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北洋军阀只要通电下野,为什么就不会有杀身之祸
- 中国古代刺客不惜自残和生命来达到行刺目的,究竟为的是什么
- 历史上哪些名人被布朗宁手枪刺杀
- 施剑翘为什么要杀孙传芳
- 民国侠女施剑翘报父仇枪杀正在念佛的孙传芳,被判7年,11个月就出狱你认为公正吗
- 说个民国的奇案吧
- 北洋军阀为什么不会杀死政治对手
- 为什么中国没有以牙还牙的传统不记仇是受以孔子德报怨的影响吗
- 说到最为震惊世人的暗杀事件,你都知道哪些
-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一代枭雄孙传芳,为何会死于女人之手
北洋军阀只要通电下野,为什么就不会有杀身之祸
大家都知道,民国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各地大大小小的军阀派系林立,动不动就干架。
可偏偏奇怪的是,这些军阀之间虽然经常干架,但一般不会斗个你死我活。
一般而言,两个军阀如果发生斗争,一个军阀如果在斗争中失败了,那么他一般会选择通电下野,通电下野的意思就是通过电文向全国宣告自己下野,不再担任目前的职务。之后就会找个租界,等着日后东山再起。而另一个胜利的军阀却也不会斩草除根,而是放他一马。
为何这些心狠手辣的军阀在击败对手时,不斩草除根,反而要放对手一马呢?
一、各个军阀之间更多的只是派系不同,并没多么大的深仇大恨。
民国时期的军阀,派系林立。比较出名的有由袁世凯的北洋军阀分裂出来的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还有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的桂系、滇系、粤系等军阀。此外还有晋绥系的阎锡山、西北三马等等。
袁世凯与北洋将领
这些军阀之间并没有多么大的生死大恨,他们之间更多的就是抢地盘。一般而言,如果发生斗争了,失败的一方主动退让,胜利的一方不会蹬鼻子上脸,非要把你彻底弄死。
举个例子,四川的军阀当时有比较出名的五个,按照五个人的名字部首,一般把他们称作五行军阀。他们分别是邓锡侯(金)、杨森(木)、刘湘(水)、刘文辉(火)、王陵基(土)。
这其中,杨森和刘湘恩怨很深,几乎天天干架争地盘。
有一次,在1926年,英国的两艘商用船故意将刘湘手下的几艘木船撞沉,致使刘湘手下的五十多位船员和众多银元沉入水中。
杨森的手下听说这一消息后,急忙报告给杨森。出乎意料的是,与刘湘素有恩怨的杨森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与刘湘联手,共同对英国动手复仇。
二、军阀之间大都是旧相识,多多少少都有交情。
当时的军阀,很多人都是旧相识。北洋系的军阀不用多说,大家当初都是在袁世凯的带领下,一起为清朝效力。许多人都是曾经的同事、上下级。
此外,当时军阀的出身基本上就那么几种,一小部分是绿林出身,例如张作霖。
张作霖
而北洋系的军阀大多数都是从小站练兵出来的。而其他的一些军阀也都是出身清朝建立的讲武堂或者留学日本的军官学校。
此外,当时的很多军阀都以亲情、友情为核心产生纽带关系。很多军阀都是出身同一地区,是老乡甚至是亲戚。
军阀之间还通过幕僚、门客、姻亲等方式结合在一起,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如此下来,你就明白了。当时的民国军阀之间要么是老同事、老领导、老下属,要么是老同学、师哥、师弟,要么是老乡、或者干脆就是亲戚、亲家。
大家多多少少都沾点关系,说不定正和你干架的那个军阀,就是当初睡在你上铺的兄弟呢。
就算两个军阀真不认识,可是通过其他的亲朋好友也能搭起一条线来。
大家都是旧相识,怎么好意思真的撕破脸面呢。要不怎么会有个笑话说,军阀们在打仗,而军阀太太们却在一起喝茶。
张学良
举个例子,当时张作霖和曹锟正在打仗,打得那是热火朝天。
可是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偏偏和曹锟的四弟曹锐交好,于是在两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张学良偷偷跑到了天津,对着曹锐再三嘱托:“四大爷,我在跟三大爷打仗呢,外面特别乱,您千万别瞎到处逛。”。这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
三、通电下野后不再对其动手算是一个潜规则,谁真下手就是坏了规矩。
当时是个乱世,谁也不知道说不定哪天自己就玩完了。而在斗争失败后通电下野,能够保全性命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甚至说不定以后还能东山再起。
于是乎,通电下也后不再对其动手就算是成了一个潜规则。毕竟谁也不知道,说不定自己哪天也失败了,到那个时候至少能保住性命。如果人家都通电下野了,你还不依不饶,就是坏了规矩。
民国军阀
四、你没有把握彻底消灭对方。
两方军阀斗争,虽然一方失败,但大多数情况下,另一方也没有把握完全消灭对方。要知道,兔子急了还咬人,真把人家逼到了绝境,你也不会好受。
另外,前面说过,军阀有很多的亲朋好友。你把人家弄死了,不怕人家的亲朋好友来寻仇。
徐树铮
就比如,徐树铮杀了北洋军阀的元老陆建章,后来徐树铮就被冯玉祥给击毙了,陆建章是冯玉祥的舅父。
亲们,喜欢就点个赞关注一下吧@闲来煮酒
中国古代刺客不惜自残和生命来达到行刺目的,究竟为的是什么
你不知道为什么,那是因为没有一个人,让你恨之入骨。前几天有一个新闻,一个17岁的高中生,被先奸后杀,尸体被肢解焚烧。如果你是这个女孩的父亲,而凶手又逍遥法外,你就会不惜自残,甚至付出生命也要杀了他
历史上哪些名人被布朗宁手枪刺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说。
多了去。
在很长一段时间,勃朗宁手枪就是世界主流自动手枪。
10支自动手枪里面,有8支是白朗宁手枪。
著名的朝鲜义士安重根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用的就是勃朗宁M1900手枪。
1909年6月14日,伊藤博文完成日本吞并朝鲜后,转任日本枢密院议长。
明治天皇派伊藤博文到哈尔滨与俄国使臣进行会谈,商讨瓜分东北的细节。
同年10月,安重根得知伊藤博文要来哈尔滨的消息,在中国朋友帮助下,做好了准备工作。
1909年10月26日清晨,安重根身穿一套黑色西服,携带布朗宁M1900手枪来到哈尔滨火车站。上午9点左右,伊藤博文的火车达到哈尔滨站。
俄国士兵和当地日侨排队欢迎伊藤博文。
安重根沉着的站在俄军仪仗队的后面,作为准备工作。
因为勃朗宁M1900手枪很小,俄军士兵并没有发现异常。
在伊藤博文从他面前走过时,安重根迅速掏出手枪,向他连击三枪。
伊藤博文胸、肋、腹三处要害部位中弹,当场死亡。现场一片混乱,只有安重根毫无惧色地站在原地高呼“大韩万岁!”
勃朗宁M1900手枪是半自动手枪,可以连续单发射击。当时安重根不但杀了伊藤博文,还顺手对准身边另外4个日本军官和官员打了4枪,射光了全部7发子弹。
可以说,安重根基本枪枪命中,可见手枪的精确性。而中弹者非死即伤,可见手枪还是很厉害的。
施剑翘为什么要杀孙传芳
杀父之仇,如何能不报?
1925年秋天,施谷兰的父亲死了,被孙传芳杀死了,用极其残忍的方式杀死了。
施谷兰的父亲施从滨是新任安徽督办,率领奉系军队,但不幸运遭孙传芳突袭,施谷兰的父亲施从滨被俘。孙传芳原本答应放了施从滨,但不料后来反悔,将施从滨在安徽蚌埠火车站斩首示众,这还没完,还把他的头颅钉在木桩上曝尸三日,明晃晃地在白布上写了几个红色大字:“新任安徽督办施从滨之头”。
后来,施从滨的仆人侥幸逃出, “惟伏椅而哭”。后来,全家人到了天津,才看到了父亲的惨状,是从报上。
后来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的差不多了,结婚嫁人,嫁人的前提是帮她报仇。但男人的话不可信,七年后生了两个儿子,丈夫还是没帮她报仇。
那自己报仇吧!她带着两个儿子离开丈夫,去往天津,把缠裹足的小脚给“解放”了,买了一把伯郎宁枪,到处寻找刺杀孙传芳的机会。终于在1935年11月13日,动手了,等了十年的这一枪,终于开向了孙传芳,枪一出袋,我就照准孙传芳的右耳后打了一枪,他立刻倒在太师椅的右扶手上。 我又向他的后脑和后背打了一枪,他的脑浆瞬时流了出来——施剑翘自述
施谷兰为父报仇,也许可以理解,但其父施从滨就是圣人吗?未必,施从滨也和孙传芳一样,在战争上杀人不眨眼,很多无辜的平民也都在他的一声令下失去了性命。但,这都比不上一个女侠的传奇故事吸引人。
民国侠女施剑翘报父仇枪杀正在念佛的孙传芳,被判7年,11个月就出狱你认为公正吗
如果要说公正,那肯定是不怎么公正,不过施剑翘此事有其特殊性,出现这个结果也不奇怪。
1935年11月13日,已经下野多年的军阀孙传芳在天津居士林佛堂遇刺身亡,而凶手则是被他杀死的军阀施从滨的女儿施剑翘。施剑翘杀死孙传芳后,主动公布了自己的名字和目的,并向警察局自首。按照当时的法律来说,施剑翘至少要被判处10年以上徒刑,甚至死刑,不过最后却只被判刑7年,而且仅仅入狱11个月以后就被特赦。
施剑翘杀人以后却被轻判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一、舆论的支持。
孙传芳曾任五省联军司令,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而施剑翘一介女流,为父报仇亲手杀死仇人,这个话题也足够吸引人眼球。因此案发当天,《新天津报》特意为此事刊发了号外,刺杀案很快就引起了轰动,舆论都对此非常关注。
虽然部分法律界人士认为这个案件应该根据法律来审判,但是大部分民众都认为施剑翘为父报仇情有可原,加上对弱势女性的同情,都主张特赦施剑翘。很多报纸都直接把施剑翘称为巾帼英雄,舆论导向可见一斑。
实际上此前类似的复仇案也有过先例,比如陆建章之子陆承武为父报仇杀死徐树铮,郑金声之子郑继成刺杀张宗昌,都被赦免,这对最后的判决起了很大的影响。
电影《邪不压正》中的关巧红,原型就是施剑翘
二、冯玉祥等人的大力援救。
施剑翘的叔叔施从云曾经和冯玉祥一起参加过滦州起义,失败后施从云遇难,冯玉祥对施从云的家人亲戚一直都多有照顾。得知此事以后,冯玉祥联络了昔日同盟会元老李烈钧、于右任、张继等人出面为施剑翘声援,冯玉祥的旧部宋哲元等人也纷纷响应。
此时冯玉祥、李烈钧、于右任、张继等人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毕竟是都是元老级人物,平津又是宋哲元辖区,他们一起发出呼吁,国民政府自然也要照顾情面。所以林森亲自签发了特赦令,将关押了11个月的施剑翘赦免。
三、此案极可能有政治背景。
正如陆承武、郑继成两案其实都牵涉到政治斗争一样,施剑翘此案也很可能牵涉到了政治因素。据说由于孙传芳一直和日本人有联系,加上他在军政界还有一定影响力,军统就策划借施剑翘之手杀死孙传芳。
这个说法得到了孙传芳一些好友和旧部的认可,这也可能是林森如此快就特赦施剑翘的原因。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之后仅被关押了11个月,这从法律角度来说确实不怎么公正。但是考虑当当时的特殊性,这个结果也就不意外了。
说个民国的奇案吧
民国乱世,奇案大案悬案无数,但“中共特别经费失踪案”(又称 “中共黄金大劫案”)则尤为惊心动魄、跌宕曲折,更是关乎中共的前程命运。
案件起因
1931年9月中旬,中共党史上的第二个临时中央在上海诞生,又因国民党的“白色恐怖”,造成地下工作者无法开展募捐经费活动。同时,若向共产国际莫斯科方面申请经费,又无法通过银行、邮局等正常渠道汇款。就算安排秘密交通员从境外转进,至少也需要数月,甚至半年时间,而且风险难料。
但是,临时中央却因经费问题已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中央机关的自身安全更是无法保障。可见,当时的临时中央对经费的需求是多么的迫切。
无奈之下,主持临时中央工作的博古只好向苏区建立的红色苏维埃政权申请拨款。虽然,苏区的经济并不乐观,但依旧表示全力支持,决定拨款120两黄金。
然而,当时的苏区银行并无120两黄金的现款。于是,负责苏区财政工作的林伯渠请来金匠,将打土豪没收来的一堆黄金首饰,按12两的标准,融制了10根金条,装入一口大小适中的白铜盒,并用锡焊封口。
接着,便是安排转送工作。谁知,在转运途中,10根金条和负责押运的地下交通员却集体神秘消失。
规划路线
1931年11月6日,第一个交通员从瑞金启程,途经南平、福州、温州、金华、杭州、松江等中转站,最后抵达上海。
正常情况下,至多不超过1个月便可将“特费”送到上海。
然而,直到12月22日上海的临时中央也未见“特费”的影子。于是,焦急等待经费的临时中央,陆续向苏区催发了5封电报,询问情况。这时,苏区才意识到“特费”十有八九出现了意外。
因此,于1932年元旦下午,苏区保卫局局长邓发开展调查经费的交接流程。若真是哪个环境出了问题,就追查那个环节,事情就简单多了。
交接流程
邓发在调查中得知,为保证“特费”转送的严密性,林伯渠针对路途的七个转运点,曾取一块空白象棋棋子,在上面书写了一个“快”字,并将“快”字分割成七块,每经一地,下线的交通员便以其中的一块为交接信物,与上线的交通员完成“特费”交接。完成后,再由上线的交通员将信物传送回来。若七块齐聚,则说明黄金已经送达。
▲快字信物
但是,因保密规定,林伯渠并不清楚“快”字中的哪一块对应那个转运点。
最终,经林伯渠、刻章匠等相关人员确认,前六个中转点的六块已经送回,唯独 “捺”笔画的最后一块没有送回。因此,苏区保卫局将疑点锁定在松江至上海的最后一站交接上。
原本,苏区保卫局打算前往调查,却因江西苏区远离事发地江苏省松江县,而且还处于“白色恐怖”封锁区,安全风险极高,根本就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因此,只有委托上海的临时中央特科情报人员协助调查。
结果,当特科情报人员调查时,负责最后一站转送任务的秘密交通员已不知去向。同时,又因时局混乱,已无力调查,只好列为积案悬案暂时搁置。
引发后果
由于“特费”没有按时送达,造成9名革命同志因没有经费及时营救而遭到杀害,另有3名伤病地下机关同志因无经费治疗而死亡,还有4名牺牲烈士的家人因无经费救助而流浪街头,最后失踪等。
同时,为配合“一·二八淞沪抗战” 预先布置的一次日资产业大罢工,也因经费问题而流产。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又因经费问题,曾引发许多革命同志被捕牺牲,并造成临时中央在上海的工作难上加难。
悬案重启
事隔18年后,新中国刚刚成立,便重启了“特别经费失踪案”的调查。可见,该案在中共心中的分量之重。
▲林伯渠旧照
1949年11月,华东局的公安部和社会部接上级机要通知,将“特费”案交由上海市公安局进行调查。
上海市公安局接到命令后,立即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一个“悬案调查办公室”,简称“悬办”,下设六个调查组,主要负责新中国成立前上海地区我党我军未破的所有悬案积案,而“特费”案则由第三组负责调查。
第三组由侦查组长蒋文增领导,另有侦查员徐某某、胥某某、邬某某等进行配合。
接案后,当蒋文增调取转来的卷宗时,却傻眼了。因为,卷宗袋中仅有两页纸的材料说明。但是,既然已经接了工作任务,就必须完成。
于是,蒋文增等人讨论后,决定找当事人林伯渠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三日后,蒋文增等人抵达北京,并见到了时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的林伯渠。
虽然,林老日理万机,但一听说是调查“特费”案便放下手头忙碌的工作,接见了蒋文增等人,并提供了一条线索:当初的第一个交通员好像姓秦,曾给高自立同志当过警卫员,而当初的高自立同志曾任红三军团政委兼军委书记,并在组建中华苏维埃政府时,又任土地人民委员,相当于现今的国土资源部长。
追踪线索
新中国成立后,高自立担任东北中共中央冀察热辽分局委员兼财经委员会书记。
得到线索后,蒋文增等人又从北京赶往沈阳,虽未见到高自立却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警卫员小秦,江西萍乡人,现在解放军第十三兵团任职。
接着,蒋文增等人又赶往十三兵团驻地广西南宁,并从小秦口中得到了下线交通员的线索,通过顺藤摸瓜,终于查明倒数第二位下线交通员名叫刘某某。
很快,蒋文增等人就找到了刘某某,刘某某说那是他最后一次为组织效力,所以记得比较清楚。
据他回忆,1931年12月1日晚上七点多,他从金华来的上线交通员手中接收黄金后,不敢耽搁,立即起行,于3日上午七点抵达松江,还顺便在车站旁的小吃摊吃了早点。随后,他就去了“汉源栈房”,并见到了一个神秘的黑衣人,但对方手中有“快”字信物的倒数第二个笔画——撇。因此,说明对方就是自己的下线交通员。
线索中断
据刘某某说,住进“汉源栈房”的第二天下午,他在客栈门前看到一个三十五六岁、身穿黑衣黑帽的男子,正向客栈账房打听是否有一个杭州来的竹行先生来住店,而竹行先生则是他与下线接头的暗语称呼。于是,他认定来人就是接头的下线,并上前搭话。
随后,黑衣人来到了刘某某的房间,两人对上暗语和“快”字倒数第二个笔画“撇”的信物后,他收下了“撇”的信物,并将黄金交给了对方,而对方提着装有“特费”的小皮箱,却是不道而别。
▲曹家渡桥旧照
虽然,刘某某感到有点奇怪,但他并没有想太多,毕竟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差异。不过,总算给自己的地下生涯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那么,拿到黄金的黑衣人又去了哪里,为何没有将黄金送去临时中央?蒋文增等人再次险入了迷茫,似乎线索到此已经中断,又该如何去查呢?
陷入死局
1950年2月1日,蒋文增等人再次来到松江调查。但是,时隔多年,又处乱世,当年见过神秘黑衣人的账房先生也没有了印象。
至此,案件似乎陷入了死局。为了打破死局,蒋文增等人再次找到了刘某某,并耐心启发他回忆当时交接中的异常现象。刘某某再次陷入沉思,并提出一个疑点。交接过程中,他无意中在黑衣人打开钱包时,看到里面夹着一张客栈通用的押金票据,而当时松江城这样的小地方,非常罕见。而且,本地的客栈老板和账房先生都不认识这个黑衣人,基本排除这个黑衣人是松江本地人的可能。
同时,按照常理,交通员完成这样的特殊地下任务,一般都会提前数日入住接头客栈,几乎很少有临时来接头的现象,这也太不谨慎了。而黑衣人向账房先生打听自己的举动,明显就是临时来接头的。
同时,如果黑衣人在松江城有亲戚或朋友,一般外出都会有人陪同,毕竟是远来的客人,但黑衣人却是一个人。
也就是说,作为外地人的黑衣人,很可能住在城中的其它客栈。
结果,蒋文增等人通过遍查当初松江城的所有客栈,却没有查到与黑衣人有关的任何线索。
眼看春节临近,蒋文增打算先回上海,等春节过后再查。这时,侦查员胥某某提出请假,说这边正好有他一个山东老乡姓杜,在松江军分区司令部任参谋,想乘机去看看对方。结果,却正应了一句古诗“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黑衣人线索
随后,胥某某和杜参谋取得了联系,而热情的杜参谋则要请胥某某的同事一起去吃饭。
饭桌上,胥某某向杜参谋提到了18年前的那桩案子,并叹气说一直都没个头绪。但是,同桌的老柏却忽然搭腔说,有个地方不知你们去查过没有?当年自己曾在松江保安团司令部当厨子,得知司令部因经常要举行军事会议,为解决参会军官住宿的问题,便在保安团司令部内设立了一个有五十张床位的招待所,但也接受社会旅客。不过,想要入住则需保安团连长以上熟人介绍,并经一名营级军官签名担保方可入住。
这也说明,一般人是难以入住的。
闻听此言,蒋文增等人大喜。后经查保安团的档案发现,当年12月1日,招待所确实有一位来自上海药铺的梁某某,在保安团营长的担保下入住,并于4日清晨离开。
那么,这个梁某某难道就是那个神秘黑衣人吗?
黑衣人浮出水面
不久,蒋文增等人在梁某某工作过的药铺找到了他当年的照片,并经交通员刘某某确定,照片中的人就是交接“特费”的黑衣人。
同时,又查到梁某某是嘉定县人。于时,蒋文增等人又赶到嘉定进行调查。
调查得知,梁某某家住嘉定南门外,与黄渡镇贞姑(小名)结婚,婚后育了三个子女。但是,自梁某某失踪后,贞姑便带着三个子女回到黄渡镇做点小生意。
接着,蒋文增等人又来到黄渡镇调查,据贞姑曾经的邻居说,贞姑大名叫陈某某,10年前确实住在长街上,但后来全家突然搬走了,而且走得神神秘秘。记得那是1942年秋天的一个夜里,贞姑一家打开后门,后门正好是河浜,河上有一条小船,而贞姑一家只带了点衣物,就坐船离开了。
后来,蒋文增等人在对贞姑的亲戚调查中又发现,贞姑确实是被梁某某接走的,现住上海浦东洋泾镇。
1950年3月4日夜里,洋泾镇钟表匠申某某被蒋文增等人请进了上海市公安局,而这个申某某则是神秘黑衣人梁某某的化名。
背后再现黑手
随着梁某某的“落网”,本以为案件即将真相大白。可事实上,梁某某只是个蒙冤的“背锅侠”,而真正的黑手却另有其人。
经梁某某提示,蒋文增等人从梁某某的住处挖出了一份密藏在陶瓷药罐里的文件,而这份文件则是曹家渡一家旅社出具的证明材料。
据材料记载,梁某某拿到“特货”后,根据货物的体积和重量,已猜到里面装的是金子。所以,他一路更加的小心谨慎,搭乘轮船于次日凌晨抵达了上海曹家渡码头。上船后,梁某某又坐上一辆黄包车,打算返回位于法租界的家中。
一会儿,黄包车就来到了苏州河上的“曹家渡桥”,而桥上正好有一段小陡坡,车夫拉得很是吃力。这时,从旁边走来两个汉子主动帮忙推车。其实,当时的上海有许多这样的流浪汉,经常守在一些陡坡的道旁,靠推车挣一点有钱人的打赏度日。因此,曹某某并未见意。
然而,还没有走出几步,两个推车汉子就用一条毛巾堵住梁某某的口鼻。随之,他就失去了知觉。
直到次日晚上,梁某某才在一家旅社的床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特货”小皮箱。结果,其他行李都在,而“特货”小皮箱已失去踪影。
瞬间,他又想到了曹家渡桥推车的两个汉子,心知自己“着了道”。同时,他又想起了出任务前上级的再三叮嘱:“人在货在,货丢脑袋丢。”
不过,身为老交通员的梁某某,很快就冷静了下,就算自己回去如实交待,但在那样的年代,发生这样的事情,几乎是没法说清,十有八九会被“执行纪律”,而自己又实在冤枉,该怎么办呢?
▲侦察人员正在办案
于是,他找来旅社的乐老板,说自己丢了一箱黄金,吓了乐老板一跳。梁某某又说,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让旅社的所有见证人联名签署一份证明材料,说明梁某某是如何在昏迷中被人送到了旅社等事由。
接着,他又叮嘱当时联名签字的见证人,千万不可将今日之事泄露出去,以免引来祸端。同时,他又对乐老板讲,如果有人找你用上海话“捻七”为暗号,方可道明原由。
说罢,梁某某离开,但他又回了一趟工作的药店,并“遗落”一张照片为线索,以期能还自己清白。
随后,梁某某化名申某某,以钟表匠的身份隐居下来。直到数年后,他才借机将妻子和儿女接来上海团聚。
为证实梁某某所言,蒋文增等人又找到了当年的乐老板,并对上了“捻七”的暗号,其所言与梁某某所讲一致。
如果,梁某某所言属实,那么谁才是真正的背后黑手呢?
揪出背后黑手
针对梁某某所言,蒋文增等人对案件再次进行梳理,又根据查阅上海各帮派和敌对势力的相关卷宗,认为此案极有可能就是街头小混混的临时起意。
那么,想要调查当时上海街头小混混的情况,蒋文增等人将希望放在了旧上海老警察的身上。通过多方走访,结果仍然毫无头绪。但是,一个老警察的建议,却为案件的侦破打开了一扇窗。
按照老警察的建设,蒋文增等人来到提篮桥监狱。闲聊中,从犯人曾老头口中得知,他原为巡捕房的警察,曾与摩托车商行的冯老板相熟。1931年,冯老板庆生,他也相邀前去,见到冯老板的表哥吉某某和两个结拜兄弟阿古、小克同来相贺,而吉某某、阿古、小克三人则是不务正业的小混混。当时,冯老板为帮衬表哥吉某某就将一辆货款抵押的黄包车送他谋生。于是,吉某某便将黄包车拉回了家,并经常到“曹家渡桥”一带拉客。
后来,曾老头与冯老板又聊到吉某某时,冯老板曾奇怪地说,当年12月上旬的一天,表哥忽然将车还了回来。不久,又做起了生意,在公租界开了一家南货店,最后又开了一家分号,生意还很红火。但不明白的是,表哥做生意的本钱是哪里来的?
蒋文增等人得知这一线索后,连夜提审了冯老板,而冯老板曾送表哥的那辆黄包车的牌照号,则与梁某某材料中记录的牌照号仅有一个数字之差。
随后,警察又于当夜拘留了吉某某,在搜查他的住所时,还发现了一个白铜盒,后经梁某某和刘某某辨认,这就是那个当年装“特费”的盒子。
据吉某某交待,当年意外得手后,三人便断绝来往。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在外滩偶遇阿吉,得知小克在青帮铲除汉奸的作战行动中殉国,而阿古则在北京路开了一家五金店。
至此,“中共特别经费失踪案”终于真相大白。1950年11月18日,吉某某和阿古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梁某某则被以“历史反革命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但是,判决后,梁某某又被予以释放,直到1959年因病离世。而在案件侦破中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曾老头,于当年7月释放,到被安排到物资公司担任了看门人的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
北洋军阀为什么不会杀死政治对手
北洋军阀的定义
图·北洋军阀缔造者袁世凯
北洋军阀是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北京政权不同时期由不同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时间是1912年到1928年。
北洋军阀的构成
北洋军阀主要分为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
图·北洋军阀时期各军阀的势力范围
- 直系军阀
直系军阀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等人。主要的势力范围是江苏江西湖北三省。背后的帝国主义英国、美国。
图·冯国璋像
- 皖系军阀
皖系军阀的主要代表人是段祺瑞。主要的视力范围是安徽、山东、上海、浙江、福建和陕西。背后主要的帝国主义是日本。
图·段祺瑞像
- 奉系军阀
奉系军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张作霖。主要的势力范围在奉天(辽宁省)、吉林、黑龙江也就是现在的东北三省。背后主要的帝国主义是日本。
图·张作霖像
当我们了解了北洋军阀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他们为什么不杀死政治对手(政敌)。原因有以下几个?
①同根同源的因素
都是袁世凯的部下相互之间属于同僚的关系,政治上政见不同也没有必要弄死对方。很多时候就算是急红了眼,双方兵戎相见也是正大光明,最后的目的最多是争夺行政权,并不是要置对方与死地。失败的一方会主动的让出行政权,胜利的一方也不会穷追不舍。
图·北洋军阀时期各军阀督军合影
②互利互惠的因素
直系冯国璋是袁世凯的心腹可谓根正苗红是继承北洋军队最多的一个派系。奉系独立发展最全面,拥有200多架飞机还有大量完善的兵工厂是三家当中军事装备最先进的一个派系。皖系虽然军队人数最少也不算精锐,但是皖系控制的地盘庞大主要是沿海发达地区,是北洋军阀的钱粮产地。所以三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很多时候三者还需要互通有无。
图·奉军兵工厂生产的机枪
③相互牵制的因素
由于北洋军阀当中主要的势力分为三派,三派各有所长其实就相当于三国时期。如果你杀死了一派的政敌,这一派的势力很有可能同另外一派一起直接攻伐你。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其中奉系有军队40万人、皖系有30万人、直系有60万人。换一句话说就像一个三角形任意两边相加大于第三边。任意两方的实力相加都大于第三方势力。所以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图·北洋三巨头
④外部威胁的因素
放眼当时的中国来看除了北洋军阀还有其他的大的军阀存在。比如说说山西的晋绥军、云南的滇军、四川的川军、广西的桂军……实力都不弱。杀死政敌其实就相当于制造了北洋军阀的内乱让其他军阀有机可趁。
图·桂系军阀三巨头
⑤后台势力的因素
北洋军阀当中的三大势力背后分别站着的帝国主义是英美日等国。北洋军阀的军队的主要的武器来源和人员训练甚至资金支持都是依靠背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所谓打狗也得看主人,即使想要把对方消灭也得考虑背后的帝国主义的态度。
图·列强瓜分中国领土漫画
⑥继承制度的因素
中国历史发展到北洋军阀时期继承制度已经相当的完备,在多年的战争期间随时都可能死人。就算是身为己方最高统帅或者将领也不能完全的避免这种情况,所以各个派系早就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就算你杀死了自己的政敌个体,但是你不能消灭政敌的整体。政敌所在的派系只需要新的领导人上台其政治主张并不会改变。所以单一的肉体消灭政敌,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政治威胁。比如说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当中去世以后,少帅张学良就自动取得东三省的行政权和军队控制权,而制造张作霖死亡的日本并没有,取得任何好处。
图·张作霖父子合影
结语
北洋军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由于政权的不断更跌,当政人的施政方针的不断变化,让下层民众苦不堪言。北洋军阀作为当时中国的名义上的领导政权,政权内斗明枪暗箭都有。这些都是由当事人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所决定的,没有对错之分。北洋政权内部人员瓜葛众生错综复杂,但所有的政治争斗都是为了争夺行政权,所以只要能够顺利的取得行政权没有必要徒增杀戮,而且肉体消灭往往会激怒对方所在的势力,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北洋军阀内部虽然有内斗,但是总体来说方针是一致对外,所以北洋军阀之间不会杀死自己的政治对手。
文/淦珩 图/网络
参考文献:
《北洋军阀》
《张作霖》
为什么中国没有以牙还牙的传统不记仇是受以孔子德报怨的影响吗
中国人爱憎分明恩怨分明有恩必报有仇必应是天生的讲究礼尚往来有求必应的民族!主要受老子道德经的贯输和孔子的礼教影响力!
说到最为震惊世人的暗杀事件,你都知道哪些
邓小平访美期间,遭遇两次暗杀未遂事件,当时就震惊了世界。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踏上为期9天访美历程。他当时虽然职位只是副总理,但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看来,他都无疑是真正的国家元首。这次访问是新中国元首第一次第一次踏上美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美国也是相当重视,派出精锐特工与中国保镖一起,共同确保邓小平的安全。
当时美国国内很多左翼人士对中国还是怀有很强的敌意,中国国家元首访美,他们自然也不会闲着。就在访美过程中,接连发生了两起针对邓小平的暗杀事件。
第一次发生在1月29日,当天上午邓小平和卡特总体一起在白宫门口发表演讲。卡特总统先致欢迎词,要结束时,人群中有个粉红女郎突然大声尖叫,引发骚动。几名特工就去控制那女的,但美方特工泰伯森在讲台前冷静地观察这一切,这时记者队伍中一个身穿黑皮大衣的男人冲过警戒线,一边冲向邓小平,一边掏出匕首。
这一切都没有逃过泰伯森的法眼,他挡在邓小平身前,猛地撞向黑衣男人,并迅速拿下。经过审讯,粉红女郎和黑衣男人招供,他们隶属于三K党。
第二次发生在2月2日,当天下午邓小平从宾馆出来,准备乘车时, 突然有一个人径直冲过来。美国警卫人员凯利眼疾手快,一拳击倒,把人捉住。邓小平又一次化险为夷。事后调查发现,这又是美国三K党的成员,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刺杀邓小平。
经过两次暗杀未遂事件,美国加强了保卫工作,接下来的几天再也没有发生类似事件,邓小平于2月8日安全回到北京。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一代枭雄孙传芳,为何会死于女人之手
1935年11月13日,隐居天津的大军阀孙传芳像往常一样到居士林佛堂听经。
讲经开始后,佛堂角落的一名女士突然起身,向其他人说:
“我身边的火炉太热,我想换个位置听经。”
说完这名女士就朝着孙传芳的位置走来,孙传芳的保镖看到过来的是一名女子,也就没有做出任何防备。没想到这名女子突然从腰间拔出手枪,朝着孙传芳的要害连击数枪。孙传芳一动不动地倒在血泊中,刺杀孙传芳的女子并没有逃走,她大声对众人说:“我是施剑翘,孙传芳杀害了我的父亲施从滨,我杀孙传芳是为父报仇!”
1905年,在清末的动荡乱世中,施剑翘出生在安徽桐城。
她在出生后不久,父亲便将她过继给了叔叔施从滨 ,在古代过继子女就如同自己所生,他们不会叫叔叔或者伯伯,而是直接转成父亲。
那时候,她还不叫施剑翘,她有一个相对温文尔雅的名字。
---施谷兰。
此后的施谷兰便跟随施从滨一起来到了山东济南生活。
施谷兰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从私塾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施从滨非常看重这个闺女,早早让她持家。
后来,施谷兰又进入天津师范学校读书,她毕业的那一年,也才年仅18岁。
这一年的华夏大地,早已经满目疮痍,军阀间战火不断。
1925年,秋天。
奉系军阀、直系军阀在安徽、江苏一带再度展开恶战,奉系第二军军长、前敌总指挥的施从滨带领前锋军队直扑孙传芳的军队,两军战况惨烈,孙传芳为此损失了不少军队。
孙传芳为此三次发报,希望施从滨在战场中临阵倒戈,一举荡平奉系军阀。
然而,施从滨并没有给孙传芳面子,反而攻打得更加猛烈,当施从滨战败被俘后,怒火中烧的孙传芳让人用钢丝绑住了施从滨的手臂,将施从滨押到了蚌埠的车站审判。
孙传芳的部下劝说孙传芳给自己留条后路,孙传芳却仍然坚持杀掉了施从滨,并且把施从滨的头颅割下,放在了蚌埠车站暴尸三天。
孙传芳之所以这样对待施从滨,主要是因为在施从滨和孙传芳交战之前,孙传芳曾经拉拢过施从滨。结果施从滨不仅没有接受孙传芳的拉拢,还当起了张宗昌的先锋,孙传芳因此对施从滨非常的愤恨,发誓要用施从滨的人头来祭旗。
孙传芳杀害施从滨之后,施从滨的弟弟假装是施从滨的同乡,将施从滨的尸体带回了老家安葬。施从滨遇害之后,张宗昌为了弥补对施从滨的亏欠,将施从滨的侄子施中诚直接从排长升为团长,之后又安排施中诚做了烟台守备司令。
施谷兰听到父亲残忍杀害,而且还被孙传芳枭首示众,她发誓一定要为自己的父亲报仇。
那一天,施谷兰写下了一首报仇誓词:
“被俘牺牲无公理,暴尸悬首灭人情。痛亲谁识儿心苦,誓报父仇不顾身。“
一个20岁的普通女子,能有如此血性,在当时的乱世中实属不易。
施谷兰并不是一个鲁莽的女子,在为父报仇这件事情上,她之中有着明确而又清晰的计划。
最初,她希望借助施中诚的力量,联合刺杀孙传芳。可作为张宗昌的下属,在直奉战争之后,张宗昌和孙传芳结成联盟,两人握手言和,孙传芳还跟张宗昌成了结义兄弟。
施中诚为了自己的仕途着想,只能放弃了刺杀孙传芳的打算。施谷兰勃然大怒,毅然跟施中诚断绝了关系。后来施谷兰又想让丈夫帮助自己报仇,结果施谷兰的丈夫畏惧孙传芳的势力,不愿意帮助施谷兰报仇。看到丈夫也靠不住,施谷兰只能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丈夫,独自踏上了找孙传芳报仇的道路。
1927年,北伐战争爆发。
孙传芳在战场中节节战败,最终离开军队,前往天津过上了隐居生活。
作为乱世军阀,离兵下野可能是他最不喜欢看到的事情。他的人生在低谷的时候,一个人仍旧秉持初心,准备了结她的性命。
---施谷兰。
1935年,下野之后的孙传芳在天津组织佛教居士林,自任理事长,每隔几天都要到居士林佛堂听经。已经等待十年的施剑翘终于看到了机会。
这一年,30岁的施谷兰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施剑翘”。
利剑出鞘,终有血光。
施剑翘从弟弟手中拿到了一把日本军刀和一把勃朗宁手枪。
这个性格刚强,一心想着为父报仇的女子,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出生在封建王朝末期的施剑翘其实也是个小脚女人,她深知这双小脚势必要影响自己的行动,索性花钱做了张脚手术,放开了裹着的双脚。
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施剑翘都在空旷的地方练习枪法。
时机成熟之后,施剑翘选择加入了居士林,她了解到孙传芳每周三、六都会准时听课。
1935年,11月13日。
携带勃朗宁手枪的施剑翘坐在孙传芳的身后,对着后脑勺就是一枪,枪杀过后她还不放心,又在孙传芳的太阳穴、腰部又补了几枪。
施剑翘为父报仇的故事传开后,国内各界人士都纷纷声援施剑翘,施剑翘一时间成为了巾帼英雄。在社会各界的压力下,国民政府最终在1936年将施剑翘释放出狱。
值得一提的是,出狱后的施剑翘也专心佛学,一直活到了1979年去世。