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北洋舰队真的输了黄海海战吗
- 如果给北洋水师一艘苏沃洛夫公爵级战列舰,能打赢黄海海战吗
- 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具体差距多少
- 甲午战争中,假如清朝赢了黄海海战,最后会赢吗
- 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为何摆出了一个“奇怪的队形”
- 黄海海战,如果英国教官还在旗舰上,我朝会打赢吗
- 你觉得北洋水师黄海海战的阵型有没有错误
- 黄海海战中日本战舰为什么不用鱼雷攻击定远号
- 黄海大战后,北洋水师到底是元气大伤还是被彻底打残
北洋舰队真的输了黄海海战吗
甲午海战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早先爆发的丰岛海战、随后双方主力战舰之间的黄海海战、最终是北洋水师残余势力全军覆灭在刘公岛的威海卫保卫战,关于这个问题,如果从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之后的战果以及之后整个甲午海战的战局态势来看,北洋舰队都是彻彻底底的输掉了这场战争。
从黄海海战的战果来看
黄海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早先于北洋舰队一个多小时就发现了对方,并迅速进入了临战状态。不过由于日舰装备的多为射速快、射程短的快速炮,所以在战争伊始,由于北洋舰队未能进入日舰最佳射程,日舰速射炮的优势也未能发挥出来。根据北洋舰队上的西洋人会议,两国舰队在遭遇之后便立刻摆开了阵型,进入了战斗状态。当双方舰队相距5700米之时,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的305毫米口径主炮率先开火,其射出的炮弹在日本海军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号左舷数百米处爆炸,腾起了巨大水柱。随后,在双方舰队的距离缩短至3000米处,在达到日舰速射炮的最佳射程之后,日舰纷纷开炮还击,交战中硝烟弥漫,在双方舰队附近激起巨大水柱,一场规模庞大的蒸汽铁甲舰之间的海上对决就此展开。
北洋舰队共计有“定远”、“镇远”、“济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平远”、“超勇”、“扬威”、“广甲”、“广丙”十二艘主力战舰以及两艘鱼雷艇的参战,共计总吨位为34420吨、平均巡航速度为15节、火炮合计79门、机关炮129门,鱼雷发射管31具。
日本联合舰队方面共分为“本队”和“第一游击队”两个攻击批次协同作战,其中本队由“松岛”、“严岛”、“桥立”、“比叡”、“赤城”、“扶桑”、“千代田”以及由商船改装而来的“西京丸”号组成,第一游击队由“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穂”号四舰组成,本队和第一游击队共计也是十二艘主力战舰参战。日本海军方面参战军舰共计总吨位为36711吨,平均巡航速度18节、火炮和速射炮合计246门、机关炮29门,鱼雷发射管37具。
从黄海海战的战果来看,日本联合舰队一艘军舰未沉,仅仅付出了“松岛”、“比叡”、“赤城”、“吉野”、“西京丸” 五艘军舰被重创以及其他军舰不同程度受创的代价,而北洋舰队先后则有“经远”、“致远”、“超勇”三舰被击沉,“扬威”、“广甲”两舰分别在战后搁浅受伤自爆沉没,剩余“定远”、“镇远”、“靖远”、“济远”、“广丙”、“平远”、“来远”等不同程度的轻伤战果。此战之后,北洋舰队残余军舰退守威海卫,而黄海海域的制海权也因黄海海战北洋舰队的失败而被拱手相让给了日本海军,为日后日本陆海两军长驱直入中国战场奠定了基础。
所以,单单从黄海海战战后的结果来看,北洋舰队确实是输掉了此场战争。
从《马关条约》的签订来看
自黄海海战北洋舰队战败之后,李鸿章在听取了德籍顾问汉纳根的建议之下,便采取了“御敌报船”的方针,北洋舰队残余的军舰退守在威海卫军港之中,任凭日本海军 如何引诱,都拒不出港迎战。黄海制海权的拱手相让,使得日本迅速打开了通往中国的海上之路,海路不再对日本有任何威胁,日本对中国的攻势也从此急转直下,源源不断地从国内向中国战场输送兵源,并长驱直入对澎湖列岛以及台湾本岛展开了作战。最终,在日本陆海两军的夹击之下,孤立无援的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军港之内成了日本军队的囊中之物。
早在威海卫保卫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之前,清廷在1895年2月1日派出的议和代表团就与日方在广岛举行了第一轮会谈,但最终以日本政府决绝了本次两国和谈的约定而告终。在威海卫保卫战失败之后,3月19日清廷任命的李鸿章赴日使团抵达日本下关,在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谈判之后。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作为清廷全权代表大臣在日本下关与日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如若从中日双方《马关条约》的签订结果来看,倘若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海战中没有损失五艘军舰、没有输掉黄海海战、没有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拱手相让给日本人的话,那么就不一定会有北洋舰队威海卫保卫战的全军覆灭,也更不会有《马关条约》的签订。
所以,从战争的结果以及整个甲午海战的态势来看,北洋舰队也确实是输掉了黄海海战。
能力有限,多有疏漏,烦请纠正。
文|宇泽历史
如果给北洋水师一艘苏沃洛夫公爵级战列舰,能打赢黄海海战吗
首先要说一下,问题中提到的应该是“博罗季诺”级战列舰,“苏沃洛夫公爵”只是该级军舰中的一艘。
尽管“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在19世纪后期海军技术进步极快,差不多8年技术就要差一代,一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对付日本联合舰队,和拳打南山养老院没什么区别,绝对可以碾压,取得黄海海战胜利没有问题。但是能不能取得甲午战争的胜利,就不好说了。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是俄国租借旅顺以后,为了扩充太平洋舰队和黑海舰队而提出的“大海军计划”补充修订方案的产物。其设计参考了法国最新式的战列舰“索芬”号,并根据旅顺港船坞的尺寸限制进行了一定的修改而成。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具体参数如下:
标准排水量14646吨,最大航速17.5节,水线装甲厚度145至194毫米,装备4门(两个双联装炮塔,炮塔装甲厚度254毫米)40倍径的Model 1895型12英寸主炮,12门(6个双联装副炮塔)152毫米副炮,20门75毫米反鱼雷艇副炮,4门47毫米礼炮,4具381毫米鱼雷发射管。
和同时期的战列舰相比,因为旅顺港船坞的限制,“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吨位和尺寸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装甲较薄,从原计划的253毫米削减到了194毫米,而且降低了覆盖面积,防护性能有所不足。
此外“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干舷较低,因此75毫米火炮的炮廓位置较低,风浪略大就不能使用,影响了其应对鱼雷艇攻击的能力。
这些问题在后来的日俄战争中都暴露无遗,影响了“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在海战中的发挥。
但是在甲午战争时期,“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从数据来看,一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在吨位上差不多相当于“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舰,也超过了日本联合舰队任意三艘军舰的总和,堪称真正的巨无霸。而且它在火力、速度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最大航速可以达到17.5节,这个速度已经比当时很多巡洋舰都快了。而其装备的12英寸主炮因为倍径大,身管长,威力也远比当时同口径的火炮大得多,足以算得上当时的世界第一。
更重要的是,随着观瞄技术的进步,“博罗季诺”级战列舰上装备的火炮最大有效射程可以提高到5000米以上。相比之下,甲午时期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的大部分军舰,有效射程都在3000米内,只有“吉野”勉强可以和它相比。
在这种情况下,“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完全可以利用其速度和射程优势,在日本联合舰队的有效射程之外采用打带跑战术慢慢消耗对方。而日本的“吉野”虽然速度跟得上,不过两者火力差距太大,其152毫米火炮也不足以对“博罗季诺”级战列舰构成威胁,这么一来它装甲薄弱的问题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至于75毫米炮就更不是问题了,因为黄海海战日本海军就没有投入鱼雷艇。更何况甲午时期的鱼雷有效射程不过2、300米,海战时用处不大,因此75毫米炮能用就用,不能用就别用,同样没什么问题。
因此很明显,如果北洋水师有一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那么一艘军舰就足以压制整个联合舰队,取得海战胜利没有问题。更何况日本海军一旦遇到它,将处于打不过又跑不掉的窘境,敢不敢出海决战都是问题。北洋水师还能进一步夺取制海权。
但是一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改变不了战争的结果。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虽然可以改变海战结果,可是在甲午战争时,中日两国的陆军差距巨大。日本海军可以利用“吉野”的高航速袭扰渤海湾,牵制北洋水师。另一方面日本则通过日本海维持陆军的补给,然后通过陆战击败清军,一样可以迫使清政府投降。
所以就整个甲午战争的结果来说,光靠一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并不能完全改变结果。
当然,失去海上优势以后日军的攻势会受到限制。这样在谈判时清政府多几分底气。最终达成的条件可以宽松一些,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割地赔款那么多。
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具体差距多少
大东沟海战,也就是题主所说的黄海海战,已经是中日双方差距最小的一次了,因为北洋海军已经是所有能出海的军舰都来了,而联合舰队只是来了本队和第一游击队,还有三个游击队没有到场。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双方差距是非常大的。
具体到海战参战军舰,就可以发现北洋海军的组成是参差不齐的,除了2艘经常被外行拿出来吹嘘的“定远”级铁甲舰是7000吨级,其他都在3000吨以下,甚至还有4艘1000吨级的,感觉就像两个2米高的巨人带着一群1米来高的侏儒。
而日本海军是比较均衡的,4艘4000吨级、4艘3000吨级、2艘2000吨级。这意味着其没有明显的弱点。而北洋海军除了“定远”级都是弱点,日本海军不需要打败巨人,只要把巨人身边的帮手一一清除掉就稳赢了。
北洋海军最老的“超勇”级只有6节速度,而且吨位小(1350吨)、无装甲,海战中简直是活靶子
机动性上面,北洋海军由于锅炉普遍接近报废期(没钱换),除了2艘“致远”级和1艘“广丙”能跑到15节左右,其他军舰普遍在10节以下,编队航速仅8节。
日本海军最老的“扶桑”号铁甲舰也有10节航速,而且有厚甲防护,吨位也大(3700吨),大多数北洋军舰还奈何不了
而日本海军第一游击队全部由快速巡洋舰组成,编队航速可达15节。本队虽然有2艘老舰,也可以达到10节的编队航速。这意味着北洋海军根本追不上对手,人家可以用游牧骑兵对付汉人步兵的“放风筝”战术把你打垮。就算有“定远”级又怎么样,你追不上人家啊!
至于火力,差距就更大了。或者说,正是火力上的巨大差距,决定了海战的胜负。
日本军舰大多数都装备了密密麻麻的侧舷炮,单舰装炮数(中口径以上)普遍在8—13门,火炮总数远超北洋海军
众所周知,日本海军装备了100多门英国阿姆斯特朗中口径管退速射炮,射速10发/每分钟。北洋海军则几乎全部是架退炮,射速1发/每分钟——1发/3分钟。而且在海战中,由于使用烟雾大的发射药,以及遭到日本海军密集弹雨“洗甲板”的影响,射速只会更慢。再加上日本海军的火炮数量也远远超过北洋海军。
北洋海军军舰普遍装炮少,单舰只有3-6门
所以,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联合舰队的火力也是北洋海军的六倍以上。而海战中远不止如此,由于机动力有压倒性优势的第一游击队可以随意选择攻击北洋海军的弱舰,这个差距被拉大到了极致。例如第一游击队攻击2艘“超勇”级时,火力是后者的44倍,攻击其他6艘中国军舰时,火力是后者的11倍。
著名的“炮弹填沙子”实际上就是因为克虏伯引信技术不好,穿甲弹不炸,干脆换成沙子当做实心弹用
而且双方弹药的不同进一步拉大了火力上的差距。北洋海军使用的克虏伯穿甲弹由于引信技术不过关,穿而不炸是经常的事情。日方则使用了大量两年前刚研制的下濑炸药,爆炸力强,极易引起火灾。海战中经常可以看到日本军舰中弹后若无其事、北洋军舰中弹后燃起大火的两种极端情况。
“吉野”也曾经被北洋炮弹引爆了堆积的下濑炮弹,不过只引爆了2发,所以未引起大爆炸和大火,这也是该舰受损最重的一处
这样的差距下,北洋海军只能祈求老天爷保佑,炮弹能击中对方的锅炉舱或弹药舱。而整个海战中,这样的奇迹并未发生,只有1发炮弹引发了日本旗舰“松岛”炮位上堆积的炮弹大爆炸,重创该舰。
著名海军理论家马汉对海战史的经验总结:战术火力强弱主宰了海上决战的胜负
最后北洋海军能够在海战中摆脱覆灭命运的,也正是这一发幸运的炮弹。被大爆炸吓得魂不附体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中将此后指挥混乱,早早撤出战场。不然已经弹药将尽的2艘“定远”级在打光炮弹后,难逃被日本人俘虏的命运。
伊东佑亨在海战中并没有丁汝昌那样勇敢,但人家手里一把好牌,人家赢了
甲午战争中,假如清朝赢了黄海海战,最后会赢吗
日本是一个岛国,甲午战争时其军队运输、后勤补给对海上运输线依赖很大。所以在战争爆发前,日军制订作战计划是就优先考虑如何击败北洋水师,以夺取制海权。在计划中,日本也做好了万一被北洋水师击败,失去制海权的情况下,就退守本土的打算。
很多人也据此认为如果黄海海战北洋水师如果取胜,那么就能赢得甲午战争。不过这种想法有些过于乐观。
北洋水师即使侥幸赢得黄海海战,也无法对日本舰队造成致命打击
北洋水师之所以在黄海海战中失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北洋水师的军舰较为老旧,其装备的火炮都是旧式的架退炮,火炮发射速度很慢。大口径火炮几分钟才能发射一次,中口径火炮也一分钟也只能打一发。这样一来在海战中的弹药投射量就严重不足,对敌舰的打击力有限。
此外北洋水师所使用的炮弹主要是榴弹和穿甲弹。
其中榴弹在弹头装有引信,一旦击中目标,引信就工作引爆炮弹内的炸药。所以这种炮弹只能用来杀伤甲板上的暴露人员或者是破坏一些没有防护的舱室。对于火炮炮位、司令塔、机舱、弹药库等这些有装甲保护的要害部位来说,榴弹不等击穿装甲就会爆炸,无法造成太大的伤害,并非是攻击敌舰最理想的炮弹。
日本佐世保旧海军墓地陈列的“定远”的4倍径1880式新式305开花弹
而穿甲弹为了能击穿铁甲,弹头尖锐,不能安装引信,只能使用弹底引信引爆炮弹。北洋水师用的穿甲弹是1880年前式旧式穿甲弹。这种旧式穿甲弹因为研制出来的时间较早,当时弹底引信技术还不成熟,因此都没有安装弹底引信,全靠装填的黑火药自燃引爆,引爆率很低。由于引爆率太低,一些穿甲弹干脆连黑火药都省了,改用沙子配重,成了实心弹。
很明显,这种旧式穿甲弹大部分时候就算击中目标,击穿装甲,很可能也就是打个洞而已。除非正好撞在某个要害部位,否则杀伤力也很有限。
日本佐世保旧海军墓地陈列的一枚2.8倍径的1880年前式305穿甲弹
所以历史上北洋水师尽管多次命中敌舰,却没能对日舰造成太大的杀伤。只有“松岛”运气不佳,堆积在甲板上的速射炮炮弹被击中引发殉爆才被重伤。
很明显,以北洋水师悲催的弹药投射量和炮弹杀伤力,想要击沉敌舰,只有运气极好,击中某艘敌舰的弹药库或者是机舱,引发殉爆才有可能。然而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最多也就发生一两次。
因此即使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获胜,也就是击沉了对方一两艘军舰,将对方吓退而已,不可能取得全胜。日本舰队还有再战的能力。
北洋水师的后勤保障能力有限,很难和日本舰队继续打下去
更糟糕的是由于清政府对海军的认识不足。建设海防时只注重购买军舰,相应的后勤保障却没有跟上。北洋水师不仅炮弹储备不足,而且旅顺船坞规模小,工人少,根本无法满足北洋水师战时维修、检测所需。
早在甲午战争爆发前,丁汝昌想让北洋水师各舰入坞油底。结果仅有“来远”、“经远”、“定远”、“平远”四舰来得及油底。其他各舰未能成行,严重影响了航速。
而在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各舰前往旅顺进行维修,又因为船坞有限,只有伤势最重的“来远”得以入坞维修。其他军舰只能靠在码头上进行修理。而且旅顺的工人太少,所谓的修理其实就是把破损的部件拆除,并没有真的修好。像“定远”的一门主炮在黄海海战中被打坏,最后就一直没有更换。
所以北洋水师即使侥幸在黄海海战中获胜,在缺乏炮弹和维护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再次和日本海军决战,更不要说去夺取制海权了。
而且日本的情报工作非常到位,北洋水师这种窘境肯定瞒不过去。日本海军可以放心大胆行动。
因此即使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能取胜,也不可能对接下来的战争有什么影响。而清军的战斗力太差,陆战还是会全面失败,清政府难逃失败的命运,最多就是因为北洋水师得以保全,赔款可以少赔一点。
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为何摆出了一个“奇怪的队形”
引言
一百二十五年前(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海战——黄海海战,这是一场近代军事史上非常有名的“铁甲舰战例。”在此战役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以“夹缝雁行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横阵),来对抗日本联合舰队采用的“纵阵”战术。
(夹缝雁行阵)
虽然最后北洋海军以损失(沉没)五艘战舰,日本舰队只受轻伤的惨痛代价而告终,但对于丁汝昌为何会摆出“夹缝雁行阵”来迎战日本舰队,至今也还备受争议,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挖一挖这其中的原因!
北洋水师采用的“夹缝雁行”队形,受利萨海战 的影响
1866年,意大利与奥地利这两个国家,为争夺亚得里亚海利萨岛附近的海域,而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海战。这场战役以奥地利帝国的胜利而落下帷幕,但相比于奥地利胜利来说,它更引人注目的是,此战双方都采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用以蒸汽为动力的“铁甲战舰”在海上进行作战。
蒸汽机舰船相比于传统的帆船而言,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动力源泉,蒸汽机可以为战舰提供了强大的动能,而传统帆船只能依靠自然的力量“看天行事”,除了动力上的优势外,蒸汽机还能弥补舰炮技术上的劣势,因为足够的马力能使战舰迅速的在海上移动,从而使战舰的撞角威力大幅提升!
在利萨海战中,意大利战舰由于火炮射程较近的原因,采取的是一种“鱼贯而行”的纵阵战术,这样的优势就在于:一来可以最大程度的弥补远距离作战炮弹射程不足的劣势; 二来可以使自己的战舰呈一字排开型“偏舷齐放”。但意大利美中不足的是,他低估了奥地利军舰强大的动力火候,奥地利在迎接意大利军舰时,采用的是“横阵”(即夹缝雁行阵)战术,在接近敌方军舰时,奥军舰开足马力,“以横阵方队,撞角切割意大利军舰”,加之以“近距离火炮齐射”的方式,打的意大利措手不及,落荒而逃。这种“撞沉敌舰”冲角战术的成功,成为了当时备为推崇的海军作战战术!
(利萨海战示意图)
那么这场战役和北洋水师又有什么关系了?
有,而且有很大的关系!利萨海战发生的时间是在1866年,也就是晚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时期,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我们纵观全球,几乎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海战发生,更不用说出现新的海上作战的战略战术,北洋海军日常的操作、训练、演练,最可行也是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模拟和研究“利萨海战”的战略战术!在后来的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所采取的“夹缝雁行阵(横阵)”队形,也是不无道理、是可以追根溯源,有理有据的。
中国与日本海军战术理论来源的差异,是北洋水师采用“横阵”的主因
在晚清政府期间,中国与日本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两个东亚国家,但要论两者之间谁学的更加彻底、更加通透,显而易见,中国是远远不如日本的。我们可以看到,洋务派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打着的口号是“自强求富”,但要自强、要求富,前提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不动及封建势力的根源之下,才能具体的操作、施行。这样一来在很大的程度上,就使中国人在学习西方器物上,思想过于僵化、过于“短见”,而不能做到“取其精髓”!
而反观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一度推行全盘西化。不仅在政体上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殖产兴业”,在工业上,也是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更是在思想文化上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现代教育,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相比中国来看,日本有着更好的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社会条件!
虽然两国都是从西方(主要是德国和英国)采购军舰炮弹,但在其使用上下的功夫中国却是不如日本的。李鸿章早年间为培养一批“军事理论人员”,成立了军事学堂、聘请了外教、了书籍、派遣了留学生等等,但这些措施的推行,是不可能取得长远见展的。因为晚清政府未能从根本上把思想彻底放开,从而导致中国人从洋人那里学习的东西是很狭隘、很片面、是断断续续不成体系的。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连自己也不知道掌握了多少,缺什么,又应该补什么。特别是在1890年,李鸿章聘请的英国总教练琅威理,因为“撤旗事件”而僨然离职,之后的北洋水师,更是缺少了能引入新的海战理论的可靠人选!
而日本却和中国“迥然不同”,日本自从“利萨”战役后,便开始聘请英国海军军官,为自己的学员讲习作战理论和作战战术。由于本身的思想开化,日本人学习的进度、学习的知识理论、掌握的东西是晚清政府远远不能比及的。(所以后来在戊戌变法期间,晚清就是以日为师),日本不仅聘请外教,还设立了海军大学,从全国广泛招纳学员,为国培养海军人才;编写《海军战术讲义录》,集中研究海军作战战略战术。所以在后来的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采取不同的作战阵型,这和双方学习西方海军战术理论的程度深浅,是有很大关系的。
北洋舰队对武器革新的认识程度,也对采取的“夹缝雁行阵”队形,有着很大关联
北洋舰队号称当时“亚洲第一强舰队”,但这也只局限于它的吨位上,从炮弹、炮台、鱼雷等等武器装备方面,它是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的。在北洋舰队军费枯竭时,甚至出现了用沙子来填充炮弹,这样弄虚作假、迷混过关的荒唐事儿,《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里,有一出北洋海军演练时“放空炮”的场景,这其实也从侧面再现了当时北洋舰队的“外强中干”的局面。
然而相比北洋水师初建之时,后期的舰队设施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舰队的装甲比往日更厚、马力比以前更足,之前“利萨海战”中的“撞角”战术,在军舰“加码”的基础上,更是得到了北洋水师官兵的青睐。因为在黄海海战爆发之前,晚清政府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的海战,所以这些“守旧”的水师提督官员,他们对于在近代工业革命中不断涌现的革新技术,对海军作战战术的影响,判断上是有很大偏差、估计不足的。
没有战事的发生,北洋水师就只能用西方的理论来推导理论,即所谓的“以意试论”。这样推出的结果是什么了?结果是:“北洋水师在日后征战中,撞头必将有其大用”的判断,在这种判断上,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与日本舰队作战中,北洋水师会采取“夹缝雁行阵”这种队形了。
但同样是缺乏战前演练的日本,却为何与中国采取截然相反的“纵阵”战术了
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几乎也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海战,它同样也缺乏战前的实事战例,用来估测军事武器技术的革新,对作战战术的影响。
那日本又是如何做的了?我在前面已经说了一点,那就是日本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技术理论这方面,比中国更彻底、更完备。这是它“思想能控制行动”的前提; 这里再补充一点,日本在对战北洋水师中,采取的是与其相反的“纵阵”战术。因为日本上层的海军军事家,并非像中国一样由理论推导理论,进而推演出“撞角战术”,他们更青睐于从武器技能方面,去考虑作战中应用的战术。
日本海军将领认为,只有充分发挥武器的最大功能,才能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进而制服敌人。尽管日本肯定也知道撞角的“作用”,但仔细推敲分析后,不难发现“撞角”只试用于当双方船队近距离作战、且双方阵型已乱之时,为最佳的时机,在战场上,去捕捉这种机会是很难的,因为说不好双方都会“共同牺牲、得不偿失”!
而在武器使用上,日本是下了一番狠功夫的,它相比中国使用武器,可以说是更精、更熟练。日本对于舰船上一些起辅助作用的小型口径速射炮,操作更加灵活、把握时机更准,日本人用演练中推理出的“抵进射击”理念,即在双方舰队保持着最合适的距离时,充分发挥小口径炮弹威力,进而攻击敌方军舰,发挥武器装备的最大功能!
况且在黄海海战之前,日本就已经多次“荷枪实弹”的演练,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在演练之下,日本海军认为发挥武器最大的功能相比“撞角”这种战术,是更可行、更可靠、更能见效的。日后的黄海海战,也正面检测了日本这种战术理念是可行、可靠,是适合海上作战的。所以在关于自身武器装备、武器使用的认识上,日本联合舰队采取与北洋水师截然不同的战术,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总结
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采用的“夹缝雁行阵”队形,是本身自己对战术研究还不够彻底、不够全面,没能做到与时俱进、与作战理论俱进,而采用的一种“站在前人肩膀上行走”的时髦战术这是一种典型的不能“融会贯通”的表现。
北洋水师从撞角威力巨大+技术革新,推演出的是“撞角威力更加巨大”,这与日本推演的结果截然相反。不过这也和李鸿章一贯主张的“以退为进”的思想,束缚北洋水师手脚,只顾于保存自身实力,胆小窃战,导致舰队缺乏实战经验是密切相关的。或许采用什么阵型并不显得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敢于实打实的去训练军队,敢于在“荷枪实弹”的战争中,去磨炼自己、去成长自己,这才是一支军队强大的必由之路!
参考资料:
外山三郎.《日本海军史》
杜普伊.《武器与战争的演变》
《日本海军战术议论录》
理查德·希尔.《铁甲舰时代的海上战争》
马幼垣.《靖海澄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
图片来源网络
黄海海战,如果英国教官还在旗舰上,我朝会打赢吗
黄海海战如果英国教官还在,除非他们按照英国设想的那样,实际控制了北洋水师,否则对于战争结果不会有什么改变。
在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之所以失利,主要原因是因为清政府腐败不堪,兴办海军缺乏规划,没有足够的投入,稍有成绩就止步不前,导致在北洋水师成军以后,长期没有购买新的军舰,实力被日本反超。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参战的12艘主力战舰总吨位是34496吨,而日本是40849吨,日方占优。
而且日本的军舰构成较为合理,以黄海海战中双方参战兵力为例,北洋水师虽然有定远、镇远两艘大型铁甲舰,但是其他的军舰包括后来参战的平远、广丙在内,都是3000吨以下的军舰,其中还有4艘1000吨级的小型军舰。而日本联合舰队有4艘4000吨以上战舰,4艘3000吨以上战舰,3艘2000吨级战舰,1艘600吨级的小型炮舰。日方的军舰吨位更为平均。
而更重要的是北洋水师的火炮大多是老式的架退炮,只有广丙更换了3门120毫米中口径速射炮,而日本则装备了大量新式的中口径速射炮,在海战中,日方的火力占据了绝对优势。加上北洋水师的炮弹质量存在问题,命中敌舰以后杀伤力有限,无法对敌造成致命打击,所以在海战期间虽然命中率不错,但是一艘敌舰都未能击沉。
而日本则依靠其凶猛的火力能在短时间内摧毁北洋水师除了定远、镇远之外的任何一艘战舰。这种情况下,即使有英国教官继续在北洋水师中任职,北洋水师的训练水平得到强化,以北洋水师糟糕的火力来说,也很难取得什么战果,对海战结局不会有任何改变。
不过英国教官离开北洋水师,是因为指挥权之争,这个事情其后面代表的本质可不简单。
1890年3月6日,北洋水师总兵刘步蟾与高级顾问英国人琅威理在提督丁汝昌离开定远以后,为舰上挂总兵旗还是提督旗而发生了争执。刘步蟾认为丁汝昌离开以后,自己是最高指挥官,自然挂总兵旗。而琅威理则认为李鸿章在电报中曾经称呼自己为提督,因此自己才是最高长官。
在李鸿章罕见的以强硬姿态拒绝承认琅威理具有舰队指挥权以后,琅威理以辞职威胁,而李鸿章则加以允许。此事的背后,实际牵涉到英国试图通过琅威理控制北洋水师的打算。因此琅威理去职以后,原本有意扶持清政府以在远东牵制沙俄的英国逐步改变了态度,选择了支持日本。
而正是因为英国的支持和允许,日本才敢于发动甲午战争。因此如果李鸿章承认琅威理在北洋水师中的指挥权的话,那么极有可能英国还会继续支持清政府,从而避免甲午战争的爆发。不过这是以牺牲北洋水师主权为代价换取的,究竟后果是好是坏,也很难说。
因此英国教官继续留任一事,并不能单纯的从对北洋水师战斗力的影响来看,还牵涉到英国的外交政策,因此很可能会有很大影响。
你觉得北洋水师黄海海战的阵型有没有错误
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的阵型并没有什么大问题,最多也就是细节上有所不足而已。
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采用的是犄角雁形阵。所谓犄角雁形阵就是北洋水师参战的十艘军舰分成五个小队,每个小队两艘军舰一前一后左右错开,互为犄角,这样整个舰队实际上是两列横阵。
北洋水师原定采取的阵型
这种阵型确实对于发挥侧舷和舰尾火力有一定影响,但是对于北洋水师来说,这种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在铁甲舰刚出现的时候,火炮对于军舰的铁甲大多伤害有限,所以撞击战术再次兴起。而在利萨海战中,奥地利海军用横队战术击败意大利舰队以后,横队战术更是成为各国海军的首选。因此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各国在设计军舰时都是以舰首对敌为主,强调加强舰首火力。
比如北洋水师的“定远”级铁甲舰主炮就采用了对角线布局,两个主炮旋台前后错开布置在军舰中部的左右两侧。这样在舰首对敌时,4门主炮可以同时向前方进行射击。而在侧舷对敌时,因为另一个旋台的遮挡,射界很小,实际能使用的主炮只有两门。
“定远”的主炮射界
此外为了加强舰首火力,当时军舰的侧舷中口径副炮也大多装在突出舰体之外的耳台之上,这样舰首对敌时,侧舷的副炮也可以向前方射击。比如北洋水师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平远”的副炮都是如此。
相应的,军舰的尾炮却被普遍弱化。像北洋水师的“济远”尾炮只有1门150毫米火炮,而“经远”、“来远”在舰尾只安装了2门75毫米舢板炮、2门47毫米哈乞开斯速射炮和3门37毫米哈乞开斯五管连珠炮。
所以采取横阵对敌,主要受到影响的是小口径的速射炮。而这点损失在设计时已经考虑进去,属于可承受范围。
“致远”的线图,可以看到两侧副炮实际突出在舰体之外,可以向前方射击
而且要注意的是,北洋水师所用的炮弹大多是旧式炮弹,装填的是黑火药,破坏力有限。在黄海海战中日舰不乏被多枚大口径炮弹击中,但是最后却只是轻伤而已。
这里面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日舰“西京丸”。“西京丸”原本只是一艘邮轮,战时才加上火炮,改装为辅助巡洋舰,防护力和生存力较正规军舰要差不少。但是在海战中“西京丸”中了12发炮弹,其中包括4发305毫米炮弹、1发210毫米炮弹、2发150毫米炮弹和3发120毫米炮弹,结果却只是轻伤。
日本海军的“西京丸”号
很明显,北洋水师采用横阵一是为了发挥重炮的火力,二来也真没指望光靠火炮能够击败日军。而是为了冲断日本队列,实现乱战,然后用撞角和鱼雷在混战中建功,乱中取胜。
就当时北洋水师的情况来说,这个思路并没有什么不妥。
当然,后来在实战中,因为“超勇”、“扬威”两舰航速太慢,加上“济远”畏敌故意开慢,导致北洋水师的队形没有形成两列横阵,而是类似于“人字形”。而且因为“超勇”、“扬威”、“济远”的拖累,北洋水师航速太慢,最后只切断了日本队列的尾段,没有实现乱战这一战术目标。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如果北洋水师早点把“超勇”、“扬威”排除在主力舰队之外,改以“平远”、“广丙”,那么北洋水师的编队速度会更快一些,也更可能实现原定设想。
此外横队不利于机动。因此北洋水师也可以把舰队分成三部分,一是由“定远”、“镇远”、“平远”、“经远”、“来远”等装甲较厚的军舰组成横队,而以“致远”、“靖远”、“济远”、“广甲”、“广丙”组成纵队,配以鱼雷艇在横队之后作为机动力量。
太田喜二郎所绘黄海海战图,途中右侧的是日舰“比叡”,正从“定远”和“经远”之间通过。如果此时后面有“致远”等舰组成的机动编队,那么就可以围攻“比叡”
这样横队的宽度缩短,利于机动。而且在实现切断对方以后,后面的机动编队可以进一步攻击落单的敌舰,并掩护鱼雷艇发动突击,这样更容易取得战果。
不过这种设想纯粹是根据后世海战经验汇总而来。北洋水师因为其时代局限性很难突破原有的思路,因此也只是马后炮而已。
黄海海战中日本战舰为什么不用鱼雷攻击定远号
在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里,日本联合舰队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在面对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舰时,其火炮因为无法击穿两舰的装甲,因此久攻不克。最后因为天色渐晚,日本联合舰队担心遭到夜袭,所以选择主动撤退。
可能有些人觉得既然炮弹打不穿定远和镇远的装甲,日本战舰为什么部不使用鱼雷攻击。其实原因很简单,1894年的鱼雷还很原始,其性能非常落后,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日本战舰最终还是没有使用鱼雷。
1866年,怀特海德研制并试验了世界上第一枚自航式鱼雷。鱼雷问世以后很快引起各国兴趣,1876年,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鱼雷艇闪电号,而当时的很多大型军舰上也装备了鱼雷发射管,可以使用鱼雷。黄海海战中日双方的军舰,就大多具有鱼雷发射管。
当时的鱼雷其实是这个样子的
鱼雷如此受到各国的青睐,主要原因是在铁甲舰刚问世的时候,装甲技术进步超过了火炮技术进步,大部分火炮都无法对一艘铁甲舰造成足够的威胁。而鱼雷攻击的是军舰的水下部分,这里军舰的装甲比较薄弱,而且水的密度比空气大,鱼雷爆炸以后产生的破坏要比炮弹大的多。
然而此时的鱼雷缺点也很明显:
一、航程较短。
早期的鱼雷使用的是压缩空气动力,使用高速时射程不过2、300米,使用低速时射程也不过500米。所以要使用鱼雷攻击对方的话,必须要靠的足够近才行。
黄海海战时日舰虽然占据有优势,但是要他们冒着风险靠近到500米以内面对定远和镇远的305毫米主炮,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
二、精度有限。
当时的鱼雷射程短不去说他,问题是精度还低。在丰岛海战时,日舰浪速在截停清政府雇佣的高升号商船后,因为舰上清军拒绝投降。东乡平八郎曾经下令在150米距离上对着静止不动的高升号发射一枚鱼雷,然而就是在这么近的距离上,鱼雷依然偏航,不知所终。最后东乡平八郎还是下令用火炮将高升号击沉。
三、可靠性低。
假如仅仅是精度有限,那么还是可以通过多发射几枚鱼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然而当时的鱼雷可靠性低,不仅可能偏航,还可能航向彻底偏转。在1879年智利和阿根廷两国的海战中,曾经发生过发射的鱼雷调头攻击自己军舰的囧事。
所以当时的鱼雷威力固然大,但是其性能实在太糟糕,日本联合舰队甚至由于担心鱼雷发射管内的鱼雷被击中,大多把鱼雷发射管内的鱼雷先扔掉,所以在整个黄海海战里,日舰连一枚鱼雷都没使用过。海战里只有吉野在重伤经远,经远失去反抗能力的情况下,一度打算靠近使用鱼雷将经远击沉,不过后来因为经远开始倾斜,所以没有付诸实施。
黄海大战后,北洋水师到底是元气大伤还是被彻底打残
在黄海海战之后,因为损失了5艘巡洋舰,修理工作和弹药补给进展缓慢,所以北洋水师暂时失去了和日本联合舰队海上争锋的能力。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附近海面爆发了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这就是黄海海战,也称之为大东沟海战。此次海战北洋水师虽然奋战到最后,迫使日本联合舰队主动撤退,但是自身损失惨重,损失了防护巡洋舰致远、装甲巡洋舰经远、旧式巡洋舰超勇、扬威、广甲这5艘战舰。
镇远舰尾楼舱壁中弹情况
但是北洋水师的损失并非仅仅于此,其他各舰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装甲巡洋舰来远因为存放在舰尾的弹药殉爆引发大火,受到重创,黄海海战以后就入旅顺船坞修理,直到日军攻击旅顺前夕也没有修复完毕。只是因为局势紧张才不得不仓促出海,前往威海。
受伤的来远舰,其钢制骨架都已经被烧变形
而定远等舰虽然损伤不是很严重,不过由于旅顺工匠数量严重不足,各舰受损处都只做了简单处理。像平远的主炮炮罩和桅杆被打坏,由于没有备件,因此将炮罩拆除了事,桅杆则锯掉一半。而定远、镇远的锚机被打坏,也一直没有修复,起锚只能靠人工操作,每次需要两小时之久,显然也影响了两舰的战斗反应速度。
平远的主炮炮罩和桅杆都在战斗中受损
更糟糕的是各舰损耗的炮弹此后补充速度缓慢,以定远、镇远两舰的305毫米炮弹为例,直到11月8日,黄海海战过去差不多两个月了,才补充了160发,另有100多发在大沽待运,没有送到威海。考虑到定、镇两舰8门305毫米火炮每门炮备弹50发,那么一个弹药基数就要400发炮弹,因此即使加上两舰原来用剩的炮弹,此时只能说勉强够用,可想而知此前弹药数量的窘迫程度。
黄海海战后的北洋水师
因此到11月8日前,北洋水师实际能出海的战舰只有铁甲舰定远、镇远,近海防御铁甲舰平远,防护巡洋舰靖远、济远,鱼雷巡洋舰广丙,区区6艘战舰而已,弹药储备也不充足。相比之下,日本联合舰队仅有赤城、比睿、松岛三舰重伤需要一定时间修理,其他各舰在海战后第三天就完成了修理工作,直接投入战斗,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巨大。
黄海海战后的定远舰局部
同时清政府缺乏情报机构,对于日军动向毫无所知,而日本的间谍却对北洋水师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水师为不可能出海冒险,以避免被日本抓住机会,只能在近海巡游,对日军造成一定程度的威慑。
修理中的定远舰
而到了11月14日,镇远在进港时又不幸触礁,舰体受伤。此时旅顺已经被日军攻占,镇远只能进行简单的修补,如果出海只能以低速航行,战斗力大打折扣,北洋水师等于又损失了一艘主力舰,更难以和日本联合舰队对抗。
所以最终丁汝昌根据北洋水师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依托威海的炮台,和日本舰队在近海交战的战略,而不是出海决战,这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