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常清

高仙芝和封常清作为大唐双壁,两人为何会被冤杀?唐朝名将高仙芝,是个怎样的人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01 01:48:21 浏览1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高仙芝和封常清作为大唐双壁,两人为何会被冤杀

高仙芝和封常清大唐两位忠勇之将虽忠心耿耿又屡立功勋却还是得罪奸宦边令诚被其进谗诬告作战不力有通敌之嫌、抗旨不遵犯欺君大罪,而被年迈昏聩的玄宗下旨斩首军中,两位忠心耿耿的大唐名将就此含恨被杀,两位悲惨的名将虽死不朽、忠勇长存。

唐朝名将高仙芝,是个怎样的人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国家,世界各地移居大唐的人员非常多,很多人为大唐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高仙芝就是其中之一,他是高句丽人。高仙芝是唐玄宗一朝著名的战将,为大唐西北边境征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也因个人贪念,给大唐在西北留下不稳定因素。安史之乱爆发后,因为得罪监军边令诚,高仙芝与封常清被唐玄宗冤杀。

山地战之王

中国古代战争,大多发生在平原,山地丛林战争极少。高仙芝是个例外,他与吐蕃、小勃律、竭师、石国、突施、大食的战争,发生在葱岭(即帕米尔高原)地区,那里是几大山脉交汇地带,海拔高,山势险峻,且气候严寒,连行军都是件很困难的事。

高仙芝却总能出其不意地长途奔袭,经常几万大军翻山越岭,几天行军千里,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打得敌方措手不及。

高仙芝能精确计算设定精巧的行军路线,使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奔袭变成现实,他还有高超的动员技巧,帮助士兵克服心理恐惧。同时他也不缺乏将军们特有的令行禁止,杀伐果决。

就这样,高仙芝的部队,像一头穿梭于冰山雪域的雪豹,总能在猎物们出其不意的时候,给对方致命一击。

打败吐蕃,平定小勃律后,整个西北震惊,史书记载,七十二国竞相归顺!

贪财引发诸国不满

在帕米尔高原英名远播的高仙芝,同时也是个贪婪之辈,他相中了富饶的中亚石国。石国其实是一头温顺的绵羊,对大唐一直恭顺有加,朝贡不断。但高仙芝为了实现个人掠夺的愿望,向唐玄宗诬告石国“无藩臣礼”,并出兵征讨石国。

石国本就不是对手,见到唐军,立马求和。高仙芝诓骗对方,同意约和,就在对方毫无防备之时,他突然抓捕了石国国王,并纵兵大肆杀戮和劫略。劫略完石国,顺北把突骑师国也一并打扫了一遍,然后满载从两国搜刮的财宝回国。

高仙芝的行为,引发了西域各国的不满。这些国家本来是迫于兵威降服于大唐,实际并不甘心,于是他们勾连大食(即阿拉伯帝国),准备引狼入室,图谋安西四镇。

高仙芝见此情景,觉得大事不妙,一旦战火烧到安西,他罪责难逃。于是他决定先发制人,率军四万,抢先突入大食境内七百里。

这一次,他的奔袭功败垂成,他的手下葛逻禄部集体反叛了!葛逻禄部与大食前后夹击,高仙芝大败,侥幸逃生,几万人马仅剩千余人逃回。

这一战,高仙芝毁了一世英名,还丢了安西节度使之职。

冤死潼关

安史之乱爆发后,全国一片慌乱,唐玄宗决定起复高仙芝,他认命高仙芝为副元帅,率五万兵马出潼关,镇守陕郡。

同在陕郡的还有他的老部下封常清,封常清领着一帮新募的乌合之众,很快被叛军打得稀里哗啦。封常清对高仙芝说:现在的形势是敌强我弱,以我们的兵力想守住陕郡很难,极有可能丢了陕郡还折了兵,那样的话,潼关就危险了,潼关一旦失守,长安就完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放弃陕郡,咱们兵合一处,退守潼关,以潼关之险,守住京城最后一道防线!

高仙芝觉得有道理,于是两人散尽太原的资产,撤兵潼关。

按理来说,这个战略抉择没毛病,战争不能考虑一城一地的得失。但这件事他俩没请示,也来不及请示,就自作主张了。这下被人抓住了把柄——边令诚!

边令诚长期在高仙芝军中做监军,大概觉得自己才能不比高仙芝低,经常提一些自己的主张,但总被高仙芝不当回事。一来二去,边令诚觉得高仙芝不尊重他,结下仇了!

于是,这个阉宦给唐玄宗发了个小报告,告高仙芝和封常清擅自失地,贪污军饷。唐玄宗也不调查,直接批示“处死”!面对刀斧手,高仙芝被悲愤,《旧唐书》记载:

仙芝又顾麾下曰:“我募若辈,本欲破贼取重赏,而贼势方锐,故迁延至此,亦以固关也。我有罪,若辈可言;不尔,当呼枉。”军中咸呼曰:“枉!”其声殷地。仙芝视常清尸曰:“公,我所引拔,又代吾为节度,今与公同死,岂命欤!”遂就死。

就这样,一代名将高仙芝,没有死在对安禄山的战场,却被唐玄宗冤杀!

高仙芝的冤死,也拉来了唐玄宗的陌路,不久潼关失守,长安丢失,唐玄宗被迫开始他的“西游路”,盛唐也一去不复!

同样是长期征战的大将,为什么玄宗一纸诏书就能斩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而安禄山却那么难以平定

发生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以老眼昏花,不辩真伪,在杨国忠鼓惑下,对住手洛阳的大将封常青予以处罚斩杀,确为不恭。安禄山以步骑兵十七八万突然反水做乱,作为封疆大史大将军的封常青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丢盔懈甲,足见忘战必危的惨重代价。其后有杀了安西节度使,鲜族大将高仙芝,更是不可理喻,昏天暗地。封茅青,高仙芝乃大唐王朝的中流砥柱,武艺高强,文韬武略,不能以一城地之失而诛杀大将,形同于自毁长城,亲者痛仇者快的悲剧。安史之乱中在叛军突袭下,大多数州县道府皆以投降自保,唯有颜真卿带领本府军民大义凛然的奋力拼搏,唐玄宗自己昏庸无道,吃喝玩乐,不思进取,腐败无能,拿边关大将开刀,乃亡国自毁的形为,自做自受,想当初张九龄大人力谏斩杀安禄山,确被玄宗仁慈释放,不足十年之功一个胡儿异族,成为独领三镇节度使的边关大帅,早以违背了祖上的制度法理,时也命亦。

唐朝的高仙芝和封常清为什么要长途跋涉去攻打千里之外的大小勃律国

开元年间,唐朝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开元盛世”。其时,葱岭上有两个国家,即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都城孽多城,今吉尔吉特)和大勃律(今克什米尔中部一带,都城巴勒提斯坦)。小勃律原为唐属国,是吐蕃(今青藏高原)通往安西四镇的交通要道。吐蕃赞普把公主嫁给小勃律王苏失利之为妻,小勃律国遂归附于吐蕃,吐蕃进而控制了西北各国,因此“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中断了对唐朝的朝贡,唐几任安西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夫蒙灵察数次派兵讨伐,因地势险要,加之吐蕃进行援助,皆无功而反。

公元747年3月,唐玄宗下诏以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充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万人,征讨小勃律。由于这次行军要翻越雄伟的葱岭,所以高仙芝在出征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这次出征的队伍里有封常清,他是高仙芝的部将,也是高仙芝的“战友”。

高仙芝的部队从安西出发,一路西行,经十五日至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又经十余日至握瑟德(今新疆巴楚)、再经十余日至疏勒(今新疆喀什),随后挥军南下,踏上葱岭,开始了异常艰苦的行军。他们经过东帕米尔及海拔7564米的青岭(慕士塔格山),到达葱岭守捉(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接着再次向西,沿兴都库什山北麓西行到达播密水(今阿富汗瓦汉附近),继续前行,到达特勒满川(今瓦罕河)。

这一阶段的进程,唐军经过百余日的跋山涉水。随后,高仙芝兵分三路,会攻吐蕃在中亚的阵地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兰加尔):一路由疏勒守捉使赵崇玼统3000骑兵从北谷向吐蕃连云堡;一路由拨换守捉使贾崇瓘统领,自赤佛堂路南下;一路由高仙芝与中使边令诚率主力从护密国南下。三路兵马约定于七月十三日辰时在连云堡下会合。

最终,唐军取得了战役的全胜,不但扫平了小勃律国,而且是唐军声威大震,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都震惊投降归附了唐朝。

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吗

历史已经证明了,李隆基就是安史叛军一伙儿的,如果没有李隆基的干涉,安禄山将被困死在潼关城下。

先说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这三个人,都是当时最优秀的将领

哥舒翰是盛唐名将王忠嗣一手提拔起来的,镇守陇右对付吐蕃战功卓著;高仙芝和封常清一起在安西都护府搭班子,高仙芝号称山地之王,远程奔袭山地作战无人能敌。封常清虽然一直负责后勤事务,但也继高仙芝之后任安西节度使。三人都是曾统御一方的军事大员,说是名将可能有所不足,但对付一辈子在河北刷契丹、奚族副本,没取得什么决定性胜利的安禄山还是没问题的。即使手中的兵员都是新招募的,但至少不会犯低级错误,依托坚城潼关防守、身后有源源不断的兵员和物资支持,守住潼关不是难题。

事实也是如此,封常清首先率军从长安出发去洛阳,在洛阳被叛军击败,退兵路上遇到高仙芝率领的第二路兵马,二军合一返回潼关固守,叛军追兵在潼关城下被高仙芝击退。后来高、封二人被李隆基杀掉,哥舒翰为帅后也在潼关击退了安庆绪的进攻。

(高仙芝)既至关,勒兵缮守具,士气稍稍复振。贼攻关不得入,乃引还。《旧唐书》
(高)仙芝至关,缮修守具,又令索承光守善和戍。贼骑至关,已有备矣,不能攻而去,仙芝之力也。《旧唐书》
“(十五载正月),安庆绪寇潼关,哥舒翰败之。”(《新唐书》)

安禄山当时已经进入失败的倒计时

当时的情况对安禄山而言已经非常危急,老家范阳颜真卿、颜杲卿兄弟在多个城市竖起反抗安禄山的大旗,刚刚把史思明派回去救火,虽然攻下了常山杀了颜杲卿,但李光弼、郭子仪已经从山西出兵东进,与史思明杀得难解难分。老家的火越烧越大,安禄山已经得不到援兵了。

东南方向一个小小的张巡挡住了叛军一路大军的进攻,叛军主力又久攻潼关不下,安禄山已经看到了自己灭亡进入倒计时,开始迁怒于严庄、高尚等心腹谋士。

朔方节度使郭子仪自云中引兵与光弼合,败思明于九门。《新唐书》
思明益强,与光弼战,败于嘉山。光弼收郡十三,河南诸郡皆严兵守,潼关不开。《新唐书》
禄山惧,谷还范阳,召严庄、高尚责曰:“我起,而曹谓万全。今四方兵日盛,自关以西,不跬步进,尔谋何在,尚见我为?”遣尚等出。《新唐书》
始,(高)尚与严庄、孙孝哲计画,白禄山以为事必成。及颜杲卿杀李钦凑于土门,扬声言荣王琬、哥舒翰二十万众徇河北,十七郡皆归顺。颜真卿破袁知奉三万众于堂邑,贺兰进明再拔信都,李光弼、郭子仪继收常山、赵郡,河北路绝者再。河南诸郡皆有防御,潼关有哥舒翰之师。禄山大惧,怒尚等曰:“汝元向我道万全,必无所畏。今四边若此,赖郑、汴数州尚存,向西至关,一步不通,河北并已无矣,万全何在?更不须见我。”尚等遂数日不得见禄山,忧闷不知所为。《旧唐书》

在如此大好情况下,李隆基再次昏了头,继杀了高、封二人之后,又犯了一个严重的作物,强令哥舒翰离开潼关与叛军决战。哥舒翰无奈只得出城,在野战中被叛军击败。哥舒翰逃回潼关后被部将捉住交给了叛军,潼关失守。闻听此事后,郭子仪和李光弼退回山西,叛军不战而下长安,安史之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如果不是李隆基的错误决策,安史之乱能在两年之内被平定。

(安禄山)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我一直很好奇鲜卑人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现在没有鲜卑这个民族了

现如今,回民比以前也少多了。

原来单位,每个月都有回民补贴5元,那个时候回民比现在多。

如果鲜卑人有补贴的话,可能就有这个民族了吧!

唐朝名将封常清因何被唐玄宗下令处斩

在写安史之乱的时候,我反复强调着一件事,那就是:安史之乱的相关历史记载大多是基于唐肃宗李亨的角度来写的,几乎所有内容都对他有利。

在这种背景下,唐玄宗怎么看都像老年痴呆,一再信任杨国忠和安禄山,所以搞得天下大乱。

后来,又派封常清和高仙芝出马,指挥一群乌合之众去平定叛乱,而封常清和高仙芝为了大唐帝国的根本利益,率军转进到长安城附近,唐玄宗竟然自毁长城,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

唐玄宗的确年老,也过于敏感,这才有了信任杨国忠和安禄山,并派封常清和高仙芝率领乌合之众平叛的事。

但说起封常清和高仙芝被杀,其实谈不上有多冤。

封常清率领六万大军坐镇洛阳,仅过了四天时间,洛阳城就宣告失守。

然后呢?封常清几乎就没有进行什么抵抗,就选择了向大后方转进。

当然了,封常清给中央政府写的战报,内容永远都是叛军火力太猛,我们主动进攻叛军,被叛军打得伤亡惨重,所以在万般无奈下,只能选择转进。

癸巳,禄山陷荥阳....禄山声势益张,屯武牢以拒贼;贼以铁骑蹂之。官军大败。常清收余众,战于葵园,又败;战上东门内,又败。丁酉,禄山陷东京,贼鼓噪自四门入,纵兵杀掠。

真实情况是什么呢?没有人知道。可相关内容,只要看看近代史料就能明白:任何将领在溃逃前,都会高呼类似的口号,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通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更惊人的事实还在于,封常清率军一路退到陕州时,对防守陕州的高仙芝说,敌军的炮火太猛,这里太危险,我们应该退到潼关。

仙芝领大军初至陕、方欲进师,会常清军败至,欲广其贼势以雪己罪,劝仙芝班师。仙芝素信常清言,即日夜走保潼关;朝野大骇。

于是在洛阳沦陷两三天后,驻扎五万大军的陕州丢失了。

如果说洛阳城的敌方炮火太猛烈,洛阳守军伤亡惨重,这也许有点可信度。但是陕州守军连敌人的面都没有看到,也用类似的理由转进了,这叫什么事呢?

我朝有位司令员在指挥一场战役时,警卫员接到前线电话说伤亡惨重,言外之意就是要求转进。

这位司令员根本就没有接这个电话,直接吩咐警卫员:“你告诉他,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阵地。”

结果呢?自然是一场辉煌的大胜。

这两个场景其实非常相似,都是我方占据明显优势,可总有人在高呼敌方火炮太危险。

基于司令员的角度来看,我就是要用血拼的方式拿下这根硬骨头,所以你不要跟我提什么伤亡数字,只要目的达到,你们全员阵亡都不亏!

如果我们运用这种思维来想问题,自然会发现:封常清的所作所为,就是爱惜自己的羽毛,破坏战略大局。

洛阳是什么地方?那是帝国仅次于长安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这种城池的战略价值有多大?不用详细分析大家都懂。

想当年,隋炀帝连年率军北征高丽。杨玄感趁机造反作乱,但是屯兵于洛阳城下,终于输得一塌糊涂。

如果杨玄感叛乱后四天就攻克洛阳,十天就打到潼关之下,隋朝估计当时就得让杨玄感打崩盘。

再后来天下大乱,李密在如日中天之际率军围攻洛阳,同样也是久攻不克,最终兵败洛阳,就此一蹶不振。

如果李密四天就攻克洛阳,十天就打到潼关之下,估计隋朝当时也被李密推翻了。

再后来,李世民亲自率军围攻洛阳,也是用了近一年时间才夺取洛阳。

当然了,在安史之乱时,洛阳迅速沦陷还可以勉强找出一些不算理由的理由。但陕郡陷落,就显得有些不饶恕了。

陕郡是什么地方?大致相当于从前函谷关的战略位置。

此时函谷关的战略地位早已被潼关取代,但作为前战略要地,并作为大唐帝国防御叛军的第二道防线,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可就是如此重要的地区,高仙芝居然不战而弃,就意味着安史叛军又可以长驱直入200里,这是什么性质的事?

安史叛军控制这种重要地区之后,大唐帝国以后想从潼关反攻叛军,难度就会变得非常大,因为安史叛军就驻扎在以函谷关为中心的险要地区。

看看封常清和高仙芝干的这些破事,谁处于皇帝的位置上,都会恨不得杀了他们。

封常清和高仙芝有没有冤枉的地方?自然是有的,他们两个命不好,被唐玄宗派出去当炮灰。

可问题是:被派出去当炮灰难道就该反抗吗?从个人角度来看,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可从大局来看,这显然是不可饶恕的。

当我朝那位司令员明确表示“不要伤亡数字,只要阵地”之后,作为前线指挥官自然是不幸的,因为他很有可能就此被牺牲。

可如果这位前线指挥官不想被牺牲,于是罔顾司令员的指示擅自转进,因此导致阵地丢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种人被杀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军令如山”绝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

12月8日,安禄山开始进攻洛阳;12月18日,皇帝就派人到潼关,砍了封常清和高仙芝的人头。

十天的时间并不长,但发生了很多事:先有洛阳保卫战,又有陕郡的全线撤退,还有封常清亲自到长安述职,更有封常清回潼关待罪立功,最后才是太监拿着圣旨宣布封、高二人的死罪。

初,令诚数私于仙芝,仙芝不应,因言其逗挠状以激帝,且云:“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朘盗禀赐。”帝大怒,使令诚即军中斩之。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封、高二人已经撤到了潼关一线,总算还保留了军队,至少比全军覆没要强”。

问题就出在军队身上,封、高二人之所以被杀,也是因为他们保留了军队,给人一种拥兵自重的感觉。

封、高二人之死不在于军事原因,而在于政治原因。

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疑问:既然封、高二人已有军阀化的倾向,他们为何还被唐玄宗像杀鸡一样轻松除掉呢?

这是因为:军阀化进程是需要时间的,封、高二人撤退的时候,军队的行政和经济系统还独立于军事系统之外。

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支军队在和皇帝分庭抗礼时,都得顾忌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脱离大唐中央政府,军队的后勤靠什么保证呢?

当然了,仅仅这个原因,还不足以让唐玄宗有信心,凭一纸诏令杀掉封、高二人。因为军方大佬的忠诚,永远不要做太高的估计,尤其是当你要威胁到人家的生死存亡时。

唐玄宗敢在这种关键时候,靠一纸诏令就要杀掉封、高二人,显然是手上有更大的筹码。那就是帝国最精锐、最庞大的职业军事集团,依然驻扎在西北地区待命。

帝国最精锐、最庞大的职业军事集团,之所以一直驻扎在西北没有大举东调,那是因为如果把这支部队大举东调,土蕃和回纥就有可能趁火打劫。

但谁也无法否认的一点是:这个强大的军事集团,在必要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大举东调。

因为类似的原因,封、高二人面对皇帝赐死自己的诏令,除了哭天抢地的说自己冤枉之外,却也无法做出任何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