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献公

秦献公登位后,为什么要马上废除人殉制?秦献公在魏国是如何继位秦国国君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31 02:29:08 浏览6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秦献公登位后,为什么要马上废除人殉制

无论何时,人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古代生产力低下,人口越多往往优势越多,人殉的存在是对各方面发展的极大阻碍。

秦献公继位之后,将在秦国沿袭了数百年的人殉制度直接废止,而废除人殉、阻人从死,也是当时秦献公诸多改革措施之一,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秦国的发展。

只不过,秦献公仅仅是在制度上废了人殉,实际上直到秦朝秦二世时期,人殉都存在着。

秦献公名连,也称公子师隰,他本是秦灵公的太子,然而秦灵公薨后,他的叔父嬴悼子夺取了秦国君位,也就是秦简公,无奈之下,年仅十岁的公子连出走魏国避祸。

公子连在魏国待了将近三十年时间,一直都想要重回秦国夺回君位。

机会终究还是来了,秦简公之子秦后惠公英年早逝,由其年近两岁的独子嬴昌继位,也就是秦出公,不过嬴昌实在年幼,秦国被其生母秦小主夫人把持。

秦小主夫人执掌朝堂时期,重用娘家外戚与近身内侍,引起了群臣与秦国公室的不满。

此外,秦小主夫人对臣下赏赐不知轻重收敛,把原本就不宽裕的秦国府库弄得几乎空竭,而缺钱的秦小主夫人下令加重税赋,弄得秦国上下乌烟瘴气怨声载道。

在这种情况下,蛰伏魏国多年的公子连回秦,得到公室与群臣的支持,诛灭秦出公母子之后继承君位,也就是秦献公。

秦献公继位之后,迅速着手于秦国的革新,希望秦国走向富国强兵之路,而在其诸多的改革措施之中,有一条就是废止承袭数百年的人殉制。

秦国的人殉制由来已久,周朝建立后,各诸侯国都继承了商王朝的人殉制,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东周时代,不少诸侯国都实际废除了人殉,唯独秦国例外。

诸侯之中,秦国的人殉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

雍秦时期葬于雍城的秦君共有二十一位,尽管《史记》中记载有人殉的秦君只有三位,但从考古来看,几乎所有秦君都有人殉。

《史记》:秦穆公与群臣饮酒酣,公曰“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于是奄息、仲行、虎许诺,及公薨,皆从死。

也就是说,秦穆公与自己的三位臣子饮酒,半开玩笑的说:“我们君臣生前这么快乐,死后当然也要在一起。”可能也是喝多了,奄息等三人都同意了穆公的说法。

于是秦穆公薨后,奄息等三人都被送去做了人殉,这也是著名的“三良从死”的故事。

秦国人殉风气,持续时间很长,上至秦君与诸多公室子弟,下至寻常贵族士大夫,都有人殉入殓的传统,直到秦献公继位,他当即就在法律上废除了持续数百年的人殉传统。

那么,秦献公为何这么做呢?

第一,人殉折损人力资源,不利于发展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近现代,任何时候,人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农耕文明时代,人口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更多的优势,因为人丁充足,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并提供更多的兵源,人越多的国家,实力越强悍在某个角度来说是对的。

或许,人殉是当时的一种地位象征,也或许是秦君用来打击贵族力量的手段,但不得不说人殉的存在,极大程度上妨碍了秦国的发展。

先秦时期,用于人殉的除了少数贵族等特殊群体,大多数都是战俘、奴隶等,几乎全都是青壮年群体,他们都是当时发展的主力。

废除人殉,能够很大程度上阻止这些精壮人力的损失,而保全下来的这些人力躲过了人殉,自然能够效力于秦国的发展。

第二,秦献公早年坎坷,将心比心

原本,秦献公作为秦灵公的太子,继位应该是很顺当的,没想到因为叔祖父秦简公夺位,害得他出走魏国,寄人篱下几十年,从懵懂少年熬到中年。

尽管作为秦国公子,秦献公在魏国的时候日子还过得去,可他身份尴尬,难免时常遭人侧目与欺辱,他这个落魄公子,真实的处境也很艰难。

正因为有过这段经历,所以秦献公更加能够体谅广大寻常民众的艰苦。

春秋晚期,山东各国纷纷开始废除人殉这种野蛮落后的风俗,唯独秦国还在坚持着,而在秦献公看来,这也是山东六国瞧不起秦国,认定秦人凶蛮的原因之一。

废除人殉也是人性的体现,根本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身份彰显等等,去伤害无辜的性命。

第三,聚集人心,以图霸业

在秦献公之前,秦国历史上还有个非常著名的君主,那就是“三良从死”的主角秦穆公。

秦穆公时代的秦国四处征伐,进攻西戎,使得秦国的土地大规模增加,也奠定了后来秦国称雄西戎的基础。

然而秦穆公之后,秦国因为连年征战元气大伤,到处凋敝一片,加上连续出现无能之君,都无法重现辉煌,本来家底就不厚的秦国,愈发虚弱。

人殉制度的存在,不仅折损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更重要的是,由于人殉的存在,使得当时不少有才能的人,因为畏惧而不敢涉足朝堂为大秦效力。

秦献公废除人殉,使得很多有才之人更加放心出面,为秦国的发展献言献策。

虽然秦献公在法令上废去了人殉,但人殉仍旧继续在秦国实际存在,直到秦朝二世而终,但后来秦国的人殉规模剧减,由此带来的危害也极大减弱,几乎可以忽略。

秦献公在魏国是如何继位秦国国君的

秦献公(前424~前362),嬴姓,名师隰,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他是秦灵公之子。

公元前415年,秦灵公因病去世,当时秦灵公的嫡子师隰(秦献公)只有10岁,本来应该由他继位,然而秦灵公的叔叔、也就是师隰的叔祖父嬴悼子夺了王位,史称秦简公。

就这样师隰把王位丢了,为了防止叔祖父斩草除根,师隰仓皇出逃魏国。

在魏国流亡期间,师隰一直没放弃夺回属于自己的王位,他像一名战士一样寻找进攻的机会。

转眼29年过去了,曙光终于出现。

公元前387年,秦国发生了两件事和一个女人的出现,让秦献公发现了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秦献公马上回国夺回了王位,师隰成了秦国的国君,史称秦献公,这一年他39岁。

问题来了,秦献公在魏国流亡29年,他凭借什么夺回了王位?

秦献公虽然在魏国流亡了29年,但是他的人脉没丢,尤其和魏国魏文侯关系很铁。

其实不是魏文侯心肠多么好,魏文侯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先把师隰养起来,就像后来的吕不韦供养秦始皇的父亲一样,师隰在魏文侯眼里属于期奇货可居。

原来魏文侯看到秦国这几年政权不稳,国君的废立由朝中大臣所操纵。谁拥立了新王,谁自然有从龙之功,随后谁就会成为新王的第一权臣,成为操纵新王的人。

魏文侯心想,如果有一天我拥立师隰为秦国君王,那么秦国就会被我所操纵,秦国也就成了魏国的小弟。这就是魏文侯厚待师隰的原因,政治人物做每件事都有其目的。

对于魏国和师隰来说,一旦秦国出现动乱就是机会,师隰回国夺回王位的胜算就大。这也是师隰之所以流亡魏国29年的原因,他在等待这个机会。

师隰和魏文侯都在密切观察着秦国,有道是“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公元前400年,秦简公去世,这次秦国却没出现动荡,秦简公的儿子秦惠公顺利继位。

师隰很失望。

转眼13年过去了,正值盛年的秦惠公突然病逝,此时秦惠公的儿子年仅两岁,权臣们乐得有一个“儿皇帝”,这样就可以操控大权,权臣们立秦惠公两岁的儿子为秦国国君,史称秦出公。

大家想一想,两岁的小孩懂啥呢?儿子不懂没关系,还有他的母亲,就这样秦出公的母亲垂帘听政,其做法和后来芈月以及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如出一辙。

这几个女人共同点都是重用外戚和宦官。

比如芈月重用他的兄弟穰侯魏冉,赵姬重用吕不韦和嫪毐。所不同的是秦出公的母亲没有芈月和赵姬的手腕和强势,说白了就是没那么大的能力。

这就引起了秦王室贵族子孙的不满,因为朝中的大权都被太后的兄弟们所把持。太后为了平息王公贵族的愤怒,就用钱财补贴稳住众人。

太后不断的从国库里拿钱,国库越来越空虚,为了增加收入,势必加大老百姓的赋税,秦国上下远怨声载道,太后失了民心,秦国动荡不安的局面出现了。

师隰和魏文侯等的就是这个时刻。

魏文侯提出要派军队帮助师隰回国夺权。此时师隰早已看透了魏文侯的心思,为了防止自己以后被掌控,婉言拒绝了魏文侯,但没有拒绝魏文侯提供的钱财。

师隰在一年的时间内,利用魏文侯提供的钱财,派间谍潜入秦国,贿赂朝中的大臣和掌控军队的军官,意思是让他们到时候做内应帮助自己夺回王位。

当这些事情办好以后,一年后,也就是公元前385年,师隰在秦国大臣的拥立下继位,史称秦献公。

当初师隰要告别魏文侯时道:“十分感谢魏王这29年来的盛情厚待,我继位后,只要魏王在世,秦国不以魏国为敌”。

魏文侯听了这话心中很不舒服,师隰的言外之意就是说,不排除以后和魏国死磕。

这就是一个政治家的想法,不以个人恩怨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魏文侯和秦献公都是强势的君王,两强相遇能不发生冲突吗?

总而言之,秦献公之所以能回国夺回王位,首先离不开魏文侯的帮助,另外离不开秦国的动荡,加上秦出公的年幼,以及太后的失政,各种因素的叠加,助推了师隰回国夺权的成功。这就应了“天时地利人和”是立身之本那句话。

秦献公算不算明君

公元前415年,在位十三年的秦灵公去世,他的叔父悼子夺取了政权,当上了秦国国君,是为秦简公。年仅10岁的秦灵公之子被迫逃亡,先是逃到西边的戎国,后来又辗转到了魏国,过着30年的流亡生活。

在这30年里,公子连寄人篱下,忍辱偷生,过着艰辛的生活,看尽了民间疾苦,尝尽平民之苦。但是在这期间,他并没有丧失心智,而学习如何改善民生,如何爱民。

直到公元前385年,秦国庶长在河西迎立公子连立为君,是为秦献公。时年已40岁了的他,终于等来了人生的转机。

秦献公一上台,秦献公就开始进行一些列的改革。首先时废除人殉制度,秦国自秦武王开始就有人殉的制度。人殉制度的废除,使得很多的生命被拯救,这一举措可以说是秦国强大的转折点

除此之外,秦献公还做了几件大事: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失地的战争。

虽然说秦献公的改革并没有彻底改变秦国,但是这位后来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