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世凯儿子

袁世凯后半生为何到死都没有踏入项城老家半步呢?袁世凯为什么没有把大权传位给儿子袁克定,后来袁克定结局如何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30 21:22:22 浏览13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袁世凯后半生为何到死都没有踏入项城老家半步呢

因为有二个原因,容后再说。

先听一个已经建群一千多年的“漳‬河‬水‬下‬临‬界‬群‬”中‬网‬友‬的一段‬对‬话:‬

“阿‬瞒‬”邀请“大‬头‬”加‬人‬了群‬聊‬,‬“大‬头‬”与‬群‬里其他人‬不‬是‬微‬信朋友关系,‬‬请‬注意隐私安全。‬@阿‬瞒‬:‬欢迎大‬头‬!‬

@大头:谢谢?丞相。(头大证明我的脑壳没有经常发头风嘛)

@阿瞒:我看了你的个性签名一一予不学有术,且多术。

@大头:我也看了你的个性签名一一宁教我欺天下人,不教天下人笑我!

英雄所见略同!

@阿瞒:大头老弟,你的籍贯和出生地都在河南项城,祖先坟莹也在那里,为什么不到那里落叶归根呢?

@大头:丞相大人,你的籍贯和出生地都在安徽亳州,你家庞大的曹氏宗族墓群中,应该有你的一席之地,却为何在漳河北漂呢?

@秦始皇:阿瞒哪,你个冷娃的家庭经历复杂,不扯远了,你漂在漳河的原因是你“七十二疑冢”的诡计,别个新来的大头和你不一样,他是.....??,涉及到大头隐私,由他自己说吧。

(以上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宗族势力和“庶”“嫡”之争

1859年9月16日,河南项城,县城东北十多里的张营,袁氏城堡高大坚固的围子中发出一声普通婴儿的哭声,堡主袁保中年近不惑喜得贵子,而自己的叔伯袁甲三此时也刚好剿捻得手,双喜临门,保甲长特地骑着一匹瘦青骡前来报㨗讨喜。

袁保中是袁世凯的亲生父亲,但是,自己的生母刘氏却是妾的身份,属于“庶出”的儿子。

(袁世凯与生母刘氏)

亲生父亲是当地的一个绅士,他的同辈兄弟袁保恒、袁宝庆却是平步青云,分别出任内阁中书和道员。

袁世凯刚到八岁时,就过继给在外地做官的袁宝庆,来到济南府,又由济南而杨州、南京、北京。这段少年经历,养成了他视江湖为社会的观念。

我几乎怀疑袁氏家族的基因先天不足,当袁世凯十五岁时,1873年7月,养父袁宝庆突染疾病去世;四年后的1877年,继续抚养袁世凯的叔叔,官至刑部侍郎的袁保恒也死于疫病,他们的年龄都是在五十岁上下,而袁世凯本人的寿命也仅有57岁。

由于有在天津小站练兵的经历,袁世凯的母亲刘氏在这里去世后,已经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向军机处请假回籍处理丧事,当灵柩到了项城后,身为嫡出大哥的袁世敦却坚决不答应刘氏归葬袁家祖坟,虽然袁世凯当时已经权倾朝野,但是,这是属于宗族内部事务,当时的县令循例不主动介入县域内民事纠纷,況且此事一旦见报,对袁世凯的影响是巨大的。

总督大人一咬牙、一跺脚大吼一声:“何处青山不埋骨?”于是另外择地安埋,袁世凯心中发誓:“来生变牛变马都不同山吃草!”

‬兄弟怨恨的另一个原因

1899年冬,山东义和拳运动大兴,中国各种势力在这个动荡岁月中基本上作出二种选择,支持义和拳和镇压义和拳。而袁世凯却是左右逢源,趁机把自己的武卫右军扩大一倍达到二万精兵!

有枪为王,袁世凯被委为山东巡抚。这时候,他的哥老倌袁世敦也是济南府的一名军官,在奉命剿灭朱红灯的军事作战中失利,自己损兵折将不说,而且让朱红灯破网而出。

所有矛头都指向袁世凯,认为是纵容了袁世敦,指良为盗,杀民冒功,告到朝廷。袁世凯认为人言可畏,对于袁世敦的求救声不予理睬。朝廷惩处袁世敦:就地免职,解甲回籍。

而在二年后的1901年11月12日,袁世凯如众星捧月般的被欢送出济南府北门,袁世凯车队正在向北京方向驶去,26日河北高阳,早有护理直隶总督周馥派来的组织机构官员携印守侯于此,袁世凯焚香行三跪九叩大礼,以谢两宫皇恩浩荡。

是的,正如本文开头说的那样:“我(袁世凯)不学有术,且多术!”风云际会,世事沧桑,才十多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军营中的小差官,一路扶摇直上而为五品同知、而为新军督办、而为直隶按察使、而为山东巡抚、而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撤职回籍的袁世敦却恨得拳头揑出了水,于是在袁世凯母亲刘氏的安葬问题上,坚决不准进入袁氏祖莹,以此报复袁世凯。

(袁世凯墓)

结语

因为这个互为怨恨的结果,袁世凯的确至死没有踏进项城袁氏祖坟一步,当摄政王载沣为报戊戍变法出卖先帝戴湉之仇,颁发上谕令其开缺回籍时,袁世凯迁居河南彰德(今安阳市)洹上村蛰伏,1916年六月六日因病在北京去世,六月二十八日起灵运回老家彰德洹上村安葬,享年57岁。

袁世凯为什么没有把大权传位给儿子袁克定,后来袁克定结局如何

其实,袁世凯还是一个挺顾全大局的人,在发现恢复帝制遭到国人反对时,马上下令取消帝制,从一个侧面来看此人还是知错必改,真要固执己见的话,帝制一时半会是推翻不了的,云南蔡锷起义也已经被镇压下去了,至于没传位给袁克定是因为袁克定威望不足的说法是不妥的。

史上最坑爹儿子是谁袁世凯是怎么被儿子坑的

史上最坑爹的儿子是明代嘉庆权臣严嵩之子,严世蕃。严嵩做了二十多年大臣,权倾朝野。严世蕃仗着他父的权力,陷害忠良,贪污军响和工程款,严嵩只好给儿子打遮掩,却让儿子走上不归路,结果严嵩被扳倒,乞讨中死去。袁世凱长子袁克定,为父称帝,耗资3万造假天天刊载,拥护帝制消息的,顺天日报,专供袁世凱阅读很长时间,袁世凯大喜,准备称帝,诸多人都看出,说破又担心袁恼羞成怒,段祺瑞等人冷眼看着。袁世凱三女袁静雪发现他父亲看的顺天日報,与外面顺天日報不同,才把事揭穿,发现木已成舟,已成定局,毁了,当年只当大总统,救中国于危难的一世英名,被后代人骂为窃国大盗。

袁世凯称帝他的儿子袁克定起了多大作用

本人2016年在头条号中曾写过这一故事。曾史料记载中可知,在袁世凯上演的登基称帝的闹剧中,除了袁世凯外,还有一个人更着急,而且从中弄虚作假,推波助澜,他就是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连袁世凯后来也愤怒指责他“欺父误国”。

袁世凯一生一妻九妾。其原配于氏,是他当年最落魄时在乡下完婚的。两年后,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出生,这也是于氏生的唯一儿子。袁克定,字云台,当年有人戏称他“北京大爷”,是袁世凯唯一嫡出的儿子。

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并镇压二次革命之后,统治逐渐稳固。袁克定此时便开始竭力鼓吹帝制。袁克定的后人也在回忆中说,袁克定急于推动袁世凯“黄袍加身”,意在自己可以顺势当上太子。

当时,袁克定身边有一群政客幕僚。他们整天吹捧袁克定有帝王之相,还在私下称他为“太子爷”。在这个气氛围中,袁克定开始飘飘然,每天都在做“太子”梦。

他和他的幕僚们经过策划,为袁世凯办了一个假《顺天时报》。这期间,袁世凯别的报纸不看,专看《顺天时报》。因为这张报纸是日本在华的主要舆论工具,反映日本政府的立场,所以袁世凯总是在公暇之余翻阅。袁克定摸准了这一点,就组织人弄了个假《顺天时报》。这份假报纸无论其刊头、题字或是版式都和真的《顺天时报》一模一样,但就是内容不一样。假《顺天时报》刊载的内容,都是劝说袁世凯称帝的。袁克定把假《顺天时报》专门呈送给袁世凯看。

他们制造的这个假舆论,真的蒙蔽了袁世凯,促使袁世凯坚定了称帝的决心。

此事后来被袁克定的三妹袁静雪发现并揭露。袁世凯了解了袁克定的所作所为和自己被蒙蔽的真相,悔恨交加,知道自己真正成了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因此对袁克定的行为大为震怒,用皮鞭痛打了袁克定一顿。

除此之外,袁克定还借助生母于氏之力,劝袁世凯恢复帝制。

袁克定多次跪在母亲面前哭诉,他知道于氏作为正妻对袁世凯说话的份量。于氏就顺从他的意愿在袁世凯面前苦苦劝进,说:“你当民国大总统届满卸任以后咋办?你不为子孙后代着想吗?趁此机会,你应顺从‘民意’不能再犹豫了……”

袁克定的这一系列谋划活动,起了很大作用,坚定了袁世凯恢复帝制的决心,同时也铸成了这位清末民初大政治家一生难以挽回的一步错棋。

袁世凯女儿袁静雪眼中的袁世凯是个什么样的父亲呢

对袁世凯的形象,其女袁静雪从家庭角度作了描述。她首先认为,“我父亲的家庭情况,一可以说是旧时代里封建家庭的一个典型”。根据袁静雪的描述,袁世凯在家庭中的旧派做法,主要表现在妻妾地位、封建家规、儿女教育及婚姻三个方面。

一、妻妾地位方面

袁静雪说:他有1妻9妾,17个儿子和15个女儿。此外,还有几个儿媳和一些孙子、孙女。家中还有管事的、账房、男女教师、中西医生、厨役、裁缝、花匠以及男女佣人,跑上房的和跑各房的老妈、丫头等等,总计有几百个人。这么多的人一切都要以我父亲为中心,服从他的命令,听凭他的摆布。他们的荣辱沉浮,全由我父亲一人决定。他的家庭主要成员—1妻9妾的命运,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他们之中有的是宠擅专房,有的被打入冷宫。这些人的命运,完全由他个人的好恶来决定。至于他的好恶,到底有些什么标准,那就很难说了。

虽然袁世凯的好恶标准难以确定,但袁静雪还是提到了袁世凯一个癖好,他喜欢缠足的女人。袁静雪说:“他所娶的太太和姨太太,除了朝鲜籍的二、三、四姨太太是天足外,其余都是缠足的。特别是他喜爱的五姨太太,其得宠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她有一双缠得很小的“金莲”。二、三、四姨太太都是天足,她们嫁到我们家里的时候,又都已经成年,要想缠足已经不行了,只得仿照从前京剧中的花旦、武旦角色‘踩寸子’的办法,做出缠足的样子来取悦于他。”

二、封建家规方面

袁静雪说:“我父亲规定了这样一个家规:新进门的姨太太要服从早进门的姨太太的管束,所有礼法仪节、起居言谈,都要有老的随时教导指点,新的丝毫不得违拗。所谓早进门的,老的姨太太,实际上就是那个管家的姨太太。前一阶段时间里大姨太太对二、三、四三个姨太太的管教,以及后一阶段时间里五姨太太对六、八、九三个姨太太的管教,都是依照我父亲定的这个家规来办事的。”

在袁静雪看来,袁世凯很少过问家务,而“经管家务的姨太太,每每狐假虎威擅权凌虐他人,但是身受其害的人们,却由于我父亲在给她撑腰而不敢抗拒,不敢声张”。

三、在儿女教育及婚姻方面

据袁静雪记述,袁世凯对子女教育主要采用专馆(私塾)教育,希望子女从中学到“封建社会所需的‘学问’”以及“封建社会所需要的进退应付的规矩礼节”。但是袁世凯“不得其法”,专馆教育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除了专馆教育外,袁世凯对教育子女,“就只有一味地严厉了,尤其是对儿子们,有时甚至用皮鞭或木棍抽打”,故而袁氏的儿子们对袁非常害怕,在他面前只有一味顺从。对于女儿,袁世凯认为“女儿到头来总是人家的人,在父母面前的日了不多”,有着“女儿为币”的思想,所以与对男孩子的“严厉”管教截然不同,甚至是“娇纵”或是马虎了。

但是袁世凯对所谓“男女之防”非常重视,他的几个姨太太和一切儿女,在进了中南海之后,他从不让再出中南海的大门。袁静雪绝无仅有的一次外出,是为了听京剧名角的演唱,在其大哥安排下,偷偷溜出了中南海。袁静雪感慨道:“伺候我们这些人的,也只有丫头和老妈,我们所见到的男性,除了自己家里的兄弟以外,就只有一些跑上房的男孩子。这和清宫里除了太监以外看不到别的男性的情况,又有什么区别昵!”

袁静雪批评袁世凯,“对于儿女们的婚事,有时很明显地是从自己的政治利益出发的”,当他和知己之交密谈时,往往一两句话就决定了儿女们的终身大事。而他的所谓知己之交,其中大多都是大官僚,他们彼此之间结为儿女姻亲,自然是想在政治上帮助提携。即使儿女们本人或有不满,袁世凯也决不允许悔婚。

袁世凯是李鸿章提拔的,还是荣禄提拔的

袁世凯在仕途上有四大“贵人”、四节向上攀爬的阶梯——投奔吴长庆展露头角、师承李鸿章获得重用、效命荣禄一飞冲天,拉拢奕劻掘掉清廷。

所以说,李鸿章和荣禄都是袁世凯的官场大恩人,两人都提拔了他,李鸿章在前,荣禄在后。

袁世凯和李鸿章直接在官场发生交集始于1884年朝鲜甲申兵变时期。

该年,由于中法战争爆发,李鸿章为巩固北洋防务,命令吴长庆从朝鲜撤回三营清军,驻扎辽东半岛金州,其余三营仍留驻汉城,由记名提督吴兆有、张光前统带。袁世凯得到李鸿章奏荐,被任命为“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由此袁世凯一跃成为驻朝清军的重要人物。

1884年,朝鲜“开化派”在日本公使的支持下发动”甲申兵变“,袁世凯一面会同吴兆有上报李鸿章,要求向朝鲜增兵,一面随机应变,果断弹压了此次兵变。

李鸿章大加赞赏。

1885年,日本派伊藤博文到天津,和李鸿章谈判”中日冲突“问题,期间提出惩办袁世凯的霸道要求。

李鸿章极爱护袁世凯,始终不肯接受,最后用和稀泥的折中办法,只同意以其私人名义象征性地对袁世凯进行”行文戒饬“。这个袒护的举动帮袁世凯推卸掉了”擅启边衅“的大罪,助袁世凯躲过了险恶的宦海风浪。

1885年,清军从朝鲜撤出后,沙俄趁机插足,其驻朝公使韦贝勾结闵妃集团,控制朝鲜军队,妄图变朝鲜为俄国的”保护国“,朝鲜政局因此更加动荡。李鸿章为维系中朝”宗藩关系“,采取果断措施,大胆起用”足智多谋“的袁世凯,接替”忠厚有余,才智不足“的陈树棠,为驻朝商务委员。

为了让袁世凯能放开手脚,大展其才,李鸿章随后又要求清廷提高袁世凯在朝权限。因为有李鸿章的赏识提携,10月30日,清廷正式任命袁世凯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并以知府分发,尽先即补,俟补缺后以道员升用,加三品衔。

对于李鸿章的提拔和重用,袁世凯曾在给二姐的家信中感激涕零地说:”弟年少识浅,不料蒙太后留意,诸亲王、军机大臣、中堂推重,如此知遇,更有何言。“前面说的都是客套话,关键是中堂推重。

袁保龄得知后也觉得此次”擢太急,任太隆“,为此他特意感谢李鸿章:”两世受恩,一门戴德。“

获得重用的袁世凯亦没有让李鸿章失望,在随后的几年,他手段强硬,作风霹雳,极力维护中朝宗藩关系。

但因为强人本色太重,袁世凯由此也遭到了朝鲜反袁派的攻击、诋毁。

关键时刻,李鸿章再次力挺袁世凯,他不仅否掉了要求撤换袁世凯的杂音,更上奏大赞袁世凯”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体“,要求清廷进一步提拔重用。

1893年3月,袁世凯补授浙江温处道实缺,留任朝鲜。

为此,袁世凯三哥袁世廉在家书中说,李鸿章对他们兄弟”待如家人“,”傅相知遇之隆,虽肝脑图报,亦说不了“。

甲午战争爆发后,攻袁者指责袁世凯是酿成兵衅的罪魁。但李鸿章责任自揽,没有拉袁世凯垫背。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恭亲王奕訢还追问李鸿章:”吾闻此次兵衅由袁世凯鼓荡而成,此言信否?“

李鸿章仍保护袁世凯,说:”事已过去,请王爷不必深究,横竖皆鸿章之过耳。“

很多人说,李鸿章临终前留下了让袁世凯接班的政治遗嘱,这说法虽然没得到史料证实,但事实却是如此,李鸿章留下的政治遗产,几乎都给了袁世凯,包括淮军精华、李鸿章多年为淮军积攒下的应急银两。

很多人还说,袁世凯在朝鲜搞了很多钱,但李鸿章为淮军暗地留下的那八百万两银子才是袁世凯之后大搞”银钱笼人“的本钱。

袁世凯甲午回国后,志在夺得训练新军的权力,除了翁同龢、李鸿藻他倾心投靠外,他更想攀上的其实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荣禄。

在袁世凯看来,荣禄才是能保自己万无一失的大靠山。

袁世凯投靠荣禄之所以能成功,一方面是袁世凯有钻营效命之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跟荣禄极欲培植心腹的心态正好合拍。

从某种意义上,袁世凯与荣禄之间有点千里马和伯乐的意思。

袁世凯到小站上任不到半年,即遇到了几乎断送他政治前途的大麻烦,朝中有人弹劾他”徒尚虚名,营私蚀饷,性情谬妄,扰害一方。“

就在前途未卜时,负责突击调查的荣禄以赏识、拉拢的心态庇护了袁世凯,让他毫发无损地渡过了此次危机。

由此成为荣禄的心腹后,很快,袁世凯便遭遇了戊戌变法期间的大麻烦。

光绪要他杀荣禄,控制新建陆军;维新派康有为要他围园劫后。

在这需要审时度势的生死时刻,袁世凯最终选择了向荣禄告密。此举不仅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彻底失败,更进一步染红了袁世凯的红顶子。

事后,对于满洲新贵对袁世凯的攻击——”既为同谋而又出首,首鼠两端“,荣禄的态度很”大哥“,他说,”袁乃我的人,无所谓首鼠两端“,完了更在慈禧面前”以身家性命保之“。

因为荣禄的力保,袁世凯获得了慈禧的青睐,赐了他西苑门内骑马,赏银四千两。

在袁世凯的仕途生涯中,这是个标识性的信号,通过荣禄,他成了慈禧格外重视的能臣。

跟和李鸿章的关系不同,做荣禄的小弟,袁世凯更敢钻营,更敢聪明地利用荣禄。戊戌政变后,他抓住机会向荣禄献策,以京畿地区五大军合编为武卫全军,他统率的新建陆军并入武卫军。

这是袁世凯的一招妙棋,既可以摆脱孤立无援的局面以避风险,又可得到荣禄羽翼,收割官场红利。

果然,不久之后,荣禄即保袁世凯升为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更关键的,他统率的武卫右军顺势扩编至一万人。

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又是经荣禄保荐,袁世凯升任山东巡抚,而是还是带兵赴任。

这一步对袁世凯同样至关重要,若不是及时带兵去了山东,庚子之变时,他再有手段,恐怕也实现不了保存实力,凸显个人的如意算盘。

正是因为这一环扣住一环的健步,庚子之变后,袁世凯踩着荣禄的肩膀,一飞冲天。

另外,大恩人荣禄死的也十分是时候!

袁世凯正可以坐的时候,荣禄便把大位空出来了!

袁世凯墓里有名贵的陪葬品吗

这个问题,文史十八拍来回答。我很肯定地说:里面有宝贝。就目前所知的,就有其生前爱好的各种玉器古玩,还有两座高约四尺的“金灯”,还可能有一个玉质宝瓶。此乃其葬礼扎彩工人亲眼所见。而这些古玩玉器中,很可能有袁世凯利用其特殊身份地位从清宫和博物馆拿来据为己有的国宝。

1 扎彩工人看到,墓室大殿石桌上铺陈着袁生前喜爱的玉器古玩

袁世凯出殡的场面豪华壮观,其坟墓内怎么可能会太寒碜?

我很肯定地说里面有宝贝,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在袁世凯葬礼上为其扎彩的工人萧景泉的回忆文章(别人根据其回忆整理而成的文章)。

萧景泉当时在北京前门外东珠市口贵寿彩子行当扎彩工人,其掌柜叫罗茀田。罗茀田知道袁世凯最宠爱的五姨太太有时到广和楼夹道同益和绸庄购买衣料,与绸庄掌柜相识。袁世凯死后,丧葬事务由其五太太和长子袁克定主持,罗茀田就找同益和这条路子,接到了这笔大买卖。但贵寿彩子行规模不大,扎彩部分也不能独立经营,只好找几家同业合作。

萧景泉被派到中南海怀仁堂,后来又到袁世凯的老家彰德洹上村住了两个多月,因此,对袁世凯的丧葬排场亲眼看到了一些。

别的先不说,就先说萧景泉在其墓内看到的情形,也就是说他看到了哪些“宝贝”。

袁世凯的墓地,在其生前就已经请看地先生选好了,就在其住宅之北约一里远处,共圈用了200多亩地,与住宅余地相连。他还特地请来了德国工程师,按照皇帝陵墓格式加以设计,墓地四周建有花墙,引彰德河水围住,并种植了不少松柏,当时这些松柏已有一人多高。

其墓地最前为大门,面对的是安阳桥。门内建有宽约两三丈的大石块铺成的甬道,两旁树木蓊郁,共有石兽十二对,中间为享殿,下葬时才刚打好地基,甬道逐渐倾斜,通入坟墓。

其坟墓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室顶,用红色花岗岩砌成,高约三四丈;下层为石室,有大石门两扇,雕有龙纹。中间大殿三间,两旁各有朝房五间。大殿中间有石桌、石座,均用汉白玉制成,也雕有龙纹。

袁世凯出殡过程中使用的彩扎名堂极多,这是彩扎的“八抬大轿”。

在下葬的前一天,袁家叫萧景泉他们到墓内大殿里面扎素彩,所以能进去参观。萧景泉看到,墓内大殿的石桌上铺陈着五供及袁世凯生前爱好的各种玉器古玩。两旁有“金灯”两座,高约四尺,灌满灯油,为的是在下葬时点上。

下葬那天,大杠把袁世凯的灵柩抬到了坟地,改用二十四软杠抬入墓内石室大殿,依照择定的时辰,挨到晚上才安放在正中石座之上。这时候袁克定以下的家属和亲友又向袁世凯的灵柩行礼。然后,他们都走出去,闭上石门。

这就意味着,大殿的石桌上铺陈着的袁世凯生前爱好的各种玉器古玩并没有被拿出来,而是关在了里面。

萧景泉还提到,进去的时候,大太太手里捧着一个玉质宝瓶,他不记得是否放入了。但依据常理推测,既然捧进去了,肯定是要放进去的,没有再拿走的道理。不然,岂不是多此一举。

2. 袁世凯墓内很可能有来自清宫和博物馆的珍贵文物

袁世凯的坟墓下,是否如萧景泉所说的那样,有不少玉器古玩?

至于那些放在大殿里的古玩玉器到底有多少,都是什么品质的宝贝,萧景泉并没有说。想来袁世凯不会玩低级货,应该有一些来自清宫和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之所以有此一说,因为历史学家候宜杰在其作品中提到,袁世凯四子袁克端的儿子袁家宾长大成人后,曾见到一份分家的账单。在这份账单中提到,袁克定所分的,尚不包括民国后他利用特殊身份地位从清宫和博物馆取来据为己有的珍贵文物。

袁克定能拿,袁世凯就更不用说。他“生前爱好”玉器古玩,而最好的玉器古玩,肯定是清宫和博物馆里的;外面市场流通的大路货,袁世凯也肯定看不上。再说,堂堂一个大总统乃至一个当了“皇帝”的人,还花银子到市场上去买,这有点说笑了。

当然,也不排除他的玉器古玩中有在未当总统、“皇帝”之前就购买了的。但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有癖好的人,不可能因地位提高了就断了癖好,这比杀了他还更难受。当了总统和“皇帝”,天下就是他的了,到清宫和博物馆“借”几件古玩把玩把玩,没有谁敢拒绝。当然,这有赖于更有心的人去耙梳史料,去证实袁有没有从清宫或博物馆拿过文物。

但我的推测,他“生前爱好”而死后又陪葬的陪葬品中,很可能会有来自清宫或博物馆的珍贵文物。那么,果真如此,则在袁世凯的墓中,所陪葬的宝贝的含金量就不是一般的了。

3.袁世凯墓内的“宝贝”被盗过吗?

袁林离殷墟不太远,殷墟解放前盗墓者众多。

也许有朋友会问:即便袁世凯墓内有宝贝,到现在也过了上百年了,可能早就被盗过了。我的回答是,被盗的可能性不大。

袁林我去过六七次,也曾寻访过袁家旧宅遗址,对那一带的的情况相对还是比较熟悉一些。先来说说我的判断。

袁林的位置,离殷墟不远。殷墟以出土带有甲骨文的甲骨闻名,当然还有青铜器,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在那出土的。事实上,安阳的殷商遗址并不仅仅只在殷墟那一块,分布范围很大。袁世凯生前,那一带的盗墓和挖甲骨的就已经很厉害了。当地不少村民,农闲时节,挖甲骨赚钱的现象很普遍。外国的传教士和文物贩子,在那收甲骨和文物的都有。国内著名的研究甲骨文的学者,比如罗振玉之流,就曾派自己的一位亲戚前去收购过,后来嫌不过瘾,罗振玉还亲自去收购过,收获巨丰。

这些情况袁世凯不可能不知道。将自己栖身于这样一个盗墓贼风行之地,他不可能不事先考虑周详,以防万一。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袁世凯下葬后,殷墟那一带,民国政府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陆续进行了多次考古挖掘。现场离袁林并不太远,如果袁林被盗,考古专家们肯定会有反应。但从李济等人的作品中,没发现提到这方面的事情。他们做过甲骨流失的记录,若袁林被盗,这么重大的事情,总会顺便提一提的。

大约在上个世纪40年代左右,著名学者縢固等人也曾来河南安阳等地进行考察,在跟河南省政府领导座谈时特别提到安阳的盗墓行为很猖獗,要求河南方面在安阳组织人员进行巡逻。在其相关记述中,也并没有提到袁林被盗之事。

建国后的几十年间,更不存在被盗的情况。那么六七十年代那个特殊时期呢?这可能是最容易“出事”的时间。连历史形象比袁世凯好的张之洞等人的墓都曾经被挖开过,更何况“窃国大盗”袁世凯呢?

我曾经就此问题问过袁林的一位负责人。她说:毛主席来河南考察时曾来过这里,并说要把袁林保存着当反面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袁林。但也有小将们来收拾过袁世凯的墓,他们刚开始用䦆头等刨,但刨不动;后来又用炸药炸,炸了两次,只炸掉了一小块水泥,只好作罢。

4. 袁世凯墓是用德国水泥砌起来的

巩县兵工厂的大水塔就是“德国造”,“德国造”的过硬或是袁世凯选择德国工程师筑墓的原因。

袁世凯的墓为何炸不动呢?原因就在于,它是用德国水泥砌起来的。上文中提到,他的墓,是特意请的德国工程师来设计建造的。为啥要请德国工程师?肯定还是相信“德国造”。

“德国造”当时是个啥概念?先说一个故事。10多年前,我曾到巩义市踏访巩县兵工厂,那是1915年建造的一座兵工厂,是20世纪初中国四大兵工厂之一。有趣的是,过去了将近百年,我见到的建造兵工厂所用的红砖,还跟刚烧出来的一样。由于该兵工厂已经废弃,附近的村民都将这些不用的红砖收集起来,有的盖了房子,有的打了院墙,有的成垛成垛地垛在门前。这些红砖上有的刻着六角星,有的刻着烧制的年代。

这些红砖,就是“德国造”。而事实上,这个兵工厂也是德国人给建造的。而且还跟袁世凯有关。是他1914年出于充实自己的军事实力、改良军队武器以及统一武器制造业的目的而建造的。该厂1915年8月动工,3年后完工。不过完工时,袁世凯已经呜呼哀哉了,等不到新生产的武器为他保驾护航了。倒是便宜了蒋介石,后来的“中正式”步枪,就是在这儿造的。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德国造”在当时就是质量的保证,袁世凯也相信这一点。事实也是这样,巩县兵工厂1937年曾遭到过日军的大空袭,它的武器库楞是没事儿。这也可以看出袁世凯的眼光了。所以,他的墓地请德国人来建造,也不是白请的。炸药炸不开,就是个明证。既然炸药都炸不开,过去那些技术含量并不太高的盗墓贼们,就更没招儿了。

5.为防母亲墓被盗,他用了“苦肉计”和假棺

袁世凯事母至孝,因而在母亲的坟墓上很花了些心思。

袁世凯选择德国水泥来保证自己的“长眠”,显然警惕性和防备性是十足的。这从他给他母亲造墓就可以看出了。

袁世凯这个人,有点像曹操,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能臣”与“奸雄”,能将之统一为一体的人,心眼必定不会少。曹操传说布下“七十二疑冢”,让人找了上千年最近才找到;袁世凯虽然没有那么过分,但也不是吃素的。从他给他母亲的坟墓上耍的心思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1901年,袁世凯的母亲刘氏去世。但她去世得不是时候,因为此时中国刚被八国联军欺负过,《辛丑条约》签了,签《条约》的李鸿章也刚含恨去世,慈禧又躲到西安不敢回来。袁世凯请假回去给母亲办丧事,慈禧不批。

后来局势逐渐稳定,袁世凯又当了直隶总督,并加封太子少保,慈禧便答应了他的再次请求,给他40天假期,并赏赐3000两银子,让他回去风光葬母。

1902年8月,袁世凯就回老家给母亲办丧事了。是朝廷重臣,还有慈禧的谕旨,那么风光的葬礼肯定会惹得盗墓贼惦记。袁世凯自然明白,就想了一条“苦肉计”,要吓吓那些盗墓贼们。

他母亲下葬第五天,墓就被挖了。袁世凯这个痛啊,在母亲的坟头哭得死去活来。“哭”还不够,还叫来守墓的手下朱奎,痛斥其看管不力,骂着骂着,就叫人把他给杀了。

其实朱奎是冤枉的。墓是袁世凯授意让挖的,但挖了之后,朱奎没想到,他要杀掉自己立威,让盗墓贼不敢再挖。他陪袁世凯演这出戏,没想到把自己的命都演丢了。

袁世凯的这出戏果然起到了效果,真没谁敢动他妈的坟了。但他一死,他妈的坟还是被挖了。挖他坟的,是朱奎的儿子。朱奎的儿子知道自己的父亲被冤杀,所以就以盗墓来报仇。但挖开墓,并没有找到袁世凯母亲的骸骨,只看到了一些已破碎了的衣服残片。原来只是个衣冠冢。

其实,袁世凯母亲的棺材,在下面。上面的只是个骗人的假棺。这种招数,我们的老祖先,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用过了。我曾经在上蔡见过这样的一座楚国贵族墓,汉代时曾遭遇过揭顶盗,但挖开的也是一座假棺。真正的棺椁,在假棺的下面。袁世凯这招儿,可谓深得古人智慧。

上蔡楚国贵族墓,下面是流沙飞石,上面也是假棺骗人。

只可惜,他的这点聪明,还是没有顶多久,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母亲的墓,还是被发现了。人家就觉得上面是个假棺,真的棺材肯定在下面。果然,真在下面,就把他母亲的棺材挖了出来,还挖出了不少的宝贝。

显然,袁世凯学古人,只学了点皮毛,没学到真谛。人家春秋时期的那座古墓,虽然也弄了假棺加以防护,但下面的真棺材,也是设计了重重机关——外层是七八百斤重的尖利巨石环绕,巨石中间填满了流沙。盗墓贼挖了几十个盗洞,从民国到现在的都有,都没有得手。要么挖到巨石,就挖不动了;要么绕过巨石,挖到了流沙,流沙流下来,你得清理,清理得多了,沙子支撑不了巨石,巨石又坍塌下来,把你建的巷道又给压塌了。即便一个很有想象力的盗洞,采取的是“地攻天”的手法,从一侧绕到棺材的最下面,地下二三十米的一个地方,再向上朝着棺材的位置挖过去,本以为这下没有流沙飞石了,结果流沙飞石还是下来了,把他搭建的巷道还是压塌了。

这一点,袁世凯还是没有古人聪明。不过,也许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把戏终究是把戏,早晚会被人发现。与其早晚被发现,不如把墓地建造得坚固一些更保险。所以,十几年后,他给自己设计坟墓的时候,不再相信“苦肉计”、假棺之类的把戏,就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用坚固的水泥,把坟墓的质量搞上去,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当然,他没遇到老乡孙殿英那样的人物。要是再有一个孙殿英,给他几炮,他也好不过慈禧。

6.袁世凯身后到底有多少家产可分?

袁世凯看着家产不少,但子女众多,分之者众。

讨论袁世凯墓有没有宝贝的时候,不少朋友提到了他的家产问题。这里也附带着交代一下。

袁世凯临终前,曾召长子袁克定于病榻前,令夏寿田执笔记录,对其口述遗训。这个遗训,除了让孩子们恪守家风、互相“护惜”外,还提到了遗产问题:

“夫予辛苦半生,积得财产约百数十万英镑,尔曹(指诸子)将来啖饭之地,尚可无忧竭蹶。果使感情浃洽,意见不生,共族而居,同室而处,岂不甚善,第患不能副予之期望耳。

“万一他日分产,除汝母(指于氏)与汝当然分受优异之份不计外,其余约分三种:(一)随予多年而生有子女者;(二)随予多年而无子女者;(三)事予未久而有所出及无所出者。当酌量以予之,大率以予财产百分之十、之八、之六,依次递减。

“若我女,其出室者,各给以百分之一;未受聘者,各给百分之三。”

袁世凯共有17个儿子,15个女儿。他死后不久,这个大家庭就难以维持了。于是就按照袁世凯的遗嘱,请来徐世昌主持着分了家。

袁世凯究竟有多少家产,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很难估计。他在遗训中所说的一百多万英镑,未必包括全部的财产。

关于分家的详情,说法也不太一致。据袁世凯的三女儿说,袁克定是因嫡出长子,独得了40万元,其余诸子皆庶出,各分了20万元(包括开滦煤矿、启新洋灰公司、北京自来水公司的股票在内)。另外,还各分10条金子。各个女儿分得嫁妆8000元。于氏和各位姨太太均不另分,各随所生之子一块生活。袁世凯生前的贵重衣物,大部分都被五姨太太偷运到自己的屋内了,所剩不多,各房仅分得皮箱一只,里面都是一些旧衣物。袁家的房产,一向由袁乃宽管理经营,据他说,北京锡拉胡同有两所,炒豆胡同有一所,海淀挂甲屯一所,天津小白楼一所,河北地纬路一所。大家认为实际情况相差很远,但袁世凯没有留下遗嘱,只得罢休。房产的分配,袁世凯的三女儿也不太清楚。

袁世凯的四子克端说,此次分家,于氏因系嫡夫人,分得较多。袁克定除了多年的个人积蓄和彰德老家的全部财产外,还分了全家公产总和的六分之一强。

袁克端之子袁家宾长大后,曾见到一份分家的账单。此单未记于氏所得多少,而姨太太们,除了三、四、七姨太太逝世外,大、二、五、六、八、九姨太太,每人分得银元六万,黄金三十两,作为养老费用。诸子各得现款八万,黄金四十两,股票(包括开滦煤矿、启新洋灰公司、江南水泥厂、耀华玻璃厂、盐业银行、华新纱厂、天津造胰公司等的股票)总面值约七万元。诸女中四、八两位早逝,其余每人各得嫁妆费现款约一万元。袁克定分的,尚不包括民国后他利用特殊身份地位从清宫和博物馆取来据为己有的珍贵文物。

还有一说,因遗训中言明袁克定享有特权,结果他一人得了全部财产的百分之四十,全家未有敢持异议者。

分多分少,在老百姓看来,都是天文数字。老百姓鼓捣多少代,能弄了这么多钱?

但即便这么多钱,也不够这些大家子弟挥霍。比如袁克定,多年来不治生计,且挥金如土,到解放前夕,全部家私已花得差不多了,最后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一日三餐,无鱼无肉,甚至没有菜蔬,仅以窝窝头切片,佐以咸菜。后来实在无法,只得迁到张伯驹家寄居,一切费用由张伯驹承担。1958年病逝时,还是张伯驹代为料理的丧事。

袁世凯的17个儿子分别是什么下场你如何评价

袁世凯有妻妾十人,一个正房,九个姨太太,这十人中共生了32个子女,其中儿子17个,女儿15个,他的17个儿子结局有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长子袁克定出生于1878年,为袁世凯的复辟贡献了不小的力量,袁世凯死后他在天津隐居,抗战期间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最后穷困潦倒,投奔表弟张伯驹,于1955年病逝。
次子袁克文出生于1889年,由于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触怒袁世凯后逃往上海,并且加入了青帮。袁世凯死后,他一边混青帮一边唱昆曲,很快就把袁世凯留给他的钱财也很快挥霍一空,于1931年病逝。

三子袁克良的生平不详,很多人说绿化荒山的那个袁克良,其实并不是袁世凯的三子,只是同名同姓罢了。袁克良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和大女儿均已经去世了,次女袁家诘定居台湾,三女袁家芷定居美国。
四子袁克瑞生平不详,自小就有吃喝嫖赌的坏习惯,袁世凯称帝后,他自喻为皇四子“雍正”,袁世凯死后,他接受不了现状疯掉了,于1951年去世。

五子袁克权出生于1898年,对诗词研究颇深,但他的诗也卖不了什么钱,袁世凯死后他的生活很艰难,钱很快就花完了,依靠典当家产度日,于1941年去世。
六子袁克桓出生于1898年,主要走的是商业路线,袁克桓曾经在英国留过学,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已经是北方比较有名的实业家了,于1956年去世。

七子袁克齐生于1900年,早年曾经在英国留学,之后的生平不详了。八子袁克轸娶了周馥之女周瑞珠为妻,生下两个女儿。但不久后妻子病逝,他也在小女儿一岁的时候去世。
九子袁克玖出生于1903年,袁世凯去世的时候他还在美国留学,直到1930年才回国,后来娶了黎元洪的女儿黎绍芳为妻,可惜是个精神病,在精神病院病故了,后来他又娶了个妻子,没有后代,于1973年病逝。

十子出生于1904年,袁世凯去世几年之后,他去了美国留学,回来后曾任冀察政务委员会任英文秘书,1960年于天津病逝。十一子袁克安生平不详,后来娶了天津盐商李士铭的女儿李宝慧为妻。
十二子袁克度出生不详,娶的第一个妻子是天津富商罗云章的女儿,后来又娶了个姨太太,娶进门后不久,第一个妻子罗氏生了一场大病去世了,袁克度和姨太太继续生活过,死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

十三子袁克相,毕业于燕京大学,后来在天津第41中学教英语,wg时期被批斗而死。十四子袁克捷,跟袁世凯长得很像,不过比较沉默寡言,生卒年不详。
十五子袁克和出生于1914年,袁世凯死后他住在英租界的一栋三层英式别墅里,1934年毕业于天津工商大学,1964年在天津病逝。十六子袁克藩早夭。十七子袁克友出生于1917年,是袁世凯的遗腹子,于1953年病逝。

袁世凯怎么没有把位子传给儿子,而且传给自己手下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自己的总统生病了就意味了要开始考虑下一任总统了。但是根据往常的规矩肯定都是传给自己的的儿子,所以在众人们的想打当中他肯定也是会传给自己的儿子。同样他的大儿子也是这么想的,更是直接去问了自己的父亲但这个时候的父亲却仅仅说了两个字:约法。并没有人能够知道这两个字的含义袁世凯更是秘密的将自己的遗书放在了一个盒子当中,在他去世以后把这个玉匣子打开以后看到织纸条上面的三个名字最为令人意外的就是竟然没有他自己儿子的名字。

反而都是另外三个人的名字这样的原因也是整整的体现出了袁世凯推行的共和制。他的这个做法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但是同样他也是知道以前推翻清政府度的时候就能够看得出来,如果要不是他实行了共和制就算是他的儿子坐上了一把手的位置同样也会在时间不长之内直接被推翻。甚至更是有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他这样的做法同样也是死了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