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臣谋国

司马懿掌权后,司马师和司马昭怎么不篡位呢?究竟是严嵩的老成谋国属于爱国,还是海瑞的弃国弃家属于爱国呢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6-07 12:34:08 浏览6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司马懿掌权后,司马师和司马昭怎么不篡位呢

作为曹家第一代打江山的曹操,在去世仅十个月后,他的儿子曹丕就逼汉献帝禅让帝位,废除仅剩下名义的汉朝,曹丕从接曹操的班到建立魏朝只用了十个月时间。

29年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掌控了魏朝朝政,2年后司马懿去世,他的长子司马师接班继续掌控魏朝4年,司马师因病去世后,司马昭掌权,10年直到司马昭去世,也没有在任内改朝换代,无奈只能继续留给下一代来完成。

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仅仅在司马昭去世几个月后,就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帝位,于是司马炎建立晋朝,司马炎建立晋朝的过程与曹丕建立魏朝的过程是非常相似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司马炎已经是司马家族的第三代人了,而曹丕却是曹氏家族的第二代人。

曹丕篡位

也就是说:曹丕建立魏朝比司马炎建立晋朝少了一代人。为何如此?

这就涉及到篡位的流程,不是任何一个手握大权的权臣都可以篡位为帝王的,比如秦朝的赵高,手握朝政大权,连皇帝胡亥也敢杀死,权力绝对是大到没有任何人能控制的地步,赵高也很想做皇帝,但是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人支持他,因为篡位是一个有流程的技术活,想要成功,必须包括三个要素:

一、绝对的权力。

绝对的权力就是指掌控朝廷的政治权力和军事权力,也就是政权和兵权,只要控制了这些权力,就有了进一步篡位的基础,如果没有,那不叫篡位,而叫造反,造反是很难成功,并且有很高风险,比如三国晚期的钟会谋反,他只是手中有了一点兵权,就开始不切实际的幻想造反成功,成功没有这么容易的。

曹操与三国

控制绝对的权力是一个权臣或者一个集团能够篡位的基本实力,如果没有,就不太可能会成功的,至少成功的几率不高,同时这也是保证整个天下稳定的基础,四分五裂战乱不断的社会往往各方抛都相对均衡,只有绝对的权力才能控制天下。

二、背后的政治集团。

任何权臣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比如曹操,他的背后站着谯沛夏侯氏及曹氏武将集团和颍川士族集团,这些政治集团推动着曹操一步一步向前走,打好篡位的基础,曹操从丞相到魏公,从魏公到魏王就是一步一步篡位的流程。

即使曹操想放弃政治权力,不想称帝,那恐怕站在他身后的政治集团也不会同意,任何势力只要成为集团,那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曹操只是这个集团的代言人而已,因为曹操个人能力突出,所以集团对曹操的控制不强,反而是曹操控制了集团,但是到了曹丕时代,能力不如曹操,控制力也没有曹操强。

九品中正制

甚至曹丕以九品中正制保证士族集团的利益,从而换取士族集团的支持,士族集团就是曹丕背后的政治集团,是以士族为基础,为了共同的政治利益不择手段,只有垄断权力。正因为曹丕背后有一整个集团的支持,所以只要了10个月,曹丕就完成了由魏王到皇帝的蜕变。

三、有一套的篡位流程。

总有人说曹操终生没有篡汉,实际上这是错误的,事实上,曹操的晚年一直在做着篡汉的事情,比如曹操的官职变化,前面说过了,曹操从丞相到魏公,再到魏王,建立自己的独立魏王国,就具备了将权力世袭化的基础,这是分辨一个权臣是否篡位的重要依据。

曹操的魏王国在名义上是东汉帝国下属的诸侯国,实际上已经是控制整个北方,包括汉朝末代皇室的实际控制者,曹操在临死前已经完成了所有篡位的流程,包括建立独立魏王国,建立一套独立于东汉政府之外的朝廷班子等等,这些事情已经由曹操时代完成。

曹操与司马懿

曹丕时代只需要拉拢士族获得支持,同时,把篡位的流程戏再演一次就行,比如汉献帝 禅让时,曹丕要让三次,三次之后才能恭敬地接受,这些都是流程,所谓前人种地,后人乘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曹操把所有准备工作全部做好了,曹丕所要做的就是拉拢民心,逼迫汉献帝禅让帝位。

四、人心所向(合法性)。

司马昭

只要控制舆论不时宣传,总会有人 认同,当到达一定时间,就能获取大部分人心,有了人支持,建立一个全新朝代并不是什么难事,任何帝王都必须掌握一定的人心才能获得成功。

再来看司马师与司马昭,司马懿去世后,只是把大将军职位世袭给司马师,严格说来,大将军一职是不能世袭的,同时不能独立建立一套政府班子,还得依附于魏朝才有合法性,再加上司马师朝廷篡位的时间太少,在位仅5年,同时没有完成篡位流程,自然不能在司马师手上完成篡位任务。

司马昭虽然在位时间长一些,达到10年,他的官职也是大将军,原本司马昭在稳步推行篡位流程,但是由于魏帝曹髦被司马昭手下弑杀,导致司马昭篡位进程戛然而止,司马昭还是靠灭亡蜀汉政权的功劳被加封为晋公,次年又加封为晋王,才完成了篡位的准备工作。

司马懿父子

因为一旦称王,就具备自己的独立小王国,可以独立建国,可以独立建立一套政府班子,并且王爵离皇帝也就是一步之距,一旦称王,就意味着篡位的前期流程结束,可以进行下一步篡位的具体工作,比如获取支持、逼迫皇帝让位等。

只可惜司马昭刚刚当上晋王,离篡位就差一步时去世了,因此司马家族的篡位流程要靠第三代人来完成了,所以就是司马炎在即位晋王之位仅几个月后,就完成了各项工作,建立晋朝,这与曹丕建立魏朝的过程和流程是一样的,但是时局不一样,曹丕是二代创业者,司马炎是三代创业者。

究竟是严嵩的老成谋国属于爱国,还是海瑞的弃国弃家属于爱国呢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朱厚熜明世宗移居西苑(今北京北海、中南海),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首辅严嵩专国20年,吞没军饷,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

在嘉靖年间,南倭北虏始终是明王朝的莫大祸患。 在用人上 ,明世宗“ 忽智忽愚”、“忽功忽罪”,功臣、直臣多遭杀害、贬黜。户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明世宗怒不可遏,下瑞诏狱。

严嵩生平

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右民系,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他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63岁拜相入阁。严嵩书法造诣深,擅长写青词(实为他人代笔)。

个人贡献

文学:

《钤山堂集》《钤山诗选》《直庐稿》《直庐稿续》《南还稿》《留院逸稿》《南宫奏议》《历官表奏》《嘉靖奏对录》等数十种,共计200多万字,其中诗作1300多首,仅吟诵明月山(原仰山)、宜春台、仙女湖、毓秀山、玉山、龙虎山、钤山、大岗山等名胜诗文就有200多篇(详见《严嵩趣闻逸事》)。

书法:

留传至今不多的严嵩书法作品中,大体上可分为榜书、碑文、印文、卷轴四大类。

严嵩评价

《明史》把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说他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透过戏曲和其他文艺作品,严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间。 然而多年来,有关严嵩是否大奸臣,仍然争议不休,这些争议主要围绕着他专国擅政,逼害忠良与及巨贪恶富的指控。

徐学谟:“嵩此论既虑二王在外易生嫌隙,又虑二王在外主势甚孤。此外臣所不敢言者,嵩以恃上知遇,故为是危言耳。不可以人废言也。”

除了是为关羽报仇雪恨以外,夷陵之战还隐藏了哪三个目的

公元221年,蜀汉昭烈帝刘备亲率五万大军攻打东吴,东吴方面则派出陆逊担任大都督部署迎战。吴蜀两军在夷陵一带相持了大半年后,陆逊通过火攻连营的战术一举攻破蜀军的长蛇联营,一战成名。这便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


九州配图:夷陵之战

按史学界的看法,“夷陵之战”是三国最为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齐名),而关于这场战争的缘由还得从荆州在三国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开始说起。

荆州在三国版图中的战略地位

荆州七郡,因其可交相控引四方的特殊地理位置,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一点,在三国鼎立之时显得尤为显著。刘备自从向东吴借到荆州南郡之后,便向西南方向控制了益州,遂使诸葛亮的隆中之谋——三国鼎足之势成为现实。


九州配图:荆州在三国的地理位置

刘备最强大之时,一举占据了荆州七郡中的南郡、武陵、零陵、长沙、贵阳五个郡,此时的曹魏退守荆州北面的南阳郡,而东吴在借出南郡之后,也只占了荆州东北向的江夏一个郡。相形之下,蜀汉北据汉中可进兵关中,东据荆州可制衡魏吴,实际上拥有了极为有利的战略形势。

荆州在当时有多重要,其实我们从几个历史事件上即可一览无余:

  • 首先,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赤壁之战”便是发生在荆州之地,且此战本是由曹操意图南取荆州而引发的,是曹、刘、孙全面展开荆州之争的延续和发展,因此可以说赤壁之战的实质是荆州之战。


九州配图:赤壁之战

  • 其次,在刘备逐渐坐大之后,原本还算牢固的孙刘联盟就曾因荆州的借和还问题,几次三番的濒临瓦解。虽然刘备后来将东边的长沙郡和贵阳郡抵作南郡割让给了孙权,短暂维系了吴蜀联盟,但实际上因此产生的裂缝再难弥合,双方早已貌合神离、伺机而动。从中,可见荆州在刘备与孙权心目中的地位。


九州配图:孙刘联盟

  • 再次,从刘备将最信任也最钟爱,同时也是蜀汉武将头牌的关羽派往荆州镇守这件事上,我们也可看出其对荆州不容有失的态度。

从真实的历史发展和走向来看,也实实在在的证明了这一点。蜀汉自从失了荆州之地后,再难振雄风,国力日下,即便有诸葛孔明的老成谋国,也终究是寸步难进,难扼颓势。

关羽饮恨,天下震动

观看《三国演义》之时,最触动人心也是最让人泪目的,非关羽败走麦城被“吴下阿蒙”趁机斩杀的桥段莫属。

“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三国志》

建安二十四年,在三国历史上是非常关键、有节点性意义的一年。从关羽兵围樊城,水淹七军,降服于禁,斩杀庞德,吓得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三国志》称其“威震华夏”,真可谓一时风光无两。此时,蜀汉对外扩张的形势达到了最鼎盛。然而,有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关羽在前线势如破竹的同时,未曾想自己的后方却被孙权趁了势,随着南郡太守糜芳和将军傅士仁倒戈,关羽弹尽粮绝、兵败如山倒,最后身首异处,令人戚戚然唏嘘不已。局势变化之快,正印了那句古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也正因为此,关羽最终败走身亡,才如此让人扼腕痛惜。


九州配图:关羽败亡

襄樊之战后,关羽饮恨,令天下为之震动。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三方的得失与心态变化:

  • 首先是曹魏阵营,关羽败退,不仅让曹仁和樊城得救,同时也化解了许都之危,更是借孙权之手铲除了关羽这样一位世人忌惮的战神,稳固了南阳郡的局势。关羽之死,纵然有曹公的惜才之痛,但终究是免除了后患,朝堂之上,百官更是弹冠相庆、抚手称快。


九州配图:曹操见关羽首级

  • 其次是东吴阵营,整个事件背后,得利最大的非他莫属。随着吕蒙白衣渡江、趁势斩杀关羽之后,孙权不仅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荆州之地,使版图向西面拓地千里,而且极大的降低了被魏蜀夹击而腹背受敌的风险。


九州配图:吕蒙

  • 最后是蜀汉阵营,众所周知,损兵折将又丢地的刘备自然是最大的失利方。闻讯后的刘备声泪俱下、悲愤交加,差点没晕厥过去。实际上,刘备的悲愤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一悲在二弟之死;二悲在荆州之失。一愤在糜芳、傅士仁之流临阵倒戈;二愤在孙权小儿背弃盟约,行背后偷袭的小人行径。


九州配图:刘备听闻关羽被杀声泪俱下

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经过半年的准备,刘备不顾多数人的反对,冒然发兵对吴宣战。这便有了名为关羽复仇的“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

建安二十五年七月,完成登基称帝的刘备终于腾出手来,亲率大军东征伐吴。毫无准备的孙权有点恐惧,一边派遣使者送来求和书,一边派出陆逊、李异、刘阿等人驻兵巫县和秭归以加强守备。结果,刘备盛怒之下,将求和文书丢进了垃圾桶,并派吴班、冯习为先锋一举攻破李异等人驻守的巫县和秭归,随后亲率大军进驻秭归。


九州配图:夷陵之战双方进兵路线

次年一月,蜀汉水陆两路兵马并进,吴班、陈式率领的蜀国水军顺江而下来到夷陵巫峡口,因不能久留江面,因而屯驻大江东西两侧邻水处,即“夹江东西岸”;二月,刘备亲率的兵马从秭归出发走陆路、翻山越岭来到了长江南岸的夷道猇(xiao)亭扎营,其中由蜀国大将黄权分兵于江北夷陵与吴军相持,同时监视北方的曹魏军队。与此同时,还安排马良招抚和联络武陵蛮向吴军侧翼阵地施压。

时间来到了六月,双方相持不下,也就是说蜀军自正月到六月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在面对陆逊油盐不进、固守不出的情况下寸步难进,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那个时节的天气潮热异常,史书描述“黄气见自秭归十余里中,广数十丈”,这里所说的“黄气”实际上就是夏季酷暑之时,山林地带偶有出现类似于黄烟的气体弥漫于山谷或山脚,而此时也正是山林极易引燃失火的时节。这让一直静观其变的陆逊看到了难得的破蜀良机,加上长时间占据高处沿山联营扎寨宛如“长蛇阵”的蜀军早已是兵疲意沮,因而陆逊的一把火,将蜀军杀的是丢盔弃甲,临阵斩杀及投降的蜀军有数万人之众,可怜的刘皇叔只能仓皇逃窜,仅以身免。


九州配图:刘备惨败

至此,刘备冒然发动的这场复仇之战最终以惨败告终,不仅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反而还折损三军,在原本还没愈合的伤口上又重重的撒了一把盐。

然而,细细的思考刘备的伐吴之举,真的只是如史书所说的吞不下那口恶气,仅仅为了替二弟关羽报仇雪恨吗?根据前文对荆州的战略地位的分析以及史料细节的思辨,我们能够很轻易的知道,这个答案过于肤浅和唯美了。

刘备伐吴的真实目的——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刘关张三人结义于落魄之时,一路相互扶持,用情深义厚来形容还略显单薄,因此刘备得知关羽被东吴偷袭而死之时,那种刺痛和愤怒之状绝无任何表演的成分,其间的情真意切我们透过影视剧和纸面记载的文字完全可以想象的出来。从情感角度来看,刘备不顾反对冒然发兵伐吴以为关羽报仇雪恨的目的,不应该被质疑。


九州配图:桃园三结义

那么,刘备真的仅仅是为了“复仇”而行伐吴之举吗?九州以为不然。要说刘备一听说关羽被袭杀立刻发兵讨吴的话,那这一理由还算充分,然而并没有,实际上刘备是在关羽死后过了大半年并在完成登基称帝之后才举兵东征的。这就说明了,此时的刘备已经是冷静下来的,而不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因此,刘备伐吴的更深层次目的必有其他。

总的来说,刘备伐吴是关羽败亡、荆州丢失后的一个必然选择。探讨在“报仇雪恨”的表象下所隐藏的其他战略目的,九州以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 其一,力争夺回荆州之地,与汉中形成犄角之势,制衡魏吴。

如前文分析,荆州的战略地位之重要性无需赘言。对于蜀汉而言,只有同时占据荆州与汉中互成犄角,方可制衡魏吴以静观动,待“天下有变”之时,那么诸葛亮原先为刘备所构想的“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的隆中之谋才有可能成为现实。这一点从后来连续几次的北伐都陷入“孤掌难鸣”的被动情况来看,失去荆州的战略制衡和战术呼应的蜀汉仅凭益州一地再想进兵中原以兴汉室几成奢望。荆州之得失可以说关系到蜀汉的发展战略,甚至是生死存亡,因此刘备兴兵讨伐东吴自然就成了势在必行的事情。


九州配图:隆中对

退一步说,即便不能夺回荆州之地,至少也可以通过大军压境攻其一点,争取在在前线力挫东吴军队,以获得谈判桌上的主动权,借以拆散魏吴联盟。要知道在关羽围攻曹仁之时,东吴便已经与曹魏之间眉来眼去,到夷陵之战前,孙权更是接受了曹丕的公开封赏称臣了。这样的局面对于刘备的蜀汉来讲,就更加孤立和危险了。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刘备兴兵东征便成了必然的选择。

  • 其二,转移和缓解蜀汉内部各方势力的矛盾,稳定蜀汉局势,确保政权延续。

实际上,刘备坚持出兵伐吴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目的就是缓解蜀汉内部矛盾和稳定蜀汉局势。当时蜀汉政权立国不久,内部各势力派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斗争和矛盾。因为刘备原本只是刘璋邀请来的客军,后来通过不甚光彩的方式拿下了蜀中,但毕竟刘璋父子统治西川数十年,其影响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抹去。


九州配图:刘备入川

在当时,蜀汉内部共存在着三股主要势力

  1. 其一是刘备入蜀所带入益州的荆州集团,主要人物包括诸葛亮、马良、魏延、蒋琬、费讳、傅彤、杨仪、冯习、张南等;
  2. 其二是刘璋带入益州的东州集团,主要人物包括李严、吴壹、许靖等;
  3. 其三是益州本土的益州集团,主要包括张松、法正、谯周、孟达、陈寿以及本地豪强大族;

虽然益州集团多为当地豪族,经济实力远胜于外来者,可在政治地位上,只能屈居第三。而老大和老二的位置自然是被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所据。在三大势力之中,最不稳定的当属被排挤的益州系。关羽北伐吃紧时候,向上庸要求发兵,益州系的孟达却劝说刘封不要发兵,间接导致关羽败亡,刘封也因罪被赐死,孟达则更干脆,直接率领四千多家部曲投降了曹魏,给刘备巨大的打击。实际上,当时的蜀汉内部中心怀异志的远不止孟达一人,上庸太守申耽及其弟弟申仪就因为与刘封交恶而投降曹魏。可见,蜀汉内部的政权架构和根基尚不稳固,随时有可能出现变故。对于这样的危机,刘备内心不可能没有意识和防范。


九州配图:孟达影视剧照

然而,令刘备始料未及的是,关羽的败亡与荆州的丢失却恰恰发生在这样的局面之下,进一步加深了益州系的离心离德和刘备的统治危机。这种时候,如果刘备再不秀一下肌肉,恐怕再也难以压住那些地头蛇了。这一点正如魏国刘烨所言:“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馀。”因此,为了在自己暮年之时,为蜀国扳回一局以稳定局势,刘备自然会选择与相对较弱的东吴一较高下。

  • 其三,对外彰显其仁义本色,重塑其重情重义的形象,借以笼络人心。

要说刘备其人,要武艺没武艺(至少比较平庸),要财力没财力,要兵士没兵士,唯一能够依靠的看家本领就是“品德好”、“口碑好”,能够聚人用人,既有皇族血统,又有仁君之风。一个桃园三结义,让他树立了重情重义的招牌。在早期的“流浪”奋斗过程中,刘备处处以“爱民如子”的形象示人。也正因为如此,使他深得名望,借此积累了深厚的政治资本,才有机会进入益州最终割据一方。


九州配图:刘备携百姓而走

在这样的“人设”之下,面对二弟关羽被害,如果刘备没有在情感表现和实际行动上有所动作的话,那岂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吗?因此,别人越是反对伐吴报仇,他就会愈发坚决去做。唯如此,方显其重情重义的真品性;唯如此,方能让那些有异心的人能够闭上非议之口,同时可以增强其他长期跟随他创业的其他人员更加死心塌地。

综上所述,对于刘备兴兵伐吴的真实目的,除了为关羽“报仇雪恨”的真实情感外,还有这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尝试夺回荆州;二是缓解内部矛盾;三是重塑形象笼络人心。

九州君评

夷陵之战”对于三国历史走向的影响极为显著,导火线源于东吴联合曹魏夹攻关羽所部兵马并导致关羽败亡,而从战略本质上来看,则是刘备为了重夺荆州同时为了缓解内部矛盾而处于战略目的的“亮肌肉”之战。


九州配图:刘备夷陵之战不久后病逝

然而,由于刘备在战术上出现孤军深入而长时间不懂因时而变的重大失误,叠加“天气暴热、易于火攻”的天时,结果导致了“夷陵之战”以惨烈失败告终。经此战,不仅是刘备的个人声望受到了极大的折损,其辛苦创立的蜀汉在实力不仅没有增强,反而是出现了更为危险的滑坡,而其内部矛盾也因此变得更加尖锐,至于为关羽报仇雪恨之事就更加变得遥遥无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