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错

司马错打下巴蜀给了秦国一统天下的本钱,却为何是鲜为人知的名将?放弃重型部队轻兵前行,司马错为何选择轻兵下巴蜀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01 03:59:45 浏览13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司马错打下巴蜀给了秦国一统天下的本钱,却为何是鲜为人知的名将

你都说司马错是名将了,有名才叫名将,是吧。

司马错的伟大功绩便是伐蜀。

公元前316年,蜀国与巴国爆发战争,巴国派人前往秦国求援。

要不要救援巴国呢?

此时秦相张仪正推出征韩方案,当然不愿意临时变更计划,故而坚持己见:“应该先征韩。”司马错则认为:“应该先伐蜀。”

征韩还是伐蜀,秦惠王犹豫不决,只得举行公卿会议讨论。张仪与司马错在会上展开唇枪舌剑的较量。

张仪先发言,他滔滔不绝地大谈征韩方略,认为征韩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消灭韩国,就可乘机夺取二周,抢夺政治至高点。

司马错反驳说:

“不是这样的。王者的事业,必须有三个坚实的基础:第一,要使国家富裕,必须要扩大国土面积; 第二,要使军队强大,必须使百姓富有; 第三,要称王就得广施恩惠。这三点做到了,王者的事业就具备条件了。

现在秦国土地还不够大,百姓还不够富有,当务之急是要先解决这两件事。蜀国是西部偏远的国家,又是戎狄之长,国内面临危机,秦国如果能乘势发动进攻,就如同狼对羊群发动突袭一样,必定手到擒来。夺取蜀国的土地以扩大秦国的地盘,夺取蜀国的财富来充实秦国百姓的腰包,改善军队的装备。蜀国实力不强,我们不必付出重大伤亡,就可以令他们举国投降。救援巴国,师出有名,灭掉蜀国,天下人也不会说我们残暴;捞足了好处,天下人也不会说我们贪婪;真是一举多得、名利双收。”

司马错的看法是,秦国攻打韩国,必定会引来其他诸侯的围攻,未必能收到预料的战果。攻打蜀国,师出有名,中原诸侯也不会为一个蛮夷之邦而出手相救,可坐收全功。

对比两套方案,征韩显然急功近利,伐蜀则志在长远。

秦惠王拍板决定:伐蜀!

指挥伐蜀之役的秦国将领,包括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

伐蜀成功与否,关键看能否克服地形的障碍。秦军入蜀所行的通道便是石牛道,又称为金牛道,是蜀与秦的交通要道。只要蜀王在沿途要隘险关布下重兵,秦军想顺利挺进就不是容易的事了。蜀王只想着灭巴国,岂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张仪与司马错已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越崇山峻岭了。

当秦军入蜀的消息被证实后,蜀王面如土灰。他赶紧把军队从巴国调回,屯兵于萌葭,抗拒秦师。司马错发动强攻,秦军武器精锐,训练有素,蜀军哪是对手,一战大败。狼狈而逃的蜀王运气着实欠佳,逃到武阳,被秦军骑兵逮个正着,几刀捅过去,便倒在血泊之中。

蜀国太傅、宰相、太子等人率残兵败将退守逢乡。眼看不是秦军对手,连国王都死于非命,他们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向张仪、司马错投降。

灭蜀之战是打着救援巴国的名义,蜀国灭了,巴国又如何呢?

俗话说:唇亡则齿寒。巴国与蜀国本是唇齿相依的两国,秦国灭了蜀,又怎么会独存一个巴国呢?秦军继续深入,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巴国。巴王灰头土脸地成了俘虏,秦国并没杀他,给他封了个“君长”的虚衔。

早在征蜀之前,秦将司马错、中尉田真黄曾向秦惠王进言:“从蜀国有水路通往楚国,加上巴国劲卒的配合,可以乘大船沿江而下,直取楚国,则楚地可得。得到蜀国后就可以得到楚国,楚国一旦灭亡,就可以吞并天下了。”

这个战略非常明确,楚国将成为秦国的下一个鲸吞蚕食的对象。

伐蜀战役结束后,司马错以巴、蜀两地的士兵为主力,纠集十万大军,造大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沿着涪水飘流而下,向东进攻楚国。这次作战大获全胜,秦军攻城略地,秦惠王把这块新得来的土地并入秦国。

如果说商鞅变法让秦国获得内在优势,那么吞并巴蜀则让秦国获得外在优势。秦国占据辽阔的西部,控制“天府之国”的粮仓,在陆地则有高山峻岭为天然屏障,既能阻挡东方诸国的进攻,又能凭借居高临下的优越地理条件,不断向东方发动鲸吞蚕食。

从水路上看,中国河流都是由西而东,秦国稳居上游,沿着水路正可顺流而下,对下游的东方诸国又取得另一个地理优势。占据巴蜀后,秦国获得了侧击楚国的机会,从此楚国再也不可能高枕无忧。这样,秦国在地势上进可攻,退可守,据西河、殽山之险,控长江上游,居高临下,雄视东方,隐隐有窥视天下之势矣。

放弃重型部队轻兵前行,司马错为何选择轻兵下巴蜀

兵贵神速,作为那个时代最杰出将领之一的司马错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闪击巴蜀也就在情理之中啦。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蜀道之南,天下皆知。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单单天下各国认为秦国远征巴蜀不会成功,就连巴蜀本身也忙于内斗,就没把秦军入侵太当回事。这时司马错放弃淄重,轻兵疾行,反而是正确的战略。当秦军出现在巴蜀时,巴蜀毫无防备。虽然秦军人数少,却打了个缩手不及,一战而定巴蜀,为后来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当时秦国对于是否利用巴蜀纷争的机会远征巴蜀也有两派意见。一方认为远征巴蜀能安定秦国后方,利在千秋。另一方则认为,秦国与楚国的局势越发紧张,如果此时大军远征巴蜀,楚国趁秦国空虚入侵,则秦国无法抵挡。所以当秦国决定远征巴蜀后,最期盼的就是司马错早日得胜归来。后面的局势发展也确实如此,楚国趁机入侵秦国商於,无奈之下才有了后来举世闻名的张仪欺骗楚怀王的故事。这是司马错轻兵急行军,用最快的速度结束巴蜀战争也是为了应付这一不利局面。当司马错班师回朝后,楚国也就丧失了最佳的机会了。

秦国危急的情况之下,司马错为什么还要硬杠张仪劝秦王伐蜀

司马错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可谓是秦国重臣,其一生征战沙场:伐魏,夺取魏国六十一城;伐楚,夺取楚国黔中郡。然而其一生领军的高光便是劝秦王伐蜀,亲自率军占领巴蜀全境,并多次平定蜀地叛乱。然而在秦伐蜀之前,时任秦相的张仪却不同意,力主伐韩以图东出,两人在秦惠文王面前争吵不休,相持不下,最终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决定出兵攻打蜀国。在秦国危机的情况下,司马错为什么还要劝秦王伐蜀呢?

一、巴蜀地理位置特殊,取之可富国强兵

巴蜀就是我国现在的四川,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有“益州险塞,沃野千里”,的美称,四川首府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同样四川也是地势险要,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诗仙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虽然在那时还没有这些美誉,但对于当时的秦国,有这么一块盛产粮食,又易守难攻的地盘,有了保障,自然就有了傲视群雄的底气与实力。

二、巴蜀相争,秦可借机得利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这里形容秦得巴蜀也同样适用,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前318),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樗里疾,也就是自己的弟弟嬴疾,破魏、赵、韩三国军于修鱼,斩首八万,暂时抵挡住东方联军的进攻。但西方的义渠又发兵袭破秦军于李帛。在东西夹攻之下,秦惠文王及时改变战略,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前316),用司马错之策攻蜀,破蜀军于葭萌关,伐灭蜀国。

巴蜀相争,两败俱伤,但又都不想认输,就同时向秦国寻求援助。秦惠文王也有意伐之,不过考虑到路途险峻,而韩又来攻秦,但也正是司马错看准了巴蜀的重要性,力主攻蜀,在秦军班师回国的路上顺手灭了巴国。巴蜀相争而引狼入室,这么好的机会这位名将当然不会放过,而之后秦灭六国之战中,巴蜀的贡献可谓是极大的。

三、攻韩可图霸业,伐蜀未尝不是远谋

张仪以雄辩著称,司马错也善用奇谋,前者建议秦惠文王不顾巴蜀求救,而是攻韩,利用魏、楚一起出兵韩国,“临二周之郊”,借此“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由此可见张仪的“胃口”何其之大,不仅想要诸侯国的城池,还想直接绑了周天子“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然而此计过于凶险,表面是秦国挟持周天子,风光无限,但司马错认为:“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且你张仪能带着秦军各个击破,但“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而且其他诸侯国也不会坐由秦国灭亡周朝。相比之下,伐蜀却有诸多便利,“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意思大致是说不仅灭蜀后得到的土地、钱财可以扩充秦国的实力,而且我们是消灭“暴政”,还不会被天下人说我们贪婪强暴,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秦国以“虎狼之国”闻名,秦国百姓皆可披甲上阵,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军更是以一当十,锐不可挡。司马错知道秦军强大在于“军功爵制”,但在作战中不仅需要高昂的士气、英明的领导,还要有充足的粮食支撑。相国张仪的计谋虽然诱人,但仔细思考下来,难度却极大,韩国虽然不敌秦国,但却是三晋之一,又与其他国家有着合纵之约,距离上次五国攻秦才短短两三年,以秦国当时的实力,还不足以抵挡又一次五国合纵。秦国历经多代,秦惠文王也知大局不能一蹴而就,索性稳扎稳打,徐徐东出,就结果来看,秦惠文王的伐蜀决策也是相当正确的。

司马错攻灭巴蜀,秦国战略上可以获得哪些制胜点

这个问题,司马错征巴蜀时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秦国的张仪和司马错曾针对究竟是南征巴蜀还是东出灭韩争(中原)发生了争论,详细请看《战国策》或百度……最终,秦惠文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南下征服巴蜀。正是靠着这一正确抉择,秦国不仅打下了大片疆域,更是拥有了一个天然的粮仓。巴蜀并入秦土,是秦国最终能够东出统一天下的关键所在。秦国得蜀中后,郡守李冰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得巴蜀成为了秦国天然的粮仓,而得益于先秦时期巴蜀和关中的水路畅通无阻,巴蜀的兵员粮食可以以最低成本运输至秦国作战的前线。比如司马错伐楚时,就是借助了巴蜀地处楚国上游的便利,粮草可以直接通过水路运输至秦军大营。


我曾经说过,楚国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占领了巴蜀。秦国占领巴蜀,战略上可以获得哪些制胜点?我来说说,从地理上看:巴蜀的西部是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南部是云贵高原,北部是秦岭山脉,东部以及东北部是大巴山脉和米仓山等岭谷地带。长江与嘉陵江、涪水,巴水、沱江和岷江等河流纵横交错。那么进出巴蜀的通道,事实只有两条,即北边的剑门关,米仓道等险关和栈道以及东面的长江水道。从军事角度看:易守难攻的巴蜀战略意义非凡,向东长江可把成都平原,江汉平原甚至江东地区这些重要的地理单元都连接起来,并辐射至整个南方地区。如果沿长江水道上下行,江汉平原也就是楚国的核心,均在巴蜀势力的攻击范围内,与北面的关中汉中相连,从巴蜀则可顺长江而下,直取荆楚、中原地区。这也是为什么,三国蜀汉刘备不顾群臣反对,要伐吴夺回荆州的主要原因。


秦国夺取巴蜀有哪些好处或是有哪些制胜点:1.地理:关于巴西蜀的地理可参考我上面的文章,巴蜀可以说崇山峻岭,有天然的防线,得巴蜀可安天下,“进可攻,退可守”,有了这块儿风水宝地,秦国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2.战略:占据了长江上游的地缘优势,对楚国能形成侧翼包围,中国的地缘是由西到东,水路顺势而下,势不可挡。3.经济:如果能经营好巴蜀,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渭河平原。巴蜀是一个巨大的粮仓,有了耕地,有了人口就不怕没有兵源。


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诸葛亮出巴蜀那么费劲?其实,在西汉时嘉陵江的上游西汉水还是汉江的上游,水路可以直达渭水上游 ,可是在西汉时武都发生特别大的地震,最后把通往渭水的河流断了,所以到了诸葛亮时期,由于没有凿通出兵当然费力了。

与白起王翦同称秦国三大名将的司马错,为何一直名声不显

谢谢邀请!

战国四大名将中,秦赵两国各占其二!秦有白起、王翦;赵有廉颇、李牧。但秦国从崛起到统一,靠得远远不止白起和王翦两位将军的征伐,战略目光长远的司马错,功勋同样卓著!

司马错主要活跃在秦惠文王执政期间。秦惠文王九年,巴蜀两国发生战争,战事胶着之下,两国皆遣使来秦国求援。因为这事,司马错和时任相国的纵横家张仪发生了争执:张仪主张攻韩,借机大举东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错则剑走偏锋,认为巴蜀两地乃天府之国,攻占巴蜀不仅对于拓土强国大有裨益,而且还能为日后攻楚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而攻打韩国东出,则会引起山东列国群殴!

秦惠文王最终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因为巴蜀两国富庶,物产丰饶,却地理偏僻,不惹眼。吞并巴蜀,不仅能为秦国拓展出一个兵源、物资输出地,还不留恶名——当时秦国并非一家独大,齐国国力亦如日中天。

于是,秦惠文王命司马错为将,率军在葭萌关一战击溃蜀军,继而攻占了蜀、巴、苴三国,再浮江攻楚,楚国丧师辱国,大片领土易主秦国。秦国自此居高临下,依仗占据长江上游的优势,加快了兼并楚国的进程。

此外,司马错还参与了攻取魏国河内的战争,夺取魏国61城,并迫使魏国将旧都安邑割让给秦。

遗憾的是,司马错一生虽战功卓著,却一直没有机会指挥战役级别的大战。而且,他的对手貌似都很平庸,没有白起和王翦的对手那么出名。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武王短寿,秦昭襄王继位为君,白起等年轻将领受到新任秦王器重,司马错此时年事渐高,只好慢慢淡出了历史舞台!

司马错灭蜀是怎么回事,司马错最后是怎么死的

春秋战国时代,华夏诸侯国和蛮夷之国之间的实力相差很大,那些蛮夷之国想要积极融入华夏民族,而华夏民族更多的将目光放在了国与国之间的争斗,荀林父灭北狄最强的路国、北狄三大部落联盟甲氏、留吁、铎辰被范会完全征服等等,这些看起来陌生的名字,在各自的诸侯国其实是相当出名的,但是在历史上却不被人提及,因为在古人看来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征服蛮夷之国是相当容易的,只有诸侯国之间的征战,才是强者与强者之间的对决。

司马错虽然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他的知名度远远比不了白起、王翦,甚至他也并不是春秋时期的四大名将之一。也许他的功绩比不了白起、王翦,但是他为秦国做出的贡献历史永远铭记。司马错同时又是不幸的,张仪贯穿了秦惠文王时期,秦武王崇尚武力,武士又贯穿了整个秦武王时期,而到了秦昭王时期又被白起为首的年轻将领又盖过了司马错。因此,司马错的人生稍显得落落寡欢,但历史是会永远铭记他的。

司马错一生有两场漂亮的战争,一次是灭蜀之战,一次是攻楚之战。熟知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灭蜀对秦国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司马错灭蜀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但这场战争的价值是在后来才显现出来受人重视的。攻打蜀国,其实难度并不是很大的。因为蜀国处在秦国南方边远的腹地,被认为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张仪就反对司马错认为蜀国不值得获取,事实上,蜀国物资丰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虽然不易于攻打下,但是凭借着蜀国丰富的物资储备,可以作为秦国进攻楚国的跳板。这个蜀国攻打之后,楚国自然就会得到,只不过这个功绩在很多年以后才得以凸显。巴蜀相攻,秦惠王对攻打巴蜀之事,举棋不定便召集群臣商议,恰好这个时候韩国司马错欲伐蜀,张仪主张先攻韩,解除当务之急,而司马错则坚持要攻打蜀国,以此推动秦国的发展和扩张,而事实证明司马错的想法是正确的。

那么司马错兢兢业业一生,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司马错对秦国的贡献这么大,为什么不被历史铭记,在历史上的评价也并不高。“二十七年,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这可能是司马错最后一次出现在历史上,这一年秦国攻打楚国,遇到了一个实力相当的将领庄蹻,最后却也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司马错就是在这一次战争之间莫名其妙消失了,推测他有可能就是在这次战争中错战死身亡,而白起就是在这次战争中接手了司马错未完成的任务,临危受命,顺江直下攻楚,最后获取了胜利。至此,司马错就彻底退出了春秋时期的舞台。

为什么司马错,乐毅,赵奢都上不了“四大名将”的序列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战国四大名将指的是秦国的白起、王翦和赵国的廉颇,李牧,说法来自于南北朝时期《千字文》中的“起翦颇牧,用兵最精”。战国时期战乱频仍,名将辈出,这四人只是其中的优秀代表,那么其他人能不能和他们比肩呢,看看他们的战绩你就知道了。

1、白起

魏冉举荐,被秦昭襄王重用,一生征战无数,杀敌逾百万。

伊阙之战,白起首次作为主将领兵出征,全歼韩魏24万联军

白起先后两次伐楚,第一次逼迫楚国割让上庸以及汉水以北土地讲和,第二次直接攻陷楚国鄢郢二都,彻底削弱了楚国国力,直到灭亡再也没有恢复;此战过后白起获封武安君;

华阳之战,面对赵魏联军,白起战略得当,歼灭13万人

长平之战,白起的代表作,不再赘述,歼灭赵国45万人

在白起的军威下,韩国、楚国、赵国、魏国瑟瑟发抖,秦昭襄王削弱六国赖白起之功

2、王翦

王翦与他儿子王贲堪称灭国小能手,秦始皇灭六国,其中五国由王氏父子领兵。

公元前229年,秦军多次进攻赵国受挫后,嬴政任命王翦为主将攻赵,利用反间计除掉李牧后,王翦灭赵国

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王,嬴政暴怒派王翦进攻燕国,攻破燕国都城,燕王逃到辽东苟延残喘;

公元前225年,王贲率军进攻魏国,水淹大梁,魏国灭亡;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60万大军攻楚,击杀项羽的爷爷项燕,灭亡楚国,随后征服百越;灭楚之后王翦被封武成侯;

公元前221年,王贲率军攻齐,齐国投降。

3、李牧

李牧是赵国最后的良将,也是赵国最后的长城,“李牧死,赵国亡”

前半生李牧在北方抵御匈奴,打得匈奴十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后半生被赵王召回秦赵前线,宜安之战,面对秦军名将桓齮,李牧筑垒固守,再利用赵军骑兵优势防守反击,大破秦军;此战过后获封武安君;

公元前232年,嬴政亲征赵国,兵分两路,李牧一攻一守,各个击破,嬴政只得撤军,自此对李牧留下了深刻印象;

公元前229年,王翦攻赵,两大名将本来有机会强强对决,然而王翦认为只要对面是李牧就难以取胜,因此建议嬴政想办法撤掉李牧,嬴政用反间计使得李牧被冤杀,李牧死后三个月赵国灭亡。

4、廉颇

相较上面三位,廉颇的战绩颇为低调,拿得出手的主要战绩有两项:

第一项是率军攻齐,表现勇猛,然而此战主角是燕国大将乐毅;

第二项是率军破燕,赵国长平之战战败,燕国觉得有机可趁,兴兵攻赵,廉颇率军击溃燕军,包围燕国都城,迫使燕国割城求和,在长平之战后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

除了以上四人,题目中所列司马错、赵奢、乐毅,均是战国名将,都有显眼的战绩,但是并不像上面四人那样“持续输出”。

司马错最大功绩是帮助秦国拿下蜀国,让秦国获得了粮仓,不过这次能轻易攻灭蜀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巴蜀内乱;除此之外司马错并无作为主将取得的巨大战绩。

乐毅最大的辉煌便是率军攻齐,连下七十余城,打得齐国最后只剩即墨和莒两座城池,差点灭国,作为主帅乐毅的军事能力不容怀疑,就连后来的诸葛亮也是“自比管仲、乐毅”,但是还是需要指出,此次攻齐是燕国、赵国、秦国、魏国、韩国五国联合,除乐毅外还有廉颇、魏冉能名将参战,也算是“以多欺少”。

赵奢,赵国名将,一生有记载的著名战绩便是阏与之战,率军击败秦军,并无其他战绩,不过他的儿子赵括可比他“出名”多了,长平之战葬送赵国40余万青壮。

从上面可以看出,司马错、乐毅、赵奢三人都有代表战绩,可谓一战成名,不够并无其他亮点。

要是把这7人做个排名,我认为顺序应该是:王翦、白起、李牧、廉颇和乐毅并列、司马错、赵奢。

战国时期秦朝名将司马错如何评价

司马错是战国时期不可多得的战略战术大师,也是对秦国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他对秦国的贡献,不亚于白起。

司马错,战国时期秦国少梁人。司马迁八世祖。司马懿的远祖。

在整个秦国,甚至战国时代,具有大将之才的人,比比皆是。田忌,庞涓,白起,吴起,等等都是。但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只有孙膑,司马错、范睢等寥寥几个。既能够统帅全局,又能够带军打战并去没有失败记录的,唯有司马错一人。

那么,对于秦国来说,司马错有何贡献呢?

战略贡献:得蜀则得楚

秦国自建国以来,一直把战略的目标放在东西两面。东面,力争东出。西面,征服西戎。到了秦厉公时代,秦国早已称霸西戎,和晋国已经和解。义渠的威胁已经减轻。这个时候,秦国才把目标转移到南边。和蜀国争夺南郑。但是在这时,秦国的目标一直是东出。一直都是在和老冤家在争夺河西。

直到秦惠文王时代,秦已经彻底夺回了河西之地。

这个时候,南边的邻居,巴蜀两国发生了变化。蜀国攻打苴国,巴国援军被蜀国打得七零八落。巴蜀两国都派使者前来秦国。一方面要求秦国做壁上观,另一方则要求秦国施以援手。

而这时候,韩国进攻秦国。所以,包括张仪在内的朝臣纷纷要求征伐韩国。以打通东出的通道,逼迫韩国和周王室称臣。

只有司马错力主伐蜀。司马错侃侃而谈,说到了伐韩带来的副作用,也谈到征伐巴蜀给秦国带来的战略利益。

人杰地灵的四川、重庆

因当说,司马错得战略眼光不错。

征伐巴蜀,能使得秦国的领土得到极大的扩张,使得商鞅变法的军功爵制能继续推行,且巴蜀富饶,能够为秦国提供粮草和兵源。更重要的是,巴蜀处于楚国的上游,攻占巴蜀之后,秦国对楚国形成居高临下的态势,对楚国能够震慑。一旦爆发战争,秦国能快速顺江而下,攻占楚国地盘。

关于这个,《史记.张仪列传》里面有记载: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彊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原先从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翟之长也,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言利尽西方羌戎。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请谒其故,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谓危也。不如伐蜀完。”

其实,这个时候态势对秦国是相当不利。因为楚国也有攻打巴蜀的打算。一旦楚国攻陷巴蜀,楚国能在南面对秦形成巨大的威胁。

秦惠文王并非笨蛋。他早有伐蜀的打算。只不过这是他也举棋不定。司马错得说法,坚定惠文王伐蜀国的信心。

征伐巴蜀

由于司马错力主征伐巴蜀。所以,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决定利用巴蜀矛盾之机,派遣司马错为主将,张仪为副将,征伐巴蜀。

在司马错的领导之下,秦军迅速通过金牛道,在萌霞关大败蜀国,灭亡了蜀国。旋即灭亡了苴国,巴国。

这使得秦国的领土扩张了一倍有余。不仅取得了一个巨大的粮仓,也取得对楚国的优势。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

伐蜀前后秦国领土的对比

平定叛乱

秦占领巴蜀之后,巴蜀之地多次发生叛乱,而每一次司马错都是一马当先,帅军平定叛乱,为秦赢得一个稳定的后方。我们来看看司马错为秦平定了那些叛乱:

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司马错和甘茂协同平定蜀地之乱,诛杀陈庄。

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蜀地郡守、蜀侯公子煇反叛秦国,司马错奉命讨伐叛军。诛杀公子煇以及郎中令等二十七人 ,平定蜀国叛乱。

攻魏国

《资治通鉴》《史记》记载,司马错曾经多次攻打魏国:

秦尉错伐魏襄城。

十八年,错攻垣、河雍,决桥取之。
明年,起与客卿错攻垣城,拔之。
二十一年,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

败楚国

秦攻占巴蜀之后,秦国取得对楚国的巨大优势。正如张仪所言:

 “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於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馀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然而不费牛马之力,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南面而伐,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此其势不相及也。夫弱国之救,忘彊秦之祸,此臣所以为大王患也。

之后,秦多次从巴蜀出发,攻击楚国。几乎每次都能取得大捷。而且司马错也多次或者自己,或者配合白起攻击楚国,特别是公元前280年,司马错配合白起,攻下楚国的黔中郡,迫使楚国让出汉水以北的土地和上庸之地给秦国。不仅使得秦国的领土得到扩张,而且有力的支援白起对楚国的鄢郢之战。

司马错之墓

所以,司马错是战国不可多得的战略家和大将。庙堂上,他能谋划全局,为秦国取得战略利益。在战场上,他能攻城略地,为秦国取得大量的领土。他对秦国,对我们民族,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司马错在秦国名将中是一个怎样的存在,能否超过白起

介绍司马错的文章,不管是哪一个版本,都无一例外地称其为秦国名将,但对这位将军的生卒年却语焉不详,其人得岁几许,享寿几何,后人无从知晓。他从历史书中蹦出来时,就是已经能够在朝堂上与当时的相国张仪进行论战了。

嬴驷继位后,继承孝公遗志,举贤任能,励精图治,始终不忘记当年的魏攻秦之河西之辱。当时魏人公孙衍名声在外,嬴驷屈身求贤,任为大良造,领军攻打魏国。

后来的张仪、范睢等秦国名相,都是魏国人,他们在相国任上的主要工作即是削弱三晋,尤其是魏国。可谓魏国不得其人,其势也衰。

(嬴驷19岁即位,励精图治)

魏国经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后,太子阵亡,精英沦丧太半,国力遽衰,此前饱受魏国欺负的楚国、齐国、赵国纷纷攻击魏国,魏国左支右绌,渐渐不支。

秦国觑得时机,从公元前333年到公元前328年,连续5年发起对魏国河西的攻击,曾一战阵斩魏国大将龙贾以下八万士卒,全部据有河西。魏惠王无奈,承认了既成事实,把整个河西之地都割给了秦国。

从公元前389年吴起以5万魏武卒大破秦军50万,占据了河西之地,魏武卒一战成名,到秦国收复河西时,已经过了60年。秦国一雪前耻。

魏国被秦国一连串的攻势打的惨败,不得不向秦国求和以缓和不利的国际形势。魏国派遣使者重金贿赂公孙衍,请求手下留情。公孙衍因此劝说秦王放弃攻打魏国,转而进攻义渠。

恰在此时,张仪来到秦国,大义凛然地指责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说魏国是霸主之国,现在不趁机削弱它,一旦魏国恢复,必然成为秦国心腹大患。

嬴驷当即猛醒,立刻拜张仪为相。公孙衍则被排挤,被迫出走魏国。为报复秦国君臣,发起了合纵,策划了“五国相王”事件,意图合纵谋秦。秦国虽然富强,但根基未稳,于是联合楚国破坏了公孙衍的合纵大计。

合纵不成,魏国见势不妙,又采取了附秦的外交策略。为更好的协调秦魏连横,公元前322年,张仪入魏为相。公孙衍是张仪的政敌,又发起倒仪外交,最终迫使张仪出魏。魏国重新回到合纵的轨道上来,公孙衍当上了魏相,再次发起合纵。

秦国咄咄逼人的东进政策,令东方各国生畏,纷纷支持公孙衍的“合纵“政策,因此在公元前318年发起了五国伐秦。虽然最后失败,但是秦国对东方六国合纵,颇有忌惮之心。

秦惠文王9年,公元前316年,韩国在魏国的支持下,又发动了新一轮的对秦攻势。当时的战国诸国,彼此实力相差不大,韩国对秦国都有一战之力。

秦国与山东六国的战火,即将再次点燃。

(秦国收复河西之战后,嬴驷称王)

正在秦国点起兵将,准备攻韩时,秦国宫廷突然来了一个自称是苴侯的使者,请求秦国主持公道,解救苴国百姓于水火。

嬴驷问起史官,方才知道这苴侯乃是汉中附近的一个小国。汉中原本是秦国的土地,在秦国被魏国打的自顾不暇时,被蜀国偷渡葭萌关,占领了汉中盆地。由于蜀道艰难,蜀王就封了弟弟为苴侯,开基建国,为蜀国把守门户。

这才过去50多年,这苴侯又为什么要过来找秦国帮忙搭救呢?

原来苴侯立国后,因为蜀国与巴国的频繁战争,不断向苴国索要物资和贡赋,让苴国不堪重负。于是苴侯就在巴国的积极统战工作下,断绝了与蜀国的附属关系,真的独立了起来,形成了巴蜀地区的小三国混战。蜀国树大根深,苴国和巴国两个国家联合起来也没有打过蜀国。蜀国打退了巴国的进攻后,对忘恩负义的兄弟国家——苴国发起了进攻,要灭亡苴国。

于是,就出现了苴侯的使者出现在秦国的朝堂的事。没隔几天,巴国的使者也到了,请求与秦国结盟。蜀国看到巴国和苴国都跑去抱秦国的大腿,自己想想也不是秦国的对手,因此也派使者入秦了。

(苴、巴、蜀、秦位置示意图)

这下,原本被山东六国合纵、连横的事情吸引的秦国朝堂注意力都被引到这件事上来了。秦惠文王因此组织了廷议,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张仪慷慨陈词,对当初在魏国被公孙衍挤兑回秦国的事耿耿于怀,因此坚持主张秦国应该不用管那些蛮夷之地的事物,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与韩国的作战上,以报当年驱逐之仇。

张仪说:“应先与魏、楚两国表示亲善,然后出兵三川,堵塞轘辕、缑氏两个隘口,挡住通向屯留的路,让魏国出兵切断南阳的通路,楚国派兵逼近南郑,而秦国的军队则攻击新城和宜阳,兵临二周的近郊,声讨周君的罪行,(随后)乘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九鼎和宝器。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图和户籍,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于违抗的,这就能建立王业了。如今,蜀国是西边偏僻(落后)的国家,戎狄为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我听说:‘争名的要在朝廷上争,争利的要在市场上争。’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大王不去争夺,反而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远了。”

(一口倾国的张仪是风云人物)

这时,于史无载的司马错出现在了辩论中,他不认同张仪的观点,他说:“想使国家富庶的一定要扩大他的领地,想使军队强大的一定让他的百姓富足,想建立王业的一定要广布他的恩德。这三个条件具备了,那么,王业就会随之实现了。现在大王的土地少,百姓贫困,所以我希望大王先从容易办的事做起。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以戎狄为首领,而且有像桀、纣一样的祸乱。用秦国的军队前往攻打,就如同用豺狼驱赶羊群一样。得到它的土地,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它的财富,能够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蜀国已经归服了。因此,夺取了蜀国,但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国也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就是说,我们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去攻打韩国,胁迫周天子,胁迫周天子必然招致坏名声,而且不一定有利,又有不义的名声。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周王室,现在还是天下的宗室;韩国,是周国的友好邻邦。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王自己知道要丧失三川,那么,两国一定会联合起来,共同采取对策,依靠齐国和赵国,并且向楚、魏两国求援,以解除危难。把九鼎送给楚国,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不能阻止的。”

当时的张仪已经60岁了,为相多年,势力很大;司马错这时应该是一个青年将军,因为在张仪去世后,司马错还将继续为秦国服役30多年。可见,司马错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有独立思想的将领。

(司马错戎装剧照)

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派遣司马错、张仪等领兵进攻蜀国,很快就收复汉中地,平灭蜀国,再占巴国。巴蜀地区成为秦地,使得秦国的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

秦国先从关中移民5万,再后来凡是罪人,都流放到了蜀地。这样,逐渐让蜀人与秦人融合到一起。后来,分别在公元前310年和前301年,蜀地先后发生了两次叛乱,都是司马错带兵平定的。司马错两次入蜀,平定了蜀乱,治理蜀地。

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

秦武王派遣甘茂以“息壤之盟”击败了韩国,拔取了宜阳,为秦国东出打开了通道。但是这个秦武王只喜欢大力士,张仪和司马错都不受重用。张仪已经快70岁了,很快就病死了,而司马错还要再等待属于他的时代。

没过几年,秦武王因为举鼎身死,秦国发生内乱,时间长达三年,国力大衰,连秦昭王都是赵武灵王派兵护送才得以即位。三年的动乱期过后,以宣太后为首的外戚势力控制了秦国朝堂。秦国政权稳定后,国力开始恢复,重新参与到列国争霸。

作为东出的第一仗,秦国君臣非常慎重。因为三年来秦国内乱,外战不利,士气低迷。三年后首战如不胜,秦军士气将更加低迷。

公元前295年,司马错当时担任国尉,也就是国防部长,率领军队攻打魏国的襄城。4年后,再次以左更的身份带兵攻打魏国和韩国,都取得了胜利。

而白起,则在公元前294年一战阵斩韩魏联军24万,因功封大良造,已成为秦国第一将星。司马错虽然是老将,也要接受白起的指挥。

公元前286年,司马错奉命带兵攻打魏国旧都安邑,成功为秦国打出了函谷关外的桥头堡。值得一提的是,司马错虽然将安邑打造成秦国东出重镇,屯驻重兵,却没有为难安邑城内的魏国百姓,而是将他们都驱赶回了魏国。

(伊阙之战:白起一战成名)

与韩国、魏国的战争里,白起是削弱韩国、魏国的功臣。而司马错的主要功绩,则主要在攻楚。

在白起、司马错发起的一系列针对韩魏的战争时,楚国作为秦国最为重要的对手,一直在南方与秦国进行着拉锯战。

由于楚怀王轻信张仪,导致楚国商於之地尽归秦人。楚国此后不停与秦人接战,黔中郡、汉中商於等地呈现拉锯状态。由于汉中郡被楚国占据,秦国本土与巴蜀之间的联系也几乎断绝。

因此,在基本解决了韩魏的侧翼威胁后,秦国放弃了在光狼城与赵国决战的意图,甚至阏与之战失败,秦国也不着急寻仇,而着意攻楚。司马错再次领命入蜀,筹备作战。

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陇西大军进入四川,然后增补巴、蜀军队10万,载米600万斛,从巴地沿涪水南下,进攻楚国。秦军战胜重重困难,翻越今岷山山脉、摩天岭山脉、云贵高原,出其不意地攻到楚国后方。

当时,楚军主力集结西北部秦、楚边境前线,后方空虚,遭司马错突然进攻,楚军猝不技防,损失大片土地,秦军攻占楚国黔中郡。楚顷襄王被迫献上庸和汉水以北地区给秦以罢兵。

此战获得大胜,司马错随后归隐,后事不显。由于秦国盛行军功爵制度,以猎获敌首数来累计军功。司马错征战一生,虽然屡战屡胜,但是杀人不多,最高的爵位不过是左更而已。后起之秀的白起,早在伊阙之战后就已经封大良造了。

(秦国攻郢之战,楚失半壁江山)

公元前278年,白起以2年前司马错伐楚的进军路线为基础稍加改变,选择从汉中顺汉水南下,出其不意的突入楚境。

楚军一路节节败退,白起迅速攻取了主要分布在汉水流域的楚国重镇,长驱直入,直抵楚国别都鄢城,迅速攻下了楚国国都,挖了历代楚王的祖坟,放火烧了夷陵道。楚国被迫东迁至陈地,进入到了战国下半场,失去了大半疆域。

至此,司马错平蜀伐楚之功,从公元前316年始,至公元前278年终,凡38年,得竞全功。

秦国能够最终统一六国,商鞅变法打了根基,司马错平蜀准备了经济基础,白起屠长平打开了一条血路,王翦灭楚扫平了最大的阻碍。与白起相比,司马错虽为秦国一代名将,不论生前身后名声都远不如白起。

这是司马错与白起不同的指挥风格所决定的。

秦国盛行军功爵制度后,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作战时务要猎敌头颅,以此累计军功。白起谙熟士兵心中所想,因势利导,因此打出了很多经典战例,且都是歼灭战,杀人盈野,血流漂杵,以杀戮之威,让山东六国闻白起之名而畏惧三分。

与之相比,司马错的功绩只在平蜀、定蜀、治蜀,期间多次攻打韩魏,也只是掠取土地,未曾见到司马错军有阵斩记录,在安邑之战后,没有选择屠城,而是将安邑人都驱赶回了魏国。为将者司杀,司马错在平定蜀地叛乱时,也杀过作乱的公子辉等同党17人,其余未见杀人记录,可见司马错是秦国军功爵制度下的特例,这也是司马错的爵位一直不高的原因。

不过由于司马错30多年带兵征战铸造的在秦军中的地位,即使没有更高的爵位,他同样也担任过国防部长的高位。

(战国第一武安君:白起)

在秦惠文王时期,纵横家大逞其能;在秦武王时期,大力士成了王朝新贵;秦昭王决议东出时,军功爵已经深入人心,白起等一批优秀青年将领脱颖而出,趁势而起。属于司马错的时代总是错过,或者他与整个战国时代的特质都不合拍。

司马错是老将,面对这些军中新贵,虽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花甲之年,还要翻山越岭,为大秦征战南疆,可也难与白起这样的将星争辉。

司马错可谓一心谋国,不贪恋权势。与人屠白起相比,可能司马错更像是一个有着春秋之义的将领吧。司马错虽然没有得到过大良造的高爵,也没有获得封君的荣誉,至死也不过区区左更,但是能够颐养天年,无愧于心,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司马错在秦国的统一过程中有哪些贡献为何没有封侯拜相

司马错,与张仪来比,知名度稍逊于张仪,但司马错为秦国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功劳他不亚于张仪。当时,巴蜀两国交战,两国都到秦国请求支援,秦惠文王想出兵攻打蜀国,但考虑到蜀道之难,并恐怕韩国可能会前来侵犯,所以犹豫不决。司马错与张仪就此争辩,张仪觉得应该攻打韩国,而司马错就反对张仪的看法,认为攻打蜀国可以“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司马错的意思就是秦国打蜀国是一石二鸟、名利双收的事情。对于张仪攻打韩国的看法,他觉得“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这是一种败坏名声与利益的事情,会惹来各诸侯的讨伐,所以司马错主张不能打韩国,而应当打蜀国。结果事实也证明了司马错的正确性,秦国得到蜀国以后,使其成为了自己的大后方,秦国更加富庶和强盛。所以说司马错对于秦国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让秦国有机会吞并天下。

但司马错并没有因此封侯拜相,因为司马错率领陇西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后,司马错就在历史中消失了,对于他没有封侯拜相的事也不太清楚。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