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为什么说布谷鸟很“残忍”
布谷鸟是大家最熟悉又最陌生的鸟类之一,熟悉是因为每年的4-6月份,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能听到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叫声,陌生是因为大都人只听过布谷鸟叫,没有见过真正的布谷鸟。有人说:布谷鸟是一种非常残忍的鸟。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布谷鸟的习性
布谷鸟学名大杜鹃,属于鸟纲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下的鸟类,它们广泛的分布于亚洲、欧洲以及非洲大陆上,根据分布的不同,大杜鹃又分为4个不同的亚种(华西、华东、新疆以及指名亚种)。在我国这四个亚种的大杜鹃都有分布,其中以华东和指名亚种最为常见。
从外观上看,布谷鸟跟斑鸠有些相似,不过要比斑鸠大一些,平均体长在30公分左右。布谷鸟的翅膀和尾羽颜色以浅黑色为主,腹部的毛发呈灰白色的,从腹部的中部一直到尾巴有褐色的斑纹,爪子大都以黄色为主。
布谷鸟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一种“益鸟”,因为它的食物主要以昆虫为主,因此,布谷鸟的栖息环境主要以森林为主(昆虫数量较多),当然在森林日益减少的今天,布谷鸟在农村地区经常出现了田间的大树之上。由于布谷鸟停留的地方大都是高大的乔木,所以,大多时候我们对它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鸟的”。
许多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布谷鸟的4个亚种均在我国有分布,为什么我们只在每年的4-6月才能听到布谷鸟叫?
细心的小伙伴一定发现了,布谷鸟的叫声一年之中仅有两三个月能够听到,而且这个时间大都集中在麦收以前,从麦收之后,布谷鸟的叫声就非常的少听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与两方面的有关。
首先,在我国分布的布谷鸟大都是夏候鸟,夏候鸟简单来说就是春夏季会在一个地方,到了秋冬季会去另一个地方过冬的鸟类,比如大雁就是典型的夏候鸟。布谷鸟在我国大都是春末从其他国家和地区飞来的,它们来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繁殖。等到秋天,它们就飞走了。
其次,布谷鸟是一种独居的鸟类,它们之所以在4-6月份频繁的鸣叫是为了吸引异性。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布谷鸟的繁殖期在6月份结束,从那以后,它们就很少叫了。不过,这不代表布谷鸟飞走了,只是它们更加低调的在田野和树林中觅食而已。其实,在我国的布谷鸟一直会待到9月份左右,才开始动身前往热带地区越冬。
因此,布谷鸟在我国算是一个“过客”,不过,这个“过客”在我国干了一件大事-繁殖。到了八九月份之后,它们就会飞走,来年4月份左右再次回来。期间,它们的鸣叫大都在4-6月,这是因为它们需要用鸣叫来吸引异性进行繁殖。
布谷鸟真的很残忍吗?
这个问题要是否成立,要看角度。从食性上看,布谷鸟并不是“刽子手”,它们不会攻击其他的鸟类,只是以昆虫为食,所以也算不上残忍。但是,如果从繁殖习性上看,它确实很残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信大家都听过“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其中“鸠”泛指那些喜欢抢占其他鸟类巢穴的鸟,而我们今天说的主角布谷鸟,就是典型的“鸠”。与其他的“鸠”不同的是,布谷鸟并不是直接抢夺其他鸟类的巢穴,而是利用其他鸟类的巢穴育雏。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我们简单的说一下。
一般情况下,鸟在繁殖期都是先建好巢,再繁殖的。但是,布谷鸟不同,它们没有营巢的习性,简单的说就是没有家,也不需要家。因为,它们有着间巢寄生的习性,简单的说就是把蛋产在其他鸟类的巢里,由被寄生的鸟孵化自己的卵的行为。
布谷鸟的这种行为也引起了许多鸟类学家的兴趣,因为关于布谷鸟繁殖的秘密慢慢的也浮上了水面。根据鸟类学家的观察发现,布谷鸟会选择超过15种鸟作为寄主,其中主要以芦莺、喜鹊、伯劳、雅雀等鸟类为主。这是因为这些鸟类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都是由雌鸟单独孵化和育雏。这样就给了布谷鸟可乘之机,它会在高树上观察这些鸟,一旦它们产卵后,它几乎是寸步不离的观察,等到雌鸟外出时,它会立即飞到对方的巢内,将对方的蛋叼走,然后迅速的产下一颗蛋。
为了让宿主相信这是自己的蛋,布谷鸟也是煞费苦心。首先是数量,布谷鸟产几颗卵就会叼走对方几颗卵;其次,布谷鸟的卵与这些宿主的卵都有着高度的相似性;第三就是速度,为了防止自己产卵时宿主回来,布谷鸟提高了自己的产卵速度,它将这个速度压缩到10秒左右,而正常情况下,鸟类产卵的时间至少要在5分钟以上。
就这样,布谷鸟几乎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卵产在了别人的巢内,而且这些寄主会像对待自己的卵一样,将布谷鸟的卵成功的孵化,并喂养长大。也就是说布谷鸟“杀了别人的孩子”,还让别人帮自己“养孩子”,不可谓不残忍。不过,布谷鸟的残忍还没有结束。
初生既成“魔”
布谷鸟之所以能够迅速的产卵一方面是其进化的结果,而另一方面与其卵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大多数鸟的卵都是在孵化期间开始正式的生长发育的,而布谷鸟的卵生下来胚胎就已经部分发育了。这有一个极大的好处,那就是比其他鸟的卵先孵化。先孵化后的小布谷鸟凶相毕露,在鸟巢里,不管是有未孵化的卵还是其他的雏鸟(布谷鸟选择的寄主的雏鸟要比布谷鸟雏鸟小一些),它统统都会挣扎着将它们推出鸟巢,这样整个巢里就剩下了布谷鸟自己,可怜的寄主还全身心的照顾布谷鸟的雏鸟,直到它长大,飞走,这一年又百忙了。
所以,说布谷鸟残忍就是因为成鸟有间巢营生的习性,而这个习性是以牺牲其他鸟类的后代为代价的,而且即便是刚孵化的布谷鸟雏鸟也是“刽子手”,它将寄主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
总结
布谷鸟因为其特殊的繁殖习性被人打上了“恶魔”的称号,不过这个称号也一定也不为过,毕竟它杀死了许多鸟的后代,还让其他鸟给自己孵卵和育雏。当然,这些被选择为宿主的鸟也不是完全“坐以待毙”的,它们或通过将鸟巢建在更加隐蔽的地方,或通过仔细甄别巢中的卵等等方式来对抗着“吸血鬼”的寄生。
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因为一种鸟的生存方式对其产生敌对的情绪,毕竟,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换句话说,布谷鸟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其他鸟类的数量平衡。
杜鹃鸟把蛋下到别的鸟窝以后就真的不管自己的鸟蛋了吗
“鸠占鹊巢”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但是,你可能不会想到,在自然界中“鸠占鹊巢”的戏码经常的上演,尤其是在鸟类之中。不过,通常在鸟类中发生的“鸠占鹊巢”行为,并不是一种鸟抢夺了另一种鸟的巢,而是一种鸟会将卵直接产在另一种鸟的巢中,让别的鸟孵化、喂养自己的后代,而自己成了“甩手掌柜”,它们“只管生不管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杜鹃科和莺科下的几种鸟类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说一下它们是如何让别人帮忙孵化和照顾“孩子”的?
现实版的“鸠占鹊巢”
“鸠占鹊巢”中的鸠和鹊分别指不同的鸟类,其中鹊就是我们常见的喜鹊。喜鹊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鸟类,它们经常在大树上发出“喳喳”的叫声。从体型上看,喜鹊的体长在45公分左右,在我们常见的鸟类中已经算的上是一种大型的鸟类了,而且它们属于杂食性鸟类,性情较为凶猛,因此在原生环境中几乎没有天敌。
但是,有两种鸟类盯上它们,它们就是“鸠”了。我们常说的鸠实际上是指两种不同的鸟,一种是红脚隼,一种是杜鹃科下的大杜鹃,俗称布谷鸟。
红脚隼是隼形目下的一种小型猛禽,虽然它们的体长平均仅有28公分左右,但是它可是凶猛的食肉动物,无论是昆虫、其他小型的鸟类都是它的猎物。从分布上看,红脚隼在我国主要分布很广,南北方都有分布。
每年的4-5月份是红脚隼繁殖的季节,但是它很少像其他鸟类那样自己营巢,而是去抢夺喜鹊的巢,虽然喜鹊也不是好惹的,但是在个体战斗力上,喜鹊是处于下风的。再加上红脚隼也喜欢在比较高大的乔木上栖息,所以喜鹊成为了它抢夺的主要对象。在抢夺鸟巢时,通常是雌雄红脚隼一起出动,成功后,轮流孵化自己的卵,而且共同抚养后代直到后代有飞行能力。
第二种是大杜鹃。整个杜鹃科有超过80%的鸟类是“强盗”,除了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杜鹃外,其他地区的杜鹃都没有自己营巢的习惯,它们喜欢随遇而安的生活。在整个的杜鹃科下,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布谷鸟了(大杜鹃)。
大杜鹃的食性和繁殖习性与红脚隼非常相似,它们主要的食物以昆虫为主,而且繁殖期在也在每年的4月末到5月中旬之间。由于大杜鹃是一种夏候鸟,而它们夏天的主要繁殖地就在我国,因此,我们能够听到大杜鹃叫声大都集中在夏季,也就是麦收的前后。
大杜鹃在繁殖期会频繁的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这个声音其实是雄性发出的,而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异性前来交配。当繁殖期一过,布谷鸟即使还在我们的田野里活动也极少会发出叫声了。
当交配完成后,雄性大杜鹃大概率会直接飞走,留下雌性独自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对于雌性大杜鹃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找一个可以产卵的巢了。但是,大杜鹃又懒得去建巢,所以,它们把目光放在已经有巢的其他鸟类身上。不过,大杜鹃体长平均仅有30公分左右,而且它并没有像红脚隼那样尖利的喙和爪子,去抢夺同体型鸟类的巢没有任何的优势。
因此,为了保险起见,大杜鹃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不抢夺其他鸟的巢,而是让其他的鸟帮助自己孵化卵。于是,一场阴谋悄悄的开始了。它首先开始了自己的观察,由于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鸟类都是雌雄共同营巢、孵化照顾后代的,所以,大杜鹃几乎没有任何的机会将自己的卵产在别的鸟的巢中。因此,大杜鹃把目光锁定在了孤雌营巢孵化后代的鸟类身上,比如喜鹊、伯劳、雅雀等体型与自己接近,符合自己对巢要求的鸟类。
选好了巢,接下来就是实际操作了。大杜鹃会在选定的巢穴附近的高处仔细的观察着对方的一举一动,由于它选择的这些鸟类是雌性一方孵化后代的,而孵化需要时长(一般都在20天左右),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雌鸟需要外出觅食补充体力。此时,看到雌鸟飞远后,大杜鹃动了,它会迅速的飞到巢穴边缘上站着,看巢内的情况。
如果巢内是鸟蛋,它会用爪子和喙将蛋推出巢外,或者干脆吃掉,如果巢内有刚孵化的幼鸟,它也会直接把幼鸟扔出巢外。之后,自己光明正大的坐在其他鸟的巢上,把自己的卵产下。然后快速的飞走。
等到巢真正的主人回来后,面对巢内已被“狸猫换太子”的卵,主人竟然毫无察觉的坐了上去,开始了正常的孵化。而卵真正的“母亲”早已经飞走并且在田野中愉快的吃着昆虫了。但是,你以为这样就完了?错,一场阴谋正在酝酿。
由于大杜鹃选择的这些鸟类的卵孵化期大都在半个月以上,而大杜鹃的卵则仅需要10天左右就能孵化,所以,即使大杜鹃没来得及破坏鸟巢主人的卵,它们的后代也比主人的后代要先出生,此时,还没睁开眼的大杜鹃幼鸟就开始了自己的杀戮,它们会把未孵化的卵直接推出巢。让这些“义母”的后代白忙一场。
当大杜鹃的卵成功孵化后,毫不知情的巢的原主人会像照顾自己的雏鸟一样照顾大杜鹃的幼鸟,正常的给它们提供最柔软且富含蛋白质的昆虫幼虫。渐渐的,大杜鹃雏鸟越长越大,如果开始大杜鹃选择的是棕扇尾莺这种成鸟体长仅有10公分的鸟类,那么随着大杜鹃的雏鸟越长越大,它们的体型甚至可以超过自己的“义母”。尽管“义母”一脸懵,它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什么?
总结
在自然界中确实存在许多“不负责任”的鸟类,它们会利用其它的鸟类孵化自己的卵,它们被称为“孵卵寄生性”鸟类。这种鸟类除了自己交配和产卵外,自己后代之后的一切行为似乎都与它们无关,它们产下卵之后就飞走了,让其他的鸟帮助这个“杀子仇人”照顾自己的后代,而杜鹃科下的许多鸟类就是靠这种方式来繁育后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