博学多才的天才都有谁为什么这么说呢
- 为什么王东岳博学多才
- 于丹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博学多才
- 人可以不博学多才,但不可以狂妄无知而无畏,对此你怎么看
- 都说网红大师沈巍博学多才,为什么成为网红后没有系统地讲解国学以展示其才华
世界历史上比较博学多才的天才都有谁为什么这么说呢
世界伟人当属马恩列斯毛。论起博学多才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毛主席是伟大的政治家、统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缔造了人民共和国、开创历史新纪元、走进社会主义新时代。毛主席是伟大的军事家:他老人家的战略战术思想、人民战争思想、正义战争一定会战胜非正义战争的思想……给武装斗争指明了方向。他老人家用兵如神、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毛主席是伟大的文学家: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成为当今世界的指路明灯。毛主席诗词气势磅礴一气阿成掷地有声。毛主席书法龙飞鳯舞独具风格。
为什么王东岳博学多才
王东岳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知识?我给大家列举下,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心里学、医学、政治、经济、社会学、儒学、道学、佛学、周易、法学、哲学……一个人掌握这么多学科的知识他得花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听王东岳先生讲课你只会有一种感觉,就是我怎么那么无知。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自认为是全知的,但是我们的知识量在先生那里就像一点雨水滴入海洋。我们知道博学是指一个人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王东岳先生确实是我所知道的文人、学者里面最博学的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研究下王东岳先生是如何打造他的知识体系的。
因兴趣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一个人在一个领域内要想取得他人所不能达到的高度,首先你得对这个领域感兴趣至少不讨厌,你才能具有创造性和延展性,有一句俗话叫做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带领你探索世界。
比尔盖茨从小就对电子设备感兴趣,13岁开始就整天和电脑泡在一起,从而开创windows时代。硅谷钢铁侠马斯克从小喜欢阅读特别是对物理学感兴趣,马斯克今天所做的事情光听名字就令我咋舌,比如做可回收的火箭,送100w人移民火星等等,可见兴趣能够引领我们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楚。
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由一个好问题的提出而奠定。例如力是什么?在牛顿之前人们使用力达数千年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力?直到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人们才知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F=ma)
在通讯行业内,在乔布斯之前是功能手机时代,我们知道功能手机的特点是功能手机屏幕很小,下面一大截都是按键。乔布斯说功能手机下面一大截为什么要那么多按键?能不能把按键减少或者完全去除?乔布斯从这两个问题出发重新发明了手机,苹果手机问世,带领我们从此进入智能手机时代。
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叫做你定义问题的水平,决定了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东岳先生读大学期间读的是医学,他偶然读到一篇医学文章讨论的是生物灭绝问题,但是这篇文章没有结论,但是字里行间暗示越高级的物种死灭速度越快,刚开始他没当回事,但是这个问题总是在他脑袋里出现,激发东岳先生去探索为什么越高级的物种在地球上死灭速度越快?东岳先生于是从这个问题出发开始寻求答案,开始读生物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物理学等等自然科学,从而打通这一系列自然学说,建立138亿年生命物质演化的总图谱,提出递弱代尝法则假说,用递弱代尝原理可以有效解释为什么越高级的物种死灭速度越快,同时也解决了哲学上一直争论的问题社会是什么?精神是什么?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等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用递弱代尝四个字可以解释138亿年的人、事、物。
长时间
我们知道有一个理论叫做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维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如此杰出,并非他的智商卓越,而是他付出了常人所没有付出的时间和努力。而王东岳先生为了证明递弱代尝法则,他独自一个人搬到终南山上脚下二十余年才写出《物演通论》这边哲学书,据先生自己讲述在他书快完成的时候,他不敢乘坐飞机,也不敢远行,他怕自己出意外,导致他这本书完不成,这是我听到过的人当中把自己的书看得比自己命重要的第一人。
无目的性
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我们都是有目的性,既然我们有目标那么我们就会沿着这个目标前进,凡是与目标无关的事情我们就会自动忽略掉眼界就会收窄,导致我们每个人都只熟悉自己领域内的知识。例如懂营销的不懂做产品,懂做汽车的人不懂电脑编程,懂做鞋的人不懂做衣服。而王东岳先生探讨的是138亿年的整个物演史,他必须掌握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等重要的人类重要学科的重要知识才能够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王东岳先生是独立于任何党派、学术机构的独立学者,所以他做学问可以不受然后束缚,任由自己的思想傲游。
最后做总结:兴趣提供动力,问题提供方向,时间提供能量,无目的提供广度,四个因素相互促成王东岳先生的知识量。
于丹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博学多才
头条上关于于丹的问题很多,虽然大部分问题都是对于丹的质疑,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于丹在大众口碑里的影响之广泛。
人红是非多,是于丹受到广泛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不是这么大的知名度,于丹应该不会有如今这么大的质疑。《百家讲坛》成就了于丹的名气,但也是她后来不断被质疑的源头,她在百家讲坛上讲《论语》,确实对于国学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但她的“过度讲解”,乃至曲解经典的方式,都是她受到不断质疑的原因。
于丹有一定水平,这是基本能够得到大家认可的。她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并且确实是有口才。
但要说到博学多才,于丹还不够资格,她在学问上确实没有多少成绩,并且在大众传播中还有“曲解”这种情况的经常发生,无论如何也不能说于丹是博学多才的。
你对于丹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人可以不博学多才,但不可以狂妄无知而无畏,对此你怎么看
我对“人可以不博学多才,但不可以狂妄无知而无畏”的观点不完全同意:因为博学多才与狂妄无知而无畏没有必然的关系,是一种心理病态,理由如下:
1、博学多才,应该是所有人的追求。尤其是当今社会,博学多才,与单一专业的人比起来,在各方面都有优势,但专业精练方面处于劣势。看从事什么事业,如果从事的是综合性的工作,那其知识的积累就应侧重于博学多才,懂得知识越多,其工作能力就会越强。
2、专业性强的工作,那就需要行业专家型的人才。不过即使是专家型的人才,也得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要有所了解,也要尽可能的博学多才,但只是加强学习了解相关知识,不断更新知识。这样非常有利于本专业的工作紧跟时代的进步,不断完善和改进。因为当代的技术相关性越来越紧密,做为专业人才也得了解技术发展的动态,随时调整技术专攻的方向。
3、狂妄无知而无畏,在日常生活中,是破坏性的心理活动,如果付诸实施,会给周围的人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这样的人,如果只是知识欠缺的,适当的进行教育,加强学习,多读书,会得到改变的,如果真有病就送医。
我的结论是,如果人人都追求博学多才,那么就不会出现狂妄无知无畏的人,营造良好的人人学习进取的社会环境,就不会出现题主的问题。
都说网红大师沈巍博学多才,为什么成为网红后没有系统地讲解国学以展示其才华
题主显然不理解沈巍!
沈巍凭其邋里邋遢、胡子拉碴、蓬头垢面的外表与渊博的国学知识,先进的环保理念,超凡脱俗的淡吐形成的巨大的反差,引起了国人的强烈关注!迅速成为网红!
此前,与雨雪风霜为伴,拾荒度日已历经了二十六个春秋;二十六年里,于颠沛流离,动荡不安的境地手不释卷,坚持国学学习;衣衫褴褛,餐风露宿依然坚持垃圾分类,并积极宣传环保思想;置自己的不幸遭遇于不顾,从没怨天尤人,始终保持了与人为善的态度;真正地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志士仁人境界,用“位卑未敢忘忧国”来形容他的流浪经历并不过分,他散发的正能量是网友不依不饶,称其为大师的主要原因。
淡泊名利是身为知识分子的沈巍的特点之一,如果要扬名立万,恐怕他早远离垃圾场,投入宦海了;他才华横溢,名校毕业,熟读经典,出口成章,谁说在原单位(他以前是审计局公务员)不能出人头地呢?何至于等到今日才以国学讲座的方式在名利场上争占一席之地呢?
不做作也是大师的风格,往往脱口而出的寥寥数语,灵感幽丽,精彩呈现,令人回味无穷!对善始善终的诠释,对读书意义的阐述,对不与民争利问题的回复,对大师称谓的自谦之说都有独到的见解;让人沉思后受到启发,比长篇大论作国学讲座具体而实用,对他而言,教育、感染他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满腹经纶、博学多才,是追求知识的结果,不是为了成为网红才刻苦攻读;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成为了公众人物,不经意间传播的知识价值远超过做国学讲座;大师真实地活出了自我的风采,压根就没有以国学展示才华,炫耀博览群书的意思!
大师尽管远离宁静幽雅的工作环境多年,但从没有与社会脱节,他的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现阶段“国学大师”层出不穷,甚至有泛滥成灾之象;有身为国学大师被学员直接赶下讲台的,有把“耄耋之年”的发音读走调惹来非议的,也有拿国学说事、骗吃骗喝、天长日久现了原形、群众不买帐、最后收回大师称号的。
流浪大师沈巍始终坚持淡泊明志的风格,他不会做无知肤浅的沽名钓誉之人;于右任说:“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想来沈巍的追求在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