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鹤鸣 李成

李成梁为什么不灭掉努尔哈赤?崇祯是否是因为袁崇焕的“五年平辽”无法兑现,才对文臣失去信任,变成了多疑的性格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03 04:00:23 浏览8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李成梁为什么不灭掉努尔哈赤

明朝将领李成梁(1526~1615年),寿90岁。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将领,镇守辽东数十年,功绩斐然,与明末单纯防御的军事思想不同,李成梁崇尚‘’主动出击‘’,在其镇守辽东期间,令女真极为忌惮胆寒,努尔哈赤尚未崛起,只敢偷偷的搞些小动作,何来杀之?下面叙述下李成梁戍边的丰功伟绩。

*李成梁家族是唐时避乱于朝鲜,明时回归,居辽宁铁岭,是老赵的乡亲。后世对其评价甚高,清末章太炎曾语:“愿吾辽人,勿忘李成梁。”,明万历朝,边关严密,全赖东南有戚继光,东北有李成梁,而李成梁当时威名远胜戚继光。

*明朝东北边事,初时女真尚还弱小,以对付蒙古各部袭扰为主,李成梁是隆庆四年(1570年)被提拔为辽东都督。一直到万历六年(1579年),多次击退蒙古部落的侵犯,以至蒙古部落听说李成梁亲率出击,则‘’仓皇远遁‘’,可见其当时的威慑力。

*对付建州女真部族,是和对付蒙古同步进行的。1573年万历元年,女真头领王杲诱杀明朝官员,次年王杲纠集鞑靼等部落,进犯辽东,被李成梁击败,此战中,努尔哈赤被俘,充当了李成梁的仆役。1583年,李成梁出兵攻打王杲势力,因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为王杲亲戚,便与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前去王杲部劝降。而女真另一部尼堪外兰在李成梁指使下骗开城门,明军进入后大举屠城,努尔哈赤的父亲、爷爷也死于此战。

有史称觉昌安、塔克世为明军误杀,实际是出于李成梁与尼堪外兰的合谋。 努尔哈赤对此极为愤怒,上门问罪,李成梁理亏,便让努尔哈赤继承了他父的官职、土地,这也是其起家的本钱。后来努尔哈赤崛起后,将此事作为讨明宣言的“七大恨”之一。

由此事来看,李成梁极有机谋,挑拨女真各部,行“以夷制夷”之策,使之内部争斗。

*1591年,李成梁为人举报“杀良冒功”,被免职。在李成梁卸任十年间,辽东换了八名主帅,边防日渐废弛,为努尔哈赤的崛起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明朝真是自废武功,观满清入关后的屠戮惨事,李成梁在辽地的作为又算得了什么呢?对待外敌上,仁慈就是最大的愚蠢。

*1601年,辽东总兵马林由于被弹劾,朝廷重新起用李成梁,再镇辽东八年。李成梁复职后,用暴力手段征伐女真各部,而此时努尔哈赤已统一建州女真,实力暗暗壮大。1606年,李成梁以“辽左六堡”孤悬边外很难守住为由,暴力驱赶居民六万多户内迁,造成很多流血事件,再次遭到朝野谴责,并于1608年又被罢免。

至此,李成梁结束了镇守辽东的辉煌生涯,告老还乡,1615年去世于北京。1618年,努尔哈赤诏告“七大恨”,开始了对明朝的宣战。对于明朝的倾覆,真可说是“自毁长城”。

崇祯是否是因为袁崇焕的“五年平辽”无法兑现,才对文臣失去信任,变成了多疑的性格

崇祯对文臣不太信任,袁崇焕夸海口五年平辽却未兑现是起了一点作用,但更多是崇祯性格使然。他不但不太信任文臣,也不太信任武将,甚至可以说他不会信任别人,这其实是他尽全力仍成为亡国之君的根源。

这与他早年经历有关。他的父亲明光宗是明神宗长子,但不为所喜。明神宗一直不想立他为太子,后来被迫立他为太子却更宠爱异母弟福王,他的太子之位一直不稳。这给明光宗的成长造成了阴影,作为他的儿子的天启和崇祯自然心理发生扭曲。天启在位时,崇祯担惊受怕,对任何人都不太信任。崇祯成了皇帝后不久扳倒了魏忠贤,声望很高,在他多疑的基础又增加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特点。

袁崇焕是著名的防御大师,能防住努尔哈赤,为什么不能防住皇太极

袁崇焕挡得住努尔哈赤,是因为宁远城高池坚,而且还有西洋大炮加持,再看后金方面缺少攻坚部队,只能用人海去填城,而女真兵力就那么12万不太到,经不起大消耗,所以实在拿不下宁远之后,努尔哈赤只能选择退兵,这也就是史书上的宁远大捷。

像题主问的,为什么挡不住皇太极。其实只是在关锦防线上,后金自凡是没有重型加农炮的话,是根本没机会打过来的,而且随着袁崇焕训练的关宁军实力越来越强,骑兵数量激增,后金擅长的围点打援战术也就失去了优势性。在1627年初的宁锦大捷中,皇太极即使围住了锦州城,也没法拿下它,只能是干耗着。最后粮草不及,只能率先撤退了。

但问题是自从1627年直1628年的冬天时,一个事件的发生使得明金之间的情形出现了变化。当时袁崇焕打算对后金实施战略性包围,因此给备受天气影响而缺粮的察哈尔蒙古送粮食寻求联盟。结果粮食到了之后明军却没有再有军事行动,而后金却因为缺粮率先对察哈尔蒙古动手了,这一举动的结果就是不但后金抢了粮食满血复活,而且还打开了通往大明的第二条路,也就是蓟北路线。后来还收降了朵颜部,打开了宣府镇的进关路线。如此一来就是皇太极有三条入关路线,而只有辽东有重兵防守,而袁崇焕也只能被皇太极的军事行动牵着鼻子走,陷入了军事被动的局面,就不再是当初守关锦防线这么简单的事了。

熊廷弼再次经略辽东,拥有真正军事谋略的他为何会丢了辽东

天启元年(1621年) 3月,熊廷弼再次经略辽东。熊廷弼认为努尔哈赤刚刚占领辽阳,根基不稳,辽东百姓心里也不服努尔哈赤,要想收复辽东,就须三方布置,以一军从广宁出发与敌人对峙于三岔河,吸引敌军主力,一军从海上出南卫,只为疑兵,努尔哈赤必然感到腹背受敌,一奇一正相互结合,努尔哈赤必两方不得兼顾。于是熊廷弼在登菜、天津、广宁三地设抚镇,并由他亲自坐镇山海关经略节制三方,三方布置之策一出,各方一致叫好。只是熊廷弼以往的臭脾气并没有改掉,与兵部尚书张鹤鸣产生了嫌隙。

一、军事菜鸟王化贞与兵部尚书张鹤鸣,架空了熊廷弼,使他没兵没粮

当时任辽东巡抚的是王化贞,此人也是个军事菜鸟,却自视其高,而整个辽东的军队却基本掌握在了王化贞的手上。王化贞沿辽河设置了西平、镇武等六营抵御努尔哈赤。熊廷弼一看王化贞的部署就急了,认为这些堡垒根本就防不住努尔哈赤,一旦一个堡垒被攻陷,其他的堡垒也必然士气崩溃,努尔哈赤只要集中兵力攻击一点,整个防线就会全部玩完。而熊廷弼的防守策略是尽量集中兵力在重要的地区,不重要的地区只是象征性地驻兵,一旦努尔哈赤来袭,这样的分兵策略就便于调集优势兵力进行防守。

对于熊廷弼的建议,王化贞认为是在拆他的台,当即表示如果不按照他的策略布防,他就不干了,由此熊廷弼与王化贞之间也产生了矛盾。同时熊廷弼与张鹤鸣的矛盾也大大地掣肘了他的部署。熊廷弼派梁之垣联络朝鲜,为三方布置之策呼应,请求明廷发六万两白银以为资费,天启允诺。兵部尚书张鹤鸣却从中作梗,银两迟迟不发。

熊廷弼二度出山,本以为能大有一番作为,不想被张鹤鸣和王化贞这哼哈二将架空,军备钱粮直接过山海关送到了王化贞那里。熊廷弼要兵没兵,要粮没粮。熊廷弼要求王化贞集中兵力在广宁,王化贞却认为要却敌于境外,将兵力分散在了各要口。对于进攻,熊廷弼认为粮草还没齐备,不宜发动进攻,而王化贞则幼稚地认为只要他的大军一过河,河东的明朝父老会膳食壶浆以迎王师,根本就不需要后勒。

而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磨刀霍霍,他新训练了四五万辽兵,加上他的六万八旗军,主力已经增加到了十余万人。对于平定努尔哈赤,王化贞竟然胸有成竹。他认为自古当上兵伐谋,要策反敌军大将,他自认为策反了最早投降努尔哈赤的汉将李永芳,却不想派去策反李永芳的孙得功反被策反,此时的永宁城内其实已经遍布奸细,王化贞却全然不知。

二、努尔哈赤率军进攻辽西,战事果真如熊廷弼所言,大败

十二月二十三日,王化贞兵出三岔河,兵锋直至河东,可是期待的蒙古人没有来,河东派出的间谍也没有动静,只好扫兴而归。就在王化贞和熊廷弼矛盾不断激化的时候,到了天启二年正月(1622年) ,努尔哈赤率军进攻辽西,包围了西平堡,西平堡守将罗一贯率军坚守,努尔哈赤连续攻城不下,暂时包围了西平堡。听闻努尔哈赤来袭,王化贞派祖天寿,孙得功率军支援西平堡,驻守闾阳的大将祁秉忠率军一万,熊廷弼派出镇武大营总兵刘渠带兵两万,三路大军汇合迎战努尔哈赤。

罗一贯以三千兵马驻守西平堡两日,到二十一日,西平堡最终为努尔哈赤攻占,罗一贯英勇战死,他以三千兵马的代价杀伤后金军达六七千之多,值了。努尔哈赤率军攻打西平堡的同时,也派出了部队阻截明朝援军,两军在三岔河的平阳桥相遇,祖天寿、祁秉忠、刘渠轮番上阵,双方互有损伤。就在双方激战的时候,孙得功竟然率军撤退,使大军一时间全部乱套,刘渠在混战中率军突入敌阵战死。祁秉忠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在身边士兵的拼死保护下才得以突围而出,于回城的途中死去。其副将刘征也战死当场。

之后的战争进展也如熊廷弼所料,努尔哈赤在拿下西平保后,沿河的守军全无斗志,纷纷未战先逃。二十三日,孙得功及其属下控制了广宁城,并打算将广宁城献给努尔哈赤,城内的军民纷纷出城而走直奔山海关。就是到了这个时候王化贞竟然还蒙在鼓里,在部下的提醒下才发觉原来孙得功已经叛变,于是匆匆收拾了行李逃出了广宁城。熊廷弼派出所部五千人从右屯赶往广宁,到了闾阳的时候才知道了广宁的变故,熊廷弼便令全军撤退。退到了大凌河的时候,熊廷弼遇到了狼狈逃出来的王化贞,这个时候王化贞也是痛哭流涕,后悔不迭。

结束语

有人建议熊廷弼坚守宁远前屯一带,熊廷弼则认为辽东的局势已不可挽回,护送着百姓退到了山海关。战争的进程也如熊廷弼预想的一样,王化贞分兵各处把守,结果一个西平堡被攻下,其他的堡垒全部不战而逃,整个防线瞬间崩溃。

其实努尔哈赤二十一日拿下西平堡后,由于损失惨重,大军徘徊三日不敢进,直到二十四日才进入了广宁。努尔哈赤也只是在广宁烧杀抢掠一番而去,二十七日就回到了辽阳,并没有长期据守的打算。当时的形势未必已不可挽回,如果重夺广宁城或许还有可能。可是熊廷弼一来是与王化贞负气,想看王化贞的笑话,二来不想犯险,便主动放弃了整个东北。而熊廷弼这一跑就给后来弹劾他的官员落下了口实。这位真正懂得辽东形势的军事大佬就这样因为此事丢了脑袋,实在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