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有人说:“成年人之间真正冷漠是:不联系、不删除,不将朋友圈对对方屏蔽”对此你怎么看
- 韩国颜值高又好看的电视剧有哪些
- 为何说“靖难之役”的元凶是朱元璋,而非朱允炆呢
- 刘邦、刘秀能统一天下,刘备却不能,是因为刘备的能力不行还是因为刘备的对手太强
有人说:“成年人之间真正冷漠是:不联系、不删除,不将朋友圈对对方屏蔽”对此你怎么看
不联系,不删除,不将对方朋友圈屏蔽,是不是成年人之间真正的冷漠?
是. 也不全是。
俺就有提问者说的情况。朋友圈里,俺没动那心思统计,反正有那么几个罢。
是冷漠——
不联系,也不刻意屏蔽,就那么放着,僵着。
即使对方发朋友圈嗨翻了,也不去点赞。是的,并不是忍着不点赞哦,而是根本就没那动因!
当然,大多数情况是,对方一年到头也就发一两条朋友圈。这连给我纠结于点不点赞、避免尴尬与否的机会都不给!
还有种可能,那就是对方只屏蔽而不删除,而俺也没那心思去验证。前些年,不是很流行验证朋友圈是否被屏蔽的小游戏吗?眼见着友谊的小船,被这个隐形的小浪头掀翻,多少玻璃心,顿时哭晕在厕所!
而在下呢,一直安然若素。
所以,一般人看来,这确乎冷漠。
不是冷漠——
不联系,并不意味着不关心,不交往。
例一,一小学同学,生性寡言、孤僻。QQ时代即加好友,延至微信时代。但几乎不联系。
前年,该同学一反常态,频繁邀约聚会。我们也欣然前往,相聚甚悦。尤其是参加他儿子的婚礼,更是把酒言欢。
继后近一年间,该同学仿佛人间蒸发一般,音信全无。经多方打听,才惊闻他已身患癌症!
俺微信联系他,回复极简。俺猜,他是宁愿以自己的方式疗伤,也不烦及他人吧。现在想来,他一年前的频繁邀约,就是在以某种方式,与同学们作别吧。
尤其,他拼尽全力为儿子办喜事,则是他对家人最好的交代了吧。
唉,令人唏嘘。
如果他哪天真有不测,我定会前往的。
例二,一好友,土豪一枚,学用微信仅半年,且三年未联系。忽一日,深夜邀俺喝酒。
酒酣,不谈辉煌,只述自己蹲看守所,借钱不还,行贿而心惊的麦城事。该人没有眼泪,只有扼腕,是条汉子。不善饮的俺,也只得陪着他大醉。后各自散去也。
此后,再无联系!
例三,又一QQ时代的小学同学,一年仅仅联系一次!
俺与他生日同年同月。在生日前的一周或半月,这家伙的微信准时发来,和俺商定邀请其他同学庆生的事。
庆生后,这家伙一准消失得干干净净。
例四,一对桌的老同事,在微信上也不咸不淡地聊,大都聊工作。及至他脑溢血后,认知受损,微信即陷于沉默……
想当时,43岁的他,是那般体能充沛。由于是夜班,下午四点即点卯。他每天必用两小时打乒乓,用大号饭盅盛饭,用十分钟即呼噜完毕。
工作时间要吞云吐雾掉大半包烟。说话朗声,喜与女同事打情骂俏——有他在,办公室气氛总是热热络络。
一个奔放的人,瞬间陷于沉寂。你会想到啥:世事难料,世事也无常!
唔,不想也罢。
例五,一医院的好友,从不打电话,不发微信,过年也间或是短信问候。
有次俺老母亲病危,俺请她帮忙。从亲自开车接俺娘,到办理入院手续,到给掌事的医院头儿说上话,一应操持。
完后,微信又进入静默期!
所以,冷漠与否,要看具体情况来下结论
有的是实质上的冷漠。经过岁月的淘洗,人情真的寡淡了,聊无可聊,不聊也罢。有的三观不合,真心不愿搭理。
但,“三不”原则(不联系不删除不屏蔽)还是要遵守。原因:不刺激人,不得罪人,不给自己添堵呗。
有的却是形式上的冷漠。比如俺前面的例子。人到中年了,都流静水深,都求个各自安好(年轻时,对这个“三不”,肯定会有决绝的处理方式。但谁还没年轻过呢)。
但并不意味着不在意对方。一遇大事急事,总还想相互帮衬;心结难解时,还有个倒苦水的地方。
这就够了!
时至今日,朋友们点赞在继续,俺的感动也在继续。
怎么谢各位呢?
俺把多余的素材整理整理,写成了《如今朋友圈门前冷落车马稀,你曾经的热情哪去了?》一文,权作姊妹篇,给您奉上(链接在评论区中)。
韩国颜值高又好看的电视剧有哪些
好看颜值又高的太多了,给你推荐几个
《花游记》这个算是韩版的西游记吧,孙悟空是从火山上的石头蹦出来的猴精,凭着出众的妖力和本领成为天界神仙,被封为“齐天大圣”。由于傲慢自大的性格,犯了滔天大罪被困在五行山五百多年。在童年陈善美的帮助下逃出了五行山,但却没有遵守与其的承诺,欺骗了她并逃之夭夭。而陈善美因为帮助孙悟空逃出五行山,因此受到惩罚由普通人的血肉之身变为吸引各种妖物的三藏之身,但是除了能看的到恶鬼这项技能,事实上只是个普通人。在长大后再度与孙悟空相遇一切因果之下成为了陈善美的守护者一起消灭妖魔鬼怪
《原来是美男啊》该剧讲述了20多岁偶像组合成员的成长过程以及围绕他们发生的爱情和纠葛。向人们展示了少年偶像们普通人的一面和他们在华丽的舞台背后经历的鲜为人知的痛苦。而女主朴信惠则是将一人饰演两个双胞胎兄妹,与男主张根硕上演浪漫爱情戏。
《灿烂的遗产》该剧讲了女主高恩星经历了父亲过世,家族没落等不幸的事,因偶然的机会获得了鲜于焕奶奶的遗产,并迈向成功,爱情事业双丰收。
《兄妹契约》也叫我的女孩,本剧讲述了女主周幼琳是旅游公司的导游,她热情大方、“诡计多端”;男主薛功灿是一个富家子弟,英俊潇洒,典型的钻石王老五;金世萱是韩国著名的美女网球手,也是功灿的前女友,两年前和男友不辞而别出国参赛后,战绩斐然,如今即将回国;徐正雨,是一个游戏人间的花花公子,生性不羁。本来素不相识的幼琳、正雨和功灿分别相遇了,发生了一系列搞笑伤感的故事。
为何说“靖难之役”的元凶是朱元璋,而非朱允炆呢
导致靖难之役的直接原因是,建文帝朱允炆野蛮削藩,都是叔伯长辈,手段柔和一点,事情或许有转机,削就削,当年汉武帝推恩令就是鲜活的例子,谁知愣头青建文兄上来就叮咣干,直接一撸到底,死的死,不是流放就是圈禁,根本不给活路,所剩的藩室跟建文帝正式决裂,而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成了众藩之首。
图为朱棣画像。
本来朱棣对老子朱元璋所传皇位就心存不满,哥几个在北边受寒冬御外敌,出生入死,可皇位跟自己毫无关系,连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俨然生下来就是个苦力打工者,现在毛小子上台,连活路都不给,先弄了5个,再矛头对准朱棣,先是调走了受朱棣管辖的军队,又无故杀了于谅、周铎等几位朱棣的军官,眼看不行了,朱棣连忙把在南京岁朝的三儿子朱高燧叫回来,然后以“清君侧”的名义正式对抗建文朝廷,从此拉开了靖难之役的序幕。
朱棣自立皇帝后,在阳山取石材3万多吨,为朱元璋造天下第一碑,因石材太重技术有限,荒废成为烂尾,图为阳山碑材遗址。
朱棣起兵可不是造反,名义是“清君侧,靖国难”,这个口号非常有讲究,靖,指扫除,难,指祸乱,意思是以武力的方式,清除奸臣,扫平祸乱。朱棣认为建文之所以这样做,是受了朝廷奸臣的蛊惑,屠杀朱家子弟,让皇室分崩,天下大乱,而朱元璋死前留下著名的《皇明祖训》里明确写道“朝无正臣,内有奸逆,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所以朱棣是以太祖皇帝遗训为理由,为天下伸张正义,扫除奸臣祸乱。
朱棣的皇后挺正宗的,是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女儿,徐皇后,两人合葬于长陵。
刚好,当年朱元璋为了使小孙子坐稳皇位,确实颁发了《皇明祖训》,里面规定了皇帝该怎样,藩王该怎样,朝臣该怎样,如果有违者,以奸臣论,杀无赦,特别是朝无正臣,有奸逆时,藩王可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有了这么一个大理由,朱棣正式起兵并能很快南下,看看诸藩王均沉默,在当时其实是认同朱棣理由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靖难之役的元凶不是建文帝,而是朱元璋的根本原因。
图为福建宁德上金贝村旁的建文帝陵墓指示牌,有传闻建文出逃南京后,叶落于此。
不过“清君侧,靖国难”仅是朱棣一个理由罢了,打不赢就是清君侧,打赢了肯定夺其位,朱元璋《皇明祖训》里的话还没说完,朝有奸臣需要藩王起兵清君侧的,必须是皇帝下令后,藩王才可以起兵,另外清除完祸乱后,藩王在京仅能待5天就要撤兵回藩地,还有这么多的条件约束,显然,朱棣只听进去一半而已,最后是引援祖训,以靖难为名,占领南京,自立为皇帝,是为明成祖。
刘邦、刘秀能统一天下,刘备却不能,是因为刘备的能力不行还是因为刘备的对手太强
回答:
一、刘邦
这三个人中,我们先来看看刘邦。
刘邦生性油滑,爱吹牛皮,像个街头混混儿。但这个人善于拔高自己。他自比“信陵君”,常不自觉地模仿信陵君的处世、行为方式,润滑人际关系,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吸引他人为己所用。使得他的人生不断提高和完善,受到乡里人士的敬重。
从表面来看,刘邦似乎没有特殊才能,但其麾下人才济济,萧何,韩信,陈平,张良等等。平民出身的“浪子”,能让一大批才高气傲的谋士、将军忠诚效命,绝非一般手段所致!
总结刘邦的所作所为,他有以下特点:
1.善识人为己所用。
2.宽容仁慈有胆量。
3.遇事用智少斗力。
4.谋大事坚韧克己。
5.果断坚毅不恋旧。
以上这些特点,成就了刘邦的建国大业。
二、刘秀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极有胆量的皇帝。昆阳大战中,他带领十几人冲破王莽四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搬来三千子弟兵大破王莽大军,创造了中国军事历史上的神话。刘秀也是中国历史上参与和指挥战争最多的皇帝,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
在军事打击的过程中,刘秀注重各种灵活多变的手段,争取以和平方式降服对手,可谓仁至义尽。这在古代帝王中并不多见。
刘秀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使用得当。
刘秀有“刚”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尽量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即使在力量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譬如,定河北,招降铜马三十万众;取洛阳,降纳杀兄仇人朱氏且封以高官。在刘秀影响下,他的部将也多能以此法取胜。
后来对待匈奴的态度,也采取守势。终于成就一番帝业。
三、刘备
最后,我们再来看刘备的情况。
刘备的手下有两个能人,一个是庞统,一个是诸葛亮。
庞统在军事方面的能力远超诸葛亮。最擅长分析人物和出谋划策。譬如,他打算在酒席上杀刘璋以取西川。但刘备虽然有取西川的渴望,但不想用这种办法去做,白白丧失了一次本可以快速占领西川的良机。
后来,庞统又出计谋攻取成都。
成都城墙高而厚,城内粮草充足,不容易得手。硬攻肯定吃亏而难以成功。
刘备在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选择了阴谋杀掉当地守将的办法,来攻取成都。
计谋一开始实施的很有效,很成功。但在杀掉守将后,却没有能够攻下成都,刘备进退两难。
这样耗费了一年的时间,没有拿下成都,庞统又死于乱箭之下。
刘备痛不欲生,方寸大乱,急忙慌乱中,把在荆州的诸葛亮调来成都。而诸葛亮的离开,使缺乏政治头脑的关羽狂妄自大,把战略重地荆州丢了。
由此可见,刘备没有取得天下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个人的问题。
谋大事,必须有杀伐决断的决心和刚毅,而不是优柔寡断的仁厚和善心,关键时刻的心慈手软,往往会误了大事。在西川问题上没有听取庞统的建议,丧失了良机。
在这方面,他不如刘邦。
作为一个一把手,还必须具有在重大问题上的多种切实可行的预备方案。但刘备没有。
成都打了一年没有打下,又死了高参庞统。这个时候,一把手的临机决断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是继续攻打成都,还是从成都后撤,或者寻找其他方案。但有一条,这个时候,决不能把诸葛亮调来。因为荆州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荆州没有了诸葛亮,关羽能不能守得住,孙吴方面会有怎样的动作。作为一把手的刘备,心里应该非常有数。调离诸葛亮,丢了荆州,只能说明刘备这个人,根本不具备一个打拼江山帝王的通盘规划能力。
在这方面,他不如刘秀。
刘备的手里掌握有三国时期的非常著名的诸葛亮和庞统两位谋士高参,却没有很好地利用两个人的聪明才智。
刘备亲民爱民,亲贤爱士,为人忠厚,义字当先。这是他的优点。
但这样的优点,用于和平时期的国家治理,尚且还行。但在三国时期的乱世时期,你的“忠厚”、“义气”,就显得不合时宜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你对别人的“忠厚仁义”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刘备的拜把兄弟中,关羽目中无人,轻敌不纳忠言,张飞任性,恃勇欺人,好酒无度。这两个人头脑简单,蛮力过人,根本没有什么政治眼光和宽广胸怀。这两个人死后,刘备失去理智,非要为弟报仇雪恨,把兴复汉室大业的事忘的一干二净。取小义而不顾大局。
以上这些事例充分证明,刘备根本没有一个打拼江山的帝王所应该具备的胸怀,眼光和能力。他的脾气性格和做事风格用于守成还行,但要用来打拼江山,则必然坏事。
特别是刘备的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在三国时期的强敌环伺中,基本上决定了他的成败。
所以说,刘备的失败,不是因为别人太强,而是自己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