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是什么信念支撑着秦朝“奋六世之余烈”
- 秦国为什么需要奋六世之余烈才灭了六国,统一中国给后人带来了什么启示
- “奋六世之余烈”中的6位秦王,谁最贤明
-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所谓的六世是指哪些秦国国君
-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为什么输给了刘邦十年的努力
- 奋六世之余烈,如果给这六个秦国君王所做贡献排个顺序,应该是怎么样的
- 奋六世之余烈,指的是都是谁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是什么信念支撑着秦朝“奋六世之余烈”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建立大一统国家后才成为秦朝。
那么秦国艰苦奋斗,是哪六世呢?从秦庄襄王开始算起,秦孝文王、秦昭襄王、秦惠文王、秦孝公、秦献公,这算是六世了。秦武王与秦昭襄王是兄弟,算是一世,不能做数,所以,从秦献公开始算起,秦朝就开始奋发图强了。
(秦国中衰后才是崛起)
在公子连(秦献公)之前,秦国已经经历了四世三公之乱,国力衰败,君权旁落,自秦穆公以来独霸西戎以来,秦国的国力一路走低。晋楚百年争霸,秦国沦为了看客,被封堵在函谷关以西,与中原诸国失去了交流,整日与戎族为伍,被中原人看轻为戎狄之邦。
当中原大地发生巨变,田氏代齐、三家分晋这样的事,封建生产关系取代了奴隶制,自耕农成为主流,秦国依然是奴隶制,并且盛行人殉。当年秦穆公去世,就有殉葬177人,其中有很多是秦国的精英阶层。以后历代秦国国君都执行了这样的国策,甚至这都成了政敌们斗争的工具。秦国因此远人不附,贤能不举,到了秦献公时,已经连续一百多年暗弱。
如果在秦献公之前,秦国还能自得其乐,那么在战国开始后,灭国大战成为主流,秦国能否生存下去就成了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了。魏文侯通过变法,急贤举能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由于地处中原,联结三晋图霸天下,是魏国的国策,因此魏国的可扩张的方向只有秦国的河西之地。
(秦献公父子为收河西而战)
这片地区是黄河西岸的黄土高原,在当时是水草丰美之地。这片土地原属于游牧民族,后来秦国、晋国联手赶跑了游牧民族,两家各自分了一部分土地。但是国界并没有划分清楚,这就给了魏国借口和理由发动战争。
从公元前413年开始,魏国持续对河西发动战争,成功打下来大片国土,筑城少梁,设置西河郡,吴起为第一任郡守。与此同时,魏国还派兵越过赵国,攻打中山国,前后3年,终于灭中山,派太子击驻守中山。此时的魏国四面开战,不落下风,其国力之强,天下为之侧目。
但是魏国也不敢过分的肆无忌惮,毕竟中原地区没有一个弱国,而且彼此联姻,唇亡齿寒。只有秦国地处偏僻,国家生死存亡对其他国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魏国持续对秦国用兵,以至于秦国最后被压迫到华山以西的关中平原中西部,人口稀少、国力薄弱,天下诸侯都以为秦国灭亡只在旦夕之间,而且救无可救。
天下人都对秦国的安危感到担忧,秦国人焉能不知?他们请求在魏国流亡29年的公子连回国继位。公子连经过一番运作后,才得以顺利归国。
秦国势若累卵,秦献公归国之后就开始改革,但是秦国的守旧势力太过强大,国君的废立都是几个庶长说的算。所以,秦献公先是直接掌管了几个县,增强了国君都力量,然后废除了殉葬制,鼓励人们开垦屯田。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后,秦国国力开始增强,秦献公开始冲击魏国占据的河西之地,想把这个秦国头顶悬着的剑给取下。然而,终秦献公一世,秦国被魏国压制,随时都可能灭国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变。
(晚年的秦献公)
所以,秦献公在选择继承人时,没有选择热衷于战场杀伐的长子,而是选择了成熟稳重的次子嬴渠梁。秦国如果再打下去,将有亡国之忧。嬴渠梁继位后选择了示弱于魏国,不仅不再征讨河西之地,还把魏国被俘的丞相公孙痤给送回魏国了。
嬴渠梁怀着振兴之念,延揽天下英才,力行改革,这才有了商鞅入秦与变法的故事。
所以,秦国也有百年国耻。大争之世,魏国意图灭秦,其野心昭然若揭。秦国始终活在魏国的恩赐里。当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后率先强大起来,山东六国开始频繁组织伐秦之役,而且秦国在山东六国眼里,都是群山野草民,说蛮夷之邦,这些山东六国的文化优越感,即使到了秦统一天下后依然存在。这才有了秦始皇的改弦更张,焚书坑儒。
(秦孝公)
在到后来,尽管秦国在昭襄王时已经取得了相当优势,但是山东六国依然能在公元前247年组织起五国伐秦。秦国在历年所得,几乎全部吐出去了。
因此,秦国一直生活在亡国边缘,是山东六国不屑与之为伍的蛮夷之人,其军队也被称为虎狼之军。
秦人知耻而后勇,用手中的铁与血最终挣得了国家的尊严。如今,秦国的制度能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圭臬,秦的知名度远超其他国家。这也算是秦国为什么“奋六世之余烈’的原因吧。秦献公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创业者,六世以后,直到秦始皇才最终上市。
秦国为什么需要奋六世之余烈才灭了六国,统一中国给后人带来了什么启示
秦奋六世之余烈而一统华夏,车同轨书同文,万代皆行秦政治,可以说秦之一统奠定了此后两千余年中华历史发展的整体基调;然而一统华夏的秦王朝却二世而亡。要知道秦奋六世之余烈指的是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之间的六代君主,而在此前秦国已立国已有四百余年。为什么秦国从商鞅变法算起就历经六世君主的积累才得以一统华夏(这还不算之前四百余年秦国历代先君的开拓)?为什么六世之余烈而一统华夏的秦王朝只用了两代人的时光就轰然倒塌了呢?秦的崛起和灭亡究竟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呢?在下谨就个人观点为大家阐述于下:
强国之道在于改革创新——秦在商鞅变法之前积贫积弱,为列国欺凌歧视,甚至连门户函谷关也被魏国所夺,一时间秦国被牢牢锁死在关中平原。商鞅变法通过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从而打造出中央集权政体,避免国家内耗;以军功爵制打破秦国上下的阶级尊卑秩序,为寒门子弟提供了一条晋升渠道,使他们充满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激情;以奖励耕战的政策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统一战争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
改革创新之难在于如何如何突破固有观念和既得利益的束缚——商鞅变法时甘龙、杜挚曾说过“没百倍之利不变成法”,这是因为任何改革都需要经历相对漫长的转型阵痛——在改革初期不仅一时难以见到成效,更有可能还不得不放弃一部分大家已到手的利益,而这种放弃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事实上不是人人都能走出这一步的。变法后的秦国打破了原本存在于秦国贵族和百姓之间的阶级壁垒,完全以军功晋升官爵从而为那些毫无政治根基背景的寒门子弟提供了上升空间。与此同时秦国君主和这些新提拔起来的寒门子弟组成政治联盟打压世家贵族势力,从而强化中央集权。问题在于:当这些寒门子弟晋升高位之后就在秦国催生了一个新兴的职业官僚集团。相比传统的世家贵族而言:职业官僚集团在其发迹的早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因为他们没有世家贵族那样的政治根基,只能通过政绩来取得君主的青睐和百姓的认可,这时他们积极推动变法强国;然而当他们大权在握之后就日益走向变法改革的对立面。为什么在大秦一统华夏的过程中立下大功的李斯那么轻易被赵高拉拢成为秦王朝的掘墓人就是因为不愿放弃到手的既得利益。可以说秦国的崛起是因为职业官僚,而灭亡同样是因为职业官僚,原因无他——既得利益使然。商鞅变法的核心在于一个“变”字:没任何制度是可以包治百病的,任何制度都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更张损益,也就是所谓“三代不同法,便国不法古”;如果一味因循守旧,即使是曾给国家带来再大好处的制度也有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阻碍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战争绝不是简单的两军对垒,而是综合国力的全面较量——秦之所以能一统天下不仅仅在于有一支虎狼之师,更在于秦的综合国力远超六国:奖励耕战的政策使秦国在粮食的后勤补给上力压六国;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使秦国得以对主要战略对手进行分化瓦解,从而实现各个击破的目的;废分封行郡县使秦国国内政治不像六国那样充满内耗;从长平之战中秦国对赵国使用反间计来看:秦国是在赵国安插了大量情报人员的,尽管正史上缺乏这方面的记载,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秦国和六国的正面战场之外秦国还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隐形的情报战场......我们读史书往往关注的是战场上的金戈铁马,然而实际上秦国在一统华夏的过程中早已综合使用经济战、外交战、情报战等多种手段打击自己的对手,同六国交战的绝不是秦军而是秦国。那么今时今日呢?尽管表面上这个世界看起来还算太平,然而事实上各国之间的经济战、外交战、情报战从来就没停止过,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些隐形的战场尽管不见硝烟,但同样关乎国运。
人才是兴国第一要义,而人才的选拔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在秦国的崛起道路上商鞅、张仪、范雎、白起、吕不韦、王翦、蒙恬、李斯......一代又一代人才前仆后继推动了秦国一步步由弱到强,可以说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成就了大秦帝国的霸业。那么选拔人才又该依据什么标准呢?个人以为:应当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如果一个人处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别人评头论足,却不屑于去实际从事某项具体工作,那不过是空谈误国的清流而已,必须永远记住只有实干才能兴邦;如果一个人能力出众,却没任何原则底线,那就意味着他可以为了出人头地而不择手段,在他眼中一切都是可以用来出卖的——正如我在上文提到的李斯,那可是为大秦一统立下汗马功劳的,然而李斯却欠缺为国为民的公心,而是始终热衷于个人的出人头地,甚至不惜为此与赵高合作,最终扮演了大秦掘墓人的角色。
“奋六世之余烈”中的6位秦王,谁最贤明
西汉时的政治家贾谊在的《过秦论》中说,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并非是他的功劳,而是因为“奋六世之余烈”。因为秦始皇之前的6位君王的努力,才有了秦始皇后来一统天下的结局。 “奋六世之余烈”中的“六世”依次是,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以及秦庄襄王嬴异人(嬴子楚)。
这六世秦王,若论贤明程度的话,我觉得是秦武王贤明度第六,秦孝文王嬴柱第五,秦昭襄王嬴稷第四,秦庄襄王第三,秦孝公第二,秦惠文王嬴驷最贤明,当属第一。
最不贤明——秦武王
说起秦武王,我对他有2点印象,一个是名字太“谐音”,一个则是他去周天子面前举鼎了。
嬴荡拥有跟自己名字相似的性格,他性格直率,有些自负,极为崇尚武力且好战。公元前311年,嬴荡即位,谥号秦武王。他在位的短短4年,弃用张仪等文臣;重用任鄙,乌获等大力士。
虽然秦武王在位时的也有功绩,夺宜阳、平蜀乱等,但从他的人事任用以及最后的死法来看,他是这6世秦王中最不贤明的一位了。
第5贤明——秦孝文王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嬴柱即位,他这6世秦王中在位最短的一位,只当了3天的秦王。这3天中,他大赦天下,善待善用了秦昭襄王时期的功臣能臣。而其余的事情,便没来得及做就魂归净土了。我觉得,若孝文王多活一段时间,一定会是一位非常贤明的秦王。
第4贤明——秦昭襄王
公元前307年,因为同父异母的哥哥嬴荡举鼎而死,导致秦国群龙无首,危机四伏。这时,赵武灵王赵雍不知道抽了什么风,非得将秦国身在燕国多年的人质嬴稷送回秦国当秦王。因为当时的赵国比较强,所以秦国只能听之任之。
公元前307年十二月,嬴稷登基为秦昭襄王。自此,他开启了在位56年帝王生涯。在前40多年,秦国的朝政一直都是他的二舅魏冉、大舅芈戎以及母亲芈八子把持着,没有显出嬴稷有多贤明,反而显得他有些幼稚天真。
嬴稷听闻齐国中的孟尝君是一位十分仁义的君子,为了跟大舅二舅和母亲“反着来”,公元前229年,嬴稷将千里之外的孟尝君邀请到了秦国来做丞相。刚见到田文,嬴稷表现得如相见恨晚。但就在嬴稷想要重用田文之时,一位大臣向秦昭襄王谏言说:“田文跟齐王是同宗,若田文为相,以后涉及齐国的国事,田文会要先考虑齐国后,才能考虑秦国,那样的话,对于秦国来说就危险了”。秦昭襄王一听,感觉是这种情况,于是想要杀死田文。最后田文无奈,彻夜逃出秦国,回到了自己的齐国。
除了田文为相这件事之外,秦昭襄王还有一件昏庸的事情。长平之战的胜利,让秦国成为了当时战国中的最强国。可能是因为是最强了,所以秦昭襄王晚年便过得有些“自负”,他不听白起意见,执意攻打赵国,但围困了赵都邯郸3年,也没有成功攻破。
这时,秦昭襄王没有想着撤兵休养生息以图再战,而是为了集权而强迫白起出战。白起当时也是“犟”,因为秦昭襄王在长平之战时没让他攻邯郸,所以一直心里有气。加上现在又被秦昭襄王3次邀请,自己若出战的话,打不打赢都必被秦王怪罪,所以两人就僵了起来。最后没有办法,秦王在让白起返回封地的途中,将白起赐死在了杜邮。
为了自己君王的权利,嬴稷不知道害死了多少秦人勇士,也害死了一代战神白起了。因此,我觉得秦昭襄王是“6世秦王”中贤明与昏庸并存的一位。
第3贤明——秦庄襄王
公元前250年,在位3天的孝文王驾崩后,嬴子楚登基,成为了秦庄襄王。嬴子楚在位的时间也很多,只当了3年的帝王。不过,在我看来,子楚却是一个十分贤明的秦王。
子楚在位初期,继续着父亲嬴柱的“大赦天下”,之后对内行仁政恩惠庶民;对外令吕不韦、蒙骜、王龁等大将猛攻列国,大大扩大了秦国的版图。
纵观秦庄襄王的一生,他也因为在位太短而无建大功。倘若给他30年的时间,一统天下的可能不是嬴政,而是他嬴子楚了。
第2贤明——秦孝公
作为“奋六世之余烈”的首位君王,可以说,没有秦孝公,就没有之后的5世秦王之功。秦孝公有多贤明?他在登基后向山东六国发出的“求贤令”便可说明一切
《求贤令》原文:秦,自穆公称霸,国势有成,大业有望。然,其后诸君不贤,厉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世政昏,内乱频出,外患交迫,河西尽失,函关易手,秦始由大国而僻处一隅。其后,献公即位欲图振兴,连年苦战,饮恨身亡。当此之时,国弱民穷,列国卑秦,不与会盟。且欲分秦灭秦而后快,国耻族恨,莫大于此。本公即位,常思国耻,悲痛于心。
从求贤令中可以看出,秦孝公非常的真诚,不惧说出秦先代的昏庸不足,以及当时秦所有的弊端。秦孝公的胸襟,是历代君王之首啊。不过,但论贤明的话,我觉得秦孝公不如他的儿子秦惠文王嬴驷。
最贤明——秦惠文王
公元前338年,嬴驷登基。初为帝王的他,便展露出了帝王该有的小心谨慎。当时微信嬴驷统治的因素有很多,商鞅、以甘龙公孙贾为首的士族、以大伯赢虔为首的宗亲等,如此混乱的格局,硬是被嬴驷给“破”了。
嬴驷先利用士族和赢虔对商鞅的仇恨,除掉了商鞅。在商鞅死后,又以为商鞅洗冤为名,除掉了甘龙、公孙贾和赢虔。至此,秦国真正进入了“嬴驷时代”。
嬴驷在位时的秦国,已经不是战国七雄中的最弱了,整体国力至少能够排进前5名。然而,嬴驷并没有因此而自负自傲,而是依旧寻找着天下大才。公孙衍、司马错、张仪等大才,都被嬴驷慧眼识别并重用。在嬴驷的带领下,秦国强盛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实,嬴驷也是一个有些“小心眼”的人。他杀商鞅,一个是因大局,一个也是因商鞅曾流放自己。而后在得知爱妃芈八子仍然跟义渠王不清不楚的时候,嬴驷还囚禁了义渠王。不过嬴驷并没有因一己之私杀了义渠王,而是顾全大局地放了他。
纵观嬴驷的一生,他可真乃秦国最鲜明的君王啊。若秦孝公是秦国的变革者,那嬴驷便是让秦国真正强大起来的王者。
老伙计们,你觉得“奋六世之余烈”中的6位秦王,谁最贤明呢?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所谓的六世是指哪些秦国国君
贾谊的一篇《过秦论》天下闻名,其中有一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这六世之余烈具体指的是哪六世?他们又有哪些“余烈”留于秦始皇呢?
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在内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富国强兵,并迁都于咸阳,对外和亲楚国,盟约韩国,联合齐、赵攻打魏国,将战国七雄中最强一国魏国削弱,自此魏国一蹶不振,开疆拓土为秦国统一打下基础。
秦惠文王赢驷,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赢驷继位之初为平息宗室仇怨车裂商鞅,但却沿用商鞅之法制,公元前325年始称秦王。当政期间重用各国来投人才,扫义渠,灭巴蜀,出函谷,下商於,为秦国打下巴蜀这个富庶的后勤粮仓,扩大了秦国土地,使秦国进一步强盛。
秦武王嬴荡,惠文王之子,公元前310年至公元前307年在位,时间很短了,在位期间平定蜀乱,攻克宜阳,设置丞相,这位武王是举重爱好者,公元前307年与大力士孟说比试举鼎,结果“绝膑而亡”。
秦昭襄王赢稷,惠文王之子,武王异母弟,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历史上长命君主之一,在位早年其母宣太后掌权,外戚魏冉执政,先后战胜齐、楚、赵等国,取得河东、南阳、黔中等大片土地,迫使楚国迁都,从此再无强盛起来;后期任用范雎为相远交近攻,公元前公元前260年,秦名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灭赵军45万,彻底打残强敌赵国,并于公元前256年灭亡周朝和西周国,奠定了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之基础。
秦孝文王嬴柱,昭襄王之子,公元前250年在位,正式在位时间仅仅三天(主要是昭襄王活的太久了,公元前251年其父死后嬴柱为其守孝,守孝期满后继位三天去世)以致功绩不显,属于打酱油的角色。最大功绩可能是立对了太子嬴子楚(秦始皇之父)。
秦庄襄王嬴子楚,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公元前249年至公元前247年在位,在为期间攻灭东周国,并吞并韩赵魏三国大片土地。虽也属于打酱油的角色,但他结交了一个有眼光的政商吕不韦,生下了一个好儿子嬴政。死后其子嬴政继位,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后,称始皇帝,并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其实我感觉秦孝公之父,秦献公嬴师隰功绩也很大,至少比那两个打酱油的秦王功劳要大的,但是不知贾谊为什么不说是“奋七世之余烈”?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为什么输给了刘邦十年的努力
刘邦可没有努力,刘邦的那十年就是为了一个目标“活着”。
为了这个目标,刘邦甘愿做“带头大哥”;也甘愿做人家小弟;为了逃命,从飞驰的马车上推下自己的儿女;老父、老婆被俘,扔一边不闻不问,怀里抱着新欢;项羽要烹了他老爹,无耻的跟项羽讨要“杯羹”。
这种事情项羽做不来,嬴政更做不来。其实刘邦只比嬴政小三岁,但恍如隔世。两个人追求的目标完全不一样,一个被时代的洪流裹挟、被命运推着走,一个是逆天改命,强行规划天下。
刘邦只是被后世包装成了一个平民,其实从他的兄弟刘交、他在外所结交的那一帮人以及他生活的圈子,他大抵是一个没落的贵族,或者说他的集团里面充满了没落七国的贵族。譬如韩信、张良这些都是已知的没落贵族。而这些贵族们,都是反秦的中坚力量。
刘邦市井无赖的性格,正好弥补了这些贵族们性格上的缺陷,遇事碍于名声,无法转圜。所以没脸没皮、好张罗事儿的人,往往在乱世当中,更容易成功,因为他不容易被各种框架束缚。
最终能够赢得项羽坐拥天下,建立汉朝,这大抵也是刘邦未曾想到的。因为在这10年当中,刘邦就一直在失败,在逃命。但是垓下一战,刘邦一把梭哈。
性格决定命运,所有人在整个秦末十年当中,都扮演了各种各样的英雄,结果都输给了狗熊刘邦。其实在无数次失败当中,刘邦只要稍微懈怠一下,放弃掉,那他将死无葬身之地。
再说回秦始皇嬴政,嬴政的出身不可谓不悲苦,乱世离人,寄身邯郸,母亲又是一个卑贱的歌姬,随时有生命危险。但他却又是最大的捡漏王。
原本无论是他还是他的父亲异人都只不过是“贱商”吕不韦的棋子。但是嬴政一旦获得权力之后,同样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求存能力。他不单搞掉了嫪毐集团,还干掉了吕不韦集团,真正的从一无所有变成了地表最强权者。
得到是不容易的,所以他更害怕失去。而道理告诉我们,“幸福如手中沙,捏的越紧失去的越多。”
在李斯的辅佐下,秦国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为中国形成大一统社会奠定了制度基础。但是从初衷而言,更多的是秦始皇个人害怕失去的无与伦比的控制欲。
新兴的制度严厉的打击了既得利益者们,无论秦国的贵族们还是曾经七国的贵族们,都被排除在了这个利益分配的格局之外。强大的历史惯性导致了秦朝的短命。
而且在这制度尚未深得人心的时候,秦始皇在没有考虑身后布局的情况下,突然病逝。而赵高在攫取权力之后,又在拼命地挥霍秦国百余年建立起来的国家信用,大局不可挽矣。
面对海内风云突变,秦国已经没有“纠纠老秦,共赴国难”的团结,也没有可以依靠的曾经的贵族势力。
刘邦晚年曾经讲过:“王与士大夫共天下”。这才是刘邦最终能赢的关键所在。
奋六世之余烈,如果给这六个秦国君王所做贡献排个顺序,应该是怎么样的
我们先介绍下六世余烈都是谁:
第一位,秦孝公,在此之前,秦国还很虚弱,曾一度被魏国按着打,被打的实在受不了了,于是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不负所托,将秦国改造的国富民强,兵强马壮,俨然就是一部战争机器,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位,秦惠文王,1、此时的东方六国认识到单打独斗已经不是秦国的对手了,于是他们采取合纵的策略对抗秦国。针对这一情况,秦惠文王任用张仪实行连横策略,打破了六国的合纵。2、武功方面,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使秦国更为强盛。
第三位,秦武王,秦武王在位仅三年,但是就这三年的时间里,还斩杀了六万韩军,拿下了韩国的军事重镇宜阳,从此有了兵出函谷关的通道。
第四位,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位56年,做了很多贡献,最重要的有两点:1、任用范雎为相,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进一步瓦解六国合纵之策。2、重用战神白起,在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5万,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5万,消灭了东方六国的主力,为以后的统一大业扫除障碍。
第五位,秦孝文王,秦孝文王继位三天就死了,没什么可说的。
第六位,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在位也仅有三年的时间,但是他也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1、建立东郡,切断了六国合纵的通道,2、占领了赵国三十七座城池,使还没缓过气来的赵国更是雪上加霜。
秦国自秦孝公以来,可以说六世代代都是明君,代代重用贤臣,代代皆有贡献,正因为他们的努力,才能使赢政在即位后,横扫六国,统一天下。
要给他们的贡献排个名次的话,我觉得,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武王>秦庄襄王>秦孝文王。(谢谢阅读,欢迎关注,史料来源于《史记》等,图片来源于网络)
奋六世之余烈,指的是都是谁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很高兴为题主解答这个问题!下面简单介绍下,哪六位,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功绩!
第一位,秦孝公(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赵氏,《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二位.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公元前311年),一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位,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姓,赵氏,名荡,亦称秦武烈王(《世本》)、秦悼武王(《秦记》),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
秦武王重武好战,在位期间,平蜀乱,设丞相,拔宜阳,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秦武王身高体壮,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仅23岁。
第四位,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外戚魏冉为宰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魏冉推荐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国的河东和南阳、楚国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胜赵军。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将,公元前256年又灭亡西周国(此西周不是作为朝代的“西周“,而是战国末期的西周公国),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昭襄王去世,终年有75岁。
第五位,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秦始皇祖父,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下令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拆除王家园囿。秦孝文王于前250年11月12日行改元继位之礼,三日后为其父除丧期间去世,葬于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其子秦庄襄王继位。
第六位,秦庄襄王(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47年),亦称秦庄王,嬴姓,赵氏,本名异人,后改名楚 (一作子楚) ,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战国末期秦国国君。
子楚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其子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追封秦庄襄王为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