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圩日

农村圩日火爆的原因是什么?农村圩日为什么这么多人逛,有哪些东西卖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02 14:54:12 浏览1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农村圩日火爆的原因是什么

农村的圩日,在我们这里叫赶集,也称之为集市。各地的叫法不一样,圩日的时间也是各有不同。有的地方每逢农历的1.4.7赶集,有的地方3.6.9.。每个地方都有着不一样的圩日,根据当地的习惯而定。

农村圩日火爆的原因

1.习惯。农村的老人小孩都喜欢圩日的到来,特别是农村妇女,三五成群的,他们可以趁圩日的到来放松一下平时紧张劳动的心情,也可以买到自己生活所需的日常用品。老人小孩也可以出走一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2.方便。能以物换货。他们可以把自家种的吃不完的蔬菜,养的鸡鸭拿到集市上换回自己所需要的洗衣粉,牙膏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以换到一些简单的农用工具、比如锄头、刀呀什么自己想要的东西。

3.价格便宜、新鲜。圩日上不光是农村人在交易。也吸引了县城的一些人来参与,因为农民拿到集市上的蔬菜新鲜,并且比县城买到的更便宜。因为他们是自己种的,吃不完浪费了可惜,他们也不求价高,能卖多少钱都可以,也多少能贴补一下家里的开支。城里大妈小媳妇的参与进来,圩日更热闹了。

圩日当中,农村人用吃不完的蔬菜、土特产换回了生活用品,城市人买到了比城市菜市场更为新鲜便宜的土特产、蔬菜。圩日当中,人人有收获,大家都高兴,促成了圩日的良性循环,迎来了圩日更加火爆的局面。

农村圩日为什么这么多人逛,有哪些东西卖

我们这里有个海阳大集,是三,六,九为什么很多人去,目的就是一个便宜。比如同样的水果,同样的口味就是比市里便宜,不论是什么商品都比市里便宜。据了解这些卖货人就是突个快,两个小时把进的货卖掉,不压货货总是新鲜的,最后赔钱也卖,因为都是赚的了。

为什么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农民兄弟将赶集称为趁圩呢

北方人称去集市买卖东西和看热闹为赶集。南方的两广和海南则叫做趁圩。趁是“趁热闹”的“趁”,“圩”就是“圩日”的“圩”,也写作“墟”,是集市的意思。

圩日是以前商品交易不很繁盛的小地方,达不到每天保持有足够专门营业店铺数量、规模每日以足够货源、专门人员开门迎客,小农经济社会形成的传统交易方式,是过去经济不够发达的年代那些家里有剩余的物品的人,每隔两三日,大家齐齐依照一定时间间隔,到一个地方摆摊和汇集,形成一定的交易规模,让附近人们可以进行交易,互通有无。

圩日在各地有约定传承习惯。有些地方为旧历逢“一四七”、“二五八”或“三六九”的日子。逢这一天,大家早早赶到习惯圩街和交通要集附近,进行交易,买完和卖完或人流稀少就散圩,圩的摆摊形成和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氛有更多的临时性,去迟了就少了很多交易机会和热闹场面,所以人人要赶早。

(粤西茂名电白电城的圩日一景)

“趁圩”的“趁”字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的当地农民口语中有“趁热闹赶赴”的意思。虽然在这三省区的人也把“圩镇”并举,等同于北方人的“集镇”并举,但没有人会表达为“趁集”,更不会表达为“趁镇”,因为,在他们当地农民口语中,集市和集镇相比于圩显得更正式,更大一点,交易更固定,更有场所保证,交易更能保持常态化和固化,不像“圩”的人气构成那么临时,所以,不用“趁”。

当然,这一切的口语表述都是适合过去的社会现实的指称。现在,在两广和海南,很多地方都强调入室经营,随街摆卖影响交通的“圩”已因受整治,交易场所也更固化,“圩”在很多地方特别热闹是因为“圩期”的意识仍在,人气更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