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打油诗 影响 诗词

什么是打油诗(人人都写打油诗,是不是影响了真正的诗词创作)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31 21:41:25 浏览5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人人都写打油诗,是不是影响了真正的诗词创作

顺口溜押韵,打油诗顺耳,

百花争奇艳,雅俗共赏鉴。

格律平仄言,优中选胜负,

词曲赋诗作,皆因打油然。

谢谢悟空,邀请问题。

你认为什么是打油诗打油诗应该如何界定

相传"打油诗"的由来是唐代一个叫张打油的人写了一首诗而被叫开。什么是打油诗,我以为是诗的写作者利用了汉语的谐音,对仗、双关等修辞手法写出的反映社会百态的一种文字形式。它不受格律约束,有韵即可。它还有一个"好兄弟"——顺口溜。只不过他们在展示形式上有所不同,一个落于纸上(可保存),一个流于口说(说过了就算了)虽形式不同,但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打油诗是往往能反映出创作者对人间百态的直白态度,它往往对事对人直奔主题,无须铺垫,往往读后令人快意顿生,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如何界定它的属性,很难,我以为存在即合理。应让这朵花自由自在的绽放,至于喜好,各人有权利取舍。谢邀!

(简论)

诗和打油诗有什么区别

先说几个大家对打油诗和正经诗区别的错误认知:


是格律上的区别吗?不是。

在旧体诗这个范畴中,讲格律的只有近体诗,诸如古诗、乐府、歌行都只需押韵就可以了--------如果不讲格律就是打油诗,那么岂不是《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歌行》、《孔雀》东南飞都算是打油诗了?那么如今符合格律油腔滑调的各种老干体就不是打油诗了?


是用词俚俗的区别吗?也不是。

杜甫的古诗用词也俚俗,《羌村三首·其三》第一句就是“群鸡正乱叫”,这与我们大家公认的打游诗“江上一笼统”有何差异?诸如宋代打油诗中“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算俚俗吗?并不算----这种类似通俗的诗句在诸名家文集中不在少数:比如欧阳修的:“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南歌子·凤髻金泥带》;李清照(伪)的“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如果俚俗是打油诗的特色,如上的小词、古风也算是打油诗了吗?


由此及彼,那么很多答主某度之后的“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的诗为“打油诗””很显然只是隔靴搔痒的注释罢了。

实际上,打油诗和诗的区别就是【立意】的问题罢了。

《宋玉对楚王问》中有这样的记载: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这段对《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解释,大约就可以用来解释打油诗和诗区别了。

(宋玉)

诗的本质是【诗言志】,因此在诗的创作中,是有明确的思想、感悟甚至是理想抱负主题的,并且通过诸如五七言、近体、绝句等体裁来将这个立意表现出来的,因此,好的旧体诗可以称之为“妙手偶得”、“古拙质朴”、“天然雅趣”等等等

而打油诗不同,打油诗的立意(或是有意,或是无意)就是“嘲谑”、“戏弄”、“逗笑”,所以才显得格调不高。

如果用个比喻来形容,就是这个人生得猥琐,不管是西装革履还是蓬头垢面都是猥琐,而如果生得堂皇,就算是粗缯大布裹生涯,也是会显得“腹有诗书气自华”。

以上,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为什么把上不了台面的诗叫“打油诗”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语诗体,相传是因为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现在一般是指不太讲究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和平仄,但一定会是押韵的诗称为打油诗。打油诗通常与人民群众的思想,生活等息息相关,具有深刻泛泛的群众基础。在打油诗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少文人学士相继制作了许多好的打油诗作品。也并非完全上不了台面。有土壤,就有生机,相信打油诗作为一个写作锻炼,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也会出现一些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